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泰君安-产业深度01期:机器人产业,技术奇点靠近,需求拐点来临-230305

上传日期:2023-03-07 11:29:36 / 研报作者:肖群稀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国泰君安-产业深度01期:机器人产业,技术奇点靠近,需求拐点来临-230305.pdf
大小:434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泰君安-产业深度01期:机器人产业,技术奇点靠近,需求拐点来临-230305

国泰君安-产业深度01期:机器人产业,技术奇点靠近,需求拐点来临-230305
文本预览:

《国泰君安-产业深度01期:机器人产业,技术奇点靠近,需求拐点来临-230305(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泰君安-产业深度01期:机器人产业,技术奇点靠近,需求拐点来临-230305(45页).pdf(4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认为,中国机器人行业已经迎来需求拐点,有望逐渐从复制跟随走向技术引领,从国产替代迈入海外拓展阶段。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机器人市场,2001~2022年机器人销量从700台增长至30.3万台(销售规模87亿美元),复合增速33.5%。2017年是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分水岭,2017年以前是国产替代阶段,国内机器人公司主要通过模仿,以更低的成本获得市场。2017年开始,结合AI深度学习、3D视觉、力控等技术的变革,中国机器人行业逐渐走向市场引领,2017~2022年销量复合增速23.1%。人口结构变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国新能源产业爆发并领先全球,中国机器人或能复制日本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除了享受外部红利,运动控制(含伺服控制、减速器等)、自主定位导航、人机交互等核心部件和技术的持续进步才是机器人行业长足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新能源产业崛起,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提速。回顾日本机器人产业的腾飞之路,汽车作为工业机器人的最大下游,1970~1990年产量从581万升至1349万台,日本工业机器人产量由1350台升至10万台,复合增速25%,两大机器人公司发那科、安川包揽了汽车冲压、焊接两大工艺。2020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爆发并领先全球,或能复制日本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新能源作为新兴产业,企业愿意联合国产机器人探索标准化工艺,技术能力的积累也使得国内机器人厂商具备满足工业场景客户需求的能力,国产工业机器人得以借势追赶,订单额、交付质量、复购率良性增长。2020年疫情期间,外资品牌进口受阻,交付能力更胜一筹的国产品牌把握住了发展良机。
  服务机器人进入海外拓展阶段。服务机器人国内市场主要由内资主导,海外市场拓展也已获得成效,代表品类/企业有:移动机器人极智嘉、家用扫地机器人石头科技/科沃斯、商用清洁机器人高仙、配送机器人普渡科技、农业无人机大疆。中国品牌拓展海外市场的优势:1)海外服务业长期面临员工流动性高、工资上涨的压力,企业很愿意使用机器人实现自动化;2)中国有成熟的产业链配套,性价比优势明显,投资回收期短;3)工程师红利:服务机器人对不同的使用场景有不同的需求,中国品牌对问题的响应能力、持续的服务能力。
  技术奇点逐渐靠近:1)运控核心部件国产化拐点有望出现,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促进核心部件快速成长:以汇川技术为代表的伺服控制系统、以绿的谐波为代表的谐波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制造能力显著提升,国产RV减速器也努力缩小差距。2)自主定位和环境感知率先进入项目工程化和成本控制的阶段:多传感器融合(相机、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惯导等)的SLAM技术逐渐成为趋势,机器人的自主移动和感知环境的能力与自动驾驶有一定通用性,移动机器人产业化面对的是相对封闭确定的低速场景,比自动驾驶已率先进入了项目工程化和成本控制的阶段。3)人机交互:语音交互技术已发展较为成熟,ChatGPT将人类反馈强化学习引入深度学习的方式为机器人更智能化、人性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风险提示:1)经济复苏低于预期;2)超融合在国内水土不服;3)出现相似技术。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