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002415.SZ)2021年报&2022一季报点评:业绩增长稳健,创新业务表现亮眼
(以下内容从国元证券《【海康威视】(002415.SZ)2021年报&2022一季报点评:业绩增长稳健,创新业务表现亮眼》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结论 事件: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814.20亿元,同比+28.21%;实现归母净利润168.00亿元,同比+25.51%。2022Q1实现营收165.22亿元,同比+18.11%,归母净利润22.84亿元,同比+5.29%。 创新及海外业务有望构建未来增长主动力。抗疫对区域经济带来影响,但公司保持稳健经营,2021Q4实现营收257.91亿元,同比+20.06%,归母净利润58.35亿元,同比+17.96%,符合预期。2021年PBG/EBG/SMBG/境外/创新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92/166 /134.90/189/1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13%/46%/15%/99%。随着海外市场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创新业务大力研发进展亮眼,创新及海外业务有望成为业绩增长主动力。 展望全年毛利率保持稳定。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仍然在持续,由于公司主要原料嵌入式设备大部分在期货市场进行了价格锁定,因此成本方面相对较稳定,公司2021年整体毛利率为44.33%;2022Q1为43.72%。由于21年底确认了一些毛利较低的工程项目收入,并且由于2021Q4起会计准则调整运费为成本项,2021Q4毛利率为40%。展望2022年,部分原材料成本仍然存在上涨的可能性,但整体情况可控,预计全年毛利率保持稳定。 加大软硬件架构和创新业务的研发投入。公司在软硬件方面迭代升级,同时大力发展创新业务,2021年研发支出为82.52亿元,同比+29.36%。2021年创新业务有5个收入超过10亿、净利润为正,进入高增收获期。2022年宏观经济面临较大压力,但城市智慧化治理、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明确,长期仍看好公司在各事业群、创新业务等市场的增长潜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24年营收为957.74/1152.89/1374.9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9.51/239.23/285.0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安防AI推进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风险。 投资要点 一、创新及海外业务有望构建未来增长主动力 业绩符合预期,营收增长稳健。抗疫工作仍然对区域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但公司保持稳健经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14.20亿元,同比+28.21%;实现归母净利润168.00亿元,同比+25.51%,符合预期。其中,2021Q4实现营收257.91亿元,同比+20.06%,归母净利润58.35亿元,同比+17.96%;2022Q1实现营收165.22亿元,同比+18.11%,归母净利润22.84亿元,同比+5.29%。展望2022年,由于公司业务分散、海内外市场布局均衡、产品品类众多,公司整体营收仍有望维持稳定增长。 创新及海外业务有望成为2022年业绩增长主动力。按事业群分,2021年PBG实现营收191.61亿元,同比+19.86%,占营收比23.53%;EBG实现营收166.29亿元,同比+12.94%,占营收比20.42%;SMBG实现营收134.90亿元,同比+46.49%,占营收比16.57%;境外实现营收189.26亿元,同比+15.09%,占营收比23.24%;创新业务实现营收122.71亿元,同比+98.95%,占营收比15.07%。 在境内业务中,由于受疫情影响,部分省市存在静态运营和物流受阻的情况,对国内业务短期增长有一定的抑制影响。中小企业抗经济下行波动能力较弱,预计今年受到影响较大。但城市智慧化治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明确,智能物联、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效率提升、运营创新、组织优化、成本控制等,长期看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境外业务中,海外市场逐渐摆脱疫情影响,公司在海外设有66个销售分支和服务机构,也在海外设立了3个制造工厂和11个物流中心,在15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具有全球供应优势,有望在2022年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 创新业务中,虽规模体量不大,但增长势头强劲。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微影、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存储、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等创新业务中2021年有5个收入超过10亿、净利润为正。其中,萤石网络已经递交IPO申请;海康机器人分拆上市的提示性公告也已披露,相关筹备工作正在推进中。创新业务有望成为拉动公司2022年业绩增长的主要事业群。 展望全年毛利率保持稳定。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仍然在持续,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剧了制造成本的上行。由于公司主要原料嵌入式设备大部分在期货市场进行了价格锁定,因此成本方面相对较稳定,公司2021年整体毛利率为44.33%;2022Q1为43.72%。由于21年底确认了一些毛利较低的工程项目收入,并且由于2021Q4起会计准则做了调整,运费由销售费用调整为成本项,当季对2021全年运费做集中调整,2021Q4毛利率为40%,如果按照会计调整前的方式计算,2021Q4毛利率为41.74%。2022年部分原材料成本仍然存在上涨的可能性,但整体情况可控,预计全年毛利率保持稳定。 持续优化内部资源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公司2021年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0.55%、2.62%,同比改善1.07%、0.20%,进一步验证了公司在营销渠道、统一软件架构等方面所做出的成效,边际效益得到改善,在碎片化市场做出规模化效应。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失减少,公司2021年财务费用率为-0.16%,同比改善0.78%。 积极备货,保证交付。2021年,海康威视在售硬件设备型号近3万种,存在订单零散、需求切换频繁、齐套性要求高等特点,因而要求供应链体系必须具备柔性、高效的制造能力,从而满足行业需求种类繁多的碎片化需求。2021年公司存货账面价值达到179.74亿元,占总营收的22.08%。存储周转率为3.08次,保持在了较为健康的水平上。公司凭借较为充裕的资金与产业规模优势,将继续推进高库存策略,以此平滑因物料供给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保证公司业务的稳定可持续。同时,公司推进武汉制造基地建设和桐庐、重庆制造基地的扩建计划,并通过印度、巴西、英国海外工厂的本地化制造,支持全球产品供应。 二、加大软硬件架构和创新业务的研发投入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稳固公司发展根基。公司以视频技术为起点,逐步将感知技术从可见光扩展到红外、X光、毫米波等领域,并不断探索声、温、湿、压、磁等感知手段,拓展多维感知能力;公司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积累日益深厚,通过拓展千行百业智能物联应用,形成从感知到认知、从产品到解决方案、从数据到应用的完整体系,并通过项目实际演练,形成从研发到市场再到研发的良性循环。 公司2021年研发支出为82.52亿元,同比+29.36%,研发费用率为10.13%。研发技术人员数量继续稳步增长,占公司总人数近50%。公司将继续保持高强度的技术投入,为公司在智能物联行业的稳健发展夯实基础。 1) 强调软硬融合、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智能物联系列化软硬件产品。 近年来,公司统一了软件研发体系、规范了硬件研发流程、为各种类型的设备提供了统一的嵌入式软件平台、为各类设备的接入联网和运维管理提供了统一的接口规范,海康威视软硬件产品开发进入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循环迭代流程。 2)创新业务重点布局。 汽车电子业务2017年成立,主要生产汽车配套。主要锁定可见光传统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缺芯的情况前装市场导入周期缩短,业务增长较为突出。2022 年,海康汽车电子将继续加大在智能驾驶传感器、算法和系统产品上的投入,着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行泊一体全栈系统产品。 海康微影业务做热成像探测器,2019年受美国制裁进行重组,公司热成像业务主要锁定民用市场。2021年,海康微影持续深耕非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技术,在读出集成电路设计、MEMS设计、MEMS及封装制程开发、高真空封装、产业化能力5大核心技术领域深挖积累,在原有的17um产品平台基础上,海康微影研发并完成了12um产品平台的搭建,在杭州桐庐探测器产业化基地也投入使用,新 MEMS 产线已经达到通线状态,推动热成像从小众走向大众提供坚强助力。从安防切入,再拓展到其他方向,人体测温、工业测温以及一些其他市场业绩贡献较大。 海康慧影业务最早为手术室提供可见光相机,基于公司在可见光上的长期积累以内窥镜为基础不断的拓展产品线,2021年公司围绕微创手术应用,推出一系列硬镜解决方案(4K自动聚焦摄像系统、4K荧光摄像系统、3D摄像系统、超高清光学镜等)以及医用显示屏等解决方案;围绕微创诊疗应用,先后推出一系列电子镜解决方案(电子镜摄像系统、重复性电子镜及一次性电子镜等整体解决方案)。2022 年,海康慧影通过重点投入微型化产品自动生产工艺,建立生产质量体系,打造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为行业用户和客户提供更专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推送内容仅面向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公司”)机构客户,请勿对本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西部证券机构客户,请取消关注本公众号,不再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内容。因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西部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作者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在出具日外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西部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公众号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西部证券不保证本公众号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对于西部证券其他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根据不同假设、研究方法、即时动态信息及市场表现,发表的与本公众号不一致的分析评论或交易观点,西部证券没有义务向本公众号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西部证券对本公众号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非作为购买或出售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以本公众号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公众号内容,不应视本公众号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必要时应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西部证券以往相关研究报告预测与分析的准确,不预示与担保本公众号及西部证券今后相关研究报告的表现。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及西部证券其他相关研究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西部证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西部证券所有。未经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版权。如征得西部证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且不得对本公众号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西部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公众号,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西部证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610000719782242D。 证券研究报告:【海康威视】(002415.SZ)2021年报&2022一季报点评:业绩增长稳健,创新业务表现亮眼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7日 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参与人员信息: 分析师:贺茂飞 | S0800521110001 联系人:吴姣晨 | wujiaochen@research.xbmail.com.cn
核心结论 事件: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814.20亿元,同比+28.21%;实现归母净利润168.00亿元,同比+25.51%。2022Q1实现营收165.22亿元,同比+18.11%,归母净利润22.84亿元,同比+5.29%。 创新及海外业务有望构建未来增长主动力。抗疫对区域经济带来影响,但公司保持稳健经营,2021Q4实现营收257.91亿元,同比+20.06%,归母净利润58.35亿元,同比+17.96%,符合预期。2021年PBG/EBG/SMBG/境外/创新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92/166 /134.90/189/12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13%/46%/15%/99%。随着海外市场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创新业务大力研发进展亮眼,创新及海外业务有望成为业绩增长主动力。 展望全年毛利率保持稳定。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仍然在持续,由于公司主要原料嵌入式设备大部分在期货市场进行了价格锁定,因此成本方面相对较稳定,公司2021年整体毛利率为44.33%;2022Q1为43.72%。由于21年底确认了一些毛利较低的工程项目收入,并且由于2021Q4起会计准则调整运费为成本项,2021Q4毛利率为40%。展望2022年,部分原材料成本仍然存在上涨的可能性,但整体情况可控,预计全年毛利率保持稳定。 加大软硬件架构和创新业务的研发投入。公司在软硬件方面迭代升级,同时大力发展创新业务,2021年研发支出为82.52亿元,同比+29.36%。2021年创新业务有5个收入超过10亿、净利润为正,进入高增收获期。2022年宏观经济面临较大压力,但城市智慧化治理、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明确,长期仍看好公司在各事业群、创新业务等市场的增长潜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2-24年营收为957.74/1152.89/1374.9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9.51/239.23/285.0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安防AI推进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等风险。 投资要点 一、创新及海外业务有望构建未来增长主动力 业绩符合预期,营收增长稳健。抗疫工作仍然对区域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但公司保持稳健经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14.20亿元,同比+28.21%;实现归母净利润168.00亿元,同比+25.51%,符合预期。其中,2021Q4实现营收257.91亿元,同比+20.06%,归母净利润58.35亿元,同比+17.96%;2022Q1实现营收165.22亿元,同比+18.11%,归母净利润22.84亿元,同比+5.29%。展望2022年,由于公司业务分散、海内外市场布局均衡、产品品类众多,公司整体营收仍有望维持稳定增长。 创新及海外业务有望成为2022年业绩增长主动力。按事业群分,2021年PBG实现营收191.61亿元,同比+19.86%,占营收比23.53%;EBG实现营收166.29亿元,同比+12.94%,占营收比20.42%;SMBG实现营收134.90亿元,同比+46.49%,占营收比16.57%;境外实现营收189.26亿元,同比+15.09%,占营收比23.24%;创新业务实现营收122.71亿元,同比+98.95%,占营收比15.07%。 在境内业务中,由于受疫情影响,部分省市存在静态运营和物流受阻的情况,对国内业务短期增长有一定的抑制影响。中小企业抗经济下行波动能力较弱,预计今年受到影响较大。但城市智慧化治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明确,智能物联、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效率提升、运营创新、组织优化、成本控制等,长期看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境外业务中,海外市场逐渐摆脱疫情影响,公司在海外设有66个销售分支和服务机构,也在海外设立了3个制造工厂和11个物流中心,在15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具有全球供应优势,有望在2022年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 创新业务中,虽规模体量不大,但增长势头强劲。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微影、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存储、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等创新业务中2021年有5个收入超过10亿、净利润为正。其中,萤石网络已经递交IPO申请;海康机器人分拆上市的提示性公告也已披露,相关筹备工作正在推进中。创新业务有望成为拉动公司2022年业绩增长的主要事业群。 展望全年毛利率保持稳定。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仍然在持续,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剧了制造成本的上行。由于公司主要原料嵌入式设备大部分在期货市场进行了价格锁定,因此成本方面相对较稳定,公司2021年整体毛利率为44.33%;2022Q1为43.72%。由于21年底确认了一些毛利较低的工程项目收入,并且由于2021Q4起会计准则做了调整,运费由销售费用调整为成本项,当季对2021全年运费做集中调整,2021Q4毛利率为40%,如果按照会计调整前的方式计算,2021Q4毛利率为41.74%。2022年部分原材料成本仍然存在上涨的可能性,但整体情况可控,预计全年毛利率保持稳定。 持续优化内部资源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公司2021年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0.55%、2.62%,同比改善1.07%、0.20%,进一步验证了公司在营销渠道、统一软件架构等方面所做出的成效,边际效益得到改善,在碎片化市场做出规模化效应。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失减少,公司2021年财务费用率为-0.16%,同比改善0.78%。 积极备货,保证交付。2021年,海康威视在售硬件设备型号近3万种,存在订单零散、需求切换频繁、齐套性要求高等特点,因而要求供应链体系必须具备柔性、高效的制造能力,从而满足行业需求种类繁多的碎片化需求。2021年公司存货账面价值达到179.74亿元,占总营收的22.08%。存储周转率为3.08次,保持在了较为健康的水平上。公司凭借较为充裕的资金与产业规模优势,将继续推进高库存策略,以此平滑因物料供给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保证公司业务的稳定可持续。同时,公司推进武汉制造基地建设和桐庐、重庆制造基地的扩建计划,并通过印度、巴西、英国海外工厂的本地化制造,支持全球产品供应。 二、加大软硬件架构和创新业务的研发投入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稳固公司发展根基。公司以视频技术为起点,逐步将感知技术从可见光扩展到红外、X光、毫米波等领域,并不断探索声、温、湿、压、磁等感知手段,拓展多维感知能力;公司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积累日益深厚,通过拓展千行百业智能物联应用,形成从感知到认知、从产品到解决方案、从数据到应用的完整体系,并通过项目实际演练,形成从研发到市场再到研发的良性循环。 公司2021年研发支出为82.52亿元,同比+29.36%,研发费用率为10.13%。研发技术人员数量继续稳步增长,占公司总人数近50%。公司将继续保持高强度的技术投入,为公司在智能物联行业的稳健发展夯实基础。 1) 强调软硬融合、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智能物联系列化软硬件产品。 近年来,公司统一了软件研发体系、规范了硬件研发流程、为各种类型的设备提供了统一的嵌入式软件平台、为各类设备的接入联网和运维管理提供了统一的接口规范,海康威视软硬件产品开发进入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循环迭代流程。 2)创新业务重点布局。 汽车电子业务2017年成立,主要生产汽车配套。主要锁定可见光传统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缺芯的情况前装市场导入周期缩短,业务增长较为突出。2022 年,海康汽车电子将继续加大在智能驾驶传感器、算法和系统产品上的投入,着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行泊一体全栈系统产品。 海康微影业务做热成像探测器,2019年受美国制裁进行重组,公司热成像业务主要锁定民用市场。2021年,海康微影持续深耕非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技术,在读出集成电路设计、MEMS设计、MEMS及封装制程开发、高真空封装、产业化能力5大核心技术领域深挖积累,在原有的17um产品平台基础上,海康微影研发并完成了12um产品平台的搭建,在杭州桐庐探测器产业化基地也投入使用,新 MEMS 产线已经达到通线状态,推动热成像从小众走向大众提供坚强助力。从安防切入,再拓展到其他方向,人体测温、工业测温以及一些其他市场业绩贡献较大。 海康慧影业务最早为手术室提供可见光相机,基于公司在可见光上的长期积累以内窥镜为基础不断的拓展产品线,2021年公司围绕微创手术应用,推出一系列硬镜解决方案(4K自动聚焦摄像系统、4K荧光摄像系统、3D摄像系统、超高清光学镜等)以及医用显示屏等解决方案;围绕微创诊疗应用,先后推出一系列电子镜解决方案(电子镜摄像系统、重复性电子镜及一次性电子镜等整体解决方案)。2022 年,海康慧影通过重点投入微型化产品自动生产工艺,建立生产质量体系,打造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为行业用户和客户提供更专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推送内容仅面向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公司”)机构客户,请勿对本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西部证券机构客户,请取消关注本公众号,不再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内容。因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西部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作者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在出具日外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西部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公众号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西部证券不保证本公众号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对于西部证券其他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根据不同假设、研究方法、即时动态信息及市场表现,发表的与本公众号不一致的分析评论或交易观点,西部证券没有义务向本公众号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西部证券对本公众号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非作为购买或出售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以本公众号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公众号内容,不应视本公众号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必要时应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西部证券以往相关研究报告预测与分析的准确,不预示与担保本公众号及西部证券今后相关研究报告的表现。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及西部证券其他相关研究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西部证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西部证券所有。未经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版权。如征得西部证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且不得对本公众号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西部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公众号,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西部证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610000719782242D。 证券研究报告:【海康威视】(002415.SZ)2021年报&2022一季报点评:业绩增长稳健,创新业务表现亮眼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7日 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参与人员信息: 分析师:贺茂飞 | S0800521110001 联系人:吴姣晨 | wujiaochen@research.xbmail.com.cn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