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创家电·双周报丨疫情囤货刺激冰箱冰柜需求提升

华创家电·双周报丨疫情囤货刺激冰箱冰柜需求提升

作者:微信公众号【一超家电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2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家电·双周报丨疫情囤货刺激冰箱冰柜需求提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家电朔望谈: 近期受疫情封控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居民出现“囤货潮”。为满足疫情应急需要,居民大量购买冷冻冷藏食品与生鲜蔬菜,对冰箱提出容量更大、保鲜功能更强的要求,由此产生置换或添置冰箱冰柜的意愿。加之此轮疫情影响时间较长,疫情防控力度较大,居家时间持续延长,将推动冰箱冰柜需求上升。故此本篇着重对于冰箱冰柜进行探讨。 多地疫情反复,长期封控催生囤货现象,冰箱冰柜需求增加。3月以来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多地疫情迅速蔓延。多地实施封闭式防控管理政策,上海封闭时间最长。封控期间足不出户,用户囤货需求爆发。在封控城市外卖、餐厅的纷纷关停,抢菜、团购成为居民生活日常,肉蛋奶蔬等食物难以长期存储,冰箱冰柜储存空间的重要性被重新认知。非封控城市群众出于疫情预防心理,各地亦纷纷进行预防性囤货。不少本没有做饭习惯的居民逐渐学会在家做饭,进一步增加了对冰箱的需求。预计短期内疫情影响仍将持续,居家隔离的囤货需求将推动冰箱冰柜的销量增长。 家电品类销售下滑,冰箱冰柜表现较好。根据奥维云网数据,3月冰箱/冰柜销售增速同比分别-2.7%/+0.7%,相较于其他家电品类表现良好,增速仅次于景气度较高的集成灶与洗碗机。此外根据中怡康数据,4月4日-4月10日上海线下冰柜销售额同比提高113.2%,销量同比上涨153.2%。主因近期疫情反复导致居民囤货需求增加,由此带来冰箱冰柜的购置意愿。疫情防控政策下,居民出于应急储备考虑,更倾向于购置容量更大、保鲜功能更强的冰箱,有望加速大容量冰箱份额提升,其中十字四门与法式冰箱较受欢迎。冰柜作为冰箱的存储补充,凭借体积、性价比等优势有望成为家庭的“第二台冰箱”。 本轮疫情防控力度较大,龙头品牌有望受益。奥密克戎传染性更强,本轮疫情较2020年武汉疫情影响更大,且本轮疫情封控力度较大,居民对于冰箱冰柜需求远超2020年。冰箱市场集中度较高,龙头品牌有望受益。国内冰箱市场呈现寡头化竞争格局,CR3长期维持在65%以上。其中海尔作为行业龙头其冰箱保鲜科技一直位于领先地位,能让菜肉储存时间更长、营养保留更多;美的针对用户大容量、超薄嵌入、高效保鲜、净味除菌等需求,针对性发布了微晶系列、净味系列、立式冷柜等产品;海信产品研发着重于养鲜、节能、环保三方面,主打高性价比机型,在中低端产品中占据优势。我们认为三大龙头品牌有望借助此轮冰箱冰柜需求实现销售增长。 本期板块表现: 本期(2022年4月11日-2022年4月24日)沪深300指数下跌5.1%,申万家用电器指数下跌1.0%,跑赢沪深300指数4.2pcts,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涨跌幅榜第5位。从行业PE(TTM)看,家电行业PE(TTM)为14.1倍,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的第20位,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原材料价格: 大家电主要原材料螺纹钢价格本期略有下降,铝、铜价格上升。本期原材料价格涨幅情况分别为:SHFE螺纹钢价格相较上期-0.20%;SHFE铝价格相较上期+0.48%;SHFE铜价格相较于上期+1.90%;DCE塑料价格相较上期-0.89%。液晶面板3月价格下降,32寸、43寸、55寸、65寸面板环比分别下降0、0、2、3美元/片,跌幅分别为0%,0%,1.83%,1.68%。 投资策略: 疫情反复催生囤货需求,冰箱冰柜需求有望集中释放,本期冰箱冰柜增速高于家电行业,且同比增速显著优于20年疫情期间。冰箱市场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有望受益,建议持续关注冰箱市占率较高的海尔、美的、海信等家电头部品牌。 风险提示: 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正文内容 一、疫情封控引发囤货潮,冰箱冰柜需求有望集中释放 近期受疫情封控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居民现“囤货潮”。为满足疫情应急需要,居民大量购买冷冻冷藏食品与生鲜蔬菜,加之疫情影响下居家时间持续性较长,推动冰箱冰柜需求上升。 (一)多地疫情反复,长期封控催生囤货现象 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多地疫情迅速蔓延。3月以来国内疫情反复情况严重,多地疫情快速蔓延。上海、长春、深圳等地病例人数迅速增长。上海新增阳性人数从三月底开始急剧攀升,截至4月22日累计已确诊3.74万人,本土无症状更是高达43.89万人,累计感染率达1.92%,即每52人中有1人感染。长春、深圳疫情近期逐步得到控制,截至4月22日分别累计确诊2.46万人、1442人,确诊人数远低于上海。 多地实施封闭式防控管理政策,上海封闭时间最长。随着国内疫情防疫形势日益严峻,上海、吉林等地区陆续实行封控管制。以上海为例,自3月起部分小区开始强制封闭管制,3月28日上海市宣布实施新一轮切块式封控措施,封控区人员足不出户。截至4月19日,上海市仍有67.6%的居民处于封控区和管控区,部分区域封控时间已超一个月。相比于吉林、深圳等地较早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上海受封控管制政策影响时间最长。 封控期间足不出户,用户囤货需求爆发。在封控城市外卖、餐厅的纷纷关停,抢菜、团购成为居民生活日常,肉蛋奶蔬等食物难以长期存储,冰箱冰柜储存空间的重要性被重新认知。非封控城市群众出于疫情预防心理,各地亦纷纷进行预防性囤货。北京、杭州、南京等地均出现“囤货潮”,居民追求物资充裕的“安全感”,不少本没有做饭习惯的居民逐渐学会在家做饭,进一步增加了对冰箱的需求。 受此轮疫情防控政策影响,部分居民逐步养成了囤货习惯,且由于奥密克戎病毒的长期影响和坚定的动态清零政策,预计短期内疫情影响仍将持续,居家隔离的囤货需求将推动冰箱冰柜的销量增长。 (二)疫情防控推动冰箱冰柜需求增长 家电品类销售下滑,冰箱冰柜表现较好。根据奥维云网数据,3月冰箱/冰柜销售增速同比分别-2.7%/+0.7%,相较于其他家电品类表现良好,增速仅次于景气度较高的集成灶与洗碗机。此外根据中怡康数据显示,4月4日-4月10日上海线下冰柜销售额同比提高113.2%,销量同比上涨153.2%。主因近期疫情反复导致居民囤货需求增加,由此带来冰箱冰柜的购置意愿。 疫情防控政策下居民出于应急储备考虑,更倾向于购置容量更大、保鲜功能更强的冰箱,有望加速大容量冰箱份额提升,其中十字四门与法式冰箱较受欢迎。 过去消费者选择冰箱容量一般根据家庭人口数,按100L/人的冰箱容量计算。但受疫情封控政策影响,多数家庭倾向于选择更大容量的冰箱,例如三口之家可能购买600L冰箱以满足两周以上食材存储需求。同时囤货也对冰箱保鲜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许多居民会一次性采购大量食材,保鲜强的冰箱能延长食材存储期限。 分冰箱容积段来看,600L及以上容量的冰箱零售额占据主导,合计占比超过50%。其中600L容量冰箱份额近三年迅速提升,从2019年1月的24.9%提升至2022年1月的40.7%,增长15.8pcts。在本轮疫情影响下600L及以上的大容量冰箱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1Q4中国冰箱线下市场十字四门、法式多门、对开门冰箱零售额占比分别为31.6%、29.3%、25.3%,在线上市场零售额占比分别为25.6%、13.4%、39.0%。十字四门冰箱有丰富精细的分区结构,因此在线上线下都较受欢迎。而法式多门因占地面积较小且储存空间大于传统三开门,同样受到消费者青睐。 冰柜作为冰箱的存储补充,凭借体积、性价比等优势有望成为家庭的“第二台冰箱”。 近期冰柜在知乎、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上的讨论量高涨,一些家庭开始考虑添置冰柜,冰柜甚至出现库存不足现象,4月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京东上“冷柜热卖榜”前十中多个商品一度显示无货状态。 相对冰箱而言,由于多数冰柜分区较少,因此其有效冷冻空间更大。同时冰柜体积较小,立式冰柜普遍占地面积仅0.3平方米,可以灵活摆放,更易融入现有厨房格局。而对比冰箱价格普遍在3000元左右,小型家用冰柜的价格一般在1000元以下,相对于购置第二台冰箱,选择冰柜性价比更高,有望成为家庭的“第二台冰箱”。 (三)本轮疫情防控力度大,龙头品牌有望受益 奥密克戎传染性更强,较2020年武汉疫情影响更大。2020年疫情初期R0值约为2.2,而本轮奥密克戎病毒R0值为5.5,传染性更强。此外,武汉疫情时R0值在20天后就降到1左右,R0为1以下表示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而此轮上海疫情,R0值经过45天仍在1以上,4月22日R0值为1.13,说明疫情仍未受控。此轮上海疫情已波及除西藏外所有30个省份,上海累计阳性人数已超20年武汉疫情。 本轮疫情封控力度较大,居民对于冰箱冰柜需求远超2020年。考虑到奥密克戎病毒极强的传染性特点,上海、深圳、吉林、苏州等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封控措施。而2020年疫情防控政策对外卖、超市购物管控力度相对不大,虽然同受疫情居家影响但人们对囤货需求并不明显,故冰箱销售下滑明显。本轮疫情管控力度较强迫使民不得不留出足够储藏空间以应对不时之需,因此冰箱销售同比显著优于20年。 冰柜需求大幅增长,社区团购冰柜与小家电受欢迎。根据奥维云网数据,4月11日-4月17日,冰柜线下销量同比上涨46.44%,线上销量同比上涨31.71%。根据渠道调研,上海冰箱冰柜需求大幅增长,冰柜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美的表示,上海冰柜同比增长100%以上,冰柜和冰箱销售比例从疫情前的1:9提升到现在的1:1。疫情期间,美的在上海开展社区团购,品类以小家电和冰柜等免安装类家电为主。预计上海解封后,住家面积较大的用户会倾向于购买冰柜储存食物,现有冰箱容量较小的用户会置换大容量冰箱,冰箱冰柜需求短期持续。 冰箱市场集中度较高,龙头品牌有望受益。国内冰箱市场呈现寡头化竞争格局,CR3长期维持在65%以上。其中海尔作为行业龙头其冰箱保鲜科技一直位于领先地位,能让菜肉储存时间更长、营养保留更多;美的针对用户大容量、超薄嵌入、高效保鲜、净味除菌等需求,针对性发布了微晶系列、净味系列、立式冷柜等产品;海信产品研发着重于养鲜、节能、环保三方面,主打中低端性价比机型,在中低端产品中占据优势。我们认为三大龙头品牌有望借助此轮冰箱冰柜需求实现销售增长。 综合来看,国内冰箱冰柜行业或受疫情囤货潮影响,需求有望集中释放,短期冰箱冰柜销量有上升趋势。但囤菜现象并非常态,中期长期来看随着消费者购物回归理性,近期热销或难以持续,为整体行业带来的增量有限。 二、板块行情回顾 本期(2022年4月11日-2022年4月24日)沪深300指数下跌5.1%,申万家用电器指数下跌1.0%,跑赢沪深300指数4.2pcts,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涨跌幅榜第5位。从行业PE(TTM)看,家电行业PE(TTM)为14.1倍,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的第20位,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板块个股涨跌幅方面,涨幅前五:小熊电器(+25.2%)、比依股份(+23.5%)、新宝股份(+11.1%)、北鼎股份(+9.9%)、海信家电(+7.9%);跌幅前三:九号公司(-12.5%)、三花智控(-11.6%)、创维数字(-8.8%)。 外资持股方面,截至2022年4月22日,北上资金对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老板电器、苏泊尔、三花智控和九阳股份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0.1%、17.4%、10.0%、9.5%、8.4%、25.3%和9.5%,较上期分别+0.25pct、+0.08pct、-0.18pct、-0.40pct、-0.09pct、-0.13pct和-0.44pct,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获外资加配。(注:此处统计口径为北上资金持有股数/流通A股股数。) 三、行业数据变化 (一)原材料数据变化 大家电主要原材料螺纹钢价格本期略有下降,铝、铜价格上升。我们分别选取SHFE螺纹钢、SHFE铝、SHFE铜、DCE塑料、液晶面板结算价格作为原材料成本跟踪指标。本期原材料价格涨幅情况分别为:SHFE螺纹钢价格相较上期-0.20%;SHFE铝价格相较上期+0.48%;SHFE铜价格相较于上期+1.90%;DCE塑料价格相较上期-0.89%。液晶面板3月价格下降,32寸、43寸、55寸、65寸面板环比分别下降0、0、2、3美元/片,跌幅分别为0%,0%,1.83%,1.68% 家电成本指数高位企稳。我们建立“成本指数”以反映家电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变化。年初以来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尽管短期略有回落但整体仍在高位波动,本期空调/冰箱/洗衣机成本指数分别为61.0%/57.7%/74.0%,较相较上期-0.2%/-0.7%/-0.7%,家电成本指数高位企稳。 (二)家电行业数据 地产竣工及销售数据: 2022年3月住宅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均同比下降明显,其中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6%;住宅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1.3%。 家电社零数据: 2022年3月社零累计总额3.4万亿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3.5%,其中家电类社零总额752.2亿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4.3%。 家电行业2月部分数据已更新: 空调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2年2月空调产量970.10万台,同比增加11.3%,总销量968.64万台,同比增加10.6%。其中内销量为382.97万台,增速为3.8%;外销量为585.7万台,增速为15.5%。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1月空调零售额同比-32.25%、零售量同比-37.21%,零售均价同比+9.1%,行情有所下降。行业格局方面,格力/美的零售额份额分别为32.63%、32.76%,环比上月分别-3.10pcts、+2.58pcts。 冰箱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2年2月冰箱产量532.40万台,同比增加15.74总销量551.27万台,同比增加1.89%。其中内销量为279.25万台,增速为16.52%,而外销量为272.02万台,增速-9.74%。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1月冰箱零售额同比-15.98%、零售量同比-24.78%,零售均价同比+13.7%,产业结构升级持续。行业格局方面,海尔/美的系零售额份额分别为36.20%、14.32%,环比上月分别-4.84pct、+4.10pcts。 洗衣机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2年2月洗衣机产量463.08万台,同比增长4.09%,总销量461.94万台,同比减少1.57%。其中内销量为255.06万台,增速为6.67%,外销量为206.88万台,增速-10.13%。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1月洗衣机零售额同比-21.96%、零售量同比-27.33%,零售均价同比23.23%,价格上行。行业格局方面,海尔/美的系零售额份额分别为44.2%、23.2%,环比上月分别+0pcts、+2.22pcts。 油烟机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2年1月油烟机产量212.1万台,同比减少13.60%,总销量187万台,同比减少14.92%。其中内销量为94.5万台,增速为-19.37%,外销量为92.5万台,增速-9.84%。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1月油烟机零售额同比-21.16%、零售量同比-25.97%,零售均价同比+9.17%,价格持续上行。行业格局方面,老板/方太零售额份额分别为25.71%、27.44%。 四、行业公告及新闻 (一)重点公司公告 1、【海尔智家】股份回购:公司于4月13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41万股,每股价格23.70-24.00元,已支付资金980.72万元。 2、【帅丰电器】年度披露: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9.78亿元,同增36.93%;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增26.95%;基本每股收益1.75元。 3、【火星人】年度披露: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3.19亿元,同增43.65%;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增36.53%;基本每股收益0.93元。 5、【亿田智能】年报披露: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同增71.66%;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增45.76%;基本每股收益1.96元。 6、【老板电器】年报披露: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13.32亿元,同降19.81%。一季度报告: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6亿元,同比增长9.32%;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2.47%。 7、【海信家电】增资扩股:4月18日,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员利公司、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增资扩股协议》,海信视像以其自有的注塑、钣金相关设备对标的公司进行单方面增资,增资价格以标的公司2021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的经审计账面净资产为依据确定,出资金额以2021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设备评估价值为依据,确定为6353.55万元。 8、【浙江美大】一季报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约4.13亿元,同比增加12.15%;净利润约1.22亿元,同比增加20.92%;基本每股收益0.19元,同比增加18.75%。 9、【三花智控】质押解除:截至2022年4月20日,三花控股持有公司股份约10.5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44%。本次股份解除质押后,三花控股所持有公司股份累计被质押约1.98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18.7%,占公司总股本的5.51%。 10、【极米科技】年报披露: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0.38亿元,同比增长42.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3亿元,同比增长79.87%。 11、【石头科技】年报披露:2021年营业收入约58.37亿元,同比增加28.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02亿元,同比增加2.41%。一季度报告:2022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22.30%;归母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8.76%;扣非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7.06%。股权激励:本次激励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不超过 24.83 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 0.37%。 (二)行业新闻 1、涨价、新风、服务竞争成空调旺季市场趋势 伴随华南近日每天最高温度超过30℃,国内空调旺季市场也正式启动。由于原材料成本增加,叠加疫情影响,涨价、搭载新风技术、服务竞争成为今年空调旺季市场的趋势。 空调换新需求有待激活,产品和运营成本又上升,令厂家、渠道和服务网点都把焦点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据奥维云网(AVC)的推总数据,2021年国内空调零售额1527亿元,同比下降1.2%;零售量4689万台,同比下降8.7%。空调市场处于低基数下恢复不达预期的状态。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有大量的换新需求。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颁布的标准,空调的安全使用寿命为10年。十年前的2012年,家电下乡政策实施。这意味着家电下乡的大批空调已到了安全使用年限,预计2022年约有5000万台空调达到安全使用年限。 当下中国空调市场已进入存量市场的争夺,大量潜在的更新需求有待释放。以旧换新,成为从厂家到商家激活市场的共同选择。美的今年3月底启动废旧家电绿色回收行动,针对空调等四类大家电,不限品牌,提供绿色回收和换新补贴服务,可拆、送、装同步。与此同时,渠道端也推出各项“以旧换新”政策。 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提升附加值,是空调业上下游都在思索的,新风无疑是新的风口。海信家电(000921.SZ)2022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83.04亿元,同比增长31.35%;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22.1%。并表日本三电公司,海信家用空调与商用空调加强生产和技术协同,海信空调今年坚持以新风产品来提升增值和份额,这些都助其业绩改善。美的、格力、海尔、TCL等也在加大新风空调的推广力度。 据奥维云网线上监测数据,2019-2021年,国内新风空调的参与品牌数由4个增至10个,在售机型从26个增至123个。新风空调市场高速增长,2021年线上销售额8.2亿元,同比提升492.7%;线下销售额19.1亿元,同比提升57.4%。新风空调的渗透率大幅提升始于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人们对健康和空气质量更加看重。奥维云网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新风空调品类零售量占比0.06%, 2021年新风空调品类零售量占比0.63%。从产品看,新风空调的新风量逐渐增加。从潜力看,新风空调的渗透率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 奥维云网预测,2022年中国国内家用空调市场会获得不错的增长,销售额1665亿元,销量5052万台。“整个行业还是需要龙头企业稳定市场合理定价,在国家政策层面还需要防止恶性竞争,做好市场产品监管,推崇技术创新和品质良性竞争,规避一味低价拉低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损害消费者权益和中国空调产品海外市场口碑。”(第一家电网) 2、疫情之下频现抢购潮 大容量冰箱有望“香”下去 “囤货,买大容量冰箱。”是这几天不少网友立下的Flag,而处于闭环管理中的上海更是出现了整个小区团购大容量冰箱或者冷柜的现象,虽然社区一再强调非必要不团购,但对于不少正在居家隔离的人来说大容量冰箱就是当下的必需品,而这也仅仅是最近两周在全国上演的抢大容量冰箱热潮的一个缩影。 大容量冰箱之所以受消费者青睐主要是因为在疫情期间,人们长时间居家,外出采购频次减少,需要利用此类冰箱来尽可能多地储存食物、药品,而一个大容积冰箱通常在450-700升之间,可以装下一家3-6口人每日三餐,甚至能让全家人一周食谱不重样,在这种情况下,大容量冰箱不仅满足了一家人生活需要,而且给人“家有隔夜粮,心里不发慌”的安全感。中国家电网记者从大中电器卖场销售人员那里了解到,自疫情开始后,有很多人来咨询换大容量冰箱,不光是为着冰箱能装,更重要的是看着冰箱满满的,心理踏实。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提升大容量冰箱结构性占比也是势在必行,开年以来,铜、铝、钢材等大宗原材料价格轮番上涨,致使包括冰箱在内的多数白电企业成本压力持续加大,而为了消化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企业只能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与智能化程度,生产大容量、多功能的高端冰箱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冰箱未来势必还会往大容量、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奥维云网大家电事业部研究总监裴东敏向中国家电网记者分析:“未来大容量冰箱在技术上还会进一步精进,延长食品保鲜期,并且往可视化方向发展,在外观设计上则会注重与装修风格融合,实现私人定制。”毋庸置疑,如果冰箱可以深挖智能保鲜的技术“护城河”,深度融入家居场景,就能为市场与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中国家电网) (三)近期报告速递 1、《集成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浪潮成势,四问格局始见金》20220420 我们集成灶系列探索至今已一年有余,如前所期赛道蓬勃、浪潮势成,而伴随渗透推广和博弈演变,集成灶正在发生新变化,结合持续跟踪思考推演,我们深入探讨当下关键的渠道演变、品牌树立、赛道成长终局乃至竞争格局推演。 2、《清洁电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三维演绎,生长与竞争共存》20220316 本篇清洁电器行业深度是我们在清洁赛道的持续性研究的体现。继2021年初的《拖地元年》、上半年的科沃斯和下半年的石头科技等深度之后,清洁电器赛道的市场研究已逐步成型但仍有诸多质疑。因此本篇由变化演绎,分别从赛道发展阶段、核心驱动因素、区域市场竞争等维度出发,由已有数据推演赛道后续发展。 五、风险提示 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华创家电团队介绍 组长、首席研究员:秦一超 浙江大学工学硕士,3 年家电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东兴证券、申港证券,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研究员:田思琦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樊翼辰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理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伍迪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金融数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欢迎关注华创家电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