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美上海】一季报点评:单季度收入有望加快确认,高研发表明新产品进展顺利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盛美上海】一季报点评:单季度收入有望加快确认,高研发表明新产品进展顺利》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公司2022Q1实现营业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28.52%;实现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减少88.56%;实现扣非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减少24.98%。 支撑评级的要点 1、单季度收入增速28.5%,而北方华创、中微、拓荆均有50%以上增长,主要是单季基数高、当前单季收入规模敏感度高、疫情影响验收进度等原因: (1)高成长性类似。2020-2021年连续两年的一季度平均增速盛美、中微、北方华创依次是57%、52%、51%。实际上去年一季度盛美增速91%,而中微、北方华创去年一季度增速50%左右,所以盛美去年一季度基数较高。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WIND,盛美数据参考招股书单季度主营业务收入 (2)2019-2021年的单季度收入增速波动比较大,当前首季收入体量对应的增速敏感度高。公司设备平均单价2000万左右/台,少数几台订单的验收和收入确认对一季度收入影响比较敏感。假设多确认2-3台设备的收入,一季度收入会达到增速50%。季节性收入增速大幅波动的表现也发生北方华创2018-2019年、中微公司的2019-2020年。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WIND,盛美数据参考招股书单季度主营业务收入 (3)补充一点,盛美2019、2020、2021年的每单季度收入增速在当年波动比较大,但估计随着经营规模扩大后,年度内的季度收入增速波动率也会下降。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盛美数据参考招股书单季度主营业务收入 2、公司存货及合同负债继续放大,预计订单快速增长。2022Q1公司存货17.28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9.75%。公司合同负债4.43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21.72%。存货与合同负债继续增长表明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据控股股东官网公告,公司出货量每季激增,2021Q1-Q4分别为0.74、0.82、0.99、1.17亿美元,强劲的出货量也侧面验证公司在加速确认订单。 3、高研发投入加快产品平台化。公司2022Q1研发投入合计 1.11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126.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1.4%,相比于上年同期增加 13.6个百分点。公司18 腔 300mm Ultra C VI 单晶圆清洗设备已成功投入量产。该设备于 2020 年第二季度首次推出,目前已在中国一家主流存储芯片制造商的生产线上获得验证并进入量产。另外据公司控股股东 ACMR 年报发布会,今年即将推出毛利率较高的 ALD 设备,并将推出两大类新的制程设备。 盈利预测及评级 考虑到上海4月份疫情等因素影响,我们对今年超预期的概率和幅度做小幅调整,但仍保持高速成长性,预计22-24年净利润4.27/5.95/8.0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国际地缘政治摩擦的不确定性,零部件紧缺导致订单交付延迟。
公司2022Q1实现营业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28.52%;实现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减少88.56%;实现扣非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减少24.98%。 支撑评级的要点 1、单季度收入增速28.5%,而北方华创、中微、拓荆均有50%以上增长,主要是单季基数高、当前单季收入规模敏感度高、疫情影响验收进度等原因: (1)高成长性类似。2020-2021年连续两年的一季度平均增速盛美、中微、北方华创依次是57%、52%、51%。实际上去年一季度盛美增速91%,而中微、北方华创去年一季度增速50%左右,所以盛美去年一季度基数较高。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WIND,盛美数据参考招股书单季度主营业务收入 (2)2019-2021年的单季度收入增速波动比较大,当前首季收入体量对应的增速敏感度高。公司设备平均单价2000万左右/台,少数几台订单的验收和收入确认对一季度收入影响比较敏感。假设多确认2-3台设备的收入,一季度收入会达到增速50%。季节性收入增速大幅波动的表现也发生北方华创2018-2019年、中微公司的2019-2020年。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WIND,盛美数据参考招股书单季度主营业务收入 (3)补充一点,盛美2019、2020、2021年的每单季度收入增速在当年波动比较大,但估计随着经营规模扩大后,年度内的季度收入增速波动率也会下降。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WIND,盛美数据参考招股书单季度主营业务收入 2、公司存货及合同负债继续放大,预计订单快速增长。2022Q1公司存货17.28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9.75%。公司合同负债4.43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21.72%。存货与合同负债继续增长表明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据控股股东官网公告,公司出货量每季激增,2021Q1-Q4分别为0.74、0.82、0.99、1.17亿美元,强劲的出货量也侧面验证公司在加速确认订单。 3、高研发投入加快产品平台化。公司2022Q1研发投入合计 1.11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126.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1.4%,相比于上年同期增加 13.6个百分点。公司18 腔 300mm Ultra C VI 单晶圆清洗设备已成功投入量产。该设备于 2020 年第二季度首次推出,目前已在中国一家主流存储芯片制造商的生产线上获得验证并进入量产。另外据公司控股股东 ACMR 年报发布会,今年即将推出毛利率较高的 ALD 设备,并将推出两大类新的制程设备。 盈利预测及评级 考虑到上海4月份疫情等因素影响,我们对今年超预期的概率和幅度做小幅调整,但仍保持高速成长性,预计22-24年净利润4.27/5.95/8.0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国际地缘政治摩擦的不确定性,零部件紧缺导致订单交付延迟。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