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晨会报告-230302

《申万宏源-晨会报告-230302(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晨会报告-230302(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造船行业2022年订单总结:2022年新能源船新签订单占比提升,关注中国船舶2023年下半年高价船逐步交付贡献利润
造船观点回顾,2021年9月我们提出造船周期反转的逻辑,我们站在造船新一轮周期2021-2038的起点上:上一轮交付高峰将于2021-2038年开始进入替代周期。
核心预期差1:虽然2022年全球新签订单运力88百万载重吨,同比减少36.5%,但2022年全年新签订单1282亿美元,同比增长8.2%。市场以为的景气度下降其实是船厂的提价策略。
核心预期差2:2022年中国船舶集团手持订单中,新能源船型比例占到59%;新签订单中新能源船占比从2021年的39%上涨至2022年的80%。环保新规EEXI、CII、EUETS等都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的政策,短期内政策的落地情况不影响长期政策方向的制定,新能源船替代传统燃料船是行业的长期趋势。
预计2023年中国船舶新船交付将大幅上升,2023年下半年开始释放利润。2021年新签船舶大部分将于2023、2024年交付。2022H1、2022H2、2023H1、2023H2交付订单中,2021年之前签约的订单占比为84%、83%、67%、20%,低价订单的占比逐渐减少,2023年下半年开始,高价订单释放利润。
(联系人:闫海/邹杰伟)
低轨卫星行业深度:低轨星座蓄势待发,千亿蓝海扬帆启航
通信容量提升加快卫星互联网应用,低轨通信星座建设加速。卫星主要由载荷及平台两大部分组成,按照应用领域,卫星可分为通信、导航及遥感卫星等,根据UCS统计数据,我国通信卫星商用数量最多,占比超50%。受益于高通量卫星技术进步,卫星互联网应用加速,而低轨卫星在发射成本和实现全球覆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成为全球卫星互联网发展焦点,各国加快低轨星座部署。国内通信卫星相较国外起步较晚,在高通量卫星技术上不断缩小与国外差距,且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通信卫星产业政策,积极布局低轨通信星座,并成立中国卫星网络集团统筹国内低轨通信星座建设,行业发展迎来加速期。
四大驱动因素叠加,卫星通信行业步入高速建设期。1)频轨资源有限且具有“先占先得”的特征,发展低轨星座具有战略必要性;2)低轨卫星抗干扰能力强、容错性高,在信息化战争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3)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中国通信卫星发射数量或将迎来高速攀升;4)卫星制造生产成本降低助力低轨卫星互联网快速落地。
(联系人:韩强/武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