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宏观:4月进出口数据点评】疫情对供应链的扰动在外贸数据中显现(20220509)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中银宏观:4月进出口数据点评】疫情对供应链的扰动在外贸数据中显现(20220509)》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4月出口同比增速不及预期。疫情对供应链的扰动作用在产品出口中有所显现;受俄乌冲突影响,能源、粮食产品进口金额维持高增。大宗商品进出口价格仍然强劲。 4月出口同比增速不及预期。4月当月,中国出口17,425.60亿元,同比增长1.90%;进口3,250.80亿元,同比下降2.00%;贸易顺差3,250.80亿元。按美元计价,4月中国出口2,736.20亿美元,同比增长3.90%;进口2,225.00亿美元,同比与去年持平;贸易顺差511.20亿美元。 分国别看,4月我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769.84亿美元,占比15.5 %,东盟仍然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6%,进口金额同比增长4.5%。对欧盟进出口总额665.2亿美元,占比13.4%,其中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9 %,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2.5 %。4月对美国进出口总额597.8亿美元,占比12.0%,其中出口金额同比增长9.4%,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2%。从贸易差额看,4月我国的主要贸易顺差依然来自美国和欧盟,其中4月对美顺差环比小幅上升。 疫情对供应链的扰动作用在产品出口中有所显现,受俄乌冲突影响,能源、粮食产品进口维持高增。一季度主要出口产品中,同比增速较快的产品以周期品和工业半成品为主,其中,汽车和汽车底盘、未锻造的铝及铝材及集成电路等产品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64.40%、68.60%和17.40%,但其中两项工业半成品出口累计同比增幅有所收窄,这主要由于疫情对国内供应链的冲击较为明显。降幅较大的产品仍主要为粮食、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和家用电器等产品,同比降幅分别为8.30%、7.50%和5.30%。进口方面,前4月我国进口同比增幅较快的产品仍主要集中在上游,如能源商品、原材料及粮食等农产品,其中,天然气、成品油及原油进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9.90%、37.80% 和49.70%;此外,粮食、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金额也维持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4.10%和24.20%。 大宗商品进出口价格仍然强劲。前4月我国成品油、钢材、铝材及肥料等上游产品的出口价格明显增长,除铝材以外的产品呈现量减价增,铝材出口量价齐升。同时,手机、家电及集成电路等产品出口也均呈现出量减价增,机电产品是我国当前出口的主要优势产品,疫情反弹对机电产品的全球供应链有所影响,进而推升价格。前4月商品进口价格增长较快的产品仍是肥料、原油及粮食等产品,俄乌冲突对能源、农产品进口价格的扰动仍在。 3月以来,国内经济受到部分地区疫情影响,供应链问题逐步凸显,出口景气度持续回落,叠加去年二季度出口规模基数较高,预计当月出口同比增速将继续收窄。4月我国按人民币计价进口的同比增速持续为负,且从规模看,4月进口较2019年同期的3年复合增速为5.33%,较3月下行3.57个百分点,疫情反弹对内需的扰动作用也不容忽视。 风险提示:流动性加速回流;新冠疫情对供应链冲击持续。 本文为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系列报告。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致力于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逻辑为基础,发现价值,匹配收益与风险,愿我们的研究服务能为您的投资成功尽一份力量。
4月出口同比增速不及预期。疫情对供应链的扰动作用在产品出口中有所显现;受俄乌冲突影响,能源、粮食产品进口金额维持高增。大宗商品进出口价格仍然强劲。 4月出口同比增速不及预期。4月当月,中国出口17,425.60亿元,同比增长1.90%;进口3,250.80亿元,同比下降2.00%;贸易顺差3,250.80亿元。按美元计价,4月中国出口2,736.20亿美元,同比增长3.90%;进口2,225.00亿美元,同比与去年持平;贸易顺差511.20亿美元。 分国别看,4月我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769.84亿美元,占比15.5 %,东盟仍然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6%,进口金额同比增长4.5%。对欧盟进出口总额665.2亿美元,占比13.4%,其中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9 %,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2.5 %。4月对美国进出口总额597.8亿美元,占比12.0%,其中出口金额同比增长9.4%,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2%。从贸易差额看,4月我国的主要贸易顺差依然来自美国和欧盟,其中4月对美顺差环比小幅上升。 疫情对供应链的扰动作用在产品出口中有所显现,受俄乌冲突影响,能源、粮食产品进口维持高增。一季度主要出口产品中,同比增速较快的产品以周期品和工业半成品为主,其中,汽车和汽车底盘、未锻造的铝及铝材及集成电路等产品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64.40%、68.60%和17.40%,但其中两项工业半成品出口累计同比增幅有所收窄,这主要由于疫情对国内供应链的冲击较为明显。降幅较大的产品仍主要为粮食、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和家用电器等产品,同比降幅分别为8.30%、7.50%和5.30%。进口方面,前4月我国进口同比增幅较快的产品仍主要集中在上游,如能源商品、原材料及粮食等农产品,其中,天然气、成品油及原油进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9.90%、37.80% 和49.70%;此外,粮食、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金额也维持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4.10%和24.20%。 大宗商品进出口价格仍然强劲。前4月我国成品油、钢材、铝材及肥料等上游产品的出口价格明显增长,除铝材以外的产品呈现量减价增,铝材出口量价齐升。同时,手机、家电及集成电路等产品出口也均呈现出量减价增,机电产品是我国当前出口的主要优势产品,疫情反弹对机电产品的全球供应链有所影响,进而推升价格。前4月商品进口价格增长较快的产品仍是肥料、原油及粮食等产品,俄乌冲突对能源、农产品进口价格的扰动仍在。 3月以来,国内经济受到部分地区疫情影响,供应链问题逐步凸显,出口景气度持续回落,叠加去年二季度出口规模基数较高,预计当月出口同比增速将继续收窄。4月我国按人民币计价进口的同比增速持续为负,且从规模看,4月进口较2019年同期的3年复合增速为5.33%,较3月下行3.57个百分点,疫情反弹对内需的扰动作用也不容忽视。 风险提示:流动性加速回流;新冠疫情对供应链冲击持续。 本文为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系列报告。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致力于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逻辑为基础,发现价值,匹配收益与风险,愿我们的研究服务能为您的投资成功尽一份力量。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