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创家电·双周报丨廿载积淀将兑现海外,中国两轮车厂商可期

华创家电·双周报丨廿载积淀将兑现海外,中国两轮车厂商可期

作者:微信公众号【一超家电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家电·双周报丨廿载积淀将兑现海外,中国两轮车厂商可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家电朔望谈: 近期美的工业技术板块收购武汉天腾动力,后者主营混合动力自行车动力辅助系统的研发与制造,能实现中置电机的自主研发,这标志着美的正式进入两轮出行领域,这一动向引起市场的关注。近年来,两轮出行领域新产品不断涌现、新技术不断突破,雅迪等传统龙头保持稳健增长,同时产业链上下游也孵化出一些快速成长的企业,如八方股份、九号公司等。因而本次周报聚焦于两轮车行业,分别从供需端入手,梳理市场整体以及细分产品模块的发展动向。 全球电动两轮车市场规模近200亿美元,中国产销分占81%和90%。21年全球电动两轮车市场规模为175.6亿美元,19-21年CAGR为6.7%,预计增速将维持上行态势。全球产销情况来看,中国两轮电动车产量和销售额占比分别为81%和90%,国内电动两轮车产商供给多,市场规模大。 中国电动自行车渗透率高,平衡车出货占九成。中国电动自行车近20年先后经历初步规模化、稳健增长、成熟发展和存量迭代四阶段,20年产量4601万台,同增27.5%。20年全球平衡车出货量1132万台,同比19年增长23.7%,中国出货量1032万台,占据全球90%的份额,并有559万台、占比60%的产品用于出口。市场格局方面,份额靠前品牌均来自中国,其中九号公司以8.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CR3为18.8%,行业竞争格局尚处于较为分散水平。 欧美和日本电踏车市场分别具高增速和高渗透率。欧洲、美国、日本20年电踏车渗透率分别为24%、3%和45.5%,分别同增为52%、145%和6%。欧洲19年电踏车销量340万台,06-19年CAGR达31%;美国电踏车14、18年度市场规模分别为1.5亿美元和3.4亿美元,14-18年度CAGR达23%,25年或突破20亿美元,则14-25年CAGR达26.8%,欧美市场目前维持高增速。对标日本电踏车高渗透率,考虑欧美市场目前的高增速,则欧美市场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新国标影响下旧车持续替代,驱动延长期内销量显著增长。20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户均保有量已达0.6辆,新增需求多源于旧车更新。新国标落地后,“旧标准”车不再有上路行驶资格,严格的执行力度催生“旧标准”车的迭代需求,但新国标对需求的推动并非一蹴而就,多地过渡期在原基础上延长,如22年天津、深圳等地过渡期才截止,这又将带动新一轮需求。 对标日本45%的电踏车渗透率,欧美电踏车未来提升空间广阔。近两年所推出的针对电踏车的补贴政策,推动欧美市场的初期导入。欧美骑行文化盛行,自行车年销量分别达2000万、1700万;并且欧洲老龄化程度也较高,19年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20%并仍持续上升中,这分别是电踏车渗透率提升的重要基础和驱动因素。另外美国汽车出行占比高,在家庭开车出行中,出行距离小于6英里次数占比近六成,随电踏车的进一步普及和健康意识的驱动,短途汽车出行或也为电踏车提供迭代空间。 本期板块表现: 本期(2022年4月25日-2022年5月6日)沪深300指数下跌2.6%,申万家用电器指数上涨2.5%,跑赢沪深300指数5.1pcts,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涨跌幅榜第1位。从行业PE(TTM)看,家电行业PE(TTM)为14.6倍,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的第19位,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原材料市场: SHFE螺纹钢价格相较上期-3.61%;SHFE铝价格相较上期-7.47%;SHFE铜价格相较于上期-3.67%;DCE塑料价格相较上期+0.01%。液晶面板3月价格下降,32寸、43寸、55寸、65寸面板环比分别下降0、1、2、6美元/片,跌幅分别为0%,1.47%,1.87%,3.41%。 风险提示: 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海外政策变动。 正文内容 一、两轮车行业:廿载积淀将兑现海外,中国两轮车厂商可期 近期美的工业技术板块收购武汉天腾动力,后者主营混合动力自行车动力辅助系统的研发与制造,能实现中置电机的自主研发,这标志着美的正式进入两轮出行领域,这一动向引起市场的关注。近年来,两轮出行领域新产品不断涌现、新技术不断突破,雅迪等传统龙头保持稳健增长,同时产业链上下游也孵化出一些快速成长的企业,如八方股份、九号公司等。因而本次周报聚焦于两轮车行业,分别从供需端入手,梳理市场整体以及细分产品模块的发展动向。 (一)电动两轮车市场的发展 两轮车涵盖电动两轮车、平衡车、摩托车等产品。电动两轮车根据车速、动力供给模式等,可细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以及电踏车;平衡车和滑板车是近年来兴起的智能化出行工具,可归为泛两轮车概念: 电动两轮车定价千元、多用于日常出行,电踏车定价万元、定位健身需求。电动自行车、电动轻型摩托车及电动摩托车为日常基本出行工具,多能达到100公里左右续航,远超中美分别为7.6、15公里的单程平均通勤距离,续航距离足以满足通勤需求,价格4千元上下,与均价7千元的摩托车相比,价格优势显著;电踏车具有人力电力混合的供电系统,相较普通自行车更适用于长途骑行健身,但需配备的传感器技术壁垒较高,研究开发需投入成本高,因此每台单价约1万元。 滑板车和平衡车更加智能化,满足娱乐性需求。滑板车和平衡车具有智能化设计,能较好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因而续航里程短,仅20公里左右,价位2千元上下。 核心部件包括电池、电机和控制器,其中电池、电机成本合计占40%。两轮车核心部件主要有电池、电机及控制器,国内领先的电池和电机供应商分别有天能股份和八方股份等,其中电池、电机分别占28%、12%。 传统两轮车龙头国内渠道布局广,新势力企业海外营收占比高。雅迪、爱玛等传统电动两轮车龙头,在国内深耕多年,形成强大渠道网络,雅迪、爱玛门店数量分别均达2万余个,雅迪经销商数量达3353个;以九号和小牛为代表的新势力企业从海外市场差异化突围,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较高,21年九号和小牛海外营收占比分别达51.4%和10.1%。 下游渠道与传统白电较为相似,经销、电商分占87%、13%。就两轮电动车市场总体而言,下游渠道与传统白电较为相似,线下以经销分销渠道为主,占比87%;线上电商渠道占比13%。 历经多年技术积淀和产品迭代,两轮车行业目前已形成丰富产品矩阵,分别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其中电动两轮车主攻出行与健身,以平衡车为代表的泛两轮车则用于休闲娱乐,两类产品实现功能互补,并均维持较高速增长,具体来看: 全球电动两轮车市场规模近200亿美元,中国产销分占81%和90%。21年全球电动两轮车市场规模为175.6亿美元,19-21年CAGR为6.7%,预计增速将维持上行态势。全球产销情况来看,中国两轮电动车产量和销售额占比分别为81%和90%,国内电动两轮车产商供给多,市场规模大。 尽管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亚太地区具绝对优势,但细拆市场和品类可以发现,中国的电动自行车行业规模居于高位,而日本和欧洲则电踏车市场表现亮眼: 中国电动自行车历经20余年发展,20年产量4601万台、同增27.5%。0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先后历经初步规模化、稳健增长、成熟发展和存量迭代四个阶段: 00-04年初步规模化,CAGR达119.9%。00年前电动自行车尚处于技术摸索阶段,00-04年,随技术突破和性能提升,与自行车和摩托车相比,电动自行车分别具有出行方便和价格便宜的优势,良好匹配下游实际需求,市场规模迅速扩张,CAGR达119.9%。 04-13年稳健增长,受城市交通建设影响需求下滑,CAGR为13.2%。该阶段公交车保有量由04年8.4台/万人增至13年的12.8台/万人,09-13年地铁建成CAGR达11.8%,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对需求具一定抑制作用。但04年电动自行车首次确定为非机动车合法车型,为行业提供合法性保障,推动行业规模稳健增长。 14-18年CAGR为-0.02%,头部品类集中度显著提升。18年我国地铁建成4496公里,较14年增长100%,削弱一二级城市对电动自行车的需求,同时在前期产量已居高位情况下,14-17年行业规模持续萎缩,14-18年CAGR为-0.02%。行业景气不佳致使中小企业出清,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行业CR5由16年的29.6%增至18年的49.9%。 19年新国标出台驱动存量迭代,20年产量同增27.5%。19年4月5日新国标开始实施,明确行业标准,各地对非标电动自行车逐步进行淘汰,旧有存量迎来迭代,19、20年度电动自行车产量分别同增10.1%和27.5%;同时新国标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执行力度更高,头部企业优势显著,不合格的中小企业加速格局出清,行业CR5由50.3%增至73.4%。 日本电踏车渗透率达45%,欧美销量分别同增52%、145%。与国内市场以电动自行车为主不同,海外电踏车渗透率更高。20年日本、欧洲、美国电踏车渗透率分为45.5%、24%和3%;销量增速方面,日本市场20年销量73.8万台,11-20年CAGR为6.8%,增长逐渐趋稳;欧美市场20年销量分别同增52%和145%,显著高于日本6%的增长率,欧美市场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标日本电踏车渗透率,欧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欧洲19年电踏车销量达340万台,06-19年CAGR达31%,增长迅速。美国电踏车14、18年度市场规模分别为1.5亿美元和3.4亿美元,14-18年度CAGR达23%,预计25年将有望突破20亿美元,则14-25年CAGR将达26.8%。对标日本电踏车高渗透率,考虑欧美市场目前的高增速,则欧美市场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中国平衡车出货占全球90%,行业CR3为18.8%。20年全球平衡车出货量总计达1132万台,同比19年增长23.7%,中国出货量为1032万台,占据全球90%的份额,并且有559万台、占比60%的产品用于出口。市场格局方面,份额靠前品牌均来自中国,其中九号公司以8.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CR3为18.8%,行业竞争格局尚处于较为分散水平。 (二)新国标驱动国内替代,欧美电踏车渗透空间广阔 新国标影响下旧车持续替代。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近3亿,户均保有量约0.6辆,渗透率提升带来增量相较存量本身较小,新增需求多源于旧车更新。19年4月新国标落地后,“旧标准”车不再有上路行驶资格,严格的执行力度催生“旧标准”车的迭代需求,但新国标对需求的推动并非一蹴而就,多地过渡期在原基础上延长,如22年天津、深圳等地过渡期才截止,这又将带动新一轮需求。 海外市场方面,对标日本市场40%以上的电踏车渗透率,欧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政策补贴与实际需求协同,日本自行车迅速迭代电踏车。日本为电踏车原产地,1993年雅马哈推出首辆电踏车,适应当地崎岖路段较多的自然环境和妇女儿童的实际需求。日本政府曾针对电踏车推出较大力度的补贴政策,如鹿儿岛的补助可达购买费用的1/3,这推动人们更新消费观念,带来电踏车对普通自行车显著的迭代,13-20年,轻型自行车CAGR为-33.2%,电踏车CAGR为7.4%。 日本老龄化程度加剧,渗透率仍有增长空间。20年日本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已达28.4%,随着日本老龄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电踏车可根据人力大小和实际路况灵活调整助力大小,这一特性能同时满足老龄人口省力、健身或短途出行的需求,因而在渗透率近50%情况下仍有望进一步提升。 同日本电踏车市场早期相似,欧美政策补贴驱动先期导入。与日本早期相似,欧美近两年也推出或正在出台针对电踏车的补贴政策,如芬兰一次补贴400欧元,约为欧洲电踏车单价的20%,这对市场的初期导入具有实际的推动作用。在欧美市场已初具规模的当下,电踏车产品特性能否满足终端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是市场高增长能否持续的关键要素。 对标日本45%的电踏车渗透率,欧美电踏车未来提升空间广阔。欧美骑行文化盛行,自行车年销量分别达2000万、1700万;此外,欧洲老龄化程度也较高,19年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20%并仍持续上升中,这些是促进电踏车渗透率提升的重要驱动因素,预计25年欧洲电动自行车销量将达650万台,相较19年增长近100%。另外美国汽车出行占比高,在家庭开车出行中,出行距离小于6英里次数占比近六成,随电踏车的进一步普及和健康意识的驱动,短途汽车出行或也为电踏车提供迭代空间。 (三)相关标的 1、雅迪控股(01585) 公司是国内电动两轮车行业龙头,份额持续提升。雅迪控股2021实现营业收入269.5亿元,同比+39.3%;实现归母净利136.9亿元,同比+43%。公司市场份额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由2017年13.3%提升至2019年的33.9%,并连续实现销量突破,2021 年公司电动两轮车销量已达1390万台。 布局渠道广泛,打造优质品牌。雅迪线下渠道布局广泛,分销商数量达3353家,2021年底销售点数量超过28000个,体现公司目前快速抢占份额的战略。其中,广东、江苏、湖南、四川等 7 个省级市场经销商数量超过 100 个。 2、爱玛科技(603529) 产品定位强调“时尚”,品牌力强。爱玛科技2021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同比+19.3%;实现归母净利6.6亿元,同比+10.9%。爱玛始终坚持年轻的品牌形象,不断推出好看、耐用的时尚车型,创造了一批打破销售纪录的爆款,如可酷、极客、麦家族、玛卡龙等。爱玛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品牌定位有着明显的差异化,形成了其产品特有的“时尚”风格。同时,爱玛连续10年蝉联Chnbrand 发布的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电动自行车品牌排行榜第一。 3、八方股份(603489) 电机行业龙头,产品布局广泛。八方股份2021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89.5%;实现归母净利6.1亿元,同比+50.8%。八方股份海外收入占比达55%,电机销售在欧洲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公司主营业务中轮毂电机占比25%,中置电机占比41%,是最大的两个盈利增长点。公司耕耘海外市场,销售制造全球布局,在波兰、美国多地设立子公司和工厂。 4、九号公司(689009) 电动平衡车全球龙头,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九号公司2021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同比+52.4%;实现归母净利4.1亿元,同比+458.8%。九号收购平衡车鼻祖 Segway 后,在国内外均拥有平衡车底层专利,成为平衡车的代表品牌,占据龙头地位。九号公司目前拥有的核心技术大部分为自主研发,已经掌握包括自平衡控制技术、双余度热备份电机控制技术、高可靠双重保护电池管理技术、超宽带无线定位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且多项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 智能化产品切入电动两轮车,爆发的新增长点。九号2020年开始大力发展电动两轮车业务,在电动两轮车行业具有显著的智能化优势。公司推出的B/C/E 三大系列定位都是高端电动两轮车,智能性是其主打特性,都配备了Ninebot RideyGo即停即走系统,用户带上手机接近车辆时即可通过Ninebot Airlock感应解锁技术自动解锁,停车后快捷锁车。 二、板块行情回顾 本期(2022年4月25日-2022年5月6日)沪深300指数下跌2.6%,申万家用电器指数上涨2.5%,跑赢沪深300指数5.1pcts,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涨跌幅榜第1位。从行业PE(TTM)看,家电行业PE(TTM)为14.6倍,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的第19位,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板块个股涨跌幅方面,涨幅前五:飞科电器(+38.8%)、海容冷链(+18.4%)、澳柯玛(+14.5%)、三花智控(+14.1%)、亿田智能(+8.9%);跌幅前三:北鼎股份(-13.6%)、比依股份(-11.3%)、奥佳华(-10.3 %)。 外资持股方面,截至2022年4月22日,北上资金对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老板电器、苏泊尔、三花智控和九阳股份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0.5%、17.9%、10.3%、9.1%、8.3%、25.9%和9.5%,较上期分别+0.45pct、+0.5pct、+0.25pct、-0.46pct、-0.04pct、+0.54pct和-0.08pct,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和三花智控获外资加配。(注:此处统计口径为北上资金持有股数/流通A股股数。) 三、行业数据变化 (一)原材料价格变化 大家电主要原材料螺纹钢、铜铝价格本期略有下降,塑料价格上升。我们分别选取SHFE螺纹钢、SHFE铝、SHFE铜、DCE塑料、液晶面板结算价格作为原材料成本跟踪指标。本期原材料价格涨幅情况分别为:SHFE螺纹钢价格相较上期-3.61%;SHFE铝价格相较上期-7.47%;SHFE铜价格相较于上期-3.67%;DCE塑料价格相较上期+0.01%。液晶面板3月价格下降,32寸、43寸、55寸、65寸面板环比分别下降0、1、2、6美元/片,跌幅分别为0%,1.47%,1.87%,3.41%。 家电成本指数高位企稳。我们建立“成本指数”以反映家电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变化。年初以来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尽管短期略有回落但整体仍在高位波动,本期空调/冰箱/洗衣机成本指数分别为58.6%/55.5%/70.6%,较相较上期+0.2%/-0.1%/+0.3%,家电成本指数高位。 (二)家电行业数据 地产竣工及销售数据:地产竣工及销售数据:2022年3月住宅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均同比下降明显,其中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6%;住宅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1.3%。 家电社零数据:2022年3月社零累计总额3.4万亿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3.5%,其中家电类社零总额752.2亿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4.3%。 家电行业2月部分数据已更新: 空调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2年2月空调产量970.10万台,同比增加11.3%,总销量968.64万台,同比增加10.6%。其中内销量为382.97万台,增速为3.8%;外销量为585.7万台,增速为15.5%。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1月空调零售额同比-32.25%、零售量同比-37.21%,零售均价同比+9.1%,行情有所下降。行业格局方面,格力/美的零售额份额分别为32.63%、32.76%,环比上月分别-3.10pcts、+2.58pcts。 冰箱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2年2月冰箱产量532.40万台,同比增加15.74总销量551.27万台,同比增加1.89%。其中内销量为279.25万台,增速为16.52%,而外销量为272.02万台,增速-9.74%。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1月冰箱零售额同比-15.98%、零售量同比-24.78%,零售均价同比+13.7%,产业结构升级持续。行业格局方面,海尔/美的系零售额份额分别为36.20%、14.32%,环比上月分别-4.84pct、+4.10pcts。 洗衣机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2年2月洗衣机产量463.08万台,同比增长4.09%,总销量461.94万台,同比减少1.57%。其中内销量为255.06万台,增速为6.67%,外销量为206.88万台,增速-10.13%。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1月洗衣机零售额同比-21.96%、零售量同比-27.33%,零售均价同比23.23%,价格上行。行业格局方面,海尔/美的系零售额份额分别为44.2%、23.2%,环比上月分别+0pcts、+2.22pcts。 油烟机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2年1月油烟机产量212.1万台,同比减少13.60%,总销量187万台,同比减少14.92%。其中内销量为94.5万台,增速为-19.37%,外销量为92.5万台,增速-9.84%。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1月油烟机零售额同比-21.16%、零售量同比-25.97%,零售均价同比+9.17%,价格持续上行。行业格局方面,老板/方太零售额份额分别为25.71%、27.44%。 四、行业公告及新闻 (一)重点公司公告 1、【美的集团】1)年度报告: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3412.33亿元,同比增长20.06%;归母净利润285.74亿元,同比增长4.96%;扣非净利润259.29亿元,同比增长5.34%;基本每股收益4.17元。2)一季度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903.81亿元,同比增加9.55%;归母净利润71.78亿元,同比增长10.97%;扣非净利润69.93亿元,同比增长5.17%;基本每股收益1.06元。 2、【格力电器】1)年度报告: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1878.69亿元,同比增长11.69%;归母净利润230.64亿元,同比增长4.01%;扣非净利润218.50亿元,同比增长7.71%;基本每股收益4.04元。2)一季度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52.60亿元,同比增加6.24%;归母净利润40.03亿元,同比增长16.28%;扣非净利润37.75亿元,同比增长14.40%;基本每股收益0.68元。 3、【海尔智家】1)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75.56亿元,同比增长8.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67亿元,同比增长47.10%。2)一季度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02.51亿元,同比增加10.00%;归母净利润35.17亿元,同比增长15.12%;扣非净利润31.91亿元,同比增长13.03%;基本每股收益0.38元。 4、【光峰科技】1)年度报告: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24.98亿元,同比增长28.19%;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加104.98%;扣非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加208.46%;基本每股收益0.52元。2)一季度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25亿元,同比增长0.03%;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减少67.18%;扣非净利润55.07万元,同比减少98.5%;基本每股收益0.04元。 5、【亿田智能】1)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2.3亿元,同比增长71.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9亿元,同比增长45.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亿元,同比增长45.94%;基本每股收益为1.96元/股。2)一季度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47亿元,同比增长63.08%;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增长51.48%;扣非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长40.08%;基本每股收益0.42元。 6、【海容冷链】1)年度报告: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26.62亿元,同比增长40.80%;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减少16.02%;扣非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减少13.44%;基本每股收益0.96元。2)一季度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8.40亿元,同比增长47.83%;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增长24.76%;扣非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20.17%;基本每股收益0.33元。 7、【极米科技】1)年度报告(修订版):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40.38亿元,同比增长42.78%;归母净利润4.83亿元,同比增长79.87%;扣非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73.37%;基本每股收益10.09元。2)一季度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13亿元,同比增加24.32%;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35.77%;扣非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7.50%;基本每股收益2.43元。 (二)行业新闻 1、集成灶表现抢眼,新卖点不断浮现 受新冠肺炎疫情、房地产调控、市场饱和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家电市场并不景气,而新兴品类集成灶却表现抢眼,成为一季度家电市场为数不多的增长品类之一。 今年一季度,集成灶行业依然保持高增长格局。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集成灶零售额为47.5亿元,同比增长19.5%,线上市场为9.0亿元,同比增长24.3%,线下市场为38.5亿元,同比增长18.4%。可以看出,集成灶在双线市场都有不错的表现,市场渗透率平衡发展。 随着集成灶行业景气度高行,入局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其中不乏老板、方太等厨电龙头企业。多品牌、头部品牌入局将对集成灶市场有四方面好处:其一,加速集成灶市场的扩容,推动从三四线向一二线市场的普及;其二,加速性能的升级、功能的优化;其三,进一步强化对消费者的教育,提高行业渗透率;其四,树立行业规范,提升技术门槛,助力市场良性发展。 在产品升级的过程中,集成灶的新卖点也在不断浮现。从功能上来看,语音控制、差异化内胆、空气炸,以及大显示屏、挥手感应、鸿蒙OS智联等卖点正在快速渗透集成灶市场。例如,帅丰T6-8B蒸烤独立集成灶配置7寸智慧互动屏,支持天猫精灵语音控制、APP无线控制,还有健康空气烤功能。 从外观上来看,集成灶产品的设计逐渐多样化,像是蒸烤独立款的集成灶目前有上蒸下烤、左蒸右烤两种布局,虽然从功能上来看差异不大,但给了消费者更多选择空间,喜欢蒸烤体型较大的食物的消费者更倾向于上蒸下烤,而喜欢操作更便捷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左蒸右烤。(第一家电网) 2、五一假期“一帐难求”的露营热,便携小家电也被带火了! 五一哪儿也去不了,那就去露营吧。后疫情时代的当下,人们更青睐短途出行,享受家门口的休闲生活,这让“露营风”劲吹。 露营到底有多火?堪称今年整个春季出游市场的 “顶流 ”。事实上临近五一,原本就备受年轻人喜爱的露营变得更加火热,众多户外品牌都出现了“一篷难求”的情况。帐篷、天幕、户外椅、户外垫等一系列露营装备都被打上灰色的“缺货”标签。 据携程数据,“五一”假期露营旅行订单较清明假期增长5倍,站内相关关键词4月日均搜索量环比上升约一倍。天猫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前天猫露营相关消费的同比增长达到300%。 当下的露营也在不断“破圈”,让许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对露营产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帐篷、防潮垫、餐垫、折叠椅、收纳箱、睡袋、零食等“刚需”产品上,而是有了更多元化的发展,寻找更多新玩法。许多玩家为了能在旅途中吃上一口热米饭、喝一杯鲜榨果汁或咖啡,都会带上一些便携式小家电,甚至有些爱打扮的女士,会把便携吹风机带上。如今“精致露营 ”正成为消费者 “新宠”,花费千元成了 “ 家常便饭 ”。据了解,“精致露营”起源于欧美,发扬于日本,近些年被引入国内,通过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迅速破圈。截止目前为止,小红书上与露营有关的笔记超过58万条。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我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2022年增速达18.6%,市场规模达354.6亿元。 精致露营则更讲究休闲放松,女性客群和年轻人占比也越来越高。崇尚精致露营的基本都是想在露营场景中构建比较精致的生活方式,除了要满足他们追求新鲜、多样的消费需求外,在颜值、体验、品质上,都有更高要求。 对此业界人士表示,后疫情时代,“休闲经济”将是一个新趋势。户外露营的火热让原本已经很“卷”的小家电品类看到一个新希望,户外露营风吹起后,家电使用场景从家庭延伸到户外,未来一定会催生更多品类的小家电。(中国家电网) (三)近期报告速递 《精研美的(二)——楼宇科技:升维革新,踵事增华筑未来》20220505 本篇报告系统性地对激光显示先驱光峰科技的核心优势ALPD?技术以及其商用和消费各业务的发展和空间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我们联合研究所电子组展开研究,全篇深度系统详实的涵盖了光峰科技的整体逻辑。以光峰科技独创的“根基+主干式”商业模式为报告展开框架,行业维度论证发展根基ALPD?技术引领家用新型显示技术未来,相较市场其他研究量化ALPD?相较三色激光技术的成本优势;公司维度分别从“两大主干”商用核心器件和消费增量两大赛道展开各“枝叶”业务及其未来空间预测,最后探讨子公司峰米科技以及布局新型显示赛道的公司其他特质。 《国牌出海:从至暗时刻到星河长明》20220429 家电出海近年步入跨境电商时代,但相较于长期渠道红利与国牌价值,中短期的政策规则、供应链、需求等波动如同给赛道按下暂停键,短期负面与情绪担忧使其落入景气低谷,在此我们对比长期价值、中期格局、短期变化,长短博弈中以窥国牌出海由当下至暗到后续长明的投资机遇。 五、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市场扩容不及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5月9日发布的报告《家电行业双周报(20220425-20220506):廿载积淀将兑现海外,中国两轮车厂商可期 》 相关研究报告: 1、华创家电·双周报丨疫情囤货刺激冰箱冰柜需求提升 2、华创家电·双周报丨智能炒菜机:厨房小家电中的年轻蓝海赛道 华创家电团队介绍 组长、首席研究员:秦一超 浙江大学工学硕士,2年实业+4年家电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东兴证券、申港证券,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获得2021年金麒麟家电新锐分析师第二名,Wind金牌分析师第五名。 研究员:田思琦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樊翼辰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理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伍迪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金融数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欢迎关注华创家电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