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个阶段A股的风格在价值还是成长?
(以下内容从湘财证券《未来一个阶段A股的风格在价值还是成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近期,我国货币政策受到美联储加息周期制约,但我国的实际利率水平已处于较低水平,流动性不再是现阶段经济的堵点,通胀也处于较低水平,PPI环比回落,疫情的走向和政策力度是核心。目前市场处于磨底阶段,信心的恢复仍需时日,短期仍以稳增长主线为主,美联储加息三次50BP的预期依旧强烈,等待经济数据的反转和美联储加息落地之后,市场风格或有转变。整体结构上,中长期走均衡路线——大金融搭配新经济赛道中估值合理确定性强的行业。 对于当前A股市场股票投资,我们认为将更加强调确定性。市场并不缺机会:在转型期的经济背景下,短期对传统增长部门依赖上升,地产和平台经济尾部风险降低;供给侧与能耗双控反而提升了实物资产并具有稳定现金流公司的资产回报率。 在当前宽信用不及预期、海外流动性加速收紧的环境下,成长风格未来仍将面临较大压力,价值将持续优于成长。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未来一个阶段A股市场的风格虽然在价值板块,但存量博弈下价值类股票股价不会单边突进,更可能是价值内部的轮动,而不是成长与价值之间的切换轮动。 我们认为,现阶段投资的重点依然在低风险特征股票,选股的思维仍然应着重于低估值、有业绩且业绩增长确定性高以及有边际变化的板块和个股中。 在稳增长政策的发力下,1季度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平稳区间,但二季度面临的挑战正在进一步加大,特别是疫情和外部环境压力。另一方面,二季度对于实现全年增长目标非常重要,是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的重要时间窗口。央行降准0.25个百分点,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保持宽松走向,但受到中美息差收窄影响,降息空间相对有限,未来需要更加关注地产政策定调和行业景气度的改善。 自3月中旬市场反弹以来,指数基本在底部小幅运行,行业板块的结构分化很大,稳增长行业继续保持强势,成长风格继续杀跌,部分个股走势与其基本面几乎完全相悖。 经过最近的大幅下跌,A股成长股估值已经很有吸引力,有些公司明后年估值水平甚至比近期强势的稳增长主线更便宜,而且成长性更好。我们认为,只要业绩兑现增长,价值成长的错杀迟早会纠偏,过去承受了多大的跌幅,未来就有希望实现多大的涨幅回归。 期权&期指 上周50和300指数表现稍有分化,50指数微涨,300指数小幅下降。期权市场情绪稳定,期权隐含波动率先上涨后下跌,周度累积微升,和标的指数仍然维持负相关的关系。目前市场走势可能分化,可关注波动率跨品种交易机会。波动率上行时,可谨慎布局波动率空头策略。 大宗商品 实体经济目前仍呈现旺季不旺的局面。宏观层面,在国内疫情反复的冲击下,3月三大PMI指数全线回落,3月的金融数据有小幅改善,但关键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速,以及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仍未出现明显改善。中观层面,3月全国房企拿地同比下滑近五成,挖掘机和重卡销量仍同比大幅下滑。微观层面,我们最新调研显示,近期全国下游施工同比有所下降、但环比微弱改善,旺季不旺特征显著。商品方面,在强预期、弱现实博弈下,仍需观察内需出现企稳并进一步改善的信号,内需型工业品维持中性;原油链条商品则需要密切关注乌俄局势进程,以及警惕美国抛储、美伊核谈判达成带来的调整风险,结合乌俄局势仍在波折的信息,原油及原油链条商品仍维持高位震荡的局面;受乌俄局势影响,全球化肥价格持续走高,农产品基于供应瓶颈、成本传导的看涨逻辑目前仍较为顺畅,并且在干旱天气、全球通胀传导等因素的支撑下,棉花、白糖等软商品也值得关注;美联储首次加息靴子落地叠加美国高通胀难解,且在10Y美债一度突破2.8%的背景下全球贵金属ETF持仓还持续上升接近历史高点。市场表现上,大宗商品主要恢复了上涨趋势,农产品和基本金属领涨。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我们也对整体操作进行了反思,从下跌的三个阶段进行拆解: 下跌的第一阶段:随着去年景气赛道的逻辑演绎,很多优秀的公司去年涨幅较大,在较大的涨幅背景下,虽然公司基本面业绩增速突出但自身存在调整需求,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很多公司就陆续开始调整,但我们基于持仓品种的基本面判断下跌的定性为调整而非系统性风险,所以主要靠寻找更优质且具备安全边际的品种进行配置。 下跌的第二阶段:二月开始在俄乌局势逐渐恶化下,全球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引发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也开始进行仓位的降低,随着持续的下跌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下跌的第三阶段:国内疫情蔓延,上海封城多地有社区传播导致市场进入加速杀估值阶段,全市场没有增量资金,踩踏情况严重,部分优质品种估值回到历史极值。 加息、战争和疫情都是会对短期资本市场产生较大冲击的事件,会对短期宏观环境产生较大的扰动,但都不会改变资本市场的中长期趋势。 美联储加息缩表,会影响阶段性市场表现,但不会影响市场中期趋势,中期趋势还是应该回归行业和个股的基本面。俄乌战争对资本市场冲击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全球资本市场对于俄乌消息已经回归平稳。从疫情角度来看,目前我们大概率站在上海新增数据的增速拐点上,叠加管控政策的边际缓和,疫情扰动可能开始得到修复。 经过接二连三的大级别利空冲击后,估值大幅下行,大批公司到了极具安全边际的水平,A股迎来大级别的投资机遇期,感受到的风险和实际的风险是负相关的,目前可以说绝大部分利空因素都已经包含在了现在的价格中,风险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历史上来看估值底部募资低迷的时候大概率也都是投资的好时机。 投资应保持逆向,因为当真正一切安好之后就不会有恐慌时候极低的价格了,相比前几年分化极大的结构性行情,目前各行业龙头公司估值均处于合理甚至被低估的水平,伴随稳增长政策加码以及流动性进一步宽松,后续价值和成长风格有望形成共振式上行,对后市我们充满信心。 站在当期时点,指数的调整中多少反映了对指数盈利增速下滑的担忧、多少是指数估值收缩所造成的,这是本期周报关注的焦点。 首先,通过对指数历史收益的分解,可以发现:第一,指数长期收益的影响要表来源于盈利的增长,但年度来看估值的波动贡献要大于盈利;第二,不同指数年内收益的影响中,盈利和估值的重要度有差异,数据显示出300指数年内收益的主导因素是估值,而500和创业板指数的年内收益主导因素中盈利和估值井重。 其次,结合回归模型以及结合宏观经济数据和微观市场环境,我们推算静态估值的年内变化,进而推算隐含的盈利增速预期,可以发现:第一,对于沪深300指数,年内收益的主要影响来源于估值的收缩,投资者对300指数年内的盈利增速为0.21%;第二,对于中证500和创业板指数,兰前收益的主要影响来源于对盈利增速的下滑担忧,估值的变动影响较小,投资者对500和创业板指数盈利增速的隐含预期值达到了-19.12%和-23.95%。 最后,结合分析师一致预期增速观察,可以发现:第一,对于沪深300指数交易的核心在于估值的修复,当前指数点位隐含的2022年静态估值己处于历史偏低水平,我们重点跟踪后续宽信用和指数换手率的变动情况,等待情绪的修复;第二,对于中证500指数,可以看到指数存在盈利和估值双修复的机会,尤其是当前隐含的盈利增速较低,已有较高的安全边际;第三,对于创业板指,交易的核心在于指数盈利增长的兑现程度,但由于静态估值水平仍然较高,需要关注贴现率上行对指数估值的压制。
近期,我国货币政策受到美联储加息周期制约,但我国的实际利率水平已处于较低水平,流动性不再是现阶段经济的堵点,通胀也处于较低水平,PPI环比回落,疫情的走向和政策力度是核心。目前市场处于磨底阶段,信心的恢复仍需时日,短期仍以稳增长主线为主,美联储加息三次50BP的预期依旧强烈,等待经济数据的反转和美联储加息落地之后,市场风格或有转变。整体结构上,中长期走均衡路线——大金融搭配新经济赛道中估值合理确定性强的行业。 对于当前A股市场股票投资,我们认为将更加强调确定性。市场并不缺机会:在转型期的经济背景下,短期对传统增长部门依赖上升,地产和平台经济尾部风险降低;供给侧与能耗双控反而提升了实物资产并具有稳定现金流公司的资产回报率。 在当前宽信用不及预期、海外流动性加速收紧的环境下,成长风格未来仍将面临较大压力,价值将持续优于成长。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未来一个阶段A股市场的风格虽然在价值板块,但存量博弈下价值类股票股价不会单边突进,更可能是价值内部的轮动,而不是成长与价值之间的切换轮动。 我们认为,现阶段投资的重点依然在低风险特征股票,选股的思维仍然应着重于低估值、有业绩且业绩增长确定性高以及有边际变化的板块和个股中。 在稳增长政策的发力下,1季度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平稳区间,但二季度面临的挑战正在进一步加大,特别是疫情和外部环境压力。另一方面,二季度对于实现全年增长目标非常重要,是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的重要时间窗口。央行降准0.25个百分点,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保持宽松走向,但受到中美息差收窄影响,降息空间相对有限,未来需要更加关注地产政策定调和行业景气度的改善。 自3月中旬市场反弹以来,指数基本在底部小幅运行,行业板块的结构分化很大,稳增长行业继续保持强势,成长风格继续杀跌,部分个股走势与其基本面几乎完全相悖。 经过最近的大幅下跌,A股成长股估值已经很有吸引力,有些公司明后年估值水平甚至比近期强势的稳增长主线更便宜,而且成长性更好。我们认为,只要业绩兑现增长,价值成长的错杀迟早会纠偏,过去承受了多大的跌幅,未来就有希望实现多大的涨幅回归。 期权&期指 上周50和300指数表现稍有分化,50指数微涨,300指数小幅下降。期权市场情绪稳定,期权隐含波动率先上涨后下跌,周度累积微升,和标的指数仍然维持负相关的关系。目前市场走势可能分化,可关注波动率跨品种交易机会。波动率上行时,可谨慎布局波动率空头策略。 大宗商品 实体经济目前仍呈现旺季不旺的局面。宏观层面,在国内疫情反复的冲击下,3月三大PMI指数全线回落,3月的金融数据有小幅改善,但关键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速,以及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仍未出现明显改善。中观层面,3月全国房企拿地同比下滑近五成,挖掘机和重卡销量仍同比大幅下滑。微观层面,我们最新调研显示,近期全国下游施工同比有所下降、但环比微弱改善,旺季不旺特征显著。商品方面,在强预期、弱现实博弈下,仍需观察内需出现企稳并进一步改善的信号,内需型工业品维持中性;原油链条商品则需要密切关注乌俄局势进程,以及警惕美国抛储、美伊核谈判达成带来的调整风险,结合乌俄局势仍在波折的信息,原油及原油链条商品仍维持高位震荡的局面;受乌俄局势影响,全球化肥价格持续走高,农产品基于供应瓶颈、成本传导的看涨逻辑目前仍较为顺畅,并且在干旱天气、全球通胀传导等因素的支撑下,棉花、白糖等软商品也值得关注;美联储首次加息靴子落地叠加美国高通胀难解,且在10Y美债一度突破2.8%的背景下全球贵金属ETF持仓还持续上升接近历史高点。市场表现上,大宗商品主要恢复了上涨趋势,农产品和基本金属领涨。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我们也对整体操作进行了反思,从下跌的三个阶段进行拆解: 下跌的第一阶段:随着去年景气赛道的逻辑演绎,很多优秀的公司去年涨幅较大,在较大的涨幅背景下,虽然公司基本面业绩增速突出但自身存在调整需求,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很多公司就陆续开始调整,但我们基于持仓品种的基本面判断下跌的定性为调整而非系统性风险,所以主要靠寻找更优质且具备安全边际的品种进行配置。 下跌的第二阶段:二月开始在俄乌局势逐渐恶化下,全球资本市场剧烈震荡,引发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也开始进行仓位的降低,随着持续的下跌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下跌的第三阶段:国内疫情蔓延,上海封城多地有社区传播导致市场进入加速杀估值阶段,全市场没有增量资金,踩踏情况严重,部分优质品种估值回到历史极值。 加息、战争和疫情都是会对短期资本市场产生较大冲击的事件,会对短期宏观环境产生较大的扰动,但都不会改变资本市场的中长期趋势。 美联储加息缩表,会影响阶段性市场表现,但不会影响市场中期趋势,中期趋势还是应该回归行业和个股的基本面。俄乌战争对资本市场冲击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全球资本市场对于俄乌消息已经回归平稳。从疫情角度来看,目前我们大概率站在上海新增数据的增速拐点上,叠加管控政策的边际缓和,疫情扰动可能开始得到修复。 经过接二连三的大级别利空冲击后,估值大幅下行,大批公司到了极具安全边际的水平,A股迎来大级别的投资机遇期,感受到的风险和实际的风险是负相关的,目前可以说绝大部分利空因素都已经包含在了现在的价格中,风险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历史上来看估值底部募资低迷的时候大概率也都是投资的好时机。 投资应保持逆向,因为当真正一切安好之后就不会有恐慌时候极低的价格了,相比前几年分化极大的结构性行情,目前各行业龙头公司估值均处于合理甚至被低估的水平,伴随稳增长政策加码以及流动性进一步宽松,后续价值和成长风格有望形成共振式上行,对后市我们充满信心。 站在当期时点,指数的调整中多少反映了对指数盈利增速下滑的担忧、多少是指数估值收缩所造成的,这是本期周报关注的焦点。 首先,通过对指数历史收益的分解,可以发现:第一,指数长期收益的影响要表来源于盈利的增长,但年度来看估值的波动贡献要大于盈利;第二,不同指数年内收益的影响中,盈利和估值的重要度有差异,数据显示出300指数年内收益的主导因素是估值,而500和创业板指数的年内收益主导因素中盈利和估值井重。 其次,结合回归模型以及结合宏观经济数据和微观市场环境,我们推算静态估值的年内变化,进而推算隐含的盈利增速预期,可以发现:第一,对于沪深300指数,年内收益的主要影响来源于估值的收缩,投资者对300指数年内的盈利增速为0.21%;第二,对于中证500和创业板指数,兰前收益的主要影响来源于对盈利增速的下滑担忧,估值的变动影响较小,投资者对500和创业板指数盈利增速的隐含预期值达到了-19.12%和-23.95%。 最后,结合分析师一致预期增速观察,可以发现:第一,对于沪深300指数交易的核心在于估值的修复,当前指数点位隐含的2022年静态估值己处于历史偏低水平,我们重点跟踪后续宽信用和指数换手率的变动情况,等待情绪的修复;第二,对于中证500指数,可以看到指数存在盈利和估值双修复的机会,尤其是当前隐含的盈利增速较低,已有较高的安全边际;第三,对于创业板指,交易的核心在于指数盈利增长的兑现程度,但由于静态估值水平仍然较高,需要关注贴现率上行对指数估值的压制。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