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泰固收|宏观】PMI科普、分析与应用

【华泰固收|宏观】PMI科普、分析与应用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泰固收强债论坛】/ 发布时间:2022-04-2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华泰固收|宏观】PMI科普、分析与应用》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张继强 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张大为 S0570521090001 研究员 吴 靖 S0570121070124 联系人 报告发布时间: 2022年04月27日 摘 要 核心观点 采购经理指数简称PMI,是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景气指标。其在经济分析中有诸多优势,一是时效性,官方PMI在月末最后一天发布,月频指标中最早刻画当月经济状况;二是全面性,PMI涵盖供求、外贸、库存、价格、就业等维度,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对经济有全方位的刻画;三是通用性,至今有逾40个国家地区统计发布PMI指数,有助于分析全球经济的整体与相对形势。本文将科普介绍PMI的统计与编制方法,PMI分析中的技术要点,以及PMI在经济分析预测、指导资产配置中的应用价值。 PMI科普介绍 PMI起源于美国,目前已覆盖40余国家地区、占全球GDP超过8成。我国PMI始发于2005年,至今不断丰富指数编制、完善季调方法。调查统计方面,统计局通过PPS方法抽取调查样本(偏向反映大型企业状况),通过采购经理人调查问卷获取基础数据(定性回答),调查截止日期为每月的25日。指数编制方面,基于扩散指数法计算PMI分类指数,其中,制造业PMI由其下的5个分类指数加权所得,非制造业PMI惯由商务活动指数指代,综合PMI则由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依GDP比重加权得来。 PMI技术细节 其一,PMI反映环比,对边际变化更敏感,分析时常用3/6/12个月移动平均修匀,12个月修匀本质是将PMI转换为同比指数;其二,理论上PMI反映实际值而非名义值,但现实中PMI拟合名义GDP的效果显著优于拟合实际GDP;其三,理论上PMI反映方向而非幅度,但现实中PMI读数高低与增长幅度较为匹配;其四,PMI以50%为荣枯线,但一些分项指标常年处于荣枯线以下或以上,建议借助历史分位水平来判断高低,此外,PMI环比涨跌反映的边际变化(扩张或收缩的速度)更重要;其五,PMI公布季调值,但仍残留季节性,分析PMI时需要结合季节性均值来看待数值高低。 PMI分析预测 制造业PMI分项可归为四类:生产、需求、价格和库存。其中,需求分析一般放首位,新订单指数综合反映内外需,一旦进入收缩区间往往对应经济衰退期。生产关注偶发的供给冲击,原材料库存领先于产成品库存。PMI剪刀差相对有效的包括,“雇员-生产”剪刀差分析企业盈利和就业,“新订单-生产”衡量产出缺口,匹配通胀变化。此外,PMI可用于预测经济数据,相对有效的包括:PMI总指数与名义GDP、PMI新订单与工业企业营收、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与PPI、新出口订单指数与出口、进口指数与进口等。 PMI指导投资 将PMI分项指标相结合,可用于预判经济拐点、定位库存周期和宏观象限,并可基于此进行资产配置。基于同比化的PMI新订单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标的升降走势与绝对值高低,我们对近16年时间划分为18个经济象限、6轮周期,统计期间四类资产收益率表现,结果理论优选资产的胜率高达72%、次优胜率高达94%,并且每个阶段优选资产均取得正收益。此外,中采咨询的中观PMI指数可用于分析行业景气度,辅助权益市场投资决策。 风险提示:编制方法调整、预测模型偏误。 正 文 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简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汇总编制、用以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景气指标。 PMI在经济分析中有诸多优势,一是时效性,官方PMI在月末最后一天发布,月频指标中最早刻画当月经济状况;二是全面性,PMI涵盖供求、外贸、库存、价格、就业等维度,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对经济有全方位的刻画;三是通用性,PMI是国际通用指标,至今有逾40个国家地区统计发布,有助于分析全球经济的整体与相对形势。 PMI科普介绍 PMI历史溯源 PMI起源于美国,目前全球已广泛应用。1930s大萧条后美国着手推出具有前瞻性的经济指标,1948年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首次发布PMI指数。目前IHS Markit编制的PMI指数在全球广泛使用,包括中/美/日/德/法等40多个国家/地区、覆盖全球GDP比重已超8成。其中,IHS Markit中国PMI指数序列可追溯至2005年9月,先后由里昂证券、汇丰银行、财新传媒冠名,现国内称为财新PMI。 我国官方PMI始于2005年,至今不断完善。我国入世后开始筹备PMI编制工作,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实施,国家统计局负责事项统筹(因此官方PMI又称为中采PMI),分别于2005、2008、2018年开始发布制造业、非制造业和综合PMI指数*。我国PMI指数编制仍在不断完善,例如2012年3月起,指数季节性调整改用时间序列调整法;2013、2015、2021年三次扩大调查样本(截至2022年,制造业、非制造业分别包含3000、4200家调查样本);为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导向,2015年开始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EPMI。 财新PMI与官方PMI在样本数量、企业规模、季调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二者时有背离。在2005年10月到2022年3月区间内,二者有33%的时间存在趋势背离(环比正负不同),有23%的时间存在景气背离(分处荣枯线上下)。财新PMI关注度虽不及官方PMI,但市场普遍认为,财新PMI样本偏向东部沿海地区,且以中小民企居多,因而在出口景气、民企状况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我国制造业、非制造业与综合PMI指数分别追溯至2005年1月、2007年1月和2017年1月。 PMI调查统计 PMI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基础数据 统计局分别编制制造业与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调查问卷,二者格式相近、内容稍有差异。以制造业为例,调查问卷下设13类问题,包括2个多选型问题(如“企业主要问题或困难是什么”)、3个开放式问题(如“对本行业或企业发展如何评价”)与13个主要指标。采购经理人判断本月企业经营状况相比于上月的变化方向,选填正向、中性、负向三类选项。 PMI调查截止日为每月25日 PMI调查时间集中在每月22-25日,如遇节假日或与双休日重合则适当调整。由于PMI的报告期为一个完整的自然月,填报人需要根据生产进度、工作经验对当月剩余时间的企业经营状况进行估算,以反映完整的月度信息。因此,月末突发事件通常不能及时反映在当月PMI。例如,2020年1月新冠疫情在国内暴发,1月下旬各地封城、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但当月PMI填报日期因春节提前至15-20日,当月50%的PMI读数并未充分体现疫情影响。 PMI采用PPS抽样统计方法 PPS方法决定了PMI指数偏向于反映大型企业状况、并且适于拟合GDP。PMI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即以行业大类为层,以行业大类增加值为权重分配样本数量,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同时兼顾地理分布、企业类型、企业规模等因素,使样本企业具有足够代表性。 PPS方法下,其一,层间以行业增加值为权重,在底层算法上适于拟合GDP;其二,层内以营收为概率抽样,则大型企业被选中的概率更高,因此PMI偏向于反映大型企业状况(2012-2021年制造业PMI与大、中、小型企业分规模指数相关性分别为0.96、0.88、0.75)。 PMI编制方法 PMI分类指数由扩散指数法计算 扩散指数法,是以统计调查问卷中各回答所占百分比数为权重,将正向回答赋值为1,中性回答赋值0.5,负向回答赋值为0,加权计算得到最终指数,即PMI分类指数=正向回答企业百分比×1+中性回答百分比×0.5+负向回答百分比×0。此处不妨设正向回答的企业百分比数为x,负向回答为y,则PMI分类指数=x×1+(100%-x-y)×0.5=50%+0.5(x-y),当x>y时,PMI分类指数>50%,表征境况改善的企业多于境况变差的企业、经济转好,反之。故习惯上称PMI=50%为“荣枯线”。 制造业PMI由5个分类指数加权所得 制造业PMI下共13个分类指数,但制造业PMI作为一个综合指数仅由其中5个加权而来,即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30%+生产指数×25%+从业人员指数×20%+(1-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15%+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10%。据统计局,5个分类指数的选取及权重由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决定*。 *美国ISM制造业PMI对5个分类指数简单平均,国内官方PMI与Markit PMI一致采用加权平均。 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配送效率)是逆指标,既容易被误解、也容易令PMI虚增。 简言之,“交货时间越慢=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越小=反向计算越大=经济越活跃”。首先要理解配送效率的经济含义,配送时间越长侧面反映业务越繁忙、经济越活跃。其次要明确指标大小含义,我国官方PMI与Markit规则一致,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变小意味着交货时间延长、经济变活跃,因此在合成制造业PMI时要反向计算(1-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而美国ISM规定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变小意味着交货时间缩短,合成时无需反向计算,殊途同归。因此,国内配送指数与订单走势通常反向、而美国ISM的配送指数与订单同向。 然而,配送时间变长的原因复杂,订单拥挤之外,其他因素降低供应链效率可能虚增PMI。例如,疫情期间封城措施,经济活动转弱的同时,配送时间也或变长,此时配送指数反而会推升制造业PMI。因此,配送时间指标需要谨慎分析,可剔除后再观察PMI走势。 非制造业PMI惯由商务活动指数指代 与制造业不同的是,非制造业PMI并不计算合成指标,习惯上用商务活动指数反映非制造业的变化情况。非制造业包含建筑业和服务业两个大类,其中,建筑业又包括房屋建筑、土木工程建筑与安装装饰等,常用以分析房地产与基建投资变化情况,而服务业又有生产性与生活性之分,前者与工业景气度联系密切,后者与居民消费活动更相关。 综合PMI由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加权得来,权重使用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而非固定权重,以求动态、准确地刻画经济全貌。 PMI技术细节 PMI反映环比,分析时可作修匀处理 从调查问卷中不难看出,PMI统计的是采购经理人判断本月相对于上月的变化情况,因此得到的PMI本质是环比数据,在分析时要与常见的同比数据作区分。最典型的是2020年3月经济刚从疫情中爬坡,而PMI高达52%,统计局解释称“3月PMI是在上月大幅下降基数上环比回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2月相比发生了明显的积极变化”。 环比指标优势是对边际变化更敏感,但劣势是容易受季节性因素干扰、变化波动也更反复,影响趋势甄别。因此实操中,经常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移动平均修匀PMI指数,也可用季均或年均处理,来对比季度与年度的经济形势强弱。 其中,3个月和6个月修匀主要用于观察短期脉冲趋势,时间跨度越长越能够过滤数据波动,但趋势反映也更加滞后。而12个月修匀本质是将PMI转换为同比指数(本文简称同比化),因为12个月跨度中每纳入新一期数据就会剔除去年同期数据,一加一减反映的正是同比增减变化。数学上也可论证:当月同比≈近12个月环比值的滚动求和。 PMI反映实际值而非名义值 调查问卷中生产、订单、库存等指标都是实际量、而非价值量(名义值)。常见的月频经济指标中,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外,大多按价值量统计。因此,PMI与经济指标发生趋势背离时,一种解释思路是名义值与实际值的区别。 不过,现实中PMI拟合名义GDP的效果显著优于拟合实际GDP。可能的原因,一是出于统计数据易得性,企业采购经理人倾向于按价值量填报(缺乏实物量统计),而且部分企业由财务部门填报PMI问卷,升降填报标准更依赖于财务金额;二是,PMI更贴近于反映经济需求强弱,对物价有着同向启示,因此呈现出的趋势或波动往往和名义值匹配。 PMI反映方向而非幅度,但要辩证看待 PMI采用扩散指数计算方法,即正向回答企业的百分比数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数的一半。因此,PMI读数越高,仅说明有更多企业认为本月境况好于上月,并不能体现改善幅度。举例而言,①样本中20%的企业新订单比上个月增长5%、其余不变,PMI订单为60%;②样本中18%的企业新订单比上个月增长20%、其余不变,PMI订单为59%。虽然情景②PMI读数低于①,但总体增长幅度可能更大。 不过,现实中PMI读数高低与增长幅度较为匹配。上述举例是特殊情况,而现实中较少出现同行业企业的业务量在短期大幅分化,一般情况下,单个企业订单大幅增长与全行业订单改善是一致的,由于样本足够大,大数定律降低了极端情况的出现。而且PPS抽样方法,令经济体量占比更大行业的数值升降能更多反映进PMI指数,进而造成PMI指数与经济总体涨跌幅度相对一致。PMI价格指数能用来拟合PPI环比就是典型案例。 PMI以50%为荣枯线,但边际变化更重要 扩散指数计算方法下,50%是扩张与收缩区间的分界点,但一些分项指标常年处于荣枯线以下或以上,可能反映了一些长期趋势。例如在手订单、产成品与原材料库存长期低于50%,在手订单趋势缩减或反映企业生产效率提高,库存缩减反映企业库存管理效率提升。而生产等指数长期高于50%,因为正常情况下国内经济无论增速或高或低都在正增长。这时不宜通过50%作为临界值判断,建议借助历史分位水平来判断高低。 此外,市场分析不能局限于看扩张收缩,更应关注PMI环比涨跌变化,换言之,经济扩张或收缩的速度。举例而言,当PMI由52%降至51%时,虽然多数企业仍认为情况在改善,但改善的企业数量在变少。因此,当PMI在50%以上见顶回落时,意味着经济向好的动能开始减弱,此时对债市可以乐观一些;当PMI在50%以下见底回升时,意味着经济开始迈过最糟糕的阶段,此时对股市可以更加乐观。 PMI公布季调值,但仍残留季节性 自2012年3月以来,官方PMI仅公布季调后的数据(总指数与各分项),但仍残留季节性。例如,①12月-次年2月,因气候条件与春节因素,PMI往往趋于回落;②3月是开工月,PMI环比增幅较大;③6月-7月为南方雨季,台风水涝时常干扰经济,而且学校放暑假也影响与之相关经济活动;④9月份雨季结束、学校开学等,经济又趋活跃。通常说的“金三银四”、“金九银十”也与上述因素有关。中采公布的EPMI(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指数)未经季调,映射出更清晰的季节性规律。因此,分析PMI时需要结合季节性均值(绝对值的季节性与环比的季节性)来看待数值高低。 PMI分析应用 PMI主要有三种分析视角:一是从生产、需求、价格和库存等单一维度做分析预测;二是将指标相结合,预判经济拐点、定位库存周期和宏观象限,并可基于此进行大类资产配置;三是利用中采行业数据库,分析中观景气度,辅助权益市场投资决策。 单维度分析预测 制造业PMI分类指数可归为四大类:一是生产类的生产、采购(含进口)、雇员;二是需求类的新订单(含出口订单)、在手订单;三是价格类的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四是库存类的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此外,出口和进口指数可用以外贸分析,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雇员指数用以就业分析。根据经济运行内在机理,PMI各分项一般同趋势变化。 供需和库存的分析要点 需求分析一般放首位。传统经济分析更关注需求侧,一方面,需求是快变量、早周期变量,企业产能调整往往滞后于需求,另一方面,需求决定盈利,是企业组织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础。新订单指数在PMI合成中权重最高也说明需求侧的重要性。需求来源可归为消费、投资和出口三方面,新订单是综合需求、而新出口订单是其中出口部分。一个经验观察是,新订单常处于扩张区间(>50%),一旦进入收缩区间往往对应经济衰退期,如2008年、2012年、2015年、2019年和2021下半年,期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下行。 生产通常跟随需求变动,但也偶发供给冲击。原材料和劳动力是生产要素,因此采购与雇员都是生产侧指标、与生产指数通常同向变化。值得说明的是,进口指数是采购的分项,仅指制造业企业进口原材料,并不直接体现国内消费与设备的需求强弱。我国GDP保持正增长,生产指数极少情况下收缩(<50%),排除春节停工因素,至今仅2008年的次贷危机、2020年和2022年初的疫情冲击、2021年下半年的拉闸限电造成过生产收缩。 原材料库存领先于产成品库存。PMI库存指数分原材料和产成品,依据企业组织生产规律,先有订单、其后企业采购补充原材料、再后生产并形成产成品,因此原材料库存走势领先于产成品库存。经同比化后,统计局公布的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速拐点介于两者之间。 PMI剪刀差的分析价值 根据PMI分项定义可直观联想到几组剪刀差,我们根据有效性做了“排雷”。效果不佳的包括用“新订单-新出口订单”衡量内外需贡献、“新出口订单-进口指数”衡量外贸差额、用“出厂价格-购进价格”衡量利润率等,而相对有效的包括: ①“雇员-生产”剪刀差分析企业盈利和就业。因企业招工或解雇相对滞后,剪刀差扩大反映订单不足、雇员相对“冗余”,此时企业利润受损,就业存在压力;而剪刀差缩小反映订单旺盛、雇员效率更“饱和”,此时企业利润改善,就业市场有望好转。 ②“新订单-生产”衡量产出缺口,匹配通胀变化。当需求好转快于生产、或生产遭遇外生冲击而收缩时,产出缺口扩大,相应物价存在抬升压力。 PMI分项的预测能力 PMI分项(软指标)与经济数据(硬指标)匹配关系可用于预测,相对有效的包括PMI总指数与名义GDP、PMI新订单与工业企业营收、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与PPI、新出口订单指数与出口、进口指数与进口。这其中,价格指标是同步指标,即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可拟合PPI环比、同比化指数可拟合PPI同比,其领先性仅限两个指标公布的时间差(10日左右)。而如出口和进口指数及其修匀(常用MA3与MA6)在分析预测时更具前瞻性。 PMI新出口订单与出口金额增速背离时,原因可能包括价格因素、结构因素与海运瓶颈等。PMI新出口订单与出口增速走势曾在2021年显著背离,有多种解释:其一,价格因素,即认为2021出口金额高增速主要由出口物价上涨拉动、而出口量增速在下滑,但其实排除基数扰动看,当年出口量并未走弱,因此价格因素解释力度不足;其二,结构因素,即认为PMI是以行业GDP大小作为权重,但高权重行业的出口份额未必高,这些行业出口订单走弱掩盖了“低GDP权重、高出口份额”行业的出口订单走强,但结构因素解释力度也有限; 其三,海运瓶颈更值得关注。从订单到出口要经历“订单-生产-库存-报关出口”等环节,2020下半年我国出口订单大增,但由于集装箱船在欧美等港口拥堵、流转率下降,导致我国出口缺箱缺船、报关环节效率下降,因此大量早期的订单货物淤积在存货环节,库存周转时间大大拉长,也造成出口增速更加平滑,2021年的出口中部分交付的还是2020年的订单。该逻辑可从生产、库存、出口运价等数据得到佐证。差异在于,出口订单与生产联系更紧、而出口金额关系的是企业收入、国际收支和汇率等。 多指标组合应用 库存周期与经济动能 库存周期(又称基钦周期),最早由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提出,描述了企业库存约3~4年为一轮的周期性调整规律。由于企业库存调整滞后于需求变化,每一轮库存周期按“主动去库存->被动去库存->主动补库存->被动补库存”交替发生。其中,当需求回升、库存下降时,称之被动去库存,往往发生在经济由衰退到复苏过渡阶段,而当需求和库存同步上升时,说明企业对未来预期更加乐观,主动补库存,经济由复苏向过热演化。 实践中,通常以“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和“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衡量库存和需求,而同比化的PMI新订单和产成品库存指数是替代选择。库存周期是经济周期的影子,故可将“新订单-产成品库存”剪刀差视为“经济动能指数”,主动补库对应剪刀差扩大、主动去库则剪刀差缩窄,而被动去库存和被动补库存对应剪刀差的底部和顶部拐点,能较好捕捉经济强弱切换,数据上也体现出其对生产、GDP等指标的领先性。此外,考虑到原材料补库存先于产成品,“新订单-原材料库存”剪刀差是更具前瞻性的指标。 经济象限与美林时钟 经济周期概念相对宽泛,而根据“增长”和“通胀”两个维度刻画出“衰退->复苏->过热->(类)滞胀”的经济象限与资产配置有内在逻辑联系,美林投资时钟是典型案例。 逻辑上,(1)当经济进入衰退期,增长率下行伴随通缩趋势,对应货币政策宽松与流动性环境改善,利好债券与成长股;(2)当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货币政策开始向中性回归、债市利率面临调整压力,股市从流动性逻辑向业绩驱动逻辑切换。由于经济修复前期通常依赖地产基建投资逆周期拉动,相对利好上游煤钢建材、中游工程机械与建筑等权益板块,大宗商品亦迎来再通胀交易;(3)当经济继续向过热演化、出现通胀压力,货币政策将边际收紧,对债市造成更大冲击、商品演绎需求与通胀逻辑、权益市场向价值板块切换;(4)当经济再度走弱、通胀依然居高,此时债券面临的政策环境仍偏不利、权益业绩驱动弱化、商品需求逻辑支撑不足,此时关注权益高股息与债券高票息,现金为王。 实践中,通常以“实际GDP”和“CPI/PPI/平减指数”衡量增长和通胀,但实际GDP波动性差、频率低,同比化的PMI总指数(或新订单)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更好的替代选择。基于这两组指标的升降走势和绝对值高低,我们对近16年(2006年3月至2022年3月)时间划分为18个经济象限、6轮周期(并非每轮周期出现过热和滞胀),统计期间四类资产收益率表现,结果理论优选资产的胜率(排位第一)高达72%、次优胜率(排位前二)高达94%,并且每个阶段优选资产均取得正收益,也印证了宏观指导大类资产配置的有效性。 其中,五次资产表现偏离理论优选,放在当时宏观环境下都不难理解。 2008年二季度的类滞胀是过热的尾声,大宗商品表现最佳。当时国内政策重心是抗通胀,央行连续提准加息对债市股市都是打击,尤其类滞胀阶段经济已开始走弱,股市遭遇盈利估值“双杀”。现金虽然起到了避险效果,但当时大宗商品在外需支撑下取得了更优表现。 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的衰退期,股票是表现最佳资产。主因为当时央行连续降准降息,流动性宽松环境叠加金融创新催生出“杠杆牛”、股市严重脱离基本面,但事实上当时债市收益也非常可观,是上述18个阶段中累计收益率最高的一次。 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的复苏期,商品是最佳资产。主因为当时供给侧改革去产能,上游产能出清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高弹性,煤炭钢铁等大幅上涨。但当时股市也走出典型的“价值牛”,期间“白马股”受到追捧,不少价值型基金在2017年取得翻倍收益。 2021年以来经历的类滞胀和衰退期,商品表现遥遥领先。疫情后宏观环境更加复杂,大宗商品先后经历了“欧美财政货币化、国内拉闸限电、俄乌冲突升级”为主线的三轮大涨,尤其是供给受损令大宗涨价弹性高、持续性强。这轮大宗牛市更多由外部因素、供给因素主导,因此降低了国内宏观象限轮动对资产配置指导的有效性。 中观行业景气度 中采咨询的中观PMI指数可用于分析行业景气度。目前公布涵盖制造业中15个细分行业,非制造业中20个细分行业。其中,制造业指数经工作日弱季调、非制造业指数经时间序列方法季调,后者与统计局保持一致。每个行业的分项指标除前述问卷涉及内容外,还包含贷款难度、利润趋势、应收账款、员工薪酬等特色指标。 经检验有效性最佳的是新订单指数,其与统计局公布的工业行业营收增速和上市公司各行业营收增速相关度高。其一,测算与工业企业营收增速相关性,数据区间选取2015年至2019年,制造业15个行业中,化学原料、汽车制造、黑色金属加工业相关性超80%,14个行业的相关性超50%;其二,测算与上市公司营收增速相关性。先按证监会分类标准,筛选行业板块内自2010年以来持续存续的样本企业,计算加总后的行业营收增速,再将同比化的行业PMI新订单指数季均处理,数据区间选取2011年至2019年,33个行业中(居民服务业、文体娱乐业样本缺失而剔除),9个行业相关性超过50%,31个行业呈正相关性。 风险提示 1、编制方法调整:PMI统计编制不断完善,本文科普以时下技术细节为基础,有时效性。 2、预测模型偏误:因统计方法和指标含义差别,PMI经济数据预测模型存在预测偏误。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04月27日发布的研报《PMI科普、分析与应用》,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华泰固收 · 张继强团队 欢迎关注【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 感谢您与我们共同分享固收研究的心得、体会、经验与教训, 愿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