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2022年第17期):煤炭监管新政实施在即,看好火电业绩修复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2022年第17期):煤炭监管新政实施在即,看好火电业绩修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行业动态信息 一周市场回顾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0.07%,环保指数下跌4.55%,周相对收益率-4.63%。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下跌2.45%,周相对收益率-2.53%。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分别排名第28和第21。科学服务周下跌1.55%。 行业要闻 (1)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明确煤炭领域经营者哄抬价格行为的公告》 明确煤炭领域经营者哄抬价格的四种行为:1)捏造涨价信息、2)散布涨价信息、3)囤积居奇、4)无正当理由大幅度或者变相大幅度提高价格。 (2)国家发改委官网公布《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 《办法》提出,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规模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要建立与之适应的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加强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管理,防止大面积脱网。 (3)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 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09.4GW,同比增长9%。我国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达到10.5GW。 异动点评 本周A股环保行业股票多数下跌,申万一级行业中97家环保公司有15家上涨,81家下跌,1家横盘。涨幅前三名是国统股份(21.28%)、绿城水务(9.40%)、南大环境(6.02%)。国统股份主营业务为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各种输水管道及其异型管件和配件、钢筋混凝土管片(盾构管片)等水泥制品的制造、运输及相关的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在立足PCCP主业的同时,积极参与水务领域建设、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经营模式,集合各种优势参与PPP业务。本周住房部发布进一步明确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公司作为PCCP行业龙头、央企拿单能力强,因政策获益,股价表现良好。 投资策略 环保行业:1、业绩高增,估值低位:龙头公司业绩增速基本在20-30%区间,对应21年估值10-15倍之间;2、商业模式改善,运营指标持续向好:板块摆脱纯工程依赖,稳增运营属性显现,收益率、现金流指标持续改善向好;3、政策催化提升估值修复预期:一季度环保政策密集,碳中和带来板块关注度持续升温,估值修复可期。推荐瀚蓝环境、北控城市资源、盈峰环境,建议关注龙马环卫、光大环境、绿色动力。 电力及电力设备:1、降低单位GDP能耗,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预计2030年市场空间1.5万亿,建议关注南网能源、涪陵电力。2、光伏装机的快速增长也将带来整个光伏产业链(运营、硅料、硅片、储能)的投资机会,CCER增厚新能源运营收益。推荐三峡能源、华能国际、太阳能,建议关注龙源电力、长江电力、川投能源、通威股份、隆基股份、派能科技、阳光电源、国电南瑞。 科学服务业:1、当前国内科学服务市场超两千亿,并随科研投入加大呈持续高增态势。2、目前外资企业控制90%以上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巨大。3、随着国内经济技术发展,目前涌现出一批国产科学服务企业。我们认为,未来伴随产品研发能力以及本土化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大型本土服务机构的综合竞争力将持续增强,国产替代路径清晰并进入高速发展轨道。推荐泰坦科技、莱伯泰科、阿拉丁、聚光科技。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环保政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电价下调;天然气终端售价下调;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不及预期;煤炭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进口煤受限等。 本周小专题与核心观点 (一)火电三要素与火电行情修复的关系几何? 1、复盘历次火电行情,盈利修复到行情上行的传导路径几何? 从历史复盘来看,煤价和利用小时均可促进ROE的修复。2008年至今火电共有三次较为显著的业绩修复,分别在09年、13年和19年。09和13年的业绩修复逻辑较为相似,即均由煤价推动的ROE的提升。18、19年煤价整体表现较为稳定,主要由利用小时的改善推动的ROE的修复。 但从股价变动来看,煤价是推升股价修复的核心要素,利用小时的提升推动的ROE修复传导到股价的效果并不明显。当前情景与2017年情况较为相似,后续三要素模型更多体现在“煤价逐渐下行、利用小时改善、电价提升”上,虽然2017年火电并未出现明显的超额收益,但此次业绩修复同时叠加了新能源的扩张驱动,与17年“表面相似”但实际“大有不同”。 2、火电三要素模型后续将如何演绎? 我们如何预测未来走势?基于当前情况我们认为和2017年情形较为类似。电力供需偏紧情况下利用小时数有望回升,同时叠加电价上浮,煤价大概率会在逐渐下行后企稳,火电亏损情况有望缓解,业绩修复逐步开启。后续三要素模型更多体现在“煤价逐渐下行、利用小时改善、电价提升”上,煤价下行促进的火电业绩修复有望催生下一轮火电反转行情。 两个长协保障火电亏损收窄,303号文将为煤价长协的实行保驾护航。12月3日,发改委在全国煤炭交易会公布了2022年煤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方案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指出:在供给一侧,将核定能力在30万吨及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原则上全部纳入2022年的煤炭长协签订范围;在需求一侧,要求发电供热企业除进口煤以外的用煤100%签订长协。价格方面,“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不变,动力煤港口年度长协价格范围为570~770 元/吨,价格中枢较之前提出的700元下降30元,上下浮动区间变为200元,长协煤有望将电企成本保障在合理范围。此前发改委多次召集各方商讨引导煤价合理回落的方式,我们认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303号文)有望实现一锤定音,通过监管的强硬手段使煤价保持在合理水平,上述煤价区间在强监管的保障下将大概率实现。煤价下行叠加电价上浮后长协电价能够合理保障收入,2022年火电亏损较2021年有望收窄至盈亏平衡。 (二)异动点评 本周A股环保行业股票多数下跌,申万一级行业中97家环保公司有15家上涨,81家下跌,1家横盘。涨幅前三名是国统股份(21.28%)、绿城水务(9.40%)、南大环境(6.02%)。国统股份主营业务为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各种输水管道及其异型管件和配件、钢筋混凝土管片(盾构管片)等水泥制品的制造、运输及相关的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在立足PCCP主业的同时,积极参与水务领域建设、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经营模式,集合各种优势参与PPP业务。本周住房部发布进一步明确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公司作为PCCP行业龙头、央企拿单能力强,因政策获益,股价表现良好。 (三)重要事件与驱动 1、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明确煤炭领域经营者哄抬价格行为的公告》 发改委发布公告明确煤炭领域经营者哄抬价格的四种行为:1)捏造涨价信息、2)散布涨价信息、3)囤积居奇、4)无正当理由大幅度或者变相大幅度提高价格。煤炭长协价格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有关文件明确的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上限或现货交易销售价格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有关文件明确的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上限50%的一般可视为哄抬价格行为。在303号文发布后进一步细化哄抬煤价行为查处的标准细则,后续有望通过强监管的手段促进煤炭市场回归理性、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从而稳定下游企业用能成本,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2、国家发改委官网公布《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 《办法》提出,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规模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要建立与之适应的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加强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管理,防止大面积脱网,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影响。负荷备用容量为最大发电负荷的2-5%,事故备用容量为最大发电负荷的10%左右,区外来电、新能源发电、不可中断用户占比高的地区,应当适当提高负荷备用容量。 3、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 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09.4GW,同比增长9%。我国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达到10.5GW,其中,抽水蓄能新增规模8GW,同比增长437%;新型储能新增规模首次突破2GW,达到2.4GW,能量可达4.9GWh,同比增长54%;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和压缩空气均有百兆瓦级项目并网运行。 (四)核心观点:碳中和助力环保板块,国产替代引领科学服务发展 继续推荐环保板块,重点推荐垃圾焚烧、环卫细分。 1、业绩高增,估值低位:龙头公司业绩增速基本在20-30%区间,对应21年估值10-15倍之间;2、商业模式改善,运营指标持续向好:板块摆脱纯工程依赖,稳增运营属性显现,收益率、现金流指标持续改善向好;3、政策催化提升估值修复预期:一季度环保政策密集,碳中和带来板块关注度持续升温,估值修复可期。 垃圾焚烧:1)当前运营项目约56万吨/日,对比100万吨/日目标空间仍大。2)补贴风险基本释放完毕,低价中标、邻避效应影响较弱,行业发展走上健康轨道。3)集中度上升利好龙头公司。 环卫:1)行业增速仍在20%以上。2)轻资产商业模式优质,现金流出色。3)新能源环卫政策带来全行业催化。 核心标的:1)垃圾焚烧:瀚蓝环境、光大环境、绿色动力;2)环卫:北控城市资源、盈峰环境、龙马环卫。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链。 1、降低单位GDP能耗促进合同能源管理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0.5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2.6%;同期,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分别为0.27、0.19、0.19、0.19、0.14吨标准煤/万元。预计2030年、206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分别降至0.36、0.15吨标准煤/万元。这将大力促进合同能源管理(EMC)的发展,2019年末,EMC市场规模达到1141.1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建议关注南网能源、涪陵电力。2、2030年、2060年非石化比例将提升至27%、78%;风电/光伏装机分别达到707/904GW、1957/3304GW;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分别达到46%、91%;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分别达到37%、70%。随着风电、光伏装机的增长,其间歇性能源的特性将会对电力安全系统形成冲击,这将推动储能和制氢行业的快速发展。平价上网将改善新能源运营商现金流,CCER亦将增厚新能源盈利能力。推荐三峡能源、华能国际、太阳能,建议关注龙源电力、长江电力、川投能源、通威股份、隆基股份、派能科技、阳光电源、国电南瑞。 国产替代背景下,科学服务业前景向好。 1、科学服务市场空间超2000亿,未来有望维持高速增长。科学服务是服务于科技创新研发的上游核心行业,主要驱动力来自于科技创新的投入。我国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3%,依据下游高校和企业的R&D支出估算,2020年国内科研试剂、耗材市场总规模超过2000亿。科学服务行业作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的关键行业受到高度重视和政策扶持,伴随科研经费支出维持高位,科学服务行业市场空间有望持续高增。2、国产替代空间巨大,百亿企业呼之欲出。由于我国科研事业起步较晚,外资企业控制着国内90%以上市场份额。近年来,国内经济技术发展以及多年的投入积累效果显现,部分国内企业开始通过自主创新打破外资垄断,涌现出一批国产科研试剂自主品牌。我们认为,未来伴随产品研发能力以及本土化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大型本土服务机构的综合竞争力将持续增强,国产替代路径清晰并进入高速发展轨道。对照海外巨头超百亿美金的营收规模、超千亿美金市值以及发展壮大路径,未来国内大概率出现数家百亿以上营收企业。3、在我国科研创新大潮推动下,综合全面的产品服务能力以及日趋完善的渠道布局将推动国内企业快速成长,同时未来伴随自主品牌占比提升以及规模化优势显现,推荐泰坦科技、阿拉丁、莱伯泰科、聚光科技。 本周板块表现 板块表现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0.07%,环保指数下跌4.55%,周相对收益率-4.63%。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下跌2.45%,周相对收益率-2.53%。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分别排名第28和第21。科学服务周下跌1.55%。 个股表现 环保行业 本周A股环保行业股票多数下跌,申万一级行业中97家环保公司有15家上涨,81家下跌,1家横盘。涨幅前三名是国统股份(21.28%)、绿城水务(9.40%)、南大环境(6.02%)。 公用事业行业 本周A股公用事业行业股票多数下跌,申万指数中119家公用事业公司有25家上涨,91家下跌,3家横盘。涨幅前三名是湖南发展(61.09%)、通宝能源(10.47%)、国电电力(10.22%)。 科学服务行业 本周A股科学服务行业股票多数下跌,科学服务指数中10家科学服务公司2家上涨,8家下跌,0家横盘。涨幅前三名是阿拉丁(22.48%)、海尔生物(4.23%)、聚光科技(-3.16%)。 行业动态与公司公告 行业动态 1、环保 (1)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云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规划》提出了5个方面的总体定性目标,确定了涵盖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4个领域、20项具体目标。5个总体定性目标主要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安全不断夯实、生态环境风险有效防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等方面。为确保《规划》目标指标顺利完成,《规划》提出云南省“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的九方面主要任务,明确支撑目标任务的重大工程和重要举措。 2、电力 (1)国家发改委官网公布《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 《办法》提出,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规模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要建立与之适应的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加强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管理,防止大面积脱网,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影响。负荷备用容量为最大发电负荷的2-5%,事故备用容量为最大发电负荷的10%左右,区外来电、新能源发电、不可中断用户占比高的地区,应当适当提高负荷备用容量。 (2)国家发改委:煤炭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不低于电煤炭产量的80%签订中长期合同 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国资委、能源局组织召开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专题视频会,通报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核查情况,部署安排下一步工作。会议要求,煤炭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不低于年度煤炭产量的80%签订中长期合同,严格落实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政策要求。各地区要督促供需双方按照政策要求规范签约,压实地方责任,推动已签订的中长期合同履约到位。有关部门将加强合同签订履约的考核。 3、天然气 (1)中国海油牵头签订国内最大规模液化天然气船舶建造项目 4月28日,中国海油集团以“云签约”方式牵头签订6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建造项目合同(下称船运项目)。加上今年1月初签订的6艘建造合同,将开工建造12艘LNG运输船,建造金额约160亿元,是国内建造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LNG船舶建造项目,将有效提升我国LNG运输产业链的自主能力。 公司公告 1、环保 【侨银股份-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3.3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7.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亿元,较上年减少32.08%。 【天壕环境-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5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4亿元,较上年增长265.38%。 【津膜科技-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73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5.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8亿元,较上年增长132.35%。 【中持股份-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62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10.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亿元,较上年增长19.30%。 【威派格-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6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亿元,较上年增长14.65%。 【聚光科技-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51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8.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亿元,较上年减少147.51%。 【旺能环境-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9.6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4.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8亿元,较上年增长24.10%。 【中山公用-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3.7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6亿元,较上年增长6.61%。 【盈峰环境-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8.65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17.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8亿元,较上年减少47.46%。 【韶能股份-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9.66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2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8亿元,较上年减少87.08%。 2、电力 【国电电力-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81.8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5亿元,较上年减少142.38%。 【京能电力-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2.3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1亿元,较上年减少322.80%。 【福能股份-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0.7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6.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8亿元,较上年减少15.18%。 【东方能源-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8.55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33.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6亿元,较上年增长1.98%。 【中国核电-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23.6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38亿元,较上年增长34.07%。 【皖能电力-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10.3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5.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7亿元,较上年减少231.91%。 【三峡能源-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54.8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6.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42亿元,较上年增长56.26%。 【浙能电力-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10.7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7.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5亿元,较上年减少144.05%。 【国投电力-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36.8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7亿元,较上年减少55.82%。 【长江电力-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56.46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3.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73亿元,较上年减少0.09%。 【浙富控股-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1.3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9.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2亿元,较上年增长69.74%。 3、天然气 【ST浩源-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9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亿元,较上年增长6.68%。 【佛燃能源-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5.3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8.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5亿元,较上年增长26.72%。 【重庆燃气-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8.1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6亿元,较上年增长21.27%。 本周大宗交易情况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环保政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电价下调;天然气终端售价下调;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不及预期;煤炭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进口煤受限等。 团队介绍 组长、首席分析师:庞天一 吉林大学工学硕士。2017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2019年新浪金麒麟环保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一名。 助理研究员:霍鹏浩 阿姆斯特丹大学量化金融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刘汉轩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理学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行业动态信息 一周市场回顾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0.07%,环保指数下跌4.55%,周相对收益率-4.63%。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下跌2.45%,周相对收益率-2.53%。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分别排名第28和第21。科学服务周下跌1.55%。 行业要闻 (1)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明确煤炭领域经营者哄抬价格行为的公告》 明确煤炭领域经营者哄抬价格的四种行为:1)捏造涨价信息、2)散布涨价信息、3)囤积居奇、4)无正当理由大幅度或者变相大幅度提高价格。 (2)国家发改委官网公布《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 《办法》提出,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规模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要建立与之适应的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加强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管理,防止大面积脱网。 (3)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 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09.4GW,同比增长9%。我国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达到10.5GW。 异动点评 本周A股环保行业股票多数下跌,申万一级行业中97家环保公司有15家上涨,81家下跌,1家横盘。涨幅前三名是国统股份(21.28%)、绿城水务(9.40%)、南大环境(6.02%)。国统股份主营业务为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各种输水管道及其异型管件和配件、钢筋混凝土管片(盾构管片)等水泥制品的制造、运输及相关的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在立足PCCP主业的同时,积极参与水务领域建设、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经营模式,集合各种优势参与PPP业务。本周住房部发布进一步明确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公司作为PCCP行业龙头、央企拿单能力强,因政策获益,股价表现良好。 投资策略 环保行业:1、业绩高增,估值低位:龙头公司业绩增速基本在20-30%区间,对应21年估值10-15倍之间;2、商业模式改善,运营指标持续向好:板块摆脱纯工程依赖,稳增运营属性显现,收益率、现金流指标持续改善向好;3、政策催化提升估值修复预期:一季度环保政策密集,碳中和带来板块关注度持续升温,估值修复可期。推荐瀚蓝环境、北控城市资源、盈峰环境,建议关注龙马环卫、光大环境、绿色动力。 电力及电力设备:1、降低单位GDP能耗,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预计2030年市场空间1.5万亿,建议关注南网能源、涪陵电力。2、光伏装机的快速增长也将带来整个光伏产业链(运营、硅料、硅片、储能)的投资机会,CCER增厚新能源运营收益。推荐三峡能源、华能国际、太阳能,建议关注龙源电力、长江电力、川投能源、通威股份、隆基股份、派能科技、阳光电源、国电南瑞。 科学服务业:1、当前国内科学服务市场超两千亿,并随科研投入加大呈持续高增态势。2、目前外资企业控制90%以上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巨大。3、随着国内经济技术发展,目前涌现出一批国产科学服务企业。我们认为,未来伴随产品研发能力以及本土化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大型本土服务机构的综合竞争力将持续增强,国产替代路径清晰并进入高速发展轨道。推荐泰坦科技、莱伯泰科、阿拉丁、聚光科技。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环保政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电价下调;天然气终端售价下调;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不及预期;煤炭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进口煤受限等。 本周小专题与核心观点 (一)火电三要素与火电行情修复的关系几何? 1、复盘历次火电行情,盈利修复到行情上行的传导路径几何? 从历史复盘来看,煤价和利用小时均可促进ROE的修复。2008年至今火电共有三次较为显著的业绩修复,分别在09年、13年和19年。09和13年的业绩修复逻辑较为相似,即均由煤价推动的ROE的提升。18、19年煤价整体表现较为稳定,主要由利用小时的改善推动的ROE的修复。 但从股价变动来看,煤价是推升股价修复的核心要素,利用小时的提升推动的ROE修复传导到股价的效果并不明显。当前情景与2017年情况较为相似,后续三要素模型更多体现在“煤价逐渐下行、利用小时改善、电价提升”上,虽然2017年火电并未出现明显的超额收益,但此次业绩修复同时叠加了新能源的扩张驱动,与17年“表面相似”但实际“大有不同”。 2、火电三要素模型后续将如何演绎? 我们如何预测未来走势?基于当前情况我们认为和2017年情形较为类似。电力供需偏紧情况下利用小时数有望回升,同时叠加电价上浮,煤价大概率会在逐渐下行后企稳,火电亏损情况有望缓解,业绩修复逐步开启。后续三要素模型更多体现在“煤价逐渐下行、利用小时改善、电价提升”上,煤价下行促进的火电业绩修复有望催生下一轮火电反转行情。 两个长协保障火电亏损收窄,303号文将为煤价长协的实行保驾护航。12月3日,发改委在全国煤炭交易会公布了2022年煤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方案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指出:在供给一侧,将核定能力在30万吨及以上的煤炭生产企业原则上全部纳入2022年的煤炭长协签订范围;在需求一侧,要求发电供热企业除进口煤以外的用煤100%签订长协。价格方面,“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不变,动力煤港口年度长协价格范围为570~770 元/吨,价格中枢较之前提出的700元下降30元,上下浮动区间变为200元,长协煤有望将电企成本保障在合理范围。此前发改委多次召集各方商讨引导煤价合理回落的方式,我们认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303号文)有望实现一锤定音,通过监管的强硬手段使煤价保持在合理水平,上述煤价区间在强监管的保障下将大概率实现。煤价下行叠加电价上浮后长协电价能够合理保障收入,2022年火电亏损较2021年有望收窄至盈亏平衡。 (二)异动点评 本周A股环保行业股票多数下跌,申万一级行业中97家环保公司有15家上涨,81家下跌,1家横盘。涨幅前三名是国统股份(21.28%)、绿城水务(9.40%)、南大环境(6.02%)。国统股份主营业务为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各种输水管道及其异型管件和配件、钢筋混凝土管片(盾构管片)等水泥制品的制造、运输及相关的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在立足PCCP主业的同时,积极参与水务领域建设、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经营模式,集合各种优势参与PPP业务。本周住房部发布进一步明确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公司作为PCCP行业龙头、央企拿单能力强,因政策获益,股价表现良好。 (三)重要事件与驱动 1、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明确煤炭领域经营者哄抬价格行为的公告》 发改委发布公告明确煤炭领域经营者哄抬价格的四种行为:1)捏造涨价信息、2)散布涨价信息、3)囤积居奇、4)无正当理由大幅度或者变相大幅度提高价格。煤炭长协价格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有关文件明确的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上限或现货交易销售价格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有关文件明确的中长期交易价格合理区间上限50%的一般可视为哄抬价格行为。在303号文发布后进一步细化哄抬煤价行为查处的标准细则,后续有望通过强监管的手段促进煤炭市场回归理性、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从而稳定下游企业用能成本,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2、国家发改委官网公布《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 《办法》提出,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规模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要建立与之适应的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加强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管理,防止大面积脱网,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影响。负荷备用容量为最大发电负荷的2-5%,事故备用容量为最大发电负荷的10%左右,区外来电、新能源发电、不可中断用户占比高的地区,应当适当提高负荷备用容量。 3、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 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09.4GW,同比增长9%。我国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达到10.5GW,其中,抽水蓄能新增规模8GW,同比增长437%;新型储能新增规模首次突破2GW,达到2.4GW,能量可达4.9GWh,同比增长54%;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和压缩空气均有百兆瓦级项目并网运行。 (四)核心观点:碳中和助力环保板块,国产替代引领科学服务发展 继续推荐环保板块,重点推荐垃圾焚烧、环卫细分。 1、业绩高增,估值低位:龙头公司业绩增速基本在20-30%区间,对应21年估值10-15倍之间;2、商业模式改善,运营指标持续向好:板块摆脱纯工程依赖,稳增运营属性显现,收益率、现金流指标持续改善向好;3、政策催化提升估值修复预期:一季度环保政策密集,碳中和带来板块关注度持续升温,估值修复可期。 垃圾焚烧:1)当前运营项目约56万吨/日,对比100万吨/日目标空间仍大。2)补贴风险基本释放完毕,低价中标、邻避效应影响较弱,行业发展走上健康轨道。3)集中度上升利好龙头公司。 环卫:1)行业增速仍在20%以上。2)轻资产商业模式优质,现金流出色。3)新能源环卫政策带来全行业催化。 核心标的:1)垃圾焚烧:瀚蓝环境、光大环境、绿色动力;2)环卫:北控城市资源、盈峰环境、龙马环卫。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链。 1、降低单位GDP能耗促进合同能源管理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0.5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2.6%;同期,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分别为0.27、0.19、0.19、0.19、0.14吨标准煤/万元。预计2030年、206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分别降至0.36、0.15吨标准煤/万元。这将大力促进合同能源管理(EMC)的发展,2019年末,EMC市场规模达到1141.1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建议关注南网能源、涪陵电力。2、2030年、2060年非石化比例将提升至27%、78%;风电/光伏装机分别达到707/904GW、1957/3304GW;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分别达到46%、91%;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分别达到37%、70%。随着风电、光伏装机的增长,其间歇性能源的特性将会对电力安全系统形成冲击,这将推动储能和制氢行业的快速发展。平价上网将改善新能源运营商现金流,CCER亦将增厚新能源盈利能力。推荐三峡能源、华能国际、太阳能,建议关注龙源电力、长江电力、川投能源、通威股份、隆基股份、派能科技、阳光电源、国电南瑞。 国产替代背景下,科学服务业前景向好。 1、科学服务市场空间超2000亿,未来有望维持高速增长。科学服务是服务于科技创新研发的上游核心行业,主要驱动力来自于科技创新的投入。我国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3%,依据下游高校和企业的R&D支出估算,2020年国内科研试剂、耗材市场总规模超过2000亿。科学服务行业作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的关键行业受到高度重视和政策扶持,伴随科研经费支出维持高位,科学服务行业市场空间有望持续高增。2、国产替代空间巨大,百亿企业呼之欲出。由于我国科研事业起步较晚,外资企业控制着国内90%以上市场份额。近年来,国内经济技术发展以及多年的投入积累效果显现,部分国内企业开始通过自主创新打破外资垄断,涌现出一批国产科研试剂自主品牌。我们认为,未来伴随产品研发能力以及本土化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大型本土服务机构的综合竞争力将持续增强,国产替代路径清晰并进入高速发展轨道。对照海外巨头超百亿美金的营收规模、超千亿美金市值以及发展壮大路径,未来国内大概率出现数家百亿以上营收企业。3、在我国科研创新大潮推动下,综合全面的产品服务能力以及日趋完善的渠道布局将推动国内企业快速成长,同时未来伴随自主品牌占比提升以及规模化优势显现,推荐泰坦科技、阿拉丁、莱伯泰科、聚光科技。 本周板块表现 板块表现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0.07%,环保指数下跌4.55%,周相对收益率-4.63%。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下跌2.45%,周相对收益率-2.53%。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分别排名第28和第21。科学服务周下跌1.55%。 个股表现 环保行业 本周A股环保行业股票多数下跌,申万一级行业中97家环保公司有15家上涨,81家下跌,1家横盘。涨幅前三名是国统股份(21.28%)、绿城水务(9.40%)、南大环境(6.02%)。 公用事业行业 本周A股公用事业行业股票多数下跌,申万指数中119家公用事业公司有25家上涨,91家下跌,3家横盘。涨幅前三名是湖南发展(61.09%)、通宝能源(10.47%)、国电电力(10.22%)。 科学服务行业 本周A股科学服务行业股票多数下跌,科学服务指数中10家科学服务公司2家上涨,8家下跌,0家横盘。涨幅前三名是阿拉丁(22.48%)、海尔生物(4.23%)、聚光科技(-3.16%)。 行业动态与公司公告 行业动态 1、环保 (1)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云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规划》提出了5个方面的总体定性目标,确定了涵盖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4个领域、20项具体目标。5个总体定性目标主要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安全不断夯实、生态环境风险有效防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等方面。为确保《规划》目标指标顺利完成,《规划》提出云南省“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的九方面主要任务,明确支撑目标任务的重大工程和重要举措。 2、电力 (1)国家发改委官网公布《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 《办法》提出,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规模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要建立与之适应的电力可靠性管理体系,加强系统和设备的可靠性管理,防止大面积脱网,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影响。负荷备用容量为最大发电负荷的2-5%,事故备用容量为最大发电负荷的10%左右,区外来电、新能源发电、不可中断用户占比高的地区,应当适当提高负荷备用容量。 (2)国家发改委:煤炭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不低于电煤炭产量的80%签订中长期合同 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国资委、能源局组织召开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专题视频会,通报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核查情况,部署安排下一步工作。会议要求,煤炭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不低于年度煤炭产量的80%签订中长期合同,严格落实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政策要求。各地区要督促供需双方按照政策要求规范签约,压实地方责任,推动已签订的中长期合同履约到位。有关部门将加强合同签订履约的考核。 3、天然气 (1)中国海油牵头签订国内最大规模液化天然气船舶建造项目 4月28日,中国海油集团以“云签约”方式牵头签订6艘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建造项目合同(下称船运项目)。加上今年1月初签订的6艘建造合同,将开工建造12艘LNG运输船,建造金额约160亿元,是国内建造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LNG船舶建造项目,将有效提升我国LNG运输产业链的自主能力。 公司公告 1、环保 【侨银股份-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3.3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7.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亿元,较上年减少32.08%。 【天壕环境-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5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4亿元,较上年增长265.38%。 【津膜科技-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73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5.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8亿元,较上年增长132.35%。 【中持股份-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62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10.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亿元,较上年增长19.30%。 【威派格-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6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6.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亿元,较上年增长14.65%。 【聚光科技-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51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8.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亿元,较上年减少147.51%。 【旺能环境-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9.6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4.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8亿元,较上年增长24.10%。 【中山公用-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3.7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8.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6亿元,较上年增长6.61%。 【盈峰环境-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8.65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17.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8亿元,较上年减少47.46%。 【韶能股份-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9.66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2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8亿元,较上年减少87.08%。 2、电力 【国电电力-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81.8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45亿元,较上年减少142.38%。 【京能电力-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2.3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1亿元,较上年减少322.80%。 【福能股份-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0.7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6.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8亿元,较上年减少15.18%。 【东方能源-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8.55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33.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6亿元,较上年增长1.98%。 【中国核电-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23.6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38亿元,较上年增长34.07%。 【皖能电力-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10.3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5.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7亿元,较上年减少231.91%。 【三峡能源-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54.8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6.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42亿元,较上年增长56.26%。 【浙能电力-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10.7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7.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5亿元,较上年减少144.05%。 【国投电力-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36.8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7亿元,较上年减少55.82%。 【长江电力-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56.46亿元,较上年同比减少3.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73亿元,较上年减少0.09%。 【浙富控股-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1.3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9.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2亿元,较上年增长69.74%。 3、天然气 【ST浩源-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9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亿元,较上年增长6.68%。 【佛燃能源-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5.31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8.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5亿元,较上年增长26.72%。 【重庆燃气-年度报告】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8.1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6亿元,较上年增长21.27%。 本周大宗交易情况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环保政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电价下调;天然气终端售价下调;可再生能源补贴发放不及预期;煤炭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进口煤受限等。 团队介绍 组长、首席分析师:庞天一 吉林大学工学硕士。2017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2019年新浪金麒麟环保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一名。 助理研究员:霍鹏浩 阿姆斯特丹大学量化金融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刘汉轩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理学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