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创·每日最强音】4月经济数据前瞻:寻找4月经济数据的“锚”|宏观+家电+通信(20220505)

【华创·每日最强音】4月经济数据前瞻:寻找4月经济数据的“锚”|宏观+家电+通信(20220505)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创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每日最强音】4月经济数据前瞻:寻找4月经济数据的“锚”|宏观+家电+通信(20220505)》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每日最强音0505 音频: 进度条 00:00 02:30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创见·华创证券机构客户服务平台 最新最全投研资讯一键即达! 重点推荐 华创宏观 2022/5/4 主要观点 前言:4月,受疫情与物流双重冲击影响,经济出现了较大的下行压力。对4月乃至2季度前瞻的难点不在方向,而在幅度。从制造业PMI指标看,4月为47.4%,脱离了2020年3月以来的运行区间(49.2%-52.1%),但又远好于2020年2月的35.7%。这意味着,4月经济数据的预测处于脱“锚”状态,市场的分歧会较大。我们借助一些其他参考指标,以期寻找4月经济数据的锚。 (一)工增:可参考的锚是用电与货运量 预计4月工业增加值增速0%左右,低于3月的5%。4月工业生产情况我们参照2020年的3月,预计这两个月工增增速接近。 主要参考的锚的是用电与货运量。用电情况看,2020年3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为-4.2%。今年4月参考中电联的预测以及CCTD耗煤情况,可能也是这个下降幅度。货运情况看,2020年3月同比-14.9%。今年4月,从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这一替代观测指标看,4月的公路货运同比预计也在-10%以下。 (二)社零:可参考的锚是4月相比3月边际变化:上海、网购、汽车 预计4月社零同比-4%左右。我们重点考虑4月相比3月的边际变化。疫情的扩散情况看,4月与3月差别不大。4月本土新增确诊超过50例的省份数量为19个,3月为20个。4月的边际变化可能主要来自上海的静域管理、物流堵塞对网购的影响,以及汽车消费的进一步的回落。预计,4月社零中的汽车增速可能降至-18%左右,3月为-7.5%。4月实物商品网购增速可能降至-5%左右,3月为2.9%。预计上海4月社零增速降至-40%左右,3月为-18.9%。 (三)投资:疫情影响小,基数影响大。可参考的锚是三年平均 从4月PMI指数看,疫情对投资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基数对4月投资数据影响较大。例如地产投资,2021年4月当月两年平均增速为10.3%,3月为7.7%,4月基数大幅走高。我们参考三年平均的情况,将基数情况予以考虑。预计1-4月固投累计同比为7.2%。其中,4月,固投当月同比为3%。 就同比读数而言,预计4月基建增速>制造业投资>地产投资。基建或是4月经济数据少有的亮点。就基建、地产投资整体而言,增速低于3月,与高频数据相一致,4月四周螺纹表观消费同比为-30.3%,大幅低于3月的-17.9%。 (四)出口:外贸需求尚不弱,与投资类似,基数可能影响更大 预计4月出口同比+5%,进口同比-3%。从三年平均的角度,预计4月增速略好于3月(3月深圳、上海两个出口重地疫情较为严重;4月深圳疫情大幅好转),但低于1-2月。 (五)其他方面: 1、物价:预计4月PPI环比涨幅收窄至0.4%左右,同比继续回落至7.6%左右。预计4月CPI同比继续回升至2.2%左右。 2、金融数据:4月社融基数偏低。但,低基数可能并不能助力社融同比明显抬升。主要原因包括三点:1)4月专项债发行量有所回落,导致4月政府债券融资同比负增。2)疫情影响下,地产销售继续走弱。3)票据情况看,4月企业信贷投放情况可能不如3月。我们预计4月新增社融仅1.7万亿左右,同比小幅负增,社融存量同比约为10.6%,与3月持平。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持续冲击消费和地产销售。俄乌冲突扩大加剧油价上行。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超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宏观】寻找4月经济数据的“锚”——4月经济数据前瞻》 华创家电 2022/5/4 继明确美的大中台布局的战略级壁垒后,我们“精研美的”系列深入楼宇科技发展,其以央空资源优势为保障、以千亿电梯硬件为增量、以智慧楼控为纽带和差异化优势,强力布局有望成为美的四大B端中率先兑现的核心引擎。 布局厚积薄发,央空楼宇转型升维。基于早期央空业务,美的央空17年开始涉足楼宇领域积累自控技术,并在过去两年由暖通空调业务分支升维至楼宇科技业务板块,剥离C端、收购菱王电器、战略主轴升维方将楼宇科技推向台前,至此已形成三大业务板块、五大品牌,厚积布局初成两百亿规模新方向。 基石:央空基业奠定楼宇强大资源保障。美的央空深耕超20年,而当下千亿央空市场长期CAGR10%+,精装渗透、政府标杆均推动赛道及国牌市场扩张,其中美的系份额17.6%稳居头部,以单元机为基础、布局多联机、渗透大型水机,领衔全系央空国牌替代。美的央空注重研发、吸纳核心人才,多技术突破以稳定性、极限环境运作、高效降本节能等为产品优势,积淀打造了大量明星工程,由此成长成型的央空业务成为整个楼宇科技的资源基础和成长保障。 增量:千亿电梯市场,差异化品牌定位赋能。2021年我国电梯产量154.5万台,同增20.5%,测算约1500亿元市场,且保有量20年间保持10%-25%高稳健覆盖,对标发达国家保有率提升空间至少1倍以上。住宅刚需、老旧小区改造、轨交基建、电梯维护以及政府采购,多因素驱动电梯长效成长。但同时外资品牌占比达70%,国产化替代空间显著。美的收购菱王电梯后大幅强化了电梯研产销能力,形成菱王专注载货、LINVOL聚焦数智的双品牌电梯定位,基于央空资源、规模优势、智慧差异化,国牌替代将促成美的楼宇庞大硬件增量。 纽带与差异化壁垒:智慧楼控直击产业痛点,系统级优势打造整体智慧方案。我国楼控市场起步较晚,全球楼宇方案市场达250亿美元,其中亚太占比仅12%,落地我国仅71亿元且外资占比约60%。导致当下我国智慧楼宇渗透率仅40%,且不同环节诉求割裂、跨软硬件楼宇系统集成难度大、工程分包乱象普遍。美的构建楼控解决方案,将各硬件核心与美的强大软件系统结合,并进阶提出六大领域智慧方案,并在智慧医院、智慧轨交、智慧园区上实现业务突破。智慧楼控作为串联硬件纽带,整体方案是楼宇科技业务的最终核心定位。 催化剂:双碳政策、数字城市、国牌替代,助力楼宇科技产业腾飞。双碳政策:我国强减碳政策背景下,暖通楼宇能耗占比高企,美的楼宇系统四步优化总节能55%,助力其强力享受产业红利;数字城市:我国当前处于数字城市初期且“十四五”等规划政策大力推进,一线城市启用楼控系统搭建底层架构。而美的已参与墨尔本数字城市建设,构建数字城市底层基础;国牌替代:我国工程师红利、产业链优势及政策支持下,以美的为代表的国牌替代正在进行,且大中台铸就的数智高效更具产业壁垒,推动美的央空国牌替代进行时,也让我们对电梯、楼宇的国牌崛起报以极高期待。 投资建议:公司以数智大中台为底层战略,C端稳健同时B端新引擎精进发展,楼宇科技以央空为基、电梯为增量、智慧楼控为纽带与差异化壁垒,预期率先兑现成果,并逐步转型为全球高端制造的科技帝国。当前海外需求仍具不确定性,我们调整公司22/23/24年EPS预测分别为4.47/5.13/5.77元(前值4.49/5.24/5.95元),对应PE分别为13/11/10倍。,对应22年19倍PE,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美的集团(000333)深度研究报告:楼宇科技:升维革新,踵事增华筑未来——精研美的系列(二)》 华创通信 2022/5/4 22Q1通信业平稳发展,5G用户数突破4亿户,物联网维持高景气。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截止到22年3月底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4.03亿户,同比增长146.7%;百兆以上固网宽带用户达到5.14亿户,同比增长14.1%;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注:不含wifi、蓝牙等非蜂窝技术,下同)达到15.18亿户,同比增长27.4%。一季度新建5G基站数13.4万个,预计全年新建数将超过60万个;一季度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587亿GB,同比增长21.8%;3月DOU14.98GB/户·月,同比增长17.6%。我们认为,一季度通信业发展平稳,基本未收到疫情影响。统计数据中,我们认为有两个亮点:第一,5G用户数比上年末净增近5000万户,超过4亿户大关,渗透率达到24.3%,已经非常接近25%。根据通信业内规律,新技术的渗透率一旦超过25%,其应用通常会加速发展,并带动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正向循环加速。我们预计今年5G应用在toB领域(如港口、矿山、钢铁、交通)将陆续实现规模商用,同时ToC领域也将实现新突破。第二,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到15.18亿户,同比增长27.4%,继续维持高景气度,并有望在今年超过移动互联网用户数(16.6亿户)。我们认为长期来看物联网市场的天花板远高于移动互联网,主要基于现实世界中“物”的数量及其内部蕴含的价值潜力。近年来人与人连接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增速放缓,而物与人、物与物连接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将进一步加速,网络效应也会更加明显。 2022Q1通信行业上市公司营收稳步增长,龙头公司盈利能力增强带动行业净利率提升。我们选取申万通信一级指数成分股为基础,添加部分通信行业新股、补充部分控制器、云计算基础设施、网络设备、物联网标的,作为考察目标。根据各家公司一季报数据,通信行业Q1营收5792亿元,同比增长11.76%;剔除收入占比较大的三家通信运营商、并剔除ST公司,行业营收1431亿元,同比增长12.11%。通信行业Q1归母净利润424.7亿元,同比增长9.43%;剔除三家通信运营商、并剔除ST公司,行业归母净利润75.69亿元,同比增长15.09%。行业归母净利润的高速增长,主要来源于龙头公司的带动作用。我们筛选出Q1利润大于1亿元的公司,剔除三大运营商,利润总和同比增长30%;继续剔除掉利润体量较大的中兴通讯,剩余公司利润总和同比增长超过50%。我们认为,通信行业经过近年发展,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规模效应愈发明显,产业链话语权日渐突出,并依靠自身产业地位和管理能力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拓展业务能力圈、加速国产替代、推动收购兼并,行业公司整体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由于中国电信及中国移动成功回A,通信板块配置比例有所提升,行业处于低配状态。从持股总市值绝对值来看,截至2022年一季报,通信行业重仓持股总市值443.59亿元,较2021年年报提升了94.9亿元。从相对占比来看,通信行业持股市值占基金股票重仓市值为1.4%,相较2021年年报的0.9%有所提升;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9。2022Q1通信行业的合理配置为2.67%,2022Q1基金对通信行业整体处于低配状态,低配幅度略有扩大。 从个股角度看,基金持仓集中在运营商、光通信、物联网等细分板块相关领域龙头公司。通信行业持股市值前五的公司分别为中天科技、中国移动、亿联网络、中兴通讯、移远通信;其中中天科技、中国移动的重仓市值提升幅度较大;亨通光电和中兴通讯的重仓市值下降幅度较大。从基金持仓数看,通信行业前五大重仓股基金持仓数分别为中天科技(155—>254)、中国移动(91—>216)、亿联网络(57—>96)、中兴通讯(118—>73)、。2022年一季度通信行业重仓持股总市值CR10为92.5%,相较2021年四季度的91.3%小幅提升,行业配置更为集中。运营商基本面改善得到机构青睐,2022年Q1基金重仓通信个股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占据第2、7、11位,并且季度加仓比重较大。细分领域龙头获机构青睐,持仓数不断提升如亿联网络、移远通信。 风险提示:美国对于国内科技企业制裁加重;上游缺货加剧;上游芯片技术发展带来产品技术迭代风险;疫情不确定性导致供应链冲击;IDC新建设项目落地不及预期等。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通信行业22Q1总结:22Q1通信行业平稳发展,龙头公司强者恒强,重视底部配置机会》 公司研究 【华创非银】华泰证券(601688)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财管业务稳健 【华创汽车】银轮股份(002126)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把握低估值热管理标的机会 【华创家电】格力电器(000651)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点评:营收符合预期,期待改革成效释放 【华创汽车】上汽集团(600104)2021年报与2022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2022年关注自主新车 【华创建筑建材】中国铁建(601186)2022Q1业绩点评:Q1收入业绩稳健增长,现金流显著改善 月度金股 ∨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