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FOF偏好哪类基金?——另眼看季报系列 | FOF基金2022年一季报点评

FOF偏好哪类基金?——另眼看季报系列 | FOF基金2022年一季报点评

作者:微信公众号【招商定量任瞳团队】/ 发布时间:2022-04-2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FOF偏好哪类基金?——另眼看季报系列 | FOF基金2022年一季报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固收基金配置比例上升 价值风格权益产品受到青睐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整体低迷,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场FOF基金 总数为272只,合计管理规模2122.35亿元,较2021年末数量增长了34只,但规模下降了75.76亿元,主要是受存量基金的净值下跌以及投资者的赎回行为影响导致了整体规模收缩。 新发产品方面,2022年一季度新发FOF基金数量仍居高位,新成立了34只FOF基金,但从发行规模来看却遇大降温,发行合计规模约为121.12亿元,为2021年以来的最低值。 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大幅回调,各重要市场指数遭遇重挫,一季度FOF基金均未获得正收益,低中高风险定位的FOF基金一季度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86%、-9.04%和-13.38%,其中中高风险FOF一季度平均表现优于对标公募基金。 资产配置方面,2022年一季末FOF重仓持有债券型基金的规模最大,达671.66亿元,占比66.71%,存量FOF的债券型基金重仓规模占比略有上升;其次为混合型基金,重仓规模220.76亿元,但占比出现下滑,由于本身净值下跌导致规模缩水,并且管理人在今年一季度的下跌市场中主动减持了这类权益资产,转而增配了债券型、货币型基金等低风险资产。 易方达基金旗下的产品最受市场认可,被不同风险定位的FOF重仓次数和外部重仓规模均位于前列,而高风险FOF外部配置规模最大的为国泰基金旗下的产品,达6.32亿元,其中被动指数型产品有5.36亿元,显示出市场对国泰基金被动投资能力的认可。 外部重仓规模最大的固收类基金和主动权益类基金分别为博时富瑞纯债和海富通改革驱动,重仓规模分别为24.75亿元和5.53亿元;外部重仓次数最多的分别为交银裕隆纯债和海富通改革驱动,为28次和22次。 结合外部增持规模/数量靠前的主动权益类产品,可以看出2022年一季末FOF管理人较偏好如工银瑞信新金融、南方金融主题等低估值行业的主题基金,或是如中泰星元价值优选、中庚价值领航、中欧价值智选回报等价值风格的基金。 2022年一季末FOF基金增加了对被动型基金的配置,重仓了24只债券指数型产品,重仓规模约为47.09亿元,环比增长49%;重仓了67只股票指数型产品,重仓规模约为33.28亿元,环比增长98%; 从跟踪指数的主题来看,重仓配置次数较多的主题为银行、证券公司、军工,环比增加较多的主题为银行、煤炭、证券公司等,其中煤炭为新进重仓主题;重仓配置规模较大的主题为证券公司、创业板、银行,环比增加较多的主题为创业板、证券公司、房地产、银行等。 风险提示:本报告全部基于对客观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I FOF基金市场整体概况 1、一季度FOF基金数量稳步上升,规模略有缩减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整体低迷,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场FOF基金[1]总数为272只,合计管理规模2122.35亿元,较2021年末数量增长了34只,但规模下降了75.76亿元,主要是受存量基金的净值下跌以及投资者的赎回行为影响导致了整体规模收缩。 [1] 注:不包含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考虑到不同类型FOF基金的资产配置策略及风险收益特征存在较大差别,为便于后续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参照基金招募说明书中规定的权益类资产投资范围限制以及业绩比较基准中权益类指数的占比作为事前分类,同时计算有披露全部持仓的FOF基金穿透后的权益资产比例中枢来进行事后分类,两者结合后将FOF产品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大类,对于大类资产配置方案随时间动态变化的养老目标日期FOF,我们参照当期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范围要求对其进行分类。 分类型来看,普通FOF和养老目标风险FOF的数量略高于养老目标日期FOF的数量,分别为105只、93只和77只,普通FOF和养老目标风险FOF的合计规模分别为1,074.71亿元和887.84亿元,占比均超过4成,而养老目标日期FOF的合计规模仅为159.81亿元,远低于其余两类基金; 分不同风险定位来看,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FOF的数量分别为110只、82只和80只,低风险FOF数量居多,并且合计规模显著高于中风险和高风险FOF,约为1,336.76亿元,占比为62.98%。 存量产品方面,2021年末的238只产品在2022年一季度末的合计管理规模约为1962.87亿元,环比下降10.70%;分类型来看,养老目标风险FOF的规模缩减比例最大,环比下降11.15%,分风险类型来看,高风险FOF的规模缩减比例最大,环比下降13.87%。 2、新发产品数量仍居高位,但发行规模为2021年以来最低值 新发产品方面,2022年一季度新发FOF基金数量仍居高位,共有22家基金公司新成立了34只FOF基金,其中普通FOF有20只,养老目标风险FOF有6只,养老目标日期FOF有8只;但从发行规模来看却遇大降温,2022年一季度新发FOF基金发行合计规模约为121.12亿元,为2021年以来的最低值。 从新发产品的风险定位来看,在今年以来低迷的股市中低风险FOF更受欢迎,新发数量为14只,占比41.12%,而发行规模为86.38亿元,占比达71.32%;新发的高风险FOF也有14只,但发行规模仅27.28亿元。 II FOF基金产品表现回顾 1、一季度股票市场大跌,黄金表现突出 2022年一季度受到海外地缘因素、全球通胀压力、国内疫情扰动等多方面影响,股票市场大幅回调,各重要市场指数遭遇重挫,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分别下跌11.47%、14.53%、14.06%和15.46%;港股市场跌幅相对较小,恒生指数单季度下跌5.99%。债券市场表现尚佳,国债指数和信用债指数分别上涨0.94%和0.41%;黄金表现出色,一季度上涨5.47%。 基金方面,受到股市影响,权益方向基金表现不佳,股票基金指数和混合基金指数分别下跌16.41%和14.83%;固收方向基金也未获得正收益,债券基金指数单季度下跌0.27%。 2、一季度FOF基金均为负收益,低风险定位产品亏损较少 考虑3个月的建仓期,我们针对193只2021年9月30日之前成立的FOF基金进行业绩分析,进而绘制出收益率-最大回撤散点图。 今年一季度FOF基金均未获得正收益,并且不同风险定位的FOF基金风险收益特征差异明显。低风险定位的FOF集中分布在散点图的右上角,收益率区间为[-9.61%~-0.97%],并且最大回撤相对较小,平均为-4.98%;而高风险定位的FOF则主要分布在左下角,收益率中枢为-13.38%,最大回撤中枢为-15.70%,不同产品的收益差别较大,收益最高的为-4.81%,最低的为-18.94%;而中风险定位的FOF风险收益特征介于两类之间,收益率分布在[-14.39%~-2.79%],最大回撤分布在[-15.90%~-2.73%]。 具体来看,低风险定位FOF中,广发安泰稳健养老一年持有和易方达如意安泰一年在一季度的收益表现最优,均为-0.97%,并且年化波动率和最大回撤均控制在2%以内,两只产品在2022年一季度末重仓的基金基本都为自家旗下的基金。 中风险定位FOF中,华商嘉悦平衡养老FOF的一季度表现最优,收益率为-2.79%,其次为前海开源裕泽定开,收益率为-3.00%,两者的收益均超过了低风险FOF的平均收益水平,并且前海开源裕泽定开的风险控制更佳,年化波动率仅3.26%,最大回撤仅2.73%,均优于低风险FOF的平均水平。 高风险定位FOF中,一季度表现较出色的有前海开源裕源、浦银安盛睿和优选3个月持有,收益率分别为-4.81%和-5.90%,优于中风险FOF的平均收益,并且浦银安盛睿和优选3个月持有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强,年化波动率和最大回撤仅5.74%和6.80%,优于中风险FOF的平均水平。 3、中高风险FOF基金一季度平均表现优于对标公募基金 更进一步,我们将不同风险定位FOF基金的业绩表现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其他公募基金产品进行对比。 低风险FOF以债券型基金作为主要投资标的,辅以一定比例的权益型基金以增强投资收益,其风险收益特征对标固收+基金(非纯债基/低仓位偏债混合/低仓位灵活配置),同样以实现绝对收益作为投资目标,最大回撤控制在-5%以内的中低水平。2022年一季度,低风险FOF的收益率平均数为-3.86%,略低于固收+基金的平均收益-3.20%,而平均最大回撤虽略高于固收+基金平均水平,为-4.98%,但仍控制在-5%的合理区间范围之内; 中风险FOF在权益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之间进行平衡配置,其风险收益特征介于纯债/固收+基金和权益型基金之间,我们将其对标平衡混合型基金。相比之下,两类产品在今年一季度的表现差异不大,中风险FOF平均收益为-9.04%,平均最大回撤为-11.04%,均略优于平衡混合型基金; 高风险FOF以权益型基金作为主要投资标的,其权益资产配置中枢高于偏债型/平衡型FOF,产品在实现更高收益弹性的同时,波动率及最大回撤也有所放大,我们将其对标主动权益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今年一季度高风险FOF的平均收益为-13.38%,相对主动权益基金的平均超额收益为3.45%,并且回撤控制能力也明细占优,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优的风险调整收益及持有体验。 III FOF基金持仓分析 1、FOF重仓资产配置情况:混合型基金重仓配置比例环比下降 资产配置方面,2022年一季末全部FOF基金重仓持有债券型基金的规模最大,253只基金合计重仓规模671.66亿元,占比达66.71%,重仓规模占比较2021年末稍有下降,但剔除一季度新成立的FOF,存量FOF的债券型基金重仓规模占比略有上升,由67.19%提升至69.04%; 重仓规模排名第二的为混合型基金,达220.76亿元,占比21.92%,但无论是全部基金还是存量基金,混合型基金的重仓规模比例均出现下滑,这是由于基金本身净值下跌导致规模缩水,并且FOF管理人在今年一季度的下跌市场中主动减持了混合型基金这类权益资产,转而增配了债券型、货币型基金等低风险资产; 股票型基金等其余类型基金重仓规模占比相对较低,均不足10%,但从从环比规模变化来看,一季度FOF对货币型基金和QDII基金的配置大幅上升,2021年末两者的重仓规模分别为11.67亿元和0.54亿元,一季度末升至28.58亿元和4.72亿元,环比增幅达到了145%和780%。 具体到细分类别,2022年一季末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的重仓配置规模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基金,作为FOF底仓资产的配置价值凸显,其次为灵活配置型和短期纯债型基金,均获得100亿元以上的重仓配置。 环比变化方面,权益方向基金中,除偏股混合型基金的重仓配置规模稍有下降,普通股票/灵活配置/被动指数/增强指数型基金的重仓规模环比上升,其中被动指数型和增强指数型基金规模增幅较高,分别为109%和48%; 固收方面基金中,除二级债基之外,其余细分类别基金的重仓配置规模环比上升,其中短期纯债的配置规模由62.45亿元增至106.20亿元,增幅达到70%,债券指数型基金的重仓配置规模增幅也超过了50%,货币市场型基金的重仓配置规模增幅达145%。 2、FOF重仓的基金管理人情况:易方达基金最受市场认可 在披露了2022年一季报的253只FOF中,低中高风险定位的FOF数量分别为103只、71只和79只,共重仓了82家基金管理人旗下的基金产品。被不同风险定位的FOF外部重仓规模排名前10的基金管理人情况如下: 可以看出,易方达基金旗下的产品最受市场认可,被低中高风险FOF重仓的次数分别为113次[2] 、102次和66次,外部配置的规模分别为41.31亿元、12.81亿元和6.27亿元,均位于前列,并且易方达的高风险FOF更加偏好自家旗下的基金,内部重仓规模占比达84%; 另外,低风险FOF还较青睐富国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和博时基金旗下的产品,外部重仓规模超过了30亿元;中风险FOF对富国基金和南方基金配置的规模较大;高风险FOF外部配置规模最大的为国泰基金旗下的产品,达6.32亿元,其中被动指数型产品有5.36亿元,显示出市场对国泰基金被动投资能力的认可。 [2]若FOF重仓了同一基金的多个份额,则只算1次重仓 3、FOF重仓的主动型基金情况 2022一季度FOF基金重仓规模前10大的产品均为债券型基金,并且2021年末就已进入FOF重仓基金行列,一季度均获得了正收益,其中交银裕隆纯债和交银纯债的持仓规模超过了30亿元,分别为36.19亿元和33.21亿元,但超过70%的部分都是为交银施罗德基金内部的FOF持有; 被重仓次数前10的产品也2021年末就已进入FOF重仓基金行列,其中债券型基金6只(交银裕隆纯债仍居第一,被重仓33次,其次为易方达信用债,被重仓27次),主动权益型基金2只(分别为海富通改革驱动和工银瑞信新金融),货币市场型(银华交易货币)和被动指数型基金(华宝中证银行ETF)各1只。 为了观察FOF管理人的真实配置偏好,我们剔除其配置的基金公司内部产品,按照外部配置的规模和次数来进行排序,并且分固收类和主动权益类来统计FOF管理人对各方向基金的偏好。 进一步,我们将相邻季度全市场 FOF 基金外部配置情况进行比较,计算得到不同标的配置次数或规模的变化。在进行统计时,为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和客观性,我们仅将 2021 年末披露过年报的存量FOF 基金作为统计对象。 3.1、FOF外部配置规模/数量前10大固收类产品 外部重仓规模排名前10的固收类产品(债券型/货币型/低仓位偏债混合/低仓位灵活配置)在2021年末就已进入FOF基金重仓行列,并且一季度均获得了正收益,外部重仓规模均超过10亿元;其中倪玉娟管理的博时富瑞纯债外部重仓规模达24.75亿元,位列第一,其次为胡剑、纪玲云管理的易方达信用债,外部重仓规模为18.31亿元;另外,排名前10的固收类产品中有3只为富国基金旗下黄纪亮管理,分别为富国产业债、富国天利增长债券和富国信用债,其中两只分别于武磊和吕春杰合管。 外部重仓次数最多的固收类产品为黄莹洁管理的交银裕隆纯债,被外部重仓了28次,但在外部重仓规模上排名第11;除一只被外部重仓20次的货币市场型基金银华交易货币和被重仓15次的固收+基金安信稳健增值外,外部重仓次数前10的还有易方达信用债、易方达稳健收益、博时富瑞纯债等,均进入规模前10的行列。 3.2、FOF外部增持/减持前10大固收类产品 可以看出2022年一季度被存量FOF外部增持次数和规模均靠前的产品在一季度均获得了正收益;外部增持次数超过4次的固收类产品共11只,其中银华交易货币、易方达安悦超短债、工银瑞信纯债和华安信用四季红在配置次数增长的同时,配置规模也实现了亿元以上的增长。 3.3、FOF外部配置规模/数量前10大主动权益类产品 从下表可以看出外部重仓规模和数量最多的主动权益基金均为周雪军管理的海富通改革驱动,外部重仓规模约为5.53亿元,外部重仓次数为22次;其次为刘旭的大成高新技术产业,外部重仓规模约为3.81亿元,重仓次数为16次;排名第三的是姜诚管理的中泰星元价值优选,这只产品在一季度获得了正收益。 3.4、FOF外部增持/减持前10大主动权益类产品 主动权益类产品中,存量FOF外部增持次数超过3次的有13只,其中招商安泰平衡、中泰星元价值优选、华商新趋势优选和中庚价值领航在一季度获得了正收益,并且中泰星元价值优选和中庚价值领航也是外部增持规模前10的产品。 结合上节的外部重仓规模/数量前10的主动权益类产品,可以看出FOF管理人较偏好如工银瑞信新金融、南方金融主题等低估值行业的主题基金,或是中泰星元价值优选、富国价值优势、中欧价值智选回报等价值风格的基金。 4、FOF重仓被动型基金情况 2022Q1共有91只被动产品被重仓,其中24只为债券指数型产品,重仓规模约为47.09亿元,相对上季度重仓规模分别增长了15.51亿元,环比增幅为49%;股票指数型产品的重仓规模约为33.28亿元,相对上季度增长了16.48亿元,环比增幅达98%,可以看出一季度FOF管理人增加了对被动产品的配置。 从跟踪指数的主题来看,重仓配置次数较多的主题为银行、证券公司、军工,分别被重仓了23次、19次和13次,重仓次数环比增加较多的主题为银行、煤炭、证券公司、光伏等,其中煤炭为新进重仓主题; 重仓配置规模较大的主题为证券公司、创业板、银行,重仓规模分别为6.26亿元、3.98亿元和3.80亿元,环比增加较多的主题为创业板、证券公司、房地产、银行等。 重要申明 风险提示 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投资收益的保证或投资建议。 分析师承诺 本研究报告的每一位证券分析师,在此申明,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本报告分析师 姚紫薇 SAC职业证书编号:S1090519080006 研究助理 江景梅 jiangjingmei@cmschina.com.cn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招商证券网站(http://www.cmschina.com/yf.html)所载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