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重大事项点评:回购股份推进员工持股计划,携手地平线加深智能化合作【国信汽车】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比亚迪重大事项点评:回购股份推进员工持股计划,携手地平线加深智能化合作【国信汽车】》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比亚迪系列 车中旭霞 公司深度: 《深度复盘:比亚迪乘用车的布局演变与战术分析》——2021-06-07 《锐意进取、“王朝”降临》——2019-05-15 公司点评: 《比亚迪(002594.SZ)-重大事项快评-回购股份推进员工持股计划,携手地平线加深智能化合作》——20220425 《比亚迪(002594.SZ)-2022年一季报预告点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新能源市占率持续领跑》——20220419 《比亚迪(002594.SZ)-2021年报点评-汽车业务高速增长,新能源车市占率持续提升》——20220401 《比亚迪-002594-重大事件快评:2月新能源市占率接近30%,多款新车型蓄势待发》——20220306 《比亚迪-002594-重大事件快评:1月销量跑赢行业,进入全球品牌价值500强》——2022-02-06 《比亚迪-002594-重大事件快评:12月产销再创新高,重磅车型陆续登场》 ——2022-01-16 《比亚迪-002594-2021三季报点评:量利齐升,环比改善》 ——2021-10-30 《比亚迪-002594-重大事件快评:9月新能源销量创新高,纯电插混并驾齐驱》 ——2021-10-11 《比亚迪-002594-重大事件快评:E平台3.0重磅发布,8月新能源销量再创新高》 ——2021-09-10 《比亚迪-002594-2021中报点评:营收高速增长,优先扩充体量》 ——2021-09-02 《2020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2021有望迎来产品强势周期》——2021-04-01 《事件快评:1月新能源销量同比+183%,比亚迪汉持续热销》——2021-02-10 《2020三季报点评:新品周期持续向上,关注边际变化》——2020-11-02 《2020年8月产销点评:“汉”引领复苏,8月销量同比增长2.15%》——2020-09-09 《2020中报点评:新品周期开启,业绩超预期》——2020-08-31 《公司快评:高端车型汉上市,品牌力持续向上》——2020-07-14 《2019中报点评:中报符合预期,新品投放保障持续增长》——2019-08-22 《2018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龙头地位稳固》——2019-03-28 回购股份推进员工持股计划,携手地平线加深智能化合作 事项 比亚迪拟以18-18.5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2022年4月22日,公司发布2022年回购股份方案和员工持股计划,拟以18-18.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不超300元/股,按当日收盘价234.04元/股计算占总股本0.27%,将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回购股份的方式以集中竞价交易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方式回购,回购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以0元/股价格受让给激励对象,业绩考核条件为2022-2024年营收增速不低于30%/20%/20%。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对象包括公司职工代表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比亚迪集团的中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2,000人,受让价格为0元/股。员工持股计划业绩考核条件为2022/2023/2024年营收增速不低于30%/20%/20%,将于过户满12/24/36个月后分别解锁30%/30%/40%。按最高总费用18.5亿元预计,2022-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5.4/8.0/3.9/1.2亿元。 携手地平线加深智能化合作,2023年部分上市车型将搭载征程5。2022年4月21日,比亚迪与地平线正式宣布达成定点合作,比亚迪将在其部分车型上搭载地平线高性能、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征程5,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行泊一体方案,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功能。按照计划,搭载地平线征程5的比亚迪车型最早将于2023年中上市。 国信汽车观点 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31万辆,渗透率约为15%。我们预计,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967万辆,渗透率约为40%。2021-2025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31%。2022年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5万辆,市场份额约为23%,市占率排名第一。从主线逻辑看,比亚迪对上游产业链深度布局,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实力雄厚;对下游终端市场的把握能力明显改善,纯电插混双轮驱动,接连推出爆款新车。赛道成长性好+产业链实力强+市场份额高,优质行业的优质巨头逐渐明朗。从支线逻辑看,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以结构创新的方式大幅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通过针刺试验证明了电池包的安全性,技术实力领先,已配套一汽红旗E-QM5、赛力斯SF5、长安CS55、东风岚图FREE、福特Mustang Mach-E、林肯冒险家 PHEV等诸多车型。未来刀片电池的外供客户有望进一步拓展,伴随储能电池的高速发展,为比亚迪带来较大的业务增量。我们维持202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2/23/24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64/123/221亿元,对应EPS为2.20/4.24/7.60元,对应PE为107/56/31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论 比亚迪拟以18-18.5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2022年4月22日,公司发布2022年回购股份方案和员工持股计划,拟以18-18.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不超300元/股,按当日收盘价234.04元/股计算占总股本0.27%,将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回购股份的方式以集中竞价交易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方式回购,回购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按回购金额上限人民币18.5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人民币300元/股进行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为6,166,667股,约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212%;按回购金额下限人民币18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人民币300元/股进行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为6,000,000股,约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206%。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为人民币2,957.8亿元,货币资金约为人民币504.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约为人民币950.7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64.76%。假设此次回购金额按照上限人民币18.5亿元,根据2021年12月31日的财务数据测算,回购资金约占公司总资产的0.625%、约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1.946%。 业绩考核条件为2022-2024年营收增速不低于30%/20%/20% 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对象包括公司职工代表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比亚迪集团的中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2,000人,受让价格为0元/股。 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持有的标的股票分三期解锁,解锁时点分别为自公司公告最后一笔标的股票过户至本员工持股计划名下之日起满12个月、24个月、36个月,每期解锁的标的股票比例分别为30%、30%、40%。 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的解锁对公司层面和个人层面均有业绩考核,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条件为2022/2023/2024年营收增速不低于30%/20%/20%。 对参与对象的个人业绩考核也是2022—2024年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在达到公司业绩考核指标的前提下,持有人当期实际解锁标的股票权益份额=持有人当期计划解锁标的股票权益份额×个人层面业绩考核结果对应的解锁比例。因个人层面业绩考核结果不能解锁的标的股票权益由管理委员会收回并分配给管理委员会指定的具备参与本员工持股计划资格的受让人。 假设单位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以2022年4月21日公司股票收盘价234.04元/股进行测算,公司实施本员工持股计划应确认的最高总费用预计为185,000万元,该费用由公司在锁定期内,按每次解除锁定的比例分摊,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预计2022-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5.4/8.0/3.9/1.2亿元。 携手地平线加深智能化合作,2023年部分上市车型将搭载征程5 2022年4月21日,比亚迪与地平线正式宣布达成定点合作,比亚迪将在其部分车型上搭载地平线高性能、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征程5,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行泊一体方案,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功能。按照计划,搭载地平线征程5的比亚迪车型最早将于2023年中上市。 地平线的第三代车规级产品征程5兼具大算力和高性能,单颗芯片AI算力最高可达128 TOPS,支持16路摄像头感知计算,能够支持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多传感器融合、预测和规划控制等需求。此外,征程5芯片获得全球公认的汽车功能安全标准——TüV ISO 26262 ASIL-B 功能安全认证,成为国内首颗基于ISO 26262功能安全流程开发的车规级AI芯片。 荣获广东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多项技术国际领先 2022年4月15日,比亚迪《高端纯电动乘用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高可靠性大电流IGBT器件关键技术研发及规模化应用》项目分别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二等奖。 公司《高端纯电动乘用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重点突破了三大新能源技术:1)“三明治”结构高安全无模组刀片电池系统,彻底解决了动力电池热失控的痛点,同时能量密度高达240Wh/L;2)大功率低损耗SiC模块控制器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出首款量产车规级SiC驱动模块控制器,驱动总成综合效率达89%;3)充驱一体高电压深度集成架构,可实现最大充电功率超300kW。此项目突破了高端纯电动汽车安全、续航、动力协同提升的难题,其中刀片电池和充驱一体集成架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高可靠性大电流IGBT器件关键技术研发及规模化应用》项目成功打造了国内车规级IGBT、FRD芯片设计与制造—模块设计与制造—整车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开发出了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工业领域应用的IGBT芯片、FRD芯片和高可靠性的IGBT模块,突破了自主设计与制造的难题,有力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健康发展。截至2021年底,比亚迪车规级功率器件累计装车超过180万辆,累计装车量已达国内第一。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车型矩阵丰富,纯电&插混“两条腿齐步走” 2021年公司纯电乘用车销量主要由汉EV/秦PLUS EV/元EV贡献,插混车型销量主要由秦PLUS DM/宋DM/唐DM贡献。据统计,中国约有60%家庭没有汽车,公司将DMI混动系列车型定位为家庭首购高性价比车,可油可电的动力配置能满足大多数家庭出行使用场景,纯电车型则定义为家庭增购车型,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因此公司预计未来PHEV与EV车型销量比约为6:4。公司在售车型中,比亚迪汉的热度最高,DM加持后预计月销量达3万;纯电车型元PLUS和海豚供不应求,目前订单3万/月,远超0.5万/月的预期,受产能限制现月交付只有1万左右。2022年公司将陆续推出王朝系列车型汉DM-i/DM-p、唐DM-i/DM-p和改款车型,海洋系列车型海豹、海狮和海鸥,军舰系列车型驱逐舰、巡洋舰和登陆舰,以及腾势品牌和高端品牌的车型等,丰富的车型矩阵将助力公司冲击更高的销量目标。 投资建议:主线看汽车,支线看电池,维持“增持”评级 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31万辆,渗透率约为15%。我们预计,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967万辆,渗透率约为40%。2021-2025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31%。2022年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5万辆,市场份额约为23%,市占率排名第一。从主线逻辑看,比亚迪对上游产业链深度布局,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实力雄厚;对下游终端市场的把握能力明显改善,纯电插混双轮驱动,接连推出爆款新车。赛道成长性好+产业链实力强+市场份额高,优质行业的优质巨头逐渐明朗。从支线逻辑看,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以结构创新的方式大幅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通过针刺试验证明了电池包的安全性,技术实力领先,已配套一汽红旗E-QM5、赛力斯SF5、长安CS55、东风岚图FREE、福特Mustang Mach-E、林肯冒险家 PHEV等诸多车型。未来刀片电池的外供客户有望进一步拓展,伴随储能电池的高速发展,为比亚迪带来较大的业务增量。我们维持202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2/23/24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64/123/221亿元,对应EPS为2.20/4.24/7.60元,对应PE为107/56/3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反复和芯片紧缺影响产能释放和交付,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分析师承诺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风险提示 本报告版权归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所有,仅供我公司客户使用。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复制或传播。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我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我公司不保证该资料及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资料、建议及推测仅反映我公司于本报告公开发布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我公司可能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建议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我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我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处于最新状态;我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 本报告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要约或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报告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我公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说明 本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是指取得监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资格的机构及其咨询人员为证券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的相关信息、分析、预测或建议,并直接或间接收取服务费用的活动。 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并向客户发布的行为。 国信汽车首席分析师:唐旭霞 手机/微信:18682213292 邮箱:tangxx@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9080002 国信汽车分析师:戴仕远 手机/微信:18221932869 邮箱:daishiyuan@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21060004 国信汽车分析师:周俊宏 手机/微信:13641845878 邮箱:zhoujunhong@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20070002 联系人:余晓飞 手机/微信:13726227946 邮箱:yuxiaofei1@guosen.com.cn
比亚迪系列 车中旭霞 公司深度: 《深度复盘:比亚迪乘用车的布局演变与战术分析》——2021-06-07 《锐意进取、“王朝”降临》——2019-05-15 公司点评: 《比亚迪(002594.SZ)-重大事项快评-回购股份推进员工持股计划,携手地平线加深智能化合作》——20220425 《比亚迪(002594.SZ)-2022年一季报预告点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新能源市占率持续领跑》——20220419 《比亚迪(002594.SZ)-2021年报点评-汽车业务高速增长,新能源车市占率持续提升》——20220401 《比亚迪-002594-重大事件快评:2月新能源市占率接近30%,多款新车型蓄势待发》——20220306 《比亚迪-002594-重大事件快评:1月销量跑赢行业,进入全球品牌价值500强》——2022-02-06 《比亚迪-002594-重大事件快评:12月产销再创新高,重磅车型陆续登场》 ——2022-01-16 《比亚迪-002594-2021三季报点评:量利齐升,环比改善》 ——2021-10-30 《比亚迪-002594-重大事件快评:9月新能源销量创新高,纯电插混并驾齐驱》 ——2021-10-11 《比亚迪-002594-重大事件快评:E平台3.0重磅发布,8月新能源销量再创新高》 ——2021-09-10 《比亚迪-002594-2021中报点评:营收高速增长,优先扩充体量》 ——2021-09-02 《2020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2021有望迎来产品强势周期》——2021-04-01 《事件快评:1月新能源销量同比+183%,比亚迪汉持续热销》——2021-02-10 《2020三季报点评:新品周期持续向上,关注边际变化》——2020-11-02 《2020年8月产销点评:“汉”引领复苏,8月销量同比增长2.15%》——2020-09-09 《2020中报点评:新品周期开启,业绩超预期》——2020-08-31 《公司快评:高端车型汉上市,品牌力持续向上》——2020-07-14 《2019中报点评:中报符合预期,新品投放保障持续增长》——2019-08-22 《2018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龙头地位稳固》——2019-03-28 回购股份推进员工持股计划,携手地平线加深智能化合作 事项 比亚迪拟以18-18.5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2022年4月22日,公司发布2022年回购股份方案和员工持股计划,拟以18-18.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不超300元/股,按当日收盘价234.04元/股计算占总股本0.27%,将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回购股份的方式以集中竞价交易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方式回购,回购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以0元/股价格受让给激励对象,业绩考核条件为2022-2024年营收增速不低于30%/20%/20%。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对象包括公司职工代表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比亚迪集团的中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2,000人,受让价格为0元/股。员工持股计划业绩考核条件为2022/2023/2024年营收增速不低于30%/20%/20%,将于过户满12/24/36个月后分别解锁30%/30%/40%。按最高总费用18.5亿元预计,2022-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5.4/8.0/3.9/1.2亿元。 携手地平线加深智能化合作,2023年部分上市车型将搭载征程5。2022年4月21日,比亚迪与地平线正式宣布达成定点合作,比亚迪将在其部分车型上搭载地平线高性能、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征程5,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行泊一体方案,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功能。按照计划,搭载地平线征程5的比亚迪车型最早将于2023年中上市。 国信汽车观点 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31万辆,渗透率约为15%。我们预计,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967万辆,渗透率约为40%。2021-2025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31%。2022年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5万辆,市场份额约为23%,市占率排名第一。从主线逻辑看,比亚迪对上游产业链深度布局,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实力雄厚;对下游终端市场的把握能力明显改善,纯电插混双轮驱动,接连推出爆款新车。赛道成长性好+产业链实力强+市场份额高,优质行业的优质巨头逐渐明朗。从支线逻辑看,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以结构创新的方式大幅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通过针刺试验证明了电池包的安全性,技术实力领先,已配套一汽红旗E-QM5、赛力斯SF5、长安CS55、东风岚图FREE、福特Mustang Mach-E、林肯冒险家 PHEV等诸多车型。未来刀片电池的外供客户有望进一步拓展,伴随储能电池的高速发展,为比亚迪带来较大的业务增量。我们维持202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2/23/24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64/123/221亿元,对应EPS为2.20/4.24/7.60元,对应PE为107/56/31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论 比亚迪拟以18-18.5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2022年4月22日,公司发布2022年回购股份方案和员工持股计划,拟以18-18.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不超300元/股,按当日收盘价234.04元/股计算占总股本0.27%,将用于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回购股份的方式以集中竞价交易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方式回购,回购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按回购金额上限人民币18.5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人民币300元/股进行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为6,166,667股,约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212%;按回购金额下限人民币18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人民币300元/股进行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为6,000,000股,约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0.206%。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为人民币2,957.8亿元,货币资金约为人民币504.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约为人民币950.7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64.76%。假设此次回购金额按照上限人民币18.5亿元,根据2021年12月31日的财务数据测算,回购资金约占公司总资产的0.625%、约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1.946%。 业绩考核条件为2022-2024年营收增速不低于30%/20%/20% 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对象包括公司职工代表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比亚迪集团的中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2,000人,受让价格为0元/股。 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持有的标的股票分三期解锁,解锁时点分别为自公司公告最后一笔标的股票过户至本员工持股计划名下之日起满12个月、24个月、36个月,每期解锁的标的股票比例分别为30%、30%、40%。 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的解锁对公司层面和个人层面均有业绩考核,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条件为2022/2023/2024年营收增速不低于30%/20%/20%。 对参与对象的个人业绩考核也是2022—2024年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在达到公司业绩考核指标的前提下,持有人当期实际解锁标的股票权益份额=持有人当期计划解锁标的股票权益份额×个人层面业绩考核结果对应的解锁比例。因个人层面业绩考核结果不能解锁的标的股票权益由管理委员会收回并分配给管理委员会指定的具备参与本员工持股计划资格的受让人。 假设单位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以2022年4月21日公司股票收盘价234.04元/股进行测算,公司实施本员工持股计划应确认的最高总费用预计为185,000万元,该费用由公司在锁定期内,按每次解除锁定的比例分摊,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预计2022-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5.4/8.0/3.9/1.2亿元。 携手地平线加深智能化合作,2023年部分上市车型将搭载征程5 2022年4月21日,比亚迪与地平线正式宣布达成定点合作,比亚迪将在其部分车型上搭载地平线高性能、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征程5,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行泊一体方案,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功能。按照计划,搭载地平线征程5的比亚迪车型最早将于2023年中上市。 地平线的第三代车规级产品征程5兼具大算力和高性能,单颗芯片AI算力最高可达128 TOPS,支持16路摄像头感知计算,能够支持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多传感器融合、预测和规划控制等需求。此外,征程5芯片获得全球公认的汽车功能安全标准——TüV ISO 26262 ASIL-B 功能安全认证,成为国内首颗基于ISO 26262功能安全流程开发的车规级AI芯片。 荣获广东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多项技术国际领先 2022年4月15日,比亚迪《高端纯电动乘用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高可靠性大电流IGBT器件关键技术研发及规模化应用》项目分别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二等奖。 公司《高端纯电动乘用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重点突破了三大新能源技术:1)“三明治”结构高安全无模组刀片电池系统,彻底解决了动力电池热失控的痛点,同时能量密度高达240Wh/L;2)大功率低损耗SiC模块控制器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出首款量产车规级SiC驱动模块控制器,驱动总成综合效率达89%;3)充驱一体高电压深度集成架构,可实现最大充电功率超300kW。此项目突破了高端纯电动汽车安全、续航、动力协同提升的难题,其中刀片电池和充驱一体集成架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高可靠性大电流IGBT器件关键技术研发及规模化应用》项目成功打造了国内车规级IGBT、FRD芯片设计与制造—模块设计与制造—整车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开发出了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工业领域应用的IGBT芯片、FRD芯片和高可靠性的IGBT模块,突破了自主设计与制造的难题,有力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健康发展。截至2021年底,比亚迪车规级功率器件累计装车超过180万辆,累计装车量已达国内第一。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车型矩阵丰富,纯电&插混“两条腿齐步走” 2021年公司纯电乘用车销量主要由汉EV/秦PLUS EV/元EV贡献,插混车型销量主要由秦PLUS DM/宋DM/唐DM贡献。据统计,中国约有60%家庭没有汽车,公司将DMI混动系列车型定位为家庭首购高性价比车,可油可电的动力配置能满足大多数家庭出行使用场景,纯电车型则定义为家庭增购车型,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因此公司预计未来PHEV与EV车型销量比约为6:4。公司在售车型中,比亚迪汉的热度最高,DM加持后预计月销量达3万;纯电车型元PLUS和海豚供不应求,目前订单3万/月,远超0.5万/月的预期,受产能限制现月交付只有1万左右。2022年公司将陆续推出王朝系列车型汉DM-i/DM-p、唐DM-i/DM-p和改款车型,海洋系列车型海豹、海狮和海鸥,军舰系列车型驱逐舰、巡洋舰和登陆舰,以及腾势品牌和高端品牌的车型等,丰富的车型矩阵将助力公司冲击更高的销量目标。 投资建议:主线看汽车,支线看电池,维持“增持”评级 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31万辆,渗透率约为15%。我们预计,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967万辆,渗透率约为40%。2021-2025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31%。2022年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5万辆,市场份额约为23%,市占率排名第一。从主线逻辑看,比亚迪对上游产业链深度布局,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实力雄厚;对下游终端市场的把握能力明显改善,纯电插混双轮驱动,接连推出爆款新车。赛道成长性好+产业链实力强+市场份额高,优质行业的优质巨头逐渐明朗。从支线逻辑看,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以结构创新的方式大幅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通过针刺试验证明了电池包的安全性,技术实力领先,已配套一汽红旗E-QM5、赛力斯SF5、长安CS55、东风岚图FREE、福特Mustang Mach-E、林肯冒险家 PHEV等诸多车型。未来刀片电池的外供客户有望进一步拓展,伴随储能电池的高速发展,为比亚迪带来较大的业务增量。我们维持2022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2/23/24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64/123/221亿元,对应EPS为2.20/4.24/7.60元,对应PE为107/56/3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反复和芯片紧缺影响产能释放和交付,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分析师承诺 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风险提示 本报告版权归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所有,仅供我公司客户使用。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复制或传播。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我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我公司不保证该资料及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资料、建议及推测仅反映我公司于本报告公开发布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我公司可能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建议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我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我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处于最新状态;我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 本报告仅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要约或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个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报告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我公司及雇员对投资者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而造成的一切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说明 本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是指取得监管部门颁发的相关资格的机构及其咨询人员为证券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的相关信息、分析、预测或建议,并直接或间接收取服务费用的活动。 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并向客户发布的行为。 国信汽车首席分析师:唐旭霞 手机/微信:18682213292 邮箱:tangxx@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9080002 国信汽车分析师:戴仕远 手机/微信:18221932869 邮箱:daishiyuan@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21060004 国信汽车分析师:周俊宏 手机/微信:13641845878 邮箱:zhoujunhong@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20070002 联系人:余晓飞 手机/微信:13726227946 邮箱:yuxiaofei1@guosen.com.cn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