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大跌原油重挫,背后有何隐忧?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美股大跌原油重挫,背后有何隐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正在经历至暗时刻,各个资产不断下探。近一个月,全球主要市场指数几乎全线下跌,俄罗斯指数因2月俄乌冲突已经历了大幅下跌,因此近一个月表现略强。美股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超过15%,领跌全球。 商品市场开始高位分化,结束了此前的普涨行情。黑色系商品近一个月跌幅超过10%,领跌商品。隔夜美股再度跌超4%,原油重挫7%,影响当下市场的核心是什么?市场大跌不止,何时是底? 1、四十年最高通胀是核心 去年至今美国通胀不断走高,3月份美国CPI达到8.5%,创近四十年新高。不断走高的通胀抑制了需求,抵消了收入,抬高了利率,给美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而在通胀高企的背后,美国的经济正在逐渐走弱,从过热走向滞涨,对股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目前美联储加息的节奏仍然慢于通胀上升的幅度,后期可能面临持续的紧缩。 同时美股估值又在高位。疫情之后,以美股科技股为代表的股市涨幅巨大,纳斯达克指数从20年3月之后涨幅超过130%。在经济下行、盈利收窄,同时利率大幅抬升的背景下,股市面临估值和业绩的双杀。出于对高通胀和随之而来的高利率的担忧,投资者大量逃离风险资产。这是近期全球股市集体重挫的核心。 2、5月加息不是利空出尽 5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加息50基点,并宣布从6月份开始进行缩表。虽然美联储的表述降低了一次会议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看似略显鸽派,但这并不能降低市场的担忧。5月会议不是利空出尽,在接下来6月、7月还有两次会议,每次会议都可能有50基点的加息,同时还要面对缩表。这是美联储近20年最大幅度的加息,最快的收紧。5月加息落地仅仅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由于此前对通胀的放任,导致物价上涨,通胀水平仅次于70年代的“大滞涨”时期。而美联储要重建信任,需要强力抑制通胀,就不得不在后期加快收紧的速度。当下联储的政策目标第一位的是控通胀,从3月开始,美联储已经进入了快速紧缩期。 3、美国经济正在逐渐走弱 美国经济逐步从高位回落,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在弱化。尤其是在俄乌冲突后,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通胀居高不下,高通胀对经济的侵蚀作用慢慢显现。美国ISM制造业PMI近两月明显下滑。经济强劲增长阶段正在过去,上市公司的业绩支撑,大宗商品的需求支撑都会逐渐减弱。 美国以外,欧洲正经历俄乌冲突的冲击,中国仍在抗击疫情,而新兴经济体面临美国加息汇率贬值被动紧缩的压力。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我们看不到经济在短期内有明显的增长。这或许是近期全球股市下跌的内在逻辑。 4、商品股市分析展望 近期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冲破3.1%,美元指数冲破104,上行的速度较快,持续快速的走高,对股市、商品带来压力。俄乌冲突未有大变化,市场近期交易核心在于美元快速走强带来的冲击,后续需要关注在美联储大幅收紧的背景下,需求下行的速度。 全球部分国家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化 展望后市,在美国通胀回落,加息放缓前,全球股市仍将承受一定压力。国内股市经历了较大下跌后风险已经有较大释放,继续下跌的空间比较有限。只是美联储快速紧缩期尚未结束, 5-7月份因为美联储紧缩带来的尾部风险依然存在。 一季度商品延续偏强的逻辑得到验证,目前看稳增长这一逻辑逐渐过去,逐渐让位于海外政策收紧提速。外部冲突持续的时间比预期更长,商品库存恢复缓慢,与股市的普遍下跌不同,近期商品走出了高位分化行情。 后期商品的走势,仍会有一定分化,尤其是供应端的冲突可能仍会反复。但在6-7月连续两次美联储会议都可能大幅加息,叠加缩表的影响下,商品也会面临下行的压力。核心的矛盾关注政策加速收紧的影响,以及需求端下行的速度。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正在经历至暗时刻,各个资产不断下探。近一个月,全球主要市场指数几乎全线下跌,俄罗斯指数因2月俄乌冲突已经历了大幅下跌,因此近一个月表现略强。美股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超过15%,领跌全球。 商品市场开始高位分化,结束了此前的普涨行情。黑色系商品近一个月跌幅超过10%,领跌商品。隔夜美股再度跌超4%,原油重挫7%,影响当下市场的核心是什么?市场大跌不止,何时是底? 1、四十年最高通胀是核心 去年至今美国通胀不断走高,3月份美国CPI达到8.5%,创近四十年新高。不断走高的通胀抑制了需求,抵消了收入,抬高了利率,给美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而在通胀高企的背后,美国的经济正在逐渐走弱,从过热走向滞涨,对股市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目前美联储加息的节奏仍然慢于通胀上升的幅度,后期可能面临持续的紧缩。 同时美股估值又在高位。疫情之后,以美股科技股为代表的股市涨幅巨大,纳斯达克指数从20年3月之后涨幅超过130%。在经济下行、盈利收窄,同时利率大幅抬升的背景下,股市面临估值和业绩的双杀。出于对高通胀和随之而来的高利率的担忧,投资者大量逃离风险资产。这是近期全球股市集体重挫的核心。 2、5月加息不是利空出尽 5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加息50基点,并宣布从6月份开始进行缩表。虽然美联储的表述降低了一次会议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看似略显鸽派,但这并不能降低市场的担忧。5月会议不是利空出尽,在接下来6月、7月还有两次会议,每次会议都可能有50基点的加息,同时还要面对缩表。这是美联储近20年最大幅度的加息,最快的收紧。5月加息落地仅仅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由于此前对通胀的放任,导致物价上涨,通胀水平仅次于70年代的“大滞涨”时期。而美联储要重建信任,需要强力抑制通胀,就不得不在后期加快收紧的速度。当下联储的政策目标第一位的是控通胀,从3月开始,美联储已经进入了快速紧缩期。 3、美国经济正在逐渐走弱 美国经济逐步从高位回落,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在弱化。尤其是在俄乌冲突后,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通胀居高不下,高通胀对经济的侵蚀作用慢慢显现。美国ISM制造业PMI近两月明显下滑。经济强劲增长阶段正在过去,上市公司的业绩支撑,大宗商品的需求支撑都会逐渐减弱。 美国以外,欧洲正经历俄乌冲突的冲击,中国仍在抗击疫情,而新兴经济体面临美国加息汇率贬值被动紧缩的压力。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我们看不到经济在短期内有明显的增长。这或许是近期全球股市下跌的内在逻辑。 4、商品股市分析展望 近期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冲破3.1%,美元指数冲破104,上行的速度较快,持续快速的走高,对股市、商品带来压力。俄乌冲突未有大变化,市场近期交易核心在于美元快速走强带来的冲击,后续需要关注在美联储大幅收紧的背景下,需求下行的速度。 全球部分国家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化 展望后市,在美国通胀回落,加息放缓前,全球股市仍将承受一定压力。国内股市经历了较大下跌后风险已经有较大释放,继续下跌的空间比较有限。只是美联储快速紧缩期尚未结束, 5-7月份因为美联储紧缩带来的尾部风险依然存在。 一季度商品延续偏强的逻辑得到验证,目前看稳增长这一逻辑逐渐过去,逐渐让位于海外政策收紧提速。外部冲突持续的时间比预期更长,商品库存恢复缓慢,与股市的普遍下跌不同,近期商品走出了高位分化行情。 后期商品的走势,仍会有一定分化,尤其是供应端的冲突可能仍会反复。但在6-7月连续两次美联储会议都可能大幅加息,叠加缩表的影响下,商品也会面临下行的压力。核心的矛盾关注政策加速收紧的影响,以及需求端下行的速度。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