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聪明资金”选择板块和个股,只需一步
(以下内容从第一创业《跟着“聪明资金”选择板块和个股,只需一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北向资金通常是指通过沪、深港通从香港市场流入A股的香港资金以及国际资金。目前外资进入A股市场主要有三个途径: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沪深港通(陆股通)。由于通过沪深港通买入不需要审批,也无额度限制,信息公开披露,北向资金已经成为观察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北向资金由于善于挖掘价值股、操作精准,被各路投资者视为A股的风向标。其买入和卖出,往往代表着对A股市场走势的判断,是A股市场中的聪明资金。统计和分析北向资金的最新动向,对判断后市板块机会具有极高的关注和参考价值。 追击“聪明资金”最新动向,从海量数据中挖掘行业和个股机会——《北水掘金》每周一9:00准时更新。 01 北向资金对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作为外资布局A股的主要渠道之一,北向资金已经成为A股市场重要的资金来源。自2014年11月沪港通首先开通起,除2015年7月、2019年5月、2020年3月、2020年9月、2022年3月等少数几个月份之外,其余时间段均呈现持续的净流入态势。根据Wind数据统计,随着A股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提升,2021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达到4321.69亿元,成为沪港通开通以来的年度最大净流入规模。 北向资金在A股市场的交易占比也逐步提升。从2020年开始,北向资金成交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重已经超过10%,对市场交易环节的影响不断加大。此外,目前北向资金持仓规模已经接近公募股票型基金规模,占A股流通市值占比不断上升。 02 北向资金净流入与A股走势相关性高 北向资金流是有效的择时风向标。北向资金的累计净流入规模与A股走势相关性高,并具备一定的领先性。从过去北向资金集中买入或集中卖出的情形看,对市场都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在北向资金出现集中卖出时,市场表现普遍偏弱。比如,受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的影响,2020年3月北向资金大规模撤出A股市场,当月累计净流出678.73亿元,创下沪深股通开通以来净流出最高纪录,相应时间段A股市场出现剧烈调整。2022年3月北向资金同样出现大规模的资金净流出,3月15日、3月13日净流出规模分别创历史第三高和第四高,A股市场整体偏弱运行,目前尚未见到向上的拐点。 03 北向资金的布局特征和行业偏好 在一级行业配置方面,北向资金相对偏好大消费和金融。截至2022年4月20日,陆股通持股市值最高的前六大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电力设备、银行、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电子。前六大重仓行业合计占比57.80%。纺织服装和综合持股比例仅为0.15%和0.01%%,在所有行业中配置比例最低。 从陆股通持股市值(一级行业)占A股行业市值的比重来看,家用电器行业陆股通持股市值占行业A股总市值的比例最高。陆股通一级行业持股市值占行业A股市值比例排名前5的行业依次为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电力设备、美容护理、建筑材料,占比分别为18.08%、12.96%、11.30%、11.13%、10.34%。也就是说,外资对于大消费类板块仍具有很高的定价权。 04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持仓变动跟踪 由于不同行业的可投资股票数量、市值存在差异,资金净流入额并不一定能够更好地刻画北向资金的行业偏好和持仓动向。我们用持仓市值占比(行业持仓市值/北向资金持股总市值)的变化作为反映北向资金加减仓行为的指标。 从持仓市值占比变化的角度看,今年以来(截至2022年4月20日)北向资金对银行、有色金属、公用事业、煤炭、房地产等进行了增持,增持幅度分别为2.44%、1.02%、0.68%、0.60%、0.49%;而对汽车、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电子等进行了减持,减持幅度分别为0.52%、0.92%、1.20%、1.24%、1.44%。 从持仓市值变化角度看,北向资金增持较多的个股有紫金矿业、长江电力、兴业银行、中国建筑、邮储银行等。北向资金减持较多的个股有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美的集团、五粮液、东方财富等。从北向资金增减持的行业和个股来看,其与行业和个股的涨跌基本是同向的。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资讯仅供参考,以上信息来自Wind等公开资讯,上述所列示涉及上市公司仅作为陈述其公司动态,不作为具体推荐,投资者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扫码立即订阅 追击北上资金最新动向 挖掘行业和个股机会
北向资金通常是指通过沪、深港通从香港市场流入A股的香港资金以及国际资金。目前外资进入A股市场主要有三个途径: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沪深港通(陆股通)。由于通过沪深港通买入不需要审批,也无额度限制,信息公开披露,北向资金已经成为观察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北向资金由于善于挖掘价值股、操作精准,被各路投资者视为A股的风向标。其买入和卖出,往往代表着对A股市场走势的判断,是A股市场中的聪明资金。统计和分析北向资金的最新动向,对判断后市板块机会具有极高的关注和参考价值。 追击“聪明资金”最新动向,从海量数据中挖掘行业和个股机会——《北水掘金》每周一9:00准时更新。 01 北向资金对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作为外资布局A股的主要渠道之一,北向资金已经成为A股市场重要的资金来源。自2014年11月沪港通首先开通起,除2015年7月、2019年5月、2020年3月、2020年9月、2022年3月等少数几个月份之外,其余时间段均呈现持续的净流入态势。根据Wind数据统计,随着A股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提升,2021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达到4321.69亿元,成为沪港通开通以来的年度最大净流入规模。 北向资金在A股市场的交易占比也逐步提升。从2020年开始,北向资金成交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重已经超过10%,对市场交易环节的影响不断加大。此外,目前北向资金持仓规模已经接近公募股票型基金规模,占A股流通市值占比不断上升。 02 北向资金净流入与A股走势相关性高 北向资金流是有效的择时风向标。北向资金的累计净流入规模与A股走势相关性高,并具备一定的领先性。从过去北向资金集中买入或集中卖出的情形看,对市场都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在北向资金出现集中卖出时,市场表现普遍偏弱。比如,受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的影响,2020年3月北向资金大规模撤出A股市场,当月累计净流出678.73亿元,创下沪深股通开通以来净流出最高纪录,相应时间段A股市场出现剧烈调整。2022年3月北向资金同样出现大规模的资金净流出,3月15日、3月13日净流出规模分别创历史第三高和第四高,A股市场整体偏弱运行,目前尚未见到向上的拐点。 03 北向资金的布局特征和行业偏好 在一级行业配置方面,北向资金相对偏好大消费和金融。截至2022年4月20日,陆股通持股市值最高的前六大行业分别是食品饮料、电力设备、银行、医药生物、家用电器、电子。前六大重仓行业合计占比57.80%。纺织服装和综合持股比例仅为0.15%和0.01%%,在所有行业中配置比例最低。 从陆股通持股市值(一级行业)占A股行业市值的比重来看,家用电器行业陆股通持股市值占行业A股总市值的比例最高。陆股通一级行业持股市值占行业A股市值比例排名前5的行业依次为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电力设备、美容护理、建筑材料,占比分别为18.08%、12.96%、11.30%、11.13%、10.34%。也就是说,外资对于大消费类板块仍具有很高的定价权。 04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持仓变动跟踪 由于不同行业的可投资股票数量、市值存在差异,资金净流入额并不一定能够更好地刻画北向资金的行业偏好和持仓动向。我们用持仓市值占比(行业持仓市值/北向资金持股总市值)的变化作为反映北向资金加减仓行为的指标。 从持仓市值占比变化的角度看,今年以来(截至2022年4月20日)北向资金对银行、有色金属、公用事业、煤炭、房地产等进行了增持,增持幅度分别为2.44%、1.02%、0.68%、0.60%、0.49%;而对汽车、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电子等进行了减持,减持幅度分别为0.52%、0.92%、1.20%、1.24%、1.44%。 从持仓市值变化角度看,北向资金增持较多的个股有紫金矿业、长江电力、兴业银行、中国建筑、邮储银行等。北向资金减持较多的个股有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美的集团、五粮液、东方财富等。从北向资金增减持的行业和个股来看,其与行业和个股的涨跌基本是同向的。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资讯仅供参考,以上信息来自Wind等公开资讯,上述所列示涉及上市公司仅作为陈述其公司动态,不作为具体推荐,投资者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扫码立即订阅 追击北上资金最新动向 挖掘行业和个股机会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