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宏观:周报(2022.4.24)】投资、出口是一季度经济数据的重要支撑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中银宏观:周报(2022.4.24)】投资、出口是一季度经济数据的重要支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及贸易顺差,是一季度GDP增速的重要支撑。财政收减支增,支出节奏加快且继续向基建倾斜。 摘要 国内数据 本周一季度经济、财政数据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受俄乌冲突和疫情影响较大。一季度实际GDP增速虽然符合市场预期,但考虑到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后市场下调了预期,因此4.8%的经济增速整体偏弱。相较1-2月经济数据的超预期,3月经济数据当中不仅反应了俄乌冲突的影响,还包括了国内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从当月增速来看,消费增速大幅下降、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回落、房地产投资增速仍在寻底,相较之下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高增长和基建投资增速上升是3月经济数据中的亮点。整体来看,市场明显低估了疫情对消费的冲击,疫情对生产端的负面影响也较市场预期更大,与市场预期方向一致的是,基建投资是托底经济增速的重要手段,同时房地产政策边际也在放松。我们认为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和超预期的贸易顺差,是支撑一季度GDP增速的重要原因。 财政收减支增,支出节奏加快且继续向基建倾斜。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8.3%,较1-2月加快1.3个百分点;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037亿元,同比增长8.6%,较1-2月收窄1.9个百分点。 一季度财政支出继续向基建领域倾斜。一季度,公共财政预算向城乡社区支同比增幅为7.5%,较前2月收窄0.1个百分点,基本持平。公共财政向农林水支出同比增幅为8.4%,较前2月走扩3.9个百分点,与一季度水利项目投资的较高增速相对应。公共财政支出投向交通运输的规模为3259亿元,同比增长10.9%,增幅较前2月收窄3.1个百分点,疫情对交运、物流相关行业的运营、投资均有影响,但年内基建投资的确定性持续较强。此外,专项债资金的使用投放也持续向基建投资领域倾斜。 海外动态 海外方面,本周美欧央行就“收紧”释放了不同信号。美国方面,本周多名联储官员释放“加快节奏”的信号。周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出席IMF活动时表示,“加息前置”、稍微加快行动步伐是合宜的。同日,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戴利表示,决策者有可能在几次会议上加息50BP,同时启动缩表计划,在强化连续加息50BP的预期同时,市场对5、6月会议加息75BP的预期也有所抬升。 欧洲方面,欧央行整体维系“偏鸽”论调。本周四,在IMF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洲央行6月的会议是根据新数据决定下一步行动的时刻,重申欧元区经济与美国的速度不同,对通胀的应对反应也有所不同,声称欧央行政策更多是“正常化”而“非紧缩”。周内3月欧元区CPI终值较初值有所下修,同比由7.5%下修至7.4%,但仍创有纪录以来新高,通胀终将是欧元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 目录 一、本周重要宏观数据梳理 二、本周宏观重点要闻梳理 三、货币市场环境跟踪 四、上下游高频数据跟踪 五、下周重点关注 本周重要宏观数据梳理 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4.8%,名义GDP同比增长8.9%。二产的贡献率偏高12.05个百分点,三产贡献率低于平均水平15.85个百分点。 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略低于市场预期的5.1%。从行业分类来看,采矿业累计同比增速10.7%,制造业累计同比增速6.2%,公用事业累计同比增速6.1%,高技术产业累计同比增速14.2%。 3月社零同比增速下降3.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下降3%。消费增速全面回落,且向必需消费品集中。 本周宏观重点要闻梳理 1. 易纲: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 央行行长易纲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时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金融服务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生产和进口。只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物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 易纲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压力。近期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这既有外部冲击因素,也有国内疫情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万得) 2. 国办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相关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缴费上限;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依规领取个人养老金;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结合实际分步实施,选择部分城市试行1年,再逐步推开。(万得) 3. 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 会议指出,要用好用足各项金融政策,主动靠前服务实体经济。各金融机构要重点围绕接触型服务业、小微受困主体、货运物流、投资消费等重点支持领域,强化对重点消费、新市民和有效投资的金融服务,及时在信贷资源配置、内部考核、转移定价等方面出台配套措施。要充分发挥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能,做好政银企对接,及早释放政策红利。要平衡好支持疫情防控、支持实体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提升政策可持续性和宣传落地效果。会议强调,金融机构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要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的金融服务。要及时优化信贷政策,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人群个人住房贷款还款计划。(万得) 4.国资委公布一季度央企财务数据 国资委表示,一季度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净利润4723.3亿元,同比增长13.7%;上交税费7348亿元,同比增长20.9%;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94亿元,同比增长4.6%。3月末中央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65%,控制在年初确定目标内。(万得) 5. 发改委将重点推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发改委将重点推动出台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政策文件,努力稳定当前消费,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要扩大重点领域消费,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要促进新型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万得) ? 货币市场环境跟踪 本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量为600亿元。央行上周对逆回购的投放维持地量,累计投放7天期逆回购500亿元,公开市场资金净回笼100亿元。 银行间市场方面,截至4月22日,DR001与DR007利率分别为1.2580%、1.5401%,较前一周分别变动-9BP、-19BP,交易所市场方面,R001与R007利率分别为1.2696%、1.7185%,较前一周分别变动-13BP、-16BP。 金融机构融资成本方面,降准预期已落地,机构资金压力持续较小, 7天期逆回购与DR007差值为0.0335%,较前一周变动21BP。非银机构流动性方面,截至4月8日,DR007与R007差值变动3BP,银行、非银金融机构融资成本均处于低位。 上下游高频数据跟踪 上游周期品方面,本周钢厂短流程电厂开工率小幅抬升,较上周变动4.16个百分点。水泥方面,本周水泥价格指数继续下调,周五价格指数为170.77点,较前一周变动-0.75点。多区域焦化厂开工率有所反弹,东北地区疫情有效控制,对当地周期行业开工有所提振。 海外方面,本周美油价格震荡下行,但布伦特、WTI收盘价仍落在百美元以上的高位,俄乌冲突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仍在。截至4月22日收盘,布伦特、WTI原油期货结算价分别为106.65和102.07美元,较前一周分别变动-4.52%和-4.56%。国际金价小幅回落,截至收盘,期货方面,COMEX黄金价格为1,943.00美元,较前一周变动-1.52%。现货方面,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为1,943.70美元,较前一周变动 -1.00%。海外机构持仓方面,SPDR黄金ETF持仓总价值变动-0.59%。原油库存方面,4月15日当周,美国API原油库存下滑,周环比变动-449.60万桶。 房地产方面,截至4月22日,30大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持续低迷,但当周单日平均成交量小幅上行至29.45万平方米,较前一周变动3.52万平方米;后续建议关注行业政策边际放松对销售的提振。 据万得数据显示,4月17日当周,国内乘用车批发、零售销量同比降幅有所扩大,单周同比增速分别为 -44.00%和-35.00%,我们认为,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居民防御性储蓄需求仍然较强,可选消费恢复的态势或将延续缓慢。 下周重点关注 1. 4月27日(下周三)2022年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公布。 2. 4月30日(下周六)2022年4月PMI公布。 3. 下周政治局会议值得关注。
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及贸易顺差,是一季度GDP增速的重要支撑。财政收减支增,支出节奏加快且继续向基建倾斜。 摘要 国内数据 本周一季度经济、财政数据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受俄乌冲突和疫情影响较大。一季度实际GDP增速虽然符合市场预期,但考虑到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后市场下调了预期,因此4.8%的经济增速整体偏弱。相较1-2月经济数据的超预期,3月经济数据当中不仅反应了俄乌冲突的影响,还包括了国内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从当月增速来看,消费增速大幅下降、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回落、房地产投资增速仍在寻底,相较之下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高增长和基建投资增速上升是3月经济数据中的亮点。整体来看,市场明显低估了疫情对消费的冲击,疫情对生产端的负面影响也较市场预期更大,与市场预期方向一致的是,基建投资是托底经济增速的重要手段,同时房地产政策边际也在放松。我们认为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和超预期的贸易顺差,是支撑一季度GDP增速的重要原因。 财政收减支增,支出节奏加快且继续向基建倾斜。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8.3%,较1-2月加快1.3个百分点;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037亿元,同比增长8.6%,较1-2月收窄1.9个百分点。 一季度财政支出继续向基建领域倾斜。一季度,公共财政预算向城乡社区支同比增幅为7.5%,较前2月收窄0.1个百分点,基本持平。公共财政向农林水支出同比增幅为8.4%,较前2月走扩3.9个百分点,与一季度水利项目投资的较高增速相对应。公共财政支出投向交通运输的规模为3259亿元,同比增长10.9%,增幅较前2月收窄3.1个百分点,疫情对交运、物流相关行业的运营、投资均有影响,但年内基建投资的确定性持续较强。此外,专项债资金的使用投放也持续向基建投资领域倾斜。 海外动态 海外方面,本周美欧央行就“收紧”释放了不同信号。美国方面,本周多名联储官员释放“加快节奏”的信号。周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出席IMF活动时表示,“加息前置”、稍微加快行动步伐是合宜的。同日,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戴利表示,决策者有可能在几次会议上加息50BP,同时启动缩表计划,在强化连续加息50BP的预期同时,市场对5、6月会议加息75BP的预期也有所抬升。 欧洲方面,欧央行整体维系“偏鸽”论调。本周四,在IMF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洲央行6月的会议是根据新数据决定下一步行动的时刻,重申欧元区经济与美国的速度不同,对通胀的应对反应也有所不同,声称欧央行政策更多是“正常化”而“非紧缩”。周内3月欧元区CPI终值较初值有所下修,同比由7.5%下修至7.4%,但仍创有纪录以来新高,通胀终将是欧元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 目录 一、本周重要宏观数据梳理 二、本周宏观重点要闻梳理 三、货币市场环境跟踪 四、上下游高频数据跟踪 五、下周重点关注 本周重要宏观数据梳理 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4.8%,名义GDP同比增长8.9%。二产的贡献率偏高12.05个百分点,三产贡献率低于平均水平15.85个百分点。 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略低于市场预期的5.1%。从行业分类来看,采矿业累计同比增速10.7%,制造业累计同比增速6.2%,公用事业累计同比增速6.1%,高技术产业累计同比增速14.2%。 3月社零同比增速下降3.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下降3%。消费增速全面回落,且向必需消费品集中。 本周宏观重点要闻梳理 1. 易纲: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 央行行长易纲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时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金融服务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生产和进口。只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物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 易纲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压力。近期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这既有外部冲击因素,也有国内疫情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万得) 2. 国办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相关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缴费上限;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依规领取个人养老金;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结合实际分步实施,选择部分城市试行1年,再逐步推开。(万得) 3. 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 会议指出,要用好用足各项金融政策,主动靠前服务实体经济。各金融机构要重点围绕接触型服务业、小微受困主体、货运物流、投资消费等重点支持领域,强化对重点消费、新市民和有效投资的金融服务,及时在信贷资源配置、内部考核、转移定价等方面出台配套措施。要充分发挥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能,做好政银企对接,及早释放政策红利。要平衡好支持疫情防控、支持实体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提升政策可持续性和宣传落地效果。会议强调,金融机构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要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的金融服务。要及时优化信贷政策,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人群个人住房贷款还款计划。(万得) 4.国资委公布一季度央企财务数据 国资委表示,一季度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净利润4723.3亿元,同比增长13.7%;上交税费7348亿元,同比增长20.9%;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94亿元,同比增长4.6%。3月末中央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65%,控制在年初确定目标内。(万得) 5. 发改委将重点推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发改委将重点推动出台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政策文件,努力稳定当前消费,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要扩大重点领域消费,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要促进新型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万得) ? 货币市场环境跟踪 本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量为600亿元。央行上周对逆回购的投放维持地量,累计投放7天期逆回购500亿元,公开市场资金净回笼100亿元。 银行间市场方面,截至4月22日,DR001与DR007利率分别为1.2580%、1.5401%,较前一周分别变动-9BP、-19BP,交易所市场方面,R001与R007利率分别为1.2696%、1.7185%,较前一周分别变动-13BP、-16BP。 金融机构融资成本方面,降准预期已落地,机构资金压力持续较小, 7天期逆回购与DR007差值为0.0335%,较前一周变动21BP。非银机构流动性方面,截至4月8日,DR007与R007差值变动3BP,银行、非银金融机构融资成本均处于低位。 上下游高频数据跟踪 上游周期品方面,本周钢厂短流程电厂开工率小幅抬升,较上周变动4.16个百分点。水泥方面,本周水泥价格指数继续下调,周五价格指数为170.77点,较前一周变动-0.75点。多区域焦化厂开工率有所反弹,东北地区疫情有效控制,对当地周期行业开工有所提振。 海外方面,本周美油价格震荡下行,但布伦特、WTI收盘价仍落在百美元以上的高位,俄乌冲突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仍在。截至4月22日收盘,布伦特、WTI原油期货结算价分别为106.65和102.07美元,较前一周分别变动-4.52%和-4.56%。国际金价小幅回落,截至收盘,期货方面,COMEX黄金价格为1,943.00美元,较前一周变动-1.52%。现货方面,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为1,943.70美元,较前一周变动 -1.00%。海外机构持仓方面,SPDR黄金ETF持仓总价值变动-0.59%。原油库存方面,4月15日当周,美国API原油库存下滑,周环比变动-449.60万桶。 房地产方面,截至4月22日,30大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持续低迷,但当周单日平均成交量小幅上行至29.45万平方米,较前一周变动3.52万平方米;后续建议关注行业政策边际放松对销售的提振。 据万得数据显示,4月17日当周,国内乘用车批发、零售销量同比降幅有所扩大,单周同比增速分别为 -44.00%和-35.00%,我们认为,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居民防御性储蓄需求仍然较强,可选消费恢复的态势或将延续缓慢。 下周重点关注 1. 4月27日(下周三)2022年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公布。 2. 4月30日(下周六)2022年4月PMI公布。 3. 下周政治局会议值得关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