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证券-厦门钨业-600549-公司点评报告:业绩实现较快增长,主营板块营收盈利稳步提升-230228

《中原证券-厦门钨业-600549-公司点评报告:业绩实现较快增长,主营板块营收盈利稳步提升-23022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证券-厦门钨业-600549-公司点评报告:业绩实现较快增长,主营板块营收盈利稳步提升-23022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专注于钨钼、稀土和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业务。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钨冶炼产品加工企业之一及最大的钨粉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完整产业链,在钨冶炼、钨粉末、钨丝材业务和硬质合金深加工领域拥有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公司生产的钨丝多年稳居行业市场份额前列;公司生产的硬质合金产品具有质量优、单价高的特点,产销规模为国内前列;公司生产的刀具刀片产品定位中高端,拥有较高的研发实力,公司建立了切削工具的四大共性技术平台,即基体材料制备技术、刀型设计技术、涂层技术和切削应用技术,逐步实现从卖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变。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冶炼加工技术优势和深厚的丝材制造技术实力,融合国际先进粉末制造技术,以伴生难冶炼的钼矿为原料生产出性能优异的钼酸铵、钼粉、钼坯、钼丝以及钼坩埚等钼制品,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光源、电真空、半导体、光电子、机械加工等领域,产品远销海内外。公司拥有从稀土采选、冶炼分离到稀土发光材料、稀土金属、高性能磁性材料、光电晶体等稀土深加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是国务院批复的重点支持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的牵头企业之一。公司在做好稀土深加工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稀土应用,利用自身在稀土永磁材料产业的基础优势,参股了稀土永磁电机业务,在工业节能、伺服电机、汽车电机、现代农业、绿色环保等领域布局。公司在能源新材料领域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贮氢合金粉负极材料。公司进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时间较早,拥有较强技术优势、业务规模优势、市场和客户优势,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中重要的生产企业之一。公司致力于不断提升材料性能,为世界一流电池企业提供高品质的钴酸锂、三元材料等先进电池材料。
受益于公司主要钨钼产品、三元材料、磁性材料等销售收入增长、公司降本增效,2022年公司经营业绩实现较快增长。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预计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482.05亿元,同比增长51.34%;预计营业利润为26.05亿元,同比增长31.64%;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59亿元,同比增长23.77%;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2.50亿元,同比增长21.32%。2022年公司钨钼业务整体向好,主要深加工产品销量增长。其中,切削工具销量约4812万件,同比增长约10.92%;细钨丝销量约272亿米,同比增长约202.89%。公司钨钼等有色金属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1.56亿元,同比增长20.06%;实现利润总额14.54亿元,同比增长3.91%,若剔除公司联营企业投资收益的影响,公司钨钼业务利润同比增长14.33%。2022年公司充分把握市场机遇,持续开拓三元材料市场,积极巩固钴酸锂市场份额;三元材料销量约4.64万吨,同比增长约71.30%,其中高电压车载三元材料由于性价比优势明显,订单充足,销售同比显著增加,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钴酸锂销量约3.32万吨,仍稳居龙头地位。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7.33亿元,同比增长80.47%;实现利润总额12.40亿元,同比增长94.97%。2022年公司稀土业务盈利继续提升;公司主要深加工产品磁性材料实现销量约6495吨,同比实现小幅增长;公司稀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1.35亿元,同比增长27.70%;实现利润总额3.17亿元,同比增长38.58%,因2021年同期稀土业务板块的数据包含厦钨电机业务,而2022年该业务不在合并范围内,若剔除该事项影响,公司稀土业务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2022年公司房地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7.12%;实现利润总额-4.20亿元,同比增亏0.92亿元,主要为本年度存货和投资性房地产计提减值准备增加所致。
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3和2024年全面摊薄后的EPS分别为1.03元、1.55元和1.99元,按照2月27日22.90元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分别为22.24倍、14.75倍和11.53倍。受美国通胀、就业和经济数据超预期影响,美联储加息超预期概率增强,短期内金属价格承压;公司2022年业绩表现较好,随着未来产能的扩张释放,预计公司营收和盈利会继续保持增长;目前公司估值水平相对合理,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行业地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美联储加息超预期;(2)国际宏观经济下行;(3)疫情反复超预期;(4)行业政策发生变化;(5)钨、钼和稀土价格大幅波动;(6)下游需求不及预期;(7)公司产能供给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