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固定收益研究:看政府工作报告,回答债市5大疑问-230306

《国海证券-固定收益研究:看政府工作报告,回答债市5大疑问-230306(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海证券-固定收益研究:看政府工作报告,回答债市5大疑问-230306(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3年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3年经济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
2023年货币政策的基调如何?对货币政策的表述,由2020年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灵活适度”变为2023年的“精准有力”,回归中性。短期内降准降息可能性不高,结构性工具也不会推动资金利率明显下行。同时,在“内外需不共振、内需缺乏强刺激”的情况下,我们预计核心CPI回升幅度较为温和,通胀因素推动货币政策收紧的概率较低。
除货币政策外,还有哪些资金面因素需要关注?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税收政策则未提到实施新的减退税政策。这意味着财政存款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财政增量主要来自于赤字率上调,2023年财政增收对流动性偏利空,需关注税收大月的缴税扰动。
长端利率上行风险还有多大?2023年GDP目标为“5.0%左右”,并未超出市场预期,反映出政府今年将不会采取强刺激手段。同时,社融增速要与名义GDP基本匹配的表述也符合市场预期。我们判断2023年全年社融增速在10%左右,参考2019年以来行情,10Y国债顶部大概率不超过MLF 30BP。
何时需关注利率债供给扰动?2023年,预算赤字率拟按3%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从历史数据看,国债全年发行节奏“前低后高”,地方一般债全年净融资“前高后低”,地方专项债净融资则存在年初、年中两个发行高峰。
利率博弈机会何时到来?在房地产政策上,我们认为两会后房地产支持政策仍会陆续出台,债市“强预期”可能一时难以打破。只有“强预期”完全兑现后,“利空出尽”,债市博弈窗口可能才会到来。在此之前,债市投资者应多看少动、静待机会。
风险提示:疫情波动风险、资金面收紧超预期、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信贷投放超预期、税收超预期、理财赎回压力超预期、历史数据无法预测未来走势,相关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