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信安全:终端安全小天王,运营商行业优势明显(深度)| 国君计算机李沐华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亚信安全:终端安全小天王,运营商行业优势明显(深度)| 国君计算机李沐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music or audio playback. Please play it in Weixin or another browser. Love & Loss 音乐: Two Steps From Hell - Archangel 公司深度系列 — 作者:李沐华 — 1. 技术领先,国内终端安全龙头企业 1.1. 成长迅速,摘取行业桂冠 亚信安全是中国网络安全软件领域的领跑者,公司依托互联网建设能力,打造了“懂网”的强大业务能力与资源优势,公司深耕网络安全高精技术,让其拥有优异的“懂云”技术基因,在云安全、身份安全、终端安全、安全管理、高级威胁治理及5G安全等领域突破核心技术,于2020年创新地提出“安全定义边界”的发展理念,以身份安全为基础,以云网安全和端点安全为重心,以安全中台为枢纽,以威胁情报为支撑,构建“全云化、全联动、全智能”的技术战略,守护亿万家庭和关键信息网络,建设全网安全免疫系统。公司从建网到护网,承继30年互联网建设经验,目前互联网安全接入认证及网络安全管理覆盖1亿级用户。 公司核心产品及解决方案获得了国内外市场及研究机构的广泛认可。亚信安全在中国网络安全电信行业细分市场份额占比第一,连续五年蝉联身份安全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终端安全中国市场份额占比第二,是中国网络安全企业10强。在《IDC MarketScape:中国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市场2020,厂商评估》报告中,公司在威胁情报、EDR、XDR等细分技术领域均居于领导者象限。在《IDC MarketScape:中国威胁情报安全服务(TISS)市场,2018厂商评估》报告中,亚信安全威胁情报服务被评为“中国市场领导者”。截止2022年1月,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21项,截止2021年上半年,公司及子公司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有348项。 亚信安全为我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保驾护航。目前,公司成功执行建党100周年、历年两会、APEC会议、G20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金砖五国峰会、进博会等国家重要网络安全保障任务30余次。公司已成为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技术支持单位、国家重大活动网络安全保卫技术支撑单位和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为国家网络安全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是国家身份认证发展的重要力量,助力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1.2. 网络安全软件为主导,身份、终端安全国内领先 公司主营业务可分为四大产品服务体系:1、数字信任及身份安全产品体系,该体系以泛身份安全类产品和数据安全类产品为主体;2、端点安全产品体系,该体系以泛终端安全类产品、云及边缘安全类产品、高级威胁治理类产品和边界安全类产品为典型;3、云网边安全产品体系,该体系以大数据分析及安全管理类产品和5G云网边管理类产品为代表;4、网络安全服务体系,该体系以威胁情报、高级威胁研究、红蓝对抗、攻防渗透等为主要内容。公司产品的底层支撑具有六大核心技术优势——终端安全、身份安全、云安全、安全管理、APT治理、5G安全。公司已研发形成了25项核心技术,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均采纳了该类核心技术,公司2018年以来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稳定在85%~90%之间。 公司端点安全产品体系的营业收入具有突出优势。2021年上半年中,端点安全产品体系营收占整体营收36.87%,在各类产品体系营收占比中最高。终端安全领域技术门槛较高,需要较长时间积累和打磨,作为终端安全领先企业,公司在终端安全市场领域,从产品布局和应用领域的角度打造了终端节点或设备的终端安全防护平台,其覆盖了计算机、服务器、虚拟化云主机、移动设备等,同时在平台上叠加了恶意软件防护、漏洞防护、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EDR)等安全模块,结合威胁情报,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终端安全防护。通过在终端设备上部署产品,可以有效发现和查杀入侵终端设备的恶意程序,保障终端设备的正常运转。 终端安全产品创新迭代迅速,跨领域技术融合助力安全防御优化升级。公司的终端安全产品依托下一代云客户端基础架构“智能防护网络”,使用户可以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实时获取云端威胁情报注入的智能防护能力;将恶意软件检测引擎、攻击行为检测引擎、机器学习检测引擎和威胁情报数据湖的“三擎一湖”技术融入到防御组合中,从而有效防护已知和未知威胁;同时集成漏洞防护(VP)、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EDR)、桌面管控、终端准入、数据备份等安全模块,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一体化终端安全防护方案,打造安全可靠的计算环境。公司的泛终端安全类产品的协同管理能力和情报共享能力强,适合在大型客户部署,可实现为单一客户数十万级别的终端设备提供安全防护。公司的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EDR)产品在IDC“2020年中国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市场厂商评估” 中居于领导者象限。 数字信任及身份安全产品?为用户打造可信任的数字化应用体系。公司该产品体系聚焦身份识别与访问控制以及数据安全,提供的具体功能包含为用户提供与数字身份相关的账号管理、接入认证、权限控制、访问过程审计以及数据安全管控等功能,为用户接入网络提供可信的数字身份,用户的访问记录以及数据使用情况可以得到监控与分析,从而实现了从入口和出口为政企用户数字化系统提供安全保障。公司所承建的某运营商集团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支撑了9亿多的用户,月活跃用户亿级以上,峰值用户数超过5000万/日,承建的业务系统涵盖了掌上营业厅、积分商城、在线公司等200多个,有效显示了公司超大规模的身份认证管理能力。 聚焦5G技术发展和云网融合的网络架构,实现安全运营智能化、自动化。公司在与云厂商合作的基础上,布局了云网虚拟化基础软件产品体系相关业务,2021年上半年云网边产品体系营收占比为24.07%。?云网边安全产品体系从安全运营及网络管理的整体角度,在运用威胁情报和大数据技术的前提下,实现态势感知智能化分析和安全闭环管理,通过多源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实现了针对安全对象的主动管理、内外威胁与行为的实时监测,同时设计了应对威胁和准确检测的自动响应机制。 1.3. 电信运营商合作密切,可持续盈利能力强 公司与三大运营商的相关业务构成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在2021年上半年中,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业务收入分别为1.79亿元、0.7亿元与0.35亿元,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比分别为36.88%、14.37%和7.2%,与三大运营商的业务占比合计约60%。2018年至2020年,各运营商业务的整体营收占比均在67%左右。 作为与三大运营商紧密合作的供应商,公司下游需求强劲。三家电信运营商实力雄厚,成员企业众多,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需求巨大。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投资加速、网络安全监管收紧等因素良性驱动,电信运营商为了应对不断升级的安全威胁,网络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安全服务采购力度逐年增加,网络安全行业-电信板块的市场规模在2015年约为29亿元,到2019年市场规模增加至73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6%。 对于电信运营商等领域的头部大型客户,公司多采用直销的方式,安排专门的销售及业务团队进行产品销售、解决方案制定和提供安全服务。公司占三大运营商?网络安全软件产品及服务的采购规模比例约为10%,根据Frost&Sullivan研究发现,在国内网络安全的电信板块细分领域,公司在2019年度的业务规模排名第一,?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是绿盟科技和深信服。 与运营商联合发展,持续积累“懂网”能力与业务资源。公司与运营商的项目主要是针对运营商自身业务、运营和内部管理进行的定制化专门开发,?公司的产品和系统附着在电信运营商的基础网络内,运营商重新选择产品来替代的成本巨大,因而与运营商业务往来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壁垒。作为电信运营商的长久战略合作伙伴,公司与运营商一道参与并推进了行业标准与业务规范的制定,此举为公司在既有业务深度合作、抓取新业务机会以及探索新型商业模式方面提供了行业先发优势。 1.4. 股权分布较为均匀,企业团队凝聚力强 公司控股股东为亚信信远,实际控制人为田溯宁。亚信信远持股占比为22.4857%,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同时亚信信远与一致行动人亚信信合、亚信融信、亚信融创、亚信恒信合计控制公司超过50%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或其他有争议的情况,且公司其他股东股权分散、持股比例均未超过20%;?由于实际控制人是在不同时期、以不同价格分批购买的公司股份,通过多个持股平台持有公司股份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管理;实控人为了激发和保持管理团队参与企业经营的主动性,于2020年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保证了董事会组成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公司员工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88%。公司拥有1,024人的研发团队,占公司总人数的42.63%;拥有610人的技术支持和安全服务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25.40%,形成了较强的技术人才壁垒。同时,公司立足公司长效发展,通过实施股权激励,增强了公司核心团队和主要员工的凝聚力,且股权激励实施前后,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1.5. 主营业务稳定增长 公司近四年来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公司自设立以来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公司2018年以来,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加。2020年年度营业收入为12.75亿元,同比增长18.32%。2021年1月至9月间,公司营收为9.7亿元,同比增长15.21%,归母净利润为0.793亿元,同比降低了29.48%。2021年三季度以来,公司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归母所有者权益分别达到了22.4亿元、8.9亿元、13.5亿元,在2020年末的基础上各自增加了13.59%、20.35%、9.44%。 归母净利润有所降低主要由研发及销售费用、股利支付增加所致,同时,2020年同期因疫情影响,费用支出相对减少。另外,由于公司客户多实行集中采购制和预算管理制度,该制度有一定的季度性特征,从而导致多年来公司在第四季度的营收占比最高。所以,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了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1.6. 优化研发与服务机制,“产、学、研”联合创新 技术共享,打造协同研发体系。公司的各产品线均设有研发团队,通过成立共享技术部门,实现各产品线间的研发能力互动,提升整体的产品设计联动能力,公司研发机构的设置创新地兼顾了产品线的实际管理需求和新技术领域的专项研究,从而保障了公司产品的持续创新。同时,公司致力于产学研多维度合作,布局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并积极探索新技术与应用落地的有效结合。 组件化封装,拓展安全业务应用场景。公司将威胁情报、核心引擎领域的核心技术进行资源化组件化封装,打造了产品体系中可以复用的安全模块,在减少了重复工作量的同时,通过对安全组件进行特定编排和调度,可以应用到各类安全防护业务场景,极大提升了公司的可持续性收入、业务效率和服务灵活度。 2. 产业政策纵深推进,新技术融合催生新增长点 2.1. 网络安全赋能国家数字化战略规划 产业政策推动行业全面快速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强调“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和“提升网络安全产业综合竞争力”, “十四五”规划全文中14次提到网络安全,网络安全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家的数字化战略至关重要。2021年国家有关单位密集发布了多项专项政策,显示了国家对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视,这对加速网络安全产业的良性长久发展奠定了规则基调。 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个人隐私保护、企业业务发展等维度形成对网络安全业务的需求合力。随着各关键行业的保护政策持续出台,网络安全建设将越来越有针对性,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创造更多的安全建设需求;《关键信息基础安全保护条例》也明确了网络安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支撑作用,信息化建设的安全运营需求将成为网安市场的新增长点;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信息的获取方法、存储形态、传输渠道和处理方式等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安全产品将抓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期,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2.2. 网络安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各国针对网络安全的专项政策不断颁布,网络安全投入逐年加大,新型技术迭代也持续加速,根据IDC预测,全球网络安全相关硬件、软件、服务总投资规模将在2025年突破2,000亿美元,在2021-2025的五年预测期内的年复合增长率约9.4%。?从国内来看,随着近年来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颁布,整体国内网络安全市场发展环境逐渐明朗,在政策和市场的双因素联合促动下,国内网络安全市场步入高速发展时期。 2020年国内网络安全市场规模约530亿元,同比增速有所放缓。增速放缓的原因部分体现在国内网安市场增长点正在从传统安全领域向新兴安全市场转型(工控安全、云安全、安全服务及运营),考虑新兴领域的增量市场加速,预计接下来的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预计到2023年网络安全市场将超过800亿元。 从细分市场来看,身份和数字信任软件、终端安全软件、响应和编排软件三个子市场在2020年遭受疫情负面影响的前提下,2021年上半年三个细分市场需求得到快速恢复,市场需求释放明显,其中,软件安全网关以及安全分析和情报市场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在众多重要行业新增业务和云主机安全需求的驱动下,终端安全软件市场实现了超过40%的增长,市场头部企业的增长态势十分突出。 2.3. 安全产品适配新场景,网安产品智能化程度加深 从2020年网络安全市场应用的行业分布可以看出,网络安全市场有着显著的行业导向属性,政府、教育和医疗三大行业的网络安全市场占比接近70%。随着政府国产化替代以及信息化加速,作为网络安全市场下游的主要客户将持续释放需求。同时,随着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考虑到不同行业对数据采集和管理的要求各异,因此将催生各行业定制化的安全产品开发需求,从而将促使部分行业的安全需求逐渐向垂直方向发展,形成市场的又一新增长动力点。 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跨界深度融合,促进网安产品智能化。在人工智能持续创新演化的时代背景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逐步在网络安全领域实现应用落地。人工智能提升了数据分析的实时性与准确性,因而可提高网络安全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促使了网络安全企业探索威胁监测、身份识别等技术上的新型应用。网络安全的各细分领域也可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优化升级,例如实现业务自动化、提升安全威胁发现的灵敏度、优化理解分析和反馈效率,从而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产品的执行效率及智能化水平。 积极转型云模式,网络安全与云市场融合双促发展。随着云计算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企业上云、服务上云的趋势逐渐明朗化,传统安全架构也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IDC统计显示,65%以上的企业将会重新部署专门面向云服务环境的安全产品,同时28%以上的企业将会升级已有安全体系来适应云环境的新的网络安全需要。另外,云原生以及零信任的技术应用价值逐渐被市场接受,但规模化采用云原生架构所带来的安全、可靠性问题也愈加严峻,从而安全产品也需快速迭代创新。 2.4. 网络安全技术日益升级 动态边界、主动防御、智能分析、云化服务逐渐成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新方向,新技术新业态给网络安全市场带来新机遇、新风险和新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及效果主要表现在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真实性,而以智能制造、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发展会产生新的安全风险点,例如,工业控制网中会产生控制协议篡改与拦截、非法远程控制、工控设备高危漏洞等风险,云计算中也会出现互联网入侵、应用攻击(云内向外、外向云内虚机)、DDoS 攻击,物联网和大数据领域也会出现非法访问与篡改、数据窃取与破坏等问题。因此,新产业新场景的安全产品及服务提供将越来越成为刚需。 数据要素领域将催生新的安全技术要求。自动驾驶、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商用将进一步催生隐私计算市场的兴起。随着国家对数据市场的管理收紧和立法,如何在共享利用数据的同时,保证数据隐私性、匿名性和数据价值分配将成为自动驾驶以及区块链等领域深度商用的前提基础,因此,网络安全产品如何结合可信计算、零知识证明、国密算法等密码学以及隐私计算技术来赋能自动驾驶、区块链等新业态,将成为接下来网安产品的新课题,例如,可将安全计算等算法嵌入芯片级产品,打造原生安全属性。同时,随着国家数字货币的普及,如何保证数字货币在多种环境下的网络支付安全,也将是网安行业发展的重要考虑点。 2.5. 网络安全趋向服务化转型 国内网络安全服务型市场前景广阔。全球市场中,网络安全服务的业务比重超过六成,而国内目前只有不到两成。随着国内产业技术发展以及相关政策持续落实,网络安全相关的企业自查业务、审计业务、安全咨询服务、网络安全培训等需求将显著提升。因而,我国网络安全技术产品服务化转型的趋势十分明显,安全服务市场的兴盛也将扩大整体网络安全市场的规模。根据IDC预测,网络安全服务市场2021-2025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5%。 2.6. 整体竞争格局较为均匀,行业细分领域各有所长 2020年以来头部网络安全公司市占率较为稳定,奇安信、启明星辰、深信服三家公司市占率均在6%左右。然而,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各个细分市场,不同企业表现各异。例如,在国内身份和数字信任软件市场中,亚信安全独占鳌头;在终端安全市场,奇安信一马当先;在响应和编排软件市场,绿盟科技稳居第一。 3. 创新产品策略,着眼云网安全 3.1. 保持网安领域研发高投入,优化产品体系 建设智能安全平台,打造全网安全免疫系统。公司正在致力于智能化的全网安全免疫系统建设。鉴于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公司致力于把产品进行全云化和全联动,全面建设威胁情报系统,旨在当客户网络受到攻击时,实现攻击信息瞬间汇总并下发策略。 3.2. 打造数字化企业,构建弹性支撑平台 把握5G行业机会,助力企业云化和数字化转型。基于长久以来在运营商业务中的积淀,公司将聚焦5G核心网的关键网络安全问题,着眼于MEC等5G场景安全议题;同时,随着5G业务及云化转型在多行业的应用落地,解决特定行业所衍生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愈加迫切,如何定义网络安全新场景、解决网络安全新需求将成为公司下一步的主要任务之一;公司也将在优化数字化信息新系统的基础上,构建横向协同的业务数据平台,从而实现数据驱动模式下的新型弹性业务发展模式。 3.3. 变革市场拓展机制,打造新型营销体系 在5G与各行业的生产系统融合的进程中,公司将调整目前的垂直行业型市场营销体系,转变成横向区域型销售主导的、纵向营销为基础支撑的营销机制。公司旨在下沉销售服务,使得服务形式更加贴近客户,从而提升整体组织管理效能,同时结合渠道建设和组织复制,逐步裂变和打造覆盖全国的销售体系。 合规声明:本文节选自已经入库的正式研究报告,如需报告原文PDF请后台留言。 网络安全相关报告 1. 为什么网络安全公司很难把渠道做好?| 产业调研 2. 甲方怎么看网络安全行业?| 产业调研 3. 海外网络安全和云计算大厂发展趋势(百页PPT) 4. 专家眼中疫情对网络安全行业的影响 | 产业调研 5. 网络安全公司的渠道战争已经打响 6. 为什么教育和医疗行业未来两年是网安公司必争之地?| 产业调研 7. 从网安龙头公司看渠道建设细节 | 产业调研 8. 一文读懂城市安全运营 | 产业调研 9. 读完此文,你还觉得启明星辰佛系吗? 10. 安恒信息:我们心目中的未来大白马 11. 安恒信息:高质量的高增长,难能可贵 12. 绿盟科技:有一种上车机会叫低于预期(深度) 13. 态势感知行业还能高速增长多久? 14. 南洋股份:防火墙之王,战略股东引发质变 15. 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细分领域IDC数据大汇总 16.网络安全产品从入门到精通 17.海外专题:寻找中国网络安全公司中的Palo Alto(深度) 18. 奇安信基本面及虎符生态战略解密(30页PPT) 19. 迪普科技:中国应用交付产业的希望(深度) 20. 为什么网络安全公司纷纷布局EDR(深度) 21. 奇安信:六年磨剑,登顶江湖(深度) 22. Zscaler:云安全服务与接入领头羊(30页PPT) 23. Okta:身份认证独角兽(深度) 24.产业调研:寻找中国OKTA 25.深信服:SASE蓝海中的耀眼新星(深度) 26.奇安信:高增长的背后,探究网安龙头的成长密码(深度) 27.如何理解深信服的核心竞争力? 28.如何研究一家网络安全公司? 29.拥抱网络安全的小波段和大时代 30.奇安信:创新业务实力强大,助推公司成为全球网安龙头(深度) 31.产业调研:飞塔是个神奇的公司 32.产业调研:海外专家怎么看云计算和网络安全? 33.数据安全法带来的一些变化 34.产业调研:等保测评升级,网安行业需求大提升 35.产业调研:甲方视角下的网安行业边际变化 36.产业调研:解密传说中的长亭科技 37.亚信安全:懂网又懂云的网络安全公司(60页PPT) 38.从奇安信中报看新赛道布局的重要性 39. 《个人信息保护法》落地,网安行业变天了 40. 绿盟科技:励精图治,继往开来(深度) 41. 网安公司三季报分化之谜 42. 深信服:重构防火墙,用意深远 43. 读完Fortinet三季报,我对网安行业又有了信心(附纪要) 44. Palantir:野心贼大,想做世界的创新引擎(附纪要) 45. 从Crowdstrike看中国网安公司发展方向 46. 为什么中国没有真正的云安全公司? 47. 产业调研:传统网络安全公司面临的困境——温水煮青蛙 48. 产业调研:数据安全吹得很热,未来如何落地? 49. 产业调研:威努特董事长谈工控安全 50. 产业调研:再论数据安全 51. 绿盟科技:业绩预告验证景气度,网安行业不悲观 52. 山石网科:防火墙龙头,销售端发力助推高增长(深度) 53. 纬德信息:电力信息安全小巨人(深度) 54. 安恒信息:数据安全领头羊(深度) 55. 产业调研:HW具体怎么做? 56. 天融信:国内防火墙龙头,创新业务高增长(深度) 57. 产业调研:网络安全运营中心如何建设? 58. 产业调研:网络安全行业如何做信创? 59. 产业调研:深信服SASE3.0要做什么? 60. 产业调研:奇安信研发平台详解 - end - 欢迎加入产业交流群! 欢迎所有对计算机产业研究和投资感兴趣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产业交流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为原创。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music or audio playback. Please play it in Weixin or another browser. Love & Loss 音乐: Two Steps From Hell - Archangel 公司深度系列 — 作者:李沐华 — 1. 技术领先,国内终端安全龙头企业 1.1. 成长迅速,摘取行业桂冠 亚信安全是中国网络安全软件领域的领跑者,公司依托互联网建设能力,打造了“懂网”的强大业务能力与资源优势,公司深耕网络安全高精技术,让其拥有优异的“懂云”技术基因,在云安全、身份安全、终端安全、安全管理、高级威胁治理及5G安全等领域突破核心技术,于2020年创新地提出“安全定义边界”的发展理念,以身份安全为基础,以云网安全和端点安全为重心,以安全中台为枢纽,以威胁情报为支撑,构建“全云化、全联动、全智能”的技术战略,守护亿万家庭和关键信息网络,建设全网安全免疫系统。公司从建网到护网,承继30年互联网建设经验,目前互联网安全接入认证及网络安全管理覆盖1亿级用户。 公司核心产品及解决方案获得了国内外市场及研究机构的广泛认可。亚信安全在中国网络安全电信行业细分市场份额占比第一,连续五年蝉联身份安全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终端安全中国市场份额占比第二,是中国网络安全企业10强。在《IDC MarketScape:中国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市场2020,厂商评估》报告中,公司在威胁情报、EDR、XDR等细分技术领域均居于领导者象限。在《IDC MarketScape:中国威胁情报安全服务(TISS)市场,2018厂商评估》报告中,亚信安全威胁情报服务被评为“中国市场领导者”。截止2022年1月,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21项,截止2021年上半年,公司及子公司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有348项。 亚信安全为我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保驾护航。目前,公司成功执行建党100周年、历年两会、APEC会议、G20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金砖五国峰会、进博会等国家重要网络安全保障任务30余次。公司已成为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技术支持单位、国家重大活动网络安全保卫技术支撑单位和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为国家网络安全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是国家身份认证发展的重要力量,助力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1.2. 网络安全软件为主导,身份、终端安全国内领先 公司主营业务可分为四大产品服务体系:1、数字信任及身份安全产品体系,该体系以泛身份安全类产品和数据安全类产品为主体;2、端点安全产品体系,该体系以泛终端安全类产品、云及边缘安全类产品、高级威胁治理类产品和边界安全类产品为典型;3、云网边安全产品体系,该体系以大数据分析及安全管理类产品和5G云网边管理类产品为代表;4、网络安全服务体系,该体系以威胁情报、高级威胁研究、红蓝对抗、攻防渗透等为主要内容。公司产品的底层支撑具有六大核心技术优势——终端安全、身份安全、云安全、安全管理、APT治理、5G安全。公司已研发形成了25项核心技术,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均采纳了该类核心技术,公司2018年以来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稳定在85%~90%之间。 公司端点安全产品体系的营业收入具有突出优势。2021年上半年中,端点安全产品体系营收占整体营收36.87%,在各类产品体系营收占比中最高。终端安全领域技术门槛较高,需要较长时间积累和打磨,作为终端安全领先企业,公司在终端安全市场领域,从产品布局和应用领域的角度打造了终端节点或设备的终端安全防护平台,其覆盖了计算机、服务器、虚拟化云主机、移动设备等,同时在平台上叠加了恶意软件防护、漏洞防护、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EDR)等安全模块,结合威胁情报,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终端安全防护。通过在终端设备上部署产品,可以有效发现和查杀入侵终端设备的恶意程序,保障终端设备的正常运转。 终端安全产品创新迭代迅速,跨领域技术融合助力安全防御优化升级。公司的终端安全产品依托下一代云客户端基础架构“智能防护网络”,使用户可以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实时获取云端威胁情报注入的智能防护能力;将恶意软件检测引擎、攻击行为检测引擎、机器学习检测引擎和威胁情报数据湖的“三擎一湖”技术融入到防御组合中,从而有效防护已知和未知威胁;同时集成漏洞防护(VP)、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EDR)、桌面管控、终端准入、数据备份等安全模块,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一体化终端安全防护方案,打造安全可靠的计算环境。公司的泛终端安全类产品的协同管理能力和情报共享能力强,适合在大型客户部署,可实现为单一客户数十万级别的终端设备提供安全防护。公司的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EDR)产品在IDC“2020年中国终端安全检测与响应市场厂商评估” 中居于领导者象限。 数字信任及身份安全产品?为用户打造可信任的数字化应用体系。公司该产品体系聚焦身份识别与访问控制以及数据安全,提供的具体功能包含为用户提供与数字身份相关的账号管理、接入认证、权限控制、访问过程审计以及数据安全管控等功能,为用户接入网络提供可信的数字身份,用户的访问记录以及数据使用情况可以得到监控与分析,从而实现了从入口和出口为政企用户数字化系统提供安全保障。公司所承建的某运营商集团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支撑了9亿多的用户,月活跃用户亿级以上,峰值用户数超过5000万/日,承建的业务系统涵盖了掌上营业厅、积分商城、在线公司等200多个,有效显示了公司超大规模的身份认证管理能力。 聚焦5G技术发展和云网融合的网络架构,实现安全运营智能化、自动化。公司在与云厂商合作的基础上,布局了云网虚拟化基础软件产品体系相关业务,2021年上半年云网边产品体系营收占比为24.07%。?云网边安全产品体系从安全运营及网络管理的整体角度,在运用威胁情报和大数据技术的前提下,实现态势感知智能化分析和安全闭环管理,通过多源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实现了针对安全对象的主动管理、内外威胁与行为的实时监测,同时设计了应对威胁和准确检测的自动响应机制。 1.3. 电信运营商合作密切,可持续盈利能力强 公司与三大运营商的相关业务构成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在2021年上半年中,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业务收入分别为1.79亿元、0.7亿元与0.35亿元,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比分别为36.88%、14.37%和7.2%,与三大运营商的业务占比合计约60%。2018年至2020年,各运营商业务的整体营收占比均在67%左右。 作为与三大运营商紧密合作的供应商,公司下游需求强劲。三家电信运营商实力雄厚,成员企业众多,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需求巨大。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投资加速、网络安全监管收紧等因素良性驱动,电信运营商为了应对不断升级的安全威胁,网络安全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安全服务采购力度逐年增加,网络安全行业-电信板块的市场规模在2015年约为29亿元,到2019年市场规模增加至73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6%。 对于电信运营商等领域的头部大型客户,公司多采用直销的方式,安排专门的销售及业务团队进行产品销售、解决方案制定和提供安全服务。公司占三大运营商?网络安全软件产品及服务的采购规模比例约为10%,根据Frost&Sullivan研究发现,在国内网络安全的电信板块细分领域,公司在2019年度的业务规模排名第一,?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是绿盟科技和深信服。 与运营商联合发展,持续积累“懂网”能力与业务资源。公司与运营商的项目主要是针对运营商自身业务、运营和内部管理进行的定制化专门开发,?公司的产品和系统附着在电信运营商的基础网络内,运营商重新选择产品来替代的成本巨大,因而与运营商业务往来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壁垒。作为电信运营商的长久战略合作伙伴,公司与运营商一道参与并推进了行业标准与业务规范的制定,此举为公司在既有业务深度合作、抓取新业务机会以及探索新型商业模式方面提供了行业先发优势。 1.4. 股权分布较为均匀,企业团队凝聚力强 公司控股股东为亚信信远,实际控制人为田溯宁。亚信信远持股占比为22.4857%,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同时亚信信远与一致行动人亚信信合、亚信融信、亚信融创、亚信恒信合计控制公司超过50%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或其他有争议的情况,且公司其他股东股权分散、持股比例均未超过20%;?由于实际控制人是在不同时期、以不同价格分批购买的公司股份,通过多个持股平台持有公司股份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管理;实控人为了激发和保持管理团队参与企业经营的主动性,于2020年不再担任总经理职务,保证了董事会组成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公司员工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88%。公司拥有1,024人的研发团队,占公司总人数的42.63%;拥有610人的技术支持和安全服务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25.40%,形成了较强的技术人才壁垒。同时,公司立足公司长效发展,通过实施股权激励,增强了公司核心团队和主要员工的凝聚力,且股权激励实施前后,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1.5. 主营业务稳定增长 公司近四年来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公司自设立以来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公司2018年以来,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加。2020年年度营业收入为12.75亿元,同比增长18.32%。2021年1月至9月间,公司营收为9.7亿元,同比增长15.21%,归母净利润为0.793亿元,同比降低了29.48%。2021年三季度以来,公司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归母所有者权益分别达到了22.4亿元、8.9亿元、13.5亿元,在2020年末的基础上各自增加了13.59%、20.35%、9.44%。 归母净利润有所降低主要由研发及销售费用、股利支付增加所致,同时,2020年同期因疫情影响,费用支出相对减少。另外,由于公司客户多实行集中采购制和预算管理制度,该制度有一定的季度性特征,从而导致多年来公司在第四季度的营收占比最高。所以,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了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1.6. 优化研发与服务机制,“产、学、研”联合创新 技术共享,打造协同研发体系。公司的各产品线均设有研发团队,通过成立共享技术部门,实现各产品线间的研发能力互动,提升整体的产品设计联动能力,公司研发机构的设置创新地兼顾了产品线的实际管理需求和新技术领域的专项研究,从而保障了公司产品的持续创新。同时,公司致力于产学研多维度合作,布局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并积极探索新技术与应用落地的有效结合。 组件化封装,拓展安全业务应用场景。公司将威胁情报、核心引擎领域的核心技术进行资源化组件化封装,打造了产品体系中可以复用的安全模块,在减少了重复工作量的同时,通过对安全组件进行特定编排和调度,可以应用到各类安全防护业务场景,极大提升了公司的可持续性收入、业务效率和服务灵活度。 2. 产业政策纵深推进,新技术融合催生新增长点 2.1. 网络安全赋能国家数字化战略规划 产业政策推动行业全面快速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强调“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和“提升网络安全产业综合竞争力”, “十四五”规划全文中14次提到网络安全,网络安全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家的数字化战略至关重要。2021年国家有关单位密集发布了多项专项政策,显示了国家对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视,这对加速网络安全产业的良性长久发展奠定了规则基调。 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个人隐私保护、企业业务发展等维度形成对网络安全业务的需求合力。随着各关键行业的保护政策持续出台,网络安全建设将越来越有针对性,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创造更多的安全建设需求;《关键信息基础安全保护条例》也明确了网络安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支撑作用,信息化建设的安全运营需求将成为网安市场的新增长点;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信息的获取方法、存储形态、传输渠道和处理方式等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安全产品将抓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期,与数字经济协同发展。 2.2. 网络安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各国针对网络安全的专项政策不断颁布,网络安全投入逐年加大,新型技术迭代也持续加速,根据IDC预测,全球网络安全相关硬件、软件、服务总投资规模将在2025年突破2,000亿美元,在2021-2025的五年预测期内的年复合增长率约9.4%。?从国内来看,随着近年来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颁布,整体国内网络安全市场发展环境逐渐明朗,在政策和市场的双因素联合促动下,国内网络安全市场步入高速发展时期。 2020年国内网络安全市场规模约530亿元,同比增速有所放缓。增速放缓的原因部分体现在国内网安市场增长点正在从传统安全领域向新兴安全市场转型(工控安全、云安全、安全服务及运营),考虑新兴领域的增量市场加速,预计接下来的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预计到2023年网络安全市场将超过800亿元。 从细分市场来看,身份和数字信任软件、终端安全软件、响应和编排软件三个子市场在2020年遭受疫情负面影响的前提下,2021年上半年三个细分市场需求得到快速恢复,市场需求释放明显,其中,软件安全网关以及安全分析和情报市场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在众多重要行业新增业务和云主机安全需求的驱动下,终端安全软件市场实现了超过40%的增长,市场头部企业的增长态势十分突出。 2.3. 安全产品适配新场景,网安产品智能化程度加深 从2020年网络安全市场应用的行业分布可以看出,网络安全市场有着显著的行业导向属性,政府、教育和医疗三大行业的网络安全市场占比接近70%。随着政府国产化替代以及信息化加速,作为网络安全市场下游的主要客户将持续释放需求。同时,随着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考虑到不同行业对数据采集和管理的要求各异,因此将催生各行业定制化的安全产品开发需求,从而将促使部分行业的安全需求逐渐向垂直方向发展,形成市场的又一新增长动力点。 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跨界深度融合,促进网安产品智能化。在人工智能持续创新演化的时代背景下,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逐步在网络安全领域实现应用落地。人工智能提升了数据分析的实时性与准确性,因而可提高网络安全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促使了网络安全企业探索威胁监测、身份识别等技术上的新型应用。网络安全的各细分领域也可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优化升级,例如实现业务自动化、提升安全威胁发现的灵敏度、优化理解分析和反馈效率,从而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产品的执行效率及智能化水平。 积极转型云模式,网络安全与云市场融合双促发展。随着云计算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企业上云、服务上云的趋势逐渐明朗化,传统安全架构也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IDC统计显示,65%以上的企业将会重新部署专门面向云服务环境的安全产品,同时28%以上的企业将会升级已有安全体系来适应云环境的新的网络安全需要。另外,云原生以及零信任的技术应用价值逐渐被市场接受,但规模化采用云原生架构所带来的安全、可靠性问题也愈加严峻,从而安全产品也需快速迭代创新。 2.4. 网络安全技术日益升级 动态边界、主动防御、智能分析、云化服务逐渐成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新方向,新技术新业态给网络安全市场带来新机遇、新风险和新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及效果主要表现在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真实性,而以智能制造、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发展会产生新的安全风险点,例如,工业控制网中会产生控制协议篡改与拦截、非法远程控制、工控设备高危漏洞等风险,云计算中也会出现互联网入侵、应用攻击(云内向外、外向云内虚机)、DDoS 攻击,物联网和大数据领域也会出现非法访问与篡改、数据窃取与破坏等问题。因此,新产业新场景的安全产品及服务提供将越来越成为刚需。 数据要素领域将催生新的安全技术要求。自动驾驶、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商用将进一步催生隐私计算市场的兴起。随着国家对数据市场的管理收紧和立法,如何在共享利用数据的同时,保证数据隐私性、匿名性和数据价值分配将成为自动驾驶以及区块链等领域深度商用的前提基础,因此,网络安全产品如何结合可信计算、零知识证明、国密算法等密码学以及隐私计算技术来赋能自动驾驶、区块链等新业态,将成为接下来网安产品的新课题,例如,可将安全计算等算法嵌入芯片级产品,打造原生安全属性。同时,随着国家数字货币的普及,如何保证数字货币在多种环境下的网络支付安全,也将是网安行业发展的重要考虑点。 2.5. 网络安全趋向服务化转型 国内网络安全服务型市场前景广阔。全球市场中,网络安全服务的业务比重超过六成,而国内目前只有不到两成。随着国内产业技术发展以及相关政策持续落实,网络安全相关的企业自查业务、审计业务、安全咨询服务、网络安全培训等需求将显著提升。因而,我国网络安全技术产品服务化转型的趋势十分明显,安全服务市场的兴盛也将扩大整体网络安全市场的规模。根据IDC预测,网络安全服务市场2021-2025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5%。 2.6. 整体竞争格局较为均匀,行业细分领域各有所长 2020年以来头部网络安全公司市占率较为稳定,奇安信、启明星辰、深信服三家公司市占率均在6%左右。然而,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各个细分市场,不同企业表现各异。例如,在国内身份和数字信任软件市场中,亚信安全独占鳌头;在终端安全市场,奇安信一马当先;在响应和编排软件市场,绿盟科技稳居第一。 3. 创新产品策略,着眼云网安全 3.1. 保持网安领域研发高投入,优化产品体系 建设智能安全平台,打造全网安全免疫系统。公司正在致力于智能化的全网安全免疫系统建设。鉴于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公司致力于把产品进行全云化和全联动,全面建设威胁情报系统,旨在当客户网络受到攻击时,实现攻击信息瞬间汇总并下发策略。 3.2. 打造数字化企业,构建弹性支撑平台 把握5G行业机会,助力企业云化和数字化转型。基于长久以来在运营商业务中的积淀,公司将聚焦5G核心网的关键网络安全问题,着眼于MEC等5G场景安全议题;同时,随着5G业务及云化转型在多行业的应用落地,解决特定行业所衍生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愈加迫切,如何定义网络安全新场景、解决网络安全新需求将成为公司下一步的主要任务之一;公司也将在优化数字化信息新系统的基础上,构建横向协同的业务数据平台,从而实现数据驱动模式下的新型弹性业务发展模式。 3.3. 变革市场拓展机制,打造新型营销体系 在5G与各行业的生产系统融合的进程中,公司将调整目前的垂直行业型市场营销体系,转变成横向区域型销售主导的、纵向营销为基础支撑的营销机制。公司旨在下沉销售服务,使得服务形式更加贴近客户,从而提升整体组织管理效能,同时结合渠道建设和组织复制,逐步裂变和打造覆盖全国的销售体系。 合规声明:本文节选自已经入库的正式研究报告,如需报告原文PDF请后台留言。 网络安全相关报告 1. 为什么网络安全公司很难把渠道做好?| 产业调研 2. 甲方怎么看网络安全行业?| 产业调研 3. 海外网络安全和云计算大厂发展趋势(百页PPT) 4. 专家眼中疫情对网络安全行业的影响 | 产业调研 5. 网络安全公司的渠道战争已经打响 6. 为什么教育和医疗行业未来两年是网安公司必争之地?| 产业调研 7. 从网安龙头公司看渠道建设细节 | 产业调研 8. 一文读懂城市安全运营 | 产业调研 9. 读完此文,你还觉得启明星辰佛系吗? 10. 安恒信息:我们心目中的未来大白马 11. 安恒信息:高质量的高增长,难能可贵 12. 绿盟科技:有一种上车机会叫低于预期(深度) 13. 态势感知行业还能高速增长多久? 14. 南洋股份:防火墙之王,战略股东引发质变 15. 中国网络安全行业细分领域IDC数据大汇总 16.网络安全产品从入门到精通 17.海外专题:寻找中国网络安全公司中的Palo Alto(深度) 18. 奇安信基本面及虎符生态战略解密(30页PPT) 19. 迪普科技:中国应用交付产业的希望(深度) 20. 为什么网络安全公司纷纷布局EDR(深度) 21. 奇安信:六年磨剑,登顶江湖(深度) 22. Zscaler:云安全服务与接入领头羊(30页PPT) 23. Okta:身份认证独角兽(深度) 24.产业调研:寻找中国OKTA 25.深信服:SASE蓝海中的耀眼新星(深度) 26.奇安信:高增长的背后,探究网安龙头的成长密码(深度) 27.如何理解深信服的核心竞争力? 28.如何研究一家网络安全公司? 29.拥抱网络安全的小波段和大时代 30.奇安信:创新业务实力强大,助推公司成为全球网安龙头(深度) 31.产业调研:飞塔是个神奇的公司 32.产业调研:海外专家怎么看云计算和网络安全? 33.数据安全法带来的一些变化 34.产业调研:等保测评升级,网安行业需求大提升 35.产业调研:甲方视角下的网安行业边际变化 36.产业调研:解密传说中的长亭科技 37.亚信安全:懂网又懂云的网络安全公司(60页PPT) 38.从奇安信中报看新赛道布局的重要性 39. 《个人信息保护法》落地,网安行业变天了 40. 绿盟科技:励精图治,继往开来(深度) 41. 网安公司三季报分化之谜 42. 深信服:重构防火墙,用意深远 43. 读完Fortinet三季报,我对网安行业又有了信心(附纪要) 44. Palantir:野心贼大,想做世界的创新引擎(附纪要) 45. 从Crowdstrike看中国网安公司发展方向 46. 为什么中国没有真正的云安全公司? 47. 产业调研:传统网络安全公司面临的困境——温水煮青蛙 48. 产业调研:数据安全吹得很热,未来如何落地? 49. 产业调研:威努特董事长谈工控安全 50. 产业调研:再论数据安全 51. 绿盟科技:业绩预告验证景气度,网安行业不悲观 52. 山石网科:防火墙龙头,销售端发力助推高增长(深度) 53. 纬德信息:电力信息安全小巨人(深度) 54. 安恒信息:数据安全领头羊(深度) 55. 产业调研:HW具体怎么做? 56. 天融信:国内防火墙龙头,创新业务高增长(深度) 57. 产业调研:网络安全运营中心如何建设? 58. 产业调研:网络安全行业如何做信创? 59. 产业调研:深信服SASE3.0要做什么? 60. 产业调研:奇安信研发平台详解 - end - 欢迎加入产业交流群! 欢迎所有对计算机产业研究和投资感兴趣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产业交流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为原创。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