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如何看待区县级城投投资机会?

如何看待区县级城投投资机会?

作者:微信公众号【固收彬法】/ 发布时间:2022-05-1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如何看待区县级城投投资机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天风研究·固收】 孙彬彬 核 心 观 点 受2021年城投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影响,2022年区县级城投发行情况不及去年同期,但年初以来仍有实现首次发债的区县级城投平台。综合来看,区县级城投平台发债,仍受到区县综合财力和隐债制约,区县50亿仍然是一道坎,区县50亿以下发债首先是要规避隐债,其次需要强增信,最后在募集资金用途上有严格要求,不得借新还旧。 就上述情况,市场首先可以明确,即使是城投融资政策不变,仍可以有选择的参与区县主体。更何况,目前总体政策在改变。 从存量区县城投债来看:截至2022年5月13日,区县级城投存量债券规模达到4.32万亿元,占存量城投债比重为24.9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0亿以下的区县存量城投债规模为1.56万亿元,占区县城投债比重为35.99%;品种以私募债为主。 哪些区县级城投可以进一步挖掘? 城投择券,在大框架上,首选区域,次选政策,后看票息。 综合一般预算收入和债务率来看,除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的区县级城投重点关注以外,亦可关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亿以上且债务率水平适中的区域,可重点关注中部区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大型省会城市的内部或周边区县。 其次,受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的120个示范县,可以适度关注其发展和发债情况。 1. 如何看待区县级城投机会? 近日,一方面资金宽松,信用债市场表现突出;另一方面,因为央行23条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等多项文件,市场关注下沉机会,如何看待区县级城投投资机会? 1.1. 2022年以来有哪些首发区县级城投? 受2021年城投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影响,2022年区县级城投发行情况不及去年同期,但年初以来仍有实现首次发债的区县级城投平台。此类平台有何特征?为何能实现首发?我们以此借鉴分析未来区县级城投平台动向。 2022年以来,截至2022年4月18日,共有18家区县级城投平台实现首发。 从财政情况来看,根据2021年所在区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9家新发区县级平台位于收入少于50亿以下的区县,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山东、浙江等区域(所属地级市排名较为靠后)。 从首发城投平台的背景来看,有7家平台的区县首次出现在债券市场;有6家平台为区县内新发债平台,此前区县内有其他城投平台发债;有5家平台为母子公司交替发债,或与有隐债主体发债受限有关。 从发行票息来看,大部分新发区县级城投发行利率在3.5-6%区间内,债务率高经济财政实力较差的区域票息则较高。 进一步对比分析一般预算收入50亿以下和以上的首发区县级城投平台,有何特征? (1)从主体评级来看,一般预算收入低于50亿的区县平台主体评级以AA及以下弱资质为主(这与区县平台提升AA+评级对地方财力的要求有关);一般预算收入50亿以上的区县平台主体评级则以AA+为主; (2)从担保方来看,一般预算收入低于50亿的区县平台,除常山县国有资产投资运营有限责任公司(AA)外,都使用外部担保增信,基本多数是所在区域的省融资担保公司(AAA)。一般预算收入50亿以上的区县平台仅有1家有担保; (3)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一般预算收入低于50亿的区县平台资金多用于区域内产业园、保障房、厂房、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另有少量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偿还公司债务,无借新还旧。对比来看,一般预算收入50亿以上的区县平台发债用途可用于借新还旧。 综合来看,区县级城投平台发债,仍受到区县综合财力和隐债制约,区县50亿仍然是一道坎,区县50亿以下首先是要规避隐债,其次需要强增信,最后在募集资金用途上有严格要求,不得借新还旧。 就上述情况,市场可以观察后续可以参与的区县主体。为了对比分析,我们进一步对目前区县城投情况做整体性梳理。 1.2. 区县级城投现状如何? 我国共有县级行政单位2846个,其中市辖区964个,县级市383个,县1328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1个,林区1个。 根据梳理,区域内城投平台(狭义口径)有发过债的区县共有713个(此处口径不包含直辖市的区县),涉及1358家城投平台。 截止当前,由于部分主体已退出债券市场,仍有存量债的区县共有679个,涉及1297家城投平台,存量债余额共43244亿元。 进一步分析存量区县平台现状: 从存量区县城投债来看:截至2022年5月13日,区县级城投存量债券规模达到4.32万亿元,占存量城投债比重为24.9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0亿以下的区县存量城投债规模为1.56万亿元,占存量城投债比重为8.97%,占区县城投债比重为35.99%;并且一般预算收入低于50亿的区县平台主体评级以AA为主(这与区县平台提升AA+评级对地方财力的要求有关)。 从省份分布来看:由于江浙是发债大省,其区县级城投平台亦是全国最多,均超250家,存量债余额均为1.2万亿元左右,远超其他省份;其次山东、四川省区县级平台较为活跃,城投数量均超100家,存量债余额超3000亿元;而尾部区域广西、辽宁、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省份区县级平台较少。 从地级市分布来看:四川成都市和浙江杭州市的区县级平台较为活跃,存量债余额均为3000亿元左右。 从品种结构来看:以私募债为主。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亿以下区县平台又以发行交易所私募债更多,占比达到了33%。 聚焦在交易所发行的一般预算收入50亿以下的区县城投债,其中私募债占比在2020年激增至62%,2021年有所回落至44%。 从期限结构来看:相比于非区县平台,区县主体短期限占比相对较低,1年内债券到期占比为5%,而剩余期限在3年以上的债券占比相对较高。 从到期压力来看:未来3年为区县级城投债到期高峰,偿债压力集中。 进一步观察近年来区县级城投债的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总量:从发行来看,2018年以来,区县级城投发行规模逐步增长,2019年、2020年同比增速分别为76%、65%;受益于2020年疫情后融资放松,2020年9月发行规模达到峰值,发行量占比高达38%;2021年受政策趋紧影响,发行量增速则有所放缓,降为32%; 2022年以来,受趋紧的监管政策影响,区县级城投债发行和净融资规模均有所下降,不及去年同期。 结构: 从主体评级来看:受区县财力及平台资产体量限制,多以AA级弱资质叠加强担保的平台为主,占比达51%,发行规模2.04万亿元。 从区域分布来看: (1)经济财政实力较好的区域如浙江、江苏、四川等,区县级城投发行和净融资规模均较大,融资压力较小;尾部区域如贵州、云南、辽宁等区域净融资额为负,区县级城投发债较为困难。 (2)相较去年同期,江苏、福建区县级城投发行活跃,偿债压力较小,而浙江、安徽、江西、广东等省份的区县级城投发行量和净融资额均有所减小。 (3)受永煤事件影响,河南省整体融资环境受挫,随着影响消退,今年河南省区县级城投债发行相较去年同期有所回升,融资环境改善。 从品种结构来看:2017年以来,区县级城投发行的品种始终以非公开产品(私募债、定向工具)为主;2022年以来,非公开产品占比有所下降,短融和公司债产品占比有所上升,体现出区县级城投品种结构有所改善,发行更加透明化。 从票息结构来看:区县级城投融资成本逐步降低。票面利率5%以上的占比逐年递减,而4%以下的占比逐年上升;2022年以来,票息为3%以下的区县级城投债涌现,票息3-4%的区县级城投债占比快速上升,区县级城投一级发行市场较热。 从募集资金用途来看:今年以来,区县级城投债中募集资金用途中用于借新还旧、偿还其他债务的占比明显上升,其中借新还旧占比由去年21%上升到了29%,偿还其他债务占比由53%上升到了55%,可以看出,现阶段区县级城投平台的偿债压力较大,资金需求较大。 从加权平均期限和利率来看,近年来,区县级发行成本和期限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发行期限趋于2.5-3年期,利率趋于4-4.5%区间。 从当前发行的区县级城投估值按省份分布来看,市场对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发达区域的区县级城投普遍认可度较高,估值3-4%的占比相对较高;而对于贵州、云南、山东等区域的区县级城投市场普遍较为谨慎,估值收益率以7%以上的居多。可以看出,对于区县级城投的选择,市场普遍以首选区域为主,偏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 1.3. 哪些区县级城投可以进一步挖掘? 城投择券,在大框架上,首选区域,次选政策,后看票息。分析区县级城投离不开分析该区域的经济财政情况,我们梳理了2021年各区县的经济财政状况,从而进一步分析哪些区县级城投可以挖掘。 首先,我们将有存量债务的区县级城投平台,按所在区县2021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为30亿以下,30-50亿,50-70亿,70-90亿,以及90亿以上。 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亿以下的区域,区县级城投平台数量最多,但由于其财力较弱融资环境相对较紧,存量债余额最少;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亿以下的区域,区县级城投平台数量占比56%,而存量债余额占比41%。可以看出,区县级城投融资能力与各区域财政实力相匹配,区域进一步分化。 从区域分布来看:一般预算收入50亿以下的区县城投存量债规模最高的仍是江苏、浙江等发债大省,但其占省内存量区县级城投债比重并不高,仅为20%;对比来看,占比较高的则是江西、安徽、四川、湖北等经济发展处中游及中上游水平区域,但省内经济发展差异较大,除省会城市外的区县有较大的发债融资需求但一般预算收入多低于50亿。 哪些省份和地级市的区县级平台可以进一步挖掘呢?我们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债务率两个维度进行考虑。 除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的区县级城投以外,我们筛选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50亿以上和有区县级城投的区县,呈现出如下特征: (1)此类区县主要分布在山东、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等省份,大部分区县2021年GDP超千亿元且GDP增速较高,经济发展较快;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去年同期均增长,财政自给率较高; (3)若按红色(大于300%)、橙色(200-300%间)、黄色(120-200%)、绿色(低于120%)给债务率分档,大部分区县的债务率和广义债务率在绿色区间; (4)区县发展离不开所属地级市的发展,纳入所在地级市债务率综合考虑,债务压力较小的区县有山东青岛崂山区、湖南长沙长沙县、陕西榆林神木市、山东济南市中区、湖北武汉洪山区等。 对应上述区县存量城投债的收益率分布情况来看,以3-5%的收益率为主;存量债中5-7%的收益率占比较高的区县主要分布在山东青岛(崂山区、即墨区等)、湖南长沙(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等)。 综合来看,除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的区县级城投重点关注以外,亦可关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亿以上且债务率水平适中的区域,可重点关注中部区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山东)大型省会城市的内部或周边区县。 其次,根据《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受政策支持的120个示范县的存量城投债余额较少,未来示范县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抓手,可以重点关注其发展和发债情况。 1.4. 小结 受2021年城投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的影响,2022年区县级城投发行情况不及去年同期,但年初以来仍有实现首次发债的区县级城投平台。综合来看,区县级城投平台发债,仍受到区县综合财力和隐债制约,区县50亿仍然是一道坎,区县50亿以下发债首先是要规避隐债,其次需要强增信,最后在募集资金用途上有严格要求,不得借新还旧。 就上述情况,市场首先可以明确,即使是城投融资政策不变,仍可以有选择的参与区县主体。更何况,目前总体政策在改变。 从存量区县城投债来看:截至2022年5月13日,区县级城投存量债券规模达到4.32万亿元,占存量城投债比重为24.9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0亿以下的区县存量城投债规模为1.56万亿元,占区县城投债比重为35.99%;品种以私募债为主。 哪些区县级城投可以进一步挖掘? 城投择券,在大框架上,首选区域,次选政策,后看票息。 综合一般预算收入和债务率来看,除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域(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的区县级城投重点关注以外,亦可关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亿以上且债务率水平适中的区域,可重点关注中部区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四川)大型省会城市的内部或周边区县。 其次,受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的120个示范县,可以适度关注其发展和发债情况。 2. 信用评级调整回顾 上周共有1家发行人发生跟踪评级调整。 其中没有发行人评级被上调,1家发行人(凯撒同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评级被下调。 上周评级一次性下调超过一级的发行主体有1家:凯撒同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3. 一级市场:发行量较上周上升,发行利率整体下行 3.1. 发行规模 本周非金融企业短融、中票、企业债和公司债合计发行约9480.73亿元,总发行量较上周上升,偿还规模约1101.69951亿元,净融资额约8379.03049亿元;其中,城投债(Wind分类)发行2396.92亿元,偿还规模约383.08亿元,净融资额约2013.84亿元。 信用债的单周发行量上升,总偿还量上升,净融资额上升。短融发行量较上周上升,总偿还量上升,净融资额上升;中票发行量较上周上升,总偿还量下降,净融资额上升;企业债发行较上周上升,总偿还量下降,净融资额上升;公司债发行量较上周上升,总偿还量上升,净融资额上升。 具体来看,一般短融和超短融发行2507.7亿元,偿还782.48亿元,净融资额1725.22亿元;中票发行2300亿元,偿还138亿元,净融资额2163亿元;企业债合计发行2200.8亿元,偿还18.57亿元,净融资额2182.3亿元;公司债合计发行2471.82亿元,偿还162.86亿元,净融资额2308.96亿元。 3.2. 发行利率 从发行利率来看,交易商协会公布的发行指导利率整体下行,各等级下行2-7BP。具体来看,1年期各等级下降4-7BP;3年期各等级下降2-4BP;5年期各等级变动-2-5BP;7年期各等级下降2-5BP;10年期及以上各等级变化-3-6BP。 4. 二级市场:成交量上升,收益率较上周整体下行,部分上行 银行间和交易所信用债合计成交5878.55亿元,总成交量相比前期上升。分类别看,银行间短融、中票和企业债分别成交2429.45亿元、2984.56亿元、289.86亿元,交易所公司债和企业债分别成交170.38亿元和4.30亿元。 4.1.银行间市场 国债现券收益率整体下行,国开债现券收益率整体下行;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下行;金融债收益率整体下行,部分上行。信用利差整体缩小,部分扩大;各类信用等级利差部分缩小,部分扩大。 国债现券收益率整体下行,国开债现券收益率整体下行。具体来看,国债收益率曲线1年期下行3BP至2.01%水平,3年期下行6BP至2.39%水平,5年期下行3BP至2.59%水平,7年期下行3BP至2.81%水平,10年期下行2BP至2.81%水平。国开债收益率曲线1年期下行5BP至2.08%水平,3年期下行5BP至2.55%水平,5年期下行2BP至2.77%水平,7年期下行2BP至3.03%水平,10年期下行3BP至3%水平。 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下行。具体来看,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1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7BP,3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7--10BP,5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8BP;企业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6--9BP,5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7--8BP,7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5--7BP;城投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4--9BP,5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3--6BP,7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3--9BP。 金融债收益率整体下行,部分上行。具体来看,商业银行普通债收益率曲线1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4BP,3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1-4BP,5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5BP;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曲线1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0-3BP,3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1-5BP,5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4-5BP;商业银行无固期限资本债(行权)收益率曲线1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1-3BP,3年期各等级收益率变动-1-1BP,5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0-2BP;证券公司债收益率曲线1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1-2BP,3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1-4BP,5年期各等级收益率下行5BP。 信用利差整体缩小,部分扩大。具体来看,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1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4BP,3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1-4BP,5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5BP;企业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0-3BP,5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4-5BP,7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2-4BP;城投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变动-3-1BP,5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变动-1-1BP,7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1-8BP。商业银行普通债收益率曲线1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0BP,3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0-1BP,5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7-8P;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曲线1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0-1BP,3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变动-4-1BP,5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2-6BP;商业银行无固期限资本债(行权)收益率曲线1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扩大0-1BP,3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3-4BP,5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4-5P;证券公司债收益率曲线1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2-3BP,3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2-6BP,5年期各等级信用利差缩小6-7BP。 各类信用等级利差部分缩小,部分扩大。具体来看,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1年期AA+、AA和AA-较AAA等级利差扩大1BP,3年期等级利差扩大0-3BP,5年期等级利差扩大0BP;企业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AA+、AA和AA-较AAA等级利差扩大1-2BP,5年期等级利差缩小0-1BP,7年期等级利差变动-1-2BP;城投债收益率曲线3年期AA+、AA和AA-较AAA等级利差变动-2-2BP,5年期等级利差变动-1-2BP,7年期等级利差扩大4-7BP;商业银行普通债1年期等级利差维持不变,3年期等级利差变动-0-1BP,5年期等级利差变动-0-1BP;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1年期等级利差缩小0-1BP,3年期等级利差缩小2-3BP,5年期等级利差缩小1-3BP;商业银行无固期限资本债(行权)1年期等级利差缩小0-1BP,3年期等级利差缩小0-1BP,5年期等级利差缩小0-1BP;证券公司债1年期等级利差变动-1-1BP,3年期等级利差下降1-2BP,5年期等级利差扩大0-1BP。 4.2.交易所市场 交易所公司债市场和企业债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公司债净价上涨家数大于下跌家数,企业债净价上涨家数大于下跌家数;总的来看公司债净价上涨3只,净价下跌2只;企业债净价上涨295只,净价下跌130只。 5. 附录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变动超预期、城投融资政策不及预期、城投信用风险 - END - 证券研究报告:《如何看待区县级城投投资机会?》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5月15日 报告发布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孙彬彬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3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