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金盘科技-688676-2022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超预期,储能&数字化工厂蓄势待发-230228

《中信证券-金盘科技-688676-2022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超预期,储能&数字化工厂蓄势待发-23022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金盘科技-688676-2022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超预期,储能&数字化工厂蓄势待发-23022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重申金盘科技三大成长逻辑:1)干变基本盘受益风机大型化趋势稳步向上;光伏干变及箱变、海风(酯浸变)等产品亦全面铺开。2)储能以高压级联储能系统为核心,具备技术&客户&渠道优势,产能规划弹性较大,高增属性将于2023年逐步兑现;3)数字化工厂对内降本增效已实际体现,2023至2024年将逐步规模化对外输出。除行业下游需求高景气度外,公司本身的α属性也更应重视。鉴于公司储能、数字工厂业务拓展有望超预期,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年EPS预测至0.66/1.19/1.88元(原预测为0.64/1.01/1.53元),给予公司2023年45倍目标PE,上调目标价至54元(原值45元),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超预期,盈利水平逐季修复。2月27日,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根据公司初步核算,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47.46亿元(YoY+43.69%)(未经审计,下同),归母净利2.82亿元(YoY+20.38%),超出此前市场预期;其中单Q4营收及利润端表现亮眼,实现营收15.58亿元(YoY+53.47%),归母净利1.14亿元(YoY+70.35%),单季净利率修复至7.03%(环比+1.36pcts),延续了净利率逐季修复的态势。收入端快速增长主要系公司风电干变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光伏硅料&电站环节相关特种干变、箱变等产品销售增长较快所致,基本盘稳步向上逻辑得到验证。其中,新能源行业收入同比增长49.88%,新型基础设施收入同比增长113.24%,工业企业电气配套收入同比增长122.17%。同时,原材料成本趋于稳定及产品调价等因素亦带来公司盈利能力修复。展望后续,预计盈利水平修复趋势有望在2023H1延续,同时公司储能及数字化工厂业务将逐步兑现收入,预计业绩增速将环比进一步向上。
▍储能订单快速落地,产能扩张有序推进。公司于2022年7月正式发布储能产品,以高压级联储能系统为核心,同时布局低压储能系统、户储等产品。截至目前,公司已落地储能系统订单约2.75亿元,对应产品为200MWh中高压直挂式储能系统。目前落地订单主要以发电端强配项目为主,工商业侧、户储产品稳步推进。配套产能方面,公司共规划3.9GWh产能,其中桂林工厂1.2GWh已于2022年7月投产,目前处于稳步爬产阶段。武汉工厂2.7GWh公司预计2023二季度初完成建设,2023H1有望正式投产,合计满产产值公司预计为55-60亿元。公司现有产品与储能产品底层技术同源,同时亦与上海交大达成高压级联储能系统技术合作,有望抢占技术高地。客户及渠道方面,公司在发电侧、电网侧及工商企业侧等储能应用场景亦具备广泛的客户基础。在此背景下,我们预计公司储能订单有望加速落地,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数字化转型成效显现,对外输出进行时。近年来公司依靠自身研发团队完成了海口、桂林、武汉数字化工厂建设,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以海口工厂为例,公司2021年海口工厂经过数字化改造后在产能端实现100%增长,22年产能有望在此基础上再增长50%,同时配套生产人员人数呈现下降趋势,整体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基于自身实际应用案例,公司开启对外输出数字化工厂综合解决方案。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已落地约3亿元数字化工厂订单,主要客户为伊戈尔,首批订单已于2022年10月份顺利交付客户验收,剩余订单公司预计将在2023年完成交付。单一客户订单持续落地并顺利交付,反映了公司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已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产品已具备相当的成熟度。产品方面,公司主打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同时亦结合市场需求推出模块化产品,满足特定客户部分技改&特定产线升级等需求;同时,公司亦逐步突破单一电力设备行业覆盖,有望通过专家顾问配合等形式向其余具备离散式生产模式的行业拓展(如医药、医疗器械、烟酒等)。当前公司数字化工厂业务拓展较为顺利,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有望在订单落地、客户拓展、行业拓展等层面超出市场预期。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公司在储能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公司数字化工厂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我们重申金盘科技三大成长逻辑:1)干变基本盘受益风机大型化趋势稳步向上;光伏干变及箱变、海风(酯浸变)等产品亦全面铺开。2)储能以高压级联储能系统为核心,具备技术&客户&渠道优势,产能规划弹性较大,高增属性料将于2023年逐步兑现;3)数字化工厂对内降本增效已实际体现,料2023至2024年将逐步规模化对外输出。除行业下游需求高景气度外,公司本身的α属性也更应重视。鉴于公司储能、数字工厂业务拓展有望超预期,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年EPS预测至0.66/1.19/1.88元(原预测为0.64/1.01/1.53元),考虑到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科陆电子、阳光电源、盛弘股份2023年Wind一致预期PE约为46x),鉴于公司后续业绩增长的高确定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净利润CAGR分别为44%、69%),给予公司2023年45倍目标PE,上调目标价至54元(原值45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