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视点】橡胶:站在大众对立面最安全
(以下内容从中粮期货《【中粮视点】橡胶:站在大众对立面最安全》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站在市场大众的对立面,其实更加安全。核心在于三点,第一,市场上有比较一致的逻辑。第二,这种逻辑是存在明显漏洞的,或者这种逻辑本来就是可多可空的,逻辑具备很强的主观性。第三,最重要的是,这一逻辑符合人之常情,易于传播。满足这三个条件后,站在市场的对立面,就会比较安全。 橡胶近期的大跌让很多做配置的资金以及相信橡胶产能周期反转的资金很受伤。基本面的逻辑,我们在前期已经反复提及,橡胶的核心问题仍旧在于泰国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不论沪胶跌到什么价位,只要泰国原料价格居高不下,橡胶都不能算是低估。泰国原料价格目前仍旧处于最近五年的高位,相当于上游割胶利润也在近年来的高点。而产能虽然不再大幅扩张,但是也仍旧处于高位。产能过剩叠加上游利润高企,增产的预期顺理成章。虽然目前受到疫情拖累,需求也是大问题。但是,笔者并不认为需求端是核心因素。毕竟受到疫情影响的品种非常多,但是为什么其他品种在过去一个多月里并没有如橡胶这样走弱?说明决定橡胶行情的,让橡胶与众不同的,并不是需求,而是在供给端。供给端的矛盾没法解决,橡胶就会持续弱势。 其实,除了正常的供求逻辑,还可以换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从本质上来说,供求规律并不是总是有效的,毕竟有时候价格会出现非理性,而且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的非理性。另一方面,价格也可以反向影响供求。长期来看,真正肯定有效的规律只有一条,就是绝大多数人长期来看都会亏钱。所以,站在市场大众的对立面,其实更加安全。核心在于三点,第一,市场上有比较一致的逻辑。第二,这种逻辑是存在明显漏洞的,或者这种逻辑本来就是可多可空的,逻辑具备很强的主观性。第三,最重要的是,这一逻辑符合人之常情,易于传播。满足这三个条件后,站在市场的对立面,就会比较安全。 历史上这样的案例非常多。2011年-2015年,橡胶从4万跌到了1万。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出现了无数个橡胶成本的说法。很多成本的说法从种植,肥料,树苗,人工等各个方面进行核算,看起来十分科学,但是事实证明,橡胶其实并没有有效的成本一说,只要胶农心理上生活上能扛住的,各种成本线都会被冲破。所以,如果相信了大家都认可的、貌似科学的成本线计算,其实就是在跟随一致性的精确错误。2016年,交通部发布了治超新规,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利空橡胶的政策。因为单车运力如果减少的话,就会导致轮胎磨损变小,从而替换胎会受到影响。而替换比配套更加庞大,所以这是利空的因素。这个逻辑看似非常合理,但如果当时站在市场的对立面,相信这个逻辑是利多的,即相信短期内市场会跟随配套增长的逻辑运行,显然会收益良多。 当前最大的群体误判在于两点:产能周期进入拐点与橡胶被低估。产能周期不仅是取决于开割面积,也与单产有很大的关系,而单产又与价格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当橡胶价格一旦出现大涨,单产上升会导致产能上升。所以,当前并未出现产能周期的反转。另一方面,橡胶现在的确处于历史低价区间,但是低价并不代表低估,当低价抑制供给时,才算低估。上文中提到,泰国割胶利润处于高位,所以并不存在抑制供给,橡胶也并不低估。 综合来看,结合供应增长的预期以及群体性的误判,我们认为橡胶下行仍有空间。熊市不言底,不要轻易判断底的存在。交易还是应该更多的顺应价格趋势以及群体误判,特别是当前二者还处于共振状态。 作者简介 任伟 中粮期货研究院 资深研究员 投资咨询资格证号:Z0012059 风险揭示 1. 中粮期货有限公司拥有本报告的版权和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未经中粮期货限公司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如引用、转载、刊发需要注明出处为中粮期货有限公司。违反前述要求的,本公司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 2. 本策略观点系研究员依据掌握的资料做出,因条件所限实际结果可能有很大不同。请投资者务必独立进行交易决策。公司不对交易结果做任何保证。 3. 市场具有不确定性,过往策略观点的吻合并不保证当前策略观点的正确。公司及其他研究员可能发表与本策略观点不同的意见。 4. 在法律范围内,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就涉及的品种进行交易,或可能为其他公司交易提供服务。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传递最新资讯,共享财富人生。 2852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摘要 站在市场大众的对立面,其实更加安全。核心在于三点,第一,市场上有比较一致的逻辑。第二,这种逻辑是存在明显漏洞的,或者这种逻辑本来就是可多可空的,逻辑具备很强的主观性。第三,最重要的是,这一逻辑符合人之常情,易于传播。满足这三个条件后,站在市场的对立面,就会比较安全。 橡胶近期的大跌让很多做配置的资金以及相信橡胶产能周期反转的资金很受伤。基本面的逻辑,我们在前期已经反复提及,橡胶的核心问题仍旧在于泰国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不论沪胶跌到什么价位,只要泰国原料价格居高不下,橡胶都不能算是低估。泰国原料价格目前仍旧处于最近五年的高位,相当于上游割胶利润也在近年来的高点。而产能虽然不再大幅扩张,但是也仍旧处于高位。产能过剩叠加上游利润高企,增产的预期顺理成章。虽然目前受到疫情拖累,需求也是大问题。但是,笔者并不认为需求端是核心因素。毕竟受到疫情影响的品种非常多,但是为什么其他品种在过去一个多月里并没有如橡胶这样走弱?说明决定橡胶行情的,让橡胶与众不同的,并不是需求,而是在供给端。供给端的矛盾没法解决,橡胶就会持续弱势。 其实,除了正常的供求逻辑,还可以换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从本质上来说,供求规律并不是总是有效的,毕竟有时候价格会出现非理性,而且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的非理性。另一方面,价格也可以反向影响供求。长期来看,真正肯定有效的规律只有一条,就是绝大多数人长期来看都会亏钱。所以,站在市场大众的对立面,其实更加安全。核心在于三点,第一,市场上有比较一致的逻辑。第二,这种逻辑是存在明显漏洞的,或者这种逻辑本来就是可多可空的,逻辑具备很强的主观性。第三,最重要的是,这一逻辑符合人之常情,易于传播。满足这三个条件后,站在市场的对立面,就会比较安全。 历史上这样的案例非常多。2011年-2015年,橡胶从4万跌到了1万。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出现了无数个橡胶成本的说法。很多成本的说法从种植,肥料,树苗,人工等各个方面进行核算,看起来十分科学,但是事实证明,橡胶其实并没有有效的成本一说,只要胶农心理上生活上能扛住的,各种成本线都会被冲破。所以,如果相信了大家都认可的、貌似科学的成本线计算,其实就是在跟随一致性的精确错误。2016年,交通部发布了治超新规,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利空橡胶的政策。因为单车运力如果减少的话,就会导致轮胎磨损变小,从而替换胎会受到影响。而替换比配套更加庞大,所以这是利空的因素。这个逻辑看似非常合理,但如果当时站在市场的对立面,相信这个逻辑是利多的,即相信短期内市场会跟随配套增长的逻辑运行,显然会收益良多。 当前最大的群体误判在于两点:产能周期进入拐点与橡胶被低估。产能周期不仅是取决于开割面积,也与单产有很大的关系,而单产又与价格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当橡胶价格一旦出现大涨,单产上升会导致产能上升。所以,当前并未出现产能周期的反转。另一方面,橡胶现在的确处于历史低价区间,但是低价并不代表低估,当低价抑制供给时,才算低估。上文中提到,泰国割胶利润处于高位,所以并不存在抑制供给,橡胶也并不低估。 综合来看,结合供应增长的预期以及群体性的误判,我们认为橡胶下行仍有空间。熊市不言底,不要轻易判断底的存在。交易还是应该更多的顺应价格趋势以及群体误判,特别是当前二者还处于共振状态。 作者简介 任伟 中粮期货研究院 资深研究员 投资咨询资格证号:Z0012059 风险揭示 1. 中粮期货有限公司拥有本报告的版权和其他相关的知识产权。未经中粮期货限公司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如引用、转载、刊发需要注明出处为中粮期货有限公司。违反前述要求的,本公司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 2. 本策略观点系研究员依据掌握的资料做出,因条件所限实际结果可能有很大不同。请投资者务必独立进行交易决策。公司不对交易结果做任何保证。 3. 市场具有不确定性,过往策略观点的吻合并不保证当前策略观点的正确。公司及其他研究员可能发表与本策略观点不同的意见。 4. 在法律范围内,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就涉及的品种进行交易,或可能为其他公司交易提供服务。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传递最新资讯,共享财富人生。 2852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