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特斯拉-TSLA.US-重大事项点评:投资者日,Master Plan3揭晓,整车、电池、AI各业务进展顺利-230303

《中信证券-特斯拉-TSLA.US-重大事项点评:投资者日,Master Plan3揭晓,整车、电池、AI各业务进展顺利-230303(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特斯拉-TSLA.US-重大事项点评:投资者日,Master Plan3揭晓,整车、电池、AI各业务进展顺利-230303(9页).pdf(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北京时间3月2日,特斯拉在德州超级工厂举办投资者日,并在会上公布了特斯拉的Master Plan3,分享其进入完全可持续能源道路的愿景。公司同时宣布下一代汽车平台降低50%成本的目标、Cybertruck将在2023年面世、以及计划在墨西哥蒙特雷建造下一工厂等业务规划,有望带动公司未来业绩持续上行。此外,公司分享了自动驾驶的研发工具,预计FSD自动标注与模型训练将带动1.4万个GPU的算力需求,并公布锂矿精炼厂的建设计划,预计2023年底进行试生产。我们认为,本次活动公布的规划皆反映公司对成本端的严格控制,结合后续改款车型&新车型的推出、自产4680电池产量爬坡等因素,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短期、中长期投资价值。
▍第三篇章:实现完全可持续能源经济。根据马斯克会上表述,秘密宏图第三篇章重点在于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100%替代,走向完全可持续能源道路,具体包括下列五个方面,分别减少35%/21%/22%/17%/5%化石燃料的使用:1)利用可再生能源向电网供电,进行太阳能和风能的大量部署;2)电动汽车的全面转型,产量目标为2000万辆/年;3)在家庭、企业、工业中推广热泵(将房屋外部的能量传递到房屋内部),进而减少供暖能耗;4)在工业用热中采用氢气取代工业用热;5)对现有交通工具进行全面改造,并不局限于汽车,对轮船、飞机进行新能源改造。马斯克认为,上述改造需要巨大的建设投入,合计240TWh的能源存储、30TW可再生电力、10万亿美元的制造投资,所需占地面积为全球的0.2%,以及相当于2022年全球GDP 10%的可持续经济投入,以克服当前的资源挑战。回顾公司发展历程,Master Plan前两个篇章对其战略方向起到指导性作用,我们认为Master Plan3亦将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指导性规划,向新能源转变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趋势,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
▍汽车业务:下一代平台降低50%成本,下一工厂位于墨西哥。1)下一代汽车平台:传统汽车生产中,车身、车门、内饰等需要分别安装,若最后的装配出现问题将影响整条生产线。而公司将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提高下一代汽车平台生产效率:(a)通过大型铸件减少大量零件数以简化组装;(b)将电池视作车的底板,将座位直接放在电池上组装,减少作业流程;(c)将汽车分为不同部分进行生产,使得同一时间有更多的工人和机械臂对各个部件并行操作,并只进行一次组装。由此实现30%的效率改善以及50%的成本降低。2)车型规划:目前公司车型共有6款:Model 3/Y、Model S/X、Cybertruck与Semi。公司于会上宣布Cybertruck将于2023年面世。该车型续航里程500多英里,具有优秀的动力性能与越野能力。截至2022年11月,其累计订单达160万辆。3)工厂情况:公司宣布下一工厂将计划在墨西哥蒙特雷建设,用于生产下一代电动汽车(不只生产单一车型)。截至2022Q4,特斯拉汽车工厂还包括:弗里蒙特工厂(Model S/X年产能10万辆,Model 3/Y年产能55万辆)、上海工厂(Model3/Y年产能>75万辆)、柏林工厂(Model Y年产能>25万辆)、奥斯汀工厂(ModelY年产能>25万辆&筹备Cybertruck)、以及内华达工厂(电动卡车Semi进入试生产阶段)。4)展望未来:Model S/X、Model 3/Y分别代表了特斯拉的第一代、第二代汽车平台,我们认为公司新汽车平台的发布将为下一代车型量产做准备,产品矩阵的拓宽有望带来新的业绩驱动力,支撑未来销量的提升。
▍自动驾驶:算力需求1.4万个GPU,用于自动标注与模型训练。1)研发进展:公司会上公布数种用于自动驾驶的优化技术,包括自动标注系统(快速标注原始数据,添加到训练数据集用于模型训练和优化)、3D重建模拟(用于模拟极端情况,生成模拟数据)等。公司预计算力需求为1.4万个GPU,其中30%算力用于自动标注,70%用于模型训练。基于公司观察到的结果,自动驾驶系统比美国平均安全水平高5-6倍。2)发展历程:(a)硬件:2014年以来,公司陆续推出Autopilot Hardware 1.0版本(HW1.0)、HW2.0(2016年)、HW3.0(2019年),其中3.0版本搭载公司自研的无人驾驶芯片FSD,并搭载8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传感器。(b)软件:2016年前,AP的算法和软件主要来自Mobileye;2016-2019年,公司逐步自研软件和算法框架;2019年,公司开始发展视觉神经网络,能够实现车道线、车辆障碍物等识别,并判断周围车辆和行人的行为。2022年11月,FSD beta版本V11.0已陆续向部分测试者推送。3)展望未来:Troy Teslike数据显示,22Q3特斯拉FSD全球渗透率约7.4%,且集中于旗舰车型Model S/X,伴随着Cybertruck与Semi车型的量产交付,我们看好FSD渗透率的绝对提升,及其对公司盈利带来的良好弹性。
▍电池布局:锂矿精炼工厂破土动工,预计2023年底试生产。1)研发进展:公司会上表示目前公司在弗里蒙特工厂已开始使用4680电池,未来将扩展至德州与内华达工厂。此外公司正在德州建设锂矿精炼厂,年产能50GWh,预计2023年底开始试运行。2)发展历程:特斯拉电池的供应经历了由单供到多供再到自研的阶段,并形成自产和外供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公司共使用过三种电池:18650型锂离子电池用于Roadster/Model S/Model Y(松下),2170电池用于Model3/Y(松下、LG),磷酸铁锂电池用于入门级Model 3/Y(宁德时代),以及4680电池用于Model Y(自研)。3)展望未来:根据公司规划,2024年4680电池年产量有望达到120GWh,具有更大容量、更高能量密度、更少金属外壳、运用干式涂层技术等优势,理想情况下可减少50%的成本。我们认为,4680电池的应用有望帮助公司进一步控制成本,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风险因素:柏林&德克萨斯州工厂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国际贸易冲突加剧的风险;全球疫情进一步恶化的风险;自动驾驶汽车出现严重安全事故导致估值波动的风险;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低于预期等风险;关键零部件短缺的风险等。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在汽车生产中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在自动驾驶的领先优势、以及特斯拉自身产品竞争力、车型规划等要素,我们维持2023-2025年营收预测为1030/1402/1807亿美元,维持2023-2025年Non-GAAP净利润预测为142/214/292亿美元,现价对应2023-2025年PE(Non-GAAP)分别为40/26/19倍。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汽车生产与AI能力,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的短期、中长期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