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食饮 | 伊利股份年报&一季报点评:迈入千亿时代,强者愈强220429】
(以下内容从国海证券《【国海食饮 | 伊利股份年报&一季报点评:迈入千亿时代,强者愈强220429】》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文来自国海证券研究所于2022年04月29日发布的报告《伊利股份年报&一季报点评:迈入千亿时代,强者愈强》,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事件:公司发布年报和一季报,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05.95亿,同+14.15%;归母净利87.05亿,同+22.98%;扣非净利79.44亿,同+19.90%;EPS 1.36元/股,每10股派9.6元(含税)。其中Q4营业收入255.88亿,同+10.70%,归母净利7.61亿,同-27.82%,扣非净利3.97亿,同-51.49%。2022Q1营业收入310.47亿,同+13.47%;归母净利35.19亿,同+24.32%;扣非净利32.90亿,同+25.18%。 1、收入跨过1100亿大关,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2021年伊利的营收首次突破千亿,成为亚洲首个破千亿营收的乳制品企业。结构升级和高端化驱动公司业绩增长,2021年因销量/结构升级/单价提升分别增加收入71.47/35.56/24.11亿元,同+7.5%/+3.7%/+2.5%。2021年分产品收入:液态乳849.11亿,同+11.5%;奶粉及奶制品162.09亿,同+25.8%;冷饮71.61亿,同+16.3%。2022年Q1分产品收入:液体乳223.18亿,同+7.0%;奶粉及奶制品53.95亿,同+35.3%;冷饮27.95亿,同+35.5%。2022 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 1296 亿元、同+17.7%,利润总额 122 亿元、同+20.7%,预计包括了并表澳优效应。 2、原材料成本高企的背景下,公司显示出良好的费用控制能力。2021年全年全国生鲜乳收购价格居高维持高位,均价达到4.29元/公斤,相较于2020年同比+13.2%,公司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及高端化高效应对并消化奶价上涨压力。2021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净利率30.70%/7.93%,同+0.47/+0.58pct,其中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实现毛利率28.3%/39.2%/40.3%,同+0.41/+0.04/-0.61pct。2021Q4公司毛销差下降至5.41%,主要由于计提了2022年冬奥会的营销费用,净利率同-1.58pct至3.0%。2022Q1公司毛销差16.3%、同+0.14pct,保持稳定态势,净利率同+0.98pct至11.35%。(注:公司2021年公司将运输费用、生产相关的日常修理费用计入营业成本) 3、液体乳业务规模及市占率持续保持行业领导者地位,常温有机引领行业发展,创新换发酸奶活力。液态奶是伊利收入的基本盘,2021年伊利常温液态奶的市占率达到40%,伊利纯牛奶、金典纯牛奶、安慕希常温酸奶系列产品年销售规模均超过200亿元,成为乳制品乃至食品领域的超级明星单品。常温白奶:金典有机强势增长41.5%,市占率达51.4%,持续保持有机奶类第一的位置;功能性舒化奶持续拓展细分赛道,同+30%。常温酸奶:常温酸奶市持续巩固龙头地位,市占率达65.2%,同+2pct,安慕希通过口味升级(推出清甜菠萝、丹东草莓新品),持续换发活力。优酸乳:优酸乳销售规模超100亿,持续保持细分品类第一。低温鲜奶:2021年增速超过250%,市占率提升5.4pct,跻身品类3强。低温酸奶:畅轻稳居低温酸奶品牌力第一,高端产品线“蛋白时光”引领健康新赛道。 4、公司奶粉业务继续保持高于整体的收入增长,新增长强势崛起,奶粉业务增速第一,与澳优积极协同。2021Q4及2022Q1,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收入同+29.1%/+35.3%,增速高于整体收入增速。婴配粉:增速市场第一,市占份额跃居行业第二。金领冠收入突破100亿,其中金领冠珍护增速细分品类第一。成人奶粉:保持市场第一,其中中老年奶粉市占率30%+,领跑行业。2022年伊利成功收购澳优,将显著提升伊利在奶粉领域的综合实力,我们预计伊利、澳优会分别成为国内奶粉行业国产、外资品牌的整合者,同时在供应链、研发等方向寻求协同。 5、奶酪业务增速亮眼,冷饮业务连续27年行业领先。奶酪:2021年公司奶酪业务同比增长超150%,推出常温奶酪棒、厚乳酪和厚切芝士片等新品,凭借强大的渠道网络,实现快速的市场渗透和下沉。冷饮:伊利连续27年位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地位,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21Q4及2022Q1,伊利冷饮业务同+71.8%/+35.5%。拥有冷饮行业最大的品牌巧乐兹、奶冰第一品牌甄稀以及超高端国风新品牌须尽欢,产品矩阵不断丰富。疫情期间,泰国冷饮业务逆势增长,位居当地市场3强。已建成的印尼冰淇淋工厂将进一步加强对东南亚市场的布局。 4、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108.52/126.63/146.66亿元,同比+25%/+17%/+16%,EPS分别为1.62、1.88、2.18元/股,PE分别为24/20/17。给予“买入”评级。 5、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加剧;2)液体乳需求不及预期;3)原材料成本加速上行;4)疫情影响超预期;5)食品安全风险。 END 重要声明: 本公众号推送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非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国海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只是转发国海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且须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及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海证券认为可靠,但国海证券不对其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国海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国海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对任何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任何一切后果或损失,国海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国海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海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海证券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本文来自国海证券研究所于2022年04月29日发布的报告《伊利股份年报&一季报点评:迈入千亿时代,强者愈强》,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事件:公司发布年报和一季报,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05.95亿,同+14.15%;归母净利87.05亿,同+22.98%;扣非净利79.44亿,同+19.90%;EPS 1.36元/股,每10股派9.6元(含税)。其中Q4营业收入255.88亿,同+10.70%,归母净利7.61亿,同-27.82%,扣非净利3.97亿,同-51.49%。2022Q1营业收入310.47亿,同+13.47%;归母净利35.19亿,同+24.32%;扣非净利32.90亿,同+25.18%。 1、收入跨过1100亿大关,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2021年伊利的营收首次突破千亿,成为亚洲首个破千亿营收的乳制品企业。结构升级和高端化驱动公司业绩增长,2021年因销量/结构升级/单价提升分别增加收入71.47/35.56/24.11亿元,同+7.5%/+3.7%/+2.5%。2021年分产品收入:液态乳849.11亿,同+11.5%;奶粉及奶制品162.09亿,同+25.8%;冷饮71.61亿,同+16.3%。2022年Q1分产品收入:液体乳223.18亿,同+7.0%;奶粉及奶制品53.95亿,同+35.3%;冷饮27.95亿,同+35.5%。2022 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总收入 1296 亿元、同+17.7%,利润总额 122 亿元、同+20.7%,预计包括了并表澳优效应。 2、原材料成本高企的背景下,公司显示出良好的费用控制能力。2021年全年全国生鲜乳收购价格居高维持高位,均价达到4.29元/公斤,相较于2020年同比+13.2%,公司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及高端化高效应对并消化奶价上涨压力。2021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净利率30.70%/7.93%,同+0.47/+0.58pct,其中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实现毛利率28.3%/39.2%/40.3%,同+0.41/+0.04/-0.61pct。2021Q4公司毛销差下降至5.41%,主要由于计提了2022年冬奥会的营销费用,净利率同-1.58pct至3.0%。2022Q1公司毛销差16.3%、同+0.14pct,保持稳定态势,净利率同+0.98pct至11.35%。(注:公司2021年公司将运输费用、生产相关的日常修理费用计入营业成本) 3、液体乳业务规模及市占率持续保持行业领导者地位,常温有机引领行业发展,创新换发酸奶活力。液态奶是伊利收入的基本盘,2021年伊利常温液态奶的市占率达到40%,伊利纯牛奶、金典纯牛奶、安慕希常温酸奶系列产品年销售规模均超过200亿元,成为乳制品乃至食品领域的超级明星单品。常温白奶:金典有机强势增长41.5%,市占率达51.4%,持续保持有机奶类第一的位置;功能性舒化奶持续拓展细分赛道,同+30%。常温酸奶:常温酸奶市持续巩固龙头地位,市占率达65.2%,同+2pct,安慕希通过口味升级(推出清甜菠萝、丹东草莓新品),持续换发活力。优酸乳:优酸乳销售规模超100亿,持续保持细分品类第一。低温鲜奶:2021年增速超过250%,市占率提升5.4pct,跻身品类3强。低温酸奶:畅轻稳居低温酸奶品牌力第一,高端产品线“蛋白时光”引领健康新赛道。 4、公司奶粉业务继续保持高于整体的收入增长,新增长强势崛起,奶粉业务增速第一,与澳优积极协同。2021Q4及2022Q1,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收入同+29.1%/+35.3%,增速高于整体收入增速。婴配粉:增速市场第一,市占份额跃居行业第二。金领冠收入突破100亿,其中金领冠珍护增速细分品类第一。成人奶粉:保持市场第一,其中中老年奶粉市占率30%+,领跑行业。2022年伊利成功收购澳优,将显著提升伊利在奶粉领域的综合实力,我们预计伊利、澳优会分别成为国内奶粉行业国产、外资品牌的整合者,同时在供应链、研发等方向寻求协同。 5、奶酪业务增速亮眼,冷饮业务连续27年行业领先。奶酪:2021年公司奶酪业务同比增长超150%,推出常温奶酪棒、厚乳酪和厚切芝士片等新品,凭借强大的渠道网络,实现快速的市场渗透和下沉。冷饮:伊利连续27年位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地位,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21Q4及2022Q1,伊利冷饮业务同+71.8%/+35.5%。拥有冷饮行业最大的品牌巧乐兹、奶冰第一品牌甄稀以及超高端国风新品牌须尽欢,产品矩阵不断丰富。疫情期间,泰国冷饮业务逆势增长,位居当地市场3强。已建成的印尼冰淇淋工厂将进一步加强对东南亚市场的布局。 4、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108.52/126.63/146.66亿元,同比+25%/+17%/+16%,EPS分别为1.62、1.88、2.18元/股,PE分别为24/20/17。给予“买入”评级。 5、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加剧;2)液体乳需求不及预期;3)原材料成本加速上行;4)疫情影响超预期;5)食品安全风险。 END 重要声明: 本公众号推送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非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国海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只是转发国海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且须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及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海证券认为可靠,但国海证券不对其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国海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国海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对任何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任何一切后果或损失,国海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国海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海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海证券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