【招商房地产】销售的积极变化能同时满足长、短逻辑的验证,或是下一步配置热情共振的催化剂——房地产板块最新观点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招商房地产】销售的积极变化能同时满足长、短逻辑的验证,或是下一步配置热情共振的催化剂——房地产板块最新观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招商证券房地产(不动产与综合服务)组 赵可、路畅等 报告日期:2022年5月15日 摘要:不论是关注“竞争格局改善”的长逻辑,还是“政策持续改善”的短逻辑,销售改善可能都是当下最重要的关注点,因为虽然投资人的资金久期不一样,但共同点在于各自的逻辑都需要得到销售起色的验证;研究需要走在投资的前面,市场的三步走是从“更关注政策”,到“更关注逻辑”,到“更关注逻辑的验证”,重视当下基本面起色对逻辑验证的作用;行业配置逻辑已经从第一阶段的“更关注政策”和第二阶段的“更关注逻辑”(竞争格局改善),到当下的“更关注逻辑的验证”,建议关注销售的积极变化和政策更针对改善型需求的发力,重视“降斜率,更持久复苏”的长期可能特点带来的少数龙头机会 一、不论是关注“竞争格局改善”的长逻辑,还是“政策持续改善”的短逻辑,销售是否改善可能都是当下最重要的关注点,因为虽然投资人的资金久期不一样,但共同点在于各自的逻辑都需要得到销售起色的验证。 我们认为,投资人可忽略“担忧保增长与否”引起的回撤,因为这可能仅限于交易层面的波动。另外,认为市场也无需再被灌输“竞争格局改善逻辑”,“竞争格局改善”已经是投资人买入优质地产股的最重要逻辑,我们需要往当下再看看,来理清短期股票进一步上行的触发因素,我们认为这个因素就是需求本身的改善,因为如果销售不复苏,大概率只会看到市场整体的无差别承压,而哪怕销售结构上出现一些改善,都可能对竞争格局改善逻辑带来验证。 而短期逻辑也是一样,我们在二月份发布了《房地产政策分析框架1.0》后,目前来看市场对政策的改善已不具备怀疑,今天的“下调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20bp”也是一个进一步的政策突破,虽然实际效果一般但政策意义较大,可是,市场的持仓信心不能永远建立在“政策效果不佳,就再放松之上”,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估值修复,更需要基本面追上估值修复的步伐。 二、研究需要走在投资的前面,市场的三步走是从“更关注政策”,到“更关注逻辑”,到“更关注逻辑的验证”,重视当下基本面起色对逻辑验证的作用。 首先,高频销售来看,新房方面 5月至今前两周整体销量同比负增长较4月持平,其中一线城市较4月负增长收窄 12PCT至-50%,结构上确实出现了积极信号。另外,二手房方面 13城样本城市二手房销量同比负增长收窄30 PCT至-10%,需求的积极信号伴随周期的改善(连续的基数改善预期)已经在出现; 其次,从货币活化指数(M1/M2)口径观察,居民的配置意愿开始筑底回升,这是房价预期企稳的领先指标; 再次,我们认为当前的疫情,不仅压制了部分需求对政策的反映,也可能影响到了真实数据的上报统计汇总,所以高频数据可能一定程度被低估; 最后,需要重视此前提出的“支持改善型需求”,为什么需要重视支持改善型需求提法?因为在收入预期下滑的背景下,刚需受到的影响相对更大,判断支持改善型需求可能成为下一步政策的发力点,其过去较高的购置门槛也使得放松的空间相对较足,判断政策可能在改善型需求的首付比例,贷款利率,交易税费等出现支持从而对需求形成提振。 三、投资建议:行业配置逻辑已经从第一阶段的“更关注政策”和第二阶段的“更关注逻辑”(竞争格局改善),到当下的“更关注逻辑的验证”,建议关注销售的积极变化和政策更针对改善型需求的发力,重视“降斜率,更持久复苏”的长期可能特点带来的少数龙头机会。 房地产角度,建议持续关注“招保万金中华龙” (招商蛇口,保利发展,万科A,金地集团,中国海外发展,华润置地,龙湖集团)等,关注有边际变化的:越秀、绿城,华侨城等。基本面筑底的第二阶段可关注部分有商业模式优化的弹性民企,如金科股份等。区域型公司关注:建发股份等,部分区域型公司有一定博弈空间,但需关注货值对销售增长的保障,以及去化率的持续性。现金流隐匿性大或从来都是依赖负债为主周转的标的建议回避; 产业链角度,重视产业链上各细分板块供应商的估值修复,关注轻工、建材、家居家电等相关板块的估值修复弹性; 生态链角度,重视顺延于开发的转型如购物中心/写字楼/长租公寓/产业园/物流地产等标的及围绕房地产生态链的转型如设计/集采及建造/交易/资产管理/房地产科技等长赛道机会,如物管关注【招商积余】【保利物业】【碧桂园服务】等,商管关注【华润万象生活】【星盛商业】等;关注REITs标的长赛道布局。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超预期,政策改善不及预期,销售下滑超预期,预售资金监管等政策改善不及预期,市场流动性改善不及预期,海外流动性收紧超预期等。 报告详见下方链接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查看: 销售的积极变化能同时满足长、短逻辑的验证,或是下一步配置热情共振的催化剂——房地产板块最新观点
招商证券房地产(不动产与综合服务)组 赵可、路畅等 报告日期:2022年5月15日 摘要:不论是关注“竞争格局改善”的长逻辑,还是“政策持续改善”的短逻辑,销售改善可能都是当下最重要的关注点,因为虽然投资人的资金久期不一样,但共同点在于各自的逻辑都需要得到销售起色的验证;研究需要走在投资的前面,市场的三步走是从“更关注政策”,到“更关注逻辑”,到“更关注逻辑的验证”,重视当下基本面起色对逻辑验证的作用;行业配置逻辑已经从第一阶段的“更关注政策”和第二阶段的“更关注逻辑”(竞争格局改善),到当下的“更关注逻辑的验证”,建议关注销售的积极变化和政策更针对改善型需求的发力,重视“降斜率,更持久复苏”的长期可能特点带来的少数龙头机会 一、不论是关注“竞争格局改善”的长逻辑,还是“政策持续改善”的短逻辑,销售是否改善可能都是当下最重要的关注点,因为虽然投资人的资金久期不一样,但共同点在于各自的逻辑都需要得到销售起色的验证。 我们认为,投资人可忽略“担忧保增长与否”引起的回撤,因为这可能仅限于交易层面的波动。另外,认为市场也无需再被灌输“竞争格局改善逻辑”,“竞争格局改善”已经是投资人买入优质地产股的最重要逻辑,我们需要往当下再看看,来理清短期股票进一步上行的触发因素,我们认为这个因素就是需求本身的改善,因为如果销售不复苏,大概率只会看到市场整体的无差别承压,而哪怕销售结构上出现一些改善,都可能对竞争格局改善逻辑带来验证。 而短期逻辑也是一样,我们在二月份发布了《房地产政策分析框架1.0》后,目前来看市场对政策的改善已不具备怀疑,今天的“下调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20bp”也是一个进一步的政策突破,虽然实际效果一般但政策意义较大,可是,市场的持仓信心不能永远建立在“政策效果不佳,就再放松之上”,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估值修复,更需要基本面追上估值修复的步伐。 二、研究需要走在投资的前面,市场的三步走是从“更关注政策”,到“更关注逻辑”,到“更关注逻辑的验证”,重视当下基本面起色对逻辑验证的作用。 首先,高频销售来看,新房方面 5月至今前两周整体销量同比负增长较4月持平,其中一线城市较4月负增长收窄 12PCT至-50%,结构上确实出现了积极信号。另外,二手房方面 13城样本城市二手房销量同比负增长收窄30 PCT至-10%,需求的积极信号伴随周期的改善(连续的基数改善预期)已经在出现; 其次,从货币活化指数(M1/M2)口径观察,居民的配置意愿开始筑底回升,这是房价预期企稳的领先指标; 再次,我们认为当前的疫情,不仅压制了部分需求对政策的反映,也可能影响到了真实数据的上报统计汇总,所以高频数据可能一定程度被低估; 最后,需要重视此前提出的“支持改善型需求”,为什么需要重视支持改善型需求提法?因为在收入预期下滑的背景下,刚需受到的影响相对更大,判断支持改善型需求可能成为下一步政策的发力点,其过去较高的购置门槛也使得放松的空间相对较足,判断政策可能在改善型需求的首付比例,贷款利率,交易税费等出现支持从而对需求形成提振。 三、投资建议:行业配置逻辑已经从第一阶段的“更关注政策”和第二阶段的“更关注逻辑”(竞争格局改善),到当下的“更关注逻辑的验证”,建议关注销售的积极变化和政策更针对改善型需求的发力,重视“降斜率,更持久复苏”的长期可能特点带来的少数龙头机会。 房地产角度,建议持续关注“招保万金中华龙” (招商蛇口,保利发展,万科A,金地集团,中国海外发展,华润置地,龙湖集团)等,关注有边际变化的:越秀、绿城,华侨城等。基本面筑底的第二阶段可关注部分有商业模式优化的弹性民企,如金科股份等。区域型公司关注:建发股份等,部分区域型公司有一定博弈空间,但需关注货值对销售增长的保障,以及去化率的持续性。现金流隐匿性大或从来都是依赖负债为主周转的标的建议回避; 产业链角度,重视产业链上各细分板块供应商的估值修复,关注轻工、建材、家居家电等相关板块的估值修复弹性; 生态链角度,重视顺延于开发的转型如购物中心/写字楼/长租公寓/产业园/物流地产等标的及围绕房地产生态链的转型如设计/集采及建造/交易/资产管理/房地产科技等长赛道机会,如物管关注【招商积余】【保利物业】【碧桂园服务】等,商管关注【华润万象生活】【星盛商业】等;关注REITs标的长赛道布局。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超预期,政策改善不及预期,销售下滑超预期,预售资金监管等政策改善不及预期,市场流动性改善不及预期,海外流动性收紧超预期等。 报告详见下方链接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查看: 销售的积极变化能同时满足长、短逻辑的验证,或是下一步配置热情共振的催化剂——房地产板块最新观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