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新冠常态化检测带来市场新增量,国产新冠特效药持续推进——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20220515)(林小伟)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医药】新冠常态化检测带来市场新增量,国产新冠特效药持续推进——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20220515)(林小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医药】新冠常态化检测带来市场新增量,国产新冠特效药持续推进——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20220515) 报告摘要 行情回顾 上周,A股医药生物指数上升4.11%,跑赢沪深300指数2.07pp,跑输创业板综指1.20pp,排名8/28,表现较好,主要因新冠药板块表现较好。港股恒生医疗健康指数收涨2.67%,跑赢恒生国企指数2.71pp,排名1/11。 上市公司研发进度跟踪 上周,康诺亚的CM310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和君实生物的注射用JS203的临床申请新进承办;劲方药业的GFH018 片的IND申请新进承办;上海医药的盐酸氨溴索无水吞服颗粒的生产申请新进承办。 上周,复星医药的FCN-159片和天龙药业的注射用CT102正在进行二期临床;恒瑞医药的HR091506片和三生国健的重组抗IL-1β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正在进行一期临床。 本周观点:新冠常态化检测带来市场新增量,国产新冠特效药持续推进 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为了坚持动态清零的方针,各地相继出台常态化核酸检测政策,经过我们的测算,如果常态化检测在一二线城市铺开,每月会为检测服务端打开170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为检测试剂产品厂商打开25-40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在新冠常态化防控阶段,也急需国产的新冠特效药来补齐短板,国内新冠特效药研发也在快速推进,研发速度较快的是已经完成III期临床的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完成了部分III期临床试验,君实生物的VV116目前进展到临床III期。同时,有关新冠特效药的上下游产销合作也在提前布局,近期新华制药、华润双鹤等企业与真实生物签署了相关的合作协议,合作开展生产及经销。 风险分析: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研发失败风险。 发布日期:2022-05-16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医药】新冠常态化检测带来市场新增量,国产新冠特效药持续推进——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20220515) 报告摘要 行情回顾 上周,A股医药生物指数上升4.11%,跑赢沪深300指数2.07pp,跑输创业板综指1.20pp,排名8/28,表现较好,主要因新冠药板块表现较好。港股恒生医疗健康指数收涨2.67%,跑赢恒生国企指数2.71pp,排名1/11。 上市公司研发进度跟踪 上周,康诺亚的CM310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和君实生物的注射用JS203的临床申请新进承办;劲方药业的GFH018 片的IND申请新进承办;上海医药的盐酸氨溴索无水吞服颗粒的生产申请新进承办。 上周,复星医药的FCN-159片和天龙药业的注射用CT102正在进行二期临床;恒瑞医药的HR091506片和三生国健的重组抗IL-1β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正在进行一期临床。 本周观点:新冠常态化检测带来市场新增量,国产新冠特效药持续推进 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为了坚持动态清零的方针,各地相继出台常态化核酸检测政策,经过我们的测算,如果常态化检测在一二线城市铺开,每月会为检测服务端打开170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为检测试剂产品厂商打开25-40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在新冠常态化防控阶段,也急需国产的新冠特效药来补齐短板,国内新冠特效药研发也在快速推进,研发速度较快的是已经完成III期临床的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开拓药业的普克鲁胺完成了部分III期临床试验,君实生物的VV116目前进展到临床III期。同时,有关新冠特效药的上下游产销合作也在提前布局,近期新华制药、华润双鹤等企业与真实生物签署了相关的合作协议,合作开展生产及经销。 风险分析: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研发失败风险。 发布日期:2022-05-16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