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宏微科技】(688711.SH)2021年报&2022年一季报点评:新能源领域稳步发力,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

【宏微科技】(688711.SH)2021年报&2022年一季报点评:新能源领域稳步发力,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

作者:微信公众号【茂飞电子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元证券《【宏微科技】(688711.SH)2021年报&2022年一季报点评:新能源领域稳步发力,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结论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报&2022一季报,2021年实现营收5.51亿元,同比+66.04%;实现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158.39%;2022Q1实现营收1.40亿元,同比+34.17%;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25.74%。 市场需求旺盛,年报略超预期。公司2021年营收、净利润超过原先业绩预告金额上限(5.30,0.68亿元)。其中2021Q4实现营收1.81亿元,环比+33.30%,实现归母净利润0.22亿元,环比+50.61%。按应用分,工控稳步发展占营收比约70-80%;光伏业务从0到1导入,占营收比10-15%;A级新能源车应用数量不断提升,占营收比5-10%。未来公司将以新能源领域为主,目标2023年将此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50%。 毛利率、净利率有望企稳回升。由于原材成本上涨、产能切换、模块产线转固爬坡,公司2021Q4、2022Q1毛利率分别为20.42%、21.12%,净利率为12.28%、8.73%,有所波动。一方面,公司自研芯片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有望达到70%;另一方面,自动化生产带来的人力的降低、成品率的提升和产品稳定的保障。长期看,毛利率、净利率有望持续改善。 疫情使得公司交货略有延迟,但不改长期增长趋势。在技术方面,公司对标英飞凌7代的芯片已完成技术平台开发和验证,有望在21年底系列化和量产;SiC模块也计划小批量量产,保持核心技术行业领先。目前功率行业持续景气,产品供不应求。在芯片产能切换方面,公司经过友好协商,目前转单顺利,在新代工厂稳定爬坡。同时,公司和持续合作代工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锁定产能,全年产能增长仍有保障。模块产能方面稳定爬坡。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24年营收为7.90/11.17/14.37亿元,归母净利为0.98/1.47/2.35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风险;主要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投资要点 一、新能源领域稳步发力,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 市场需求旺盛,年报略超预期。因市场需求旺盛和国产化替代趋势,公司订单饱满、整体产能持续提升,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5.51亿元,同比+66.04%;实现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158.39%,超过原先业绩预告金额上限(5.30,0.68亿元)。其中2021Q4实现营收1.81亿元,环比+33.30%,实现归母净利润0.22亿元,环比+50.61%。2022Q1实现营收1.40亿元,同比+34.17%;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25.74%。 按应用分,公司营收结构在2021年有了较大改变: 在工业控制领域,公司主要客户为台达集团、汇川技术、英威腾、合康新能等多家变频器行业知名企业,松下、佳士科技、奥太集团、上海沪工等多家电焊机行业知名企业。工控支撑公司基本盘稳步发展,占营收比最高约70-80%; 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公司主要客户有华为、阳光电源、固德威、格瑞瓦特、禾望、盛弘股份、科士达、科华等多家知名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公司光伏业务从0到1导入,大客户合作订单迅速增长,占营收比10-15%; 在电动汽车领域,公司产品主要用于电控系统和空调系统,主要客户有比亚迪、长城汽车、汇川、臻驱科技等多家知名企业。充电桩应用的主要客户有英飞源、英可瑞、优优绿能、特来电等知名企业。随着公司应用的A级新能源车应用数量不断提升,新能源车及充电桩业务规模不断增长,占营收比5-10%。 公司在产品经过几年的积累和沉淀,逐渐具备批量大规模产业化的基础,未来公司仍将以新能源车和发电为主,目标在2023年将此部分营收占比提升至50%以上,从一家以工控为主的功率企业成为在新能源赛道的优势企业。 毛利率、净利率有望企稳回升。在部分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和精细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良品率。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21.57%,同比下滑2.02%;净利率为12.39%,同比改善4.39%。 上游原材料和芯片代工价格因为产能紧缺、产能切换等原因有所提升(2020、2021年平均一只模块产品成本为63.29、66.44元/只),公司在客户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产品提价(2020、2021年模块单价分别为82.65、84.75元/只),但由于产品订单处于导入初期,提价幅度低于成本上涨幅度。此外,由于公司模块产线转固折旧,影响部分毛利率。公司2021Q4、2022Q1毛利率分别为20.42%、21.12%,净利率为12.28%、8.73%。 一方面,公司以自研IGBT芯片为突破口,提高IGBT单管和模块的性价比,2022年自研芯片占比有望达到70%,未来力争实现自研芯片覆盖率达到90%以上;另一方面,尽管公司前期设备投入较多使得毛利率短期承压,但自动化生产带来的人力的降低、成品率的提升和产品稳定的保障,也会对公司的长期毛利率有所贡献。长期来看,毛利率、净利率有望逐渐改善和提升。 二、多款产品上量交付,产能切换持续推进 疫情使得公司交货略有延迟,但不改长期增长趋势。目前功率行业持续景气,产品供不应求。在芯片产能切换方面,公司经过友好协商,目前转单顺利,在新代工厂稳定爬坡。公司和持续合作代工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锁定产能,全年产能增长仍有保障。 在模块方面,2021年公司新竹厂募投扩产项目建设顺利,按公司规划,项目建设期为36个月,募投项目预计新增年产能340万模块。项目建成后,产品达产第1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8541.59万元,实现税后净利润8372.14万元。 持续投入推动新品研发进程。公司聚焦电动汽车/光伏等领域重点客户和新市场新产品开发,2021年,公司研发支出3790万元,同比+64.74%,占营收比6.88%。IGBT技术方面,公司成功推出第五代MPT(微沟槽)M5i 650V和1200V快速系列IGBT单管产品(对标英飞凌第五代),相比上一代整体性能提升约15%,已稳步量产;第六代产品(对标英飞凌第六代)正在系列化;第七代微沟槽M7i IGBT(对标英飞凌第七代)已完成芯片技术平台的开发和验证,同等规格的芯片性能可媲美业界最先进水平,对应的成品也已获得客户验证并正在进行系列化的拓展和生产。 FRD技术方面,公司第六代M6d FRD芯片已完成技术平台的验证,相比上一代性能提升,目前正在系列化的导入、拓展和批量交付;第七代M7d FRD芯片配合M7i IGBT芯片的开发已完成配套的研发制样,整体性能逼近于业界先进水平。公司自研FRED产品性能行业领先水平,与IGBT配套使用,在行业短缺形势下具有优势。 此外,SiC芯片是公司2022年的研发重点,预计2022年底将会实现小批量出货。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推送内容仅面向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公司”)机构客户,请勿对本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西部证券机构客户,请取消关注本公众号,不再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内容。因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西部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作者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在出具日外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西部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公众号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西部证券不保证本公众号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对于西部证券其他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根据不同假设、研究方法、即时动态信息及市场表现,发表的与本公众号不一致的分析评论或交易观点,西部证券没有义务向本公众号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西部证券对本公众号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非作为购买或出售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以本公众号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公众号内容,不应视本公众号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必要时应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西部证券以往相关研究报告预测与分析的准确,不预示与担保本公众号及西部证券今后相关研究报告的表现。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及西部证券其他相关研究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西部证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西部证券所有。未经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版权。如征得西部证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且不得对本公众号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西部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公众号,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西部证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610000719782242D。 证券研究报告:【宏微科技】(688711.SH)2021年报&2022年一季报点评:新能源领域稳步发力,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日 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参与人员信息: 分析师:贺茂飞 | S0800521110001 联系人:吴姣晨 | wujiaochen@research.xbmail.com.cn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