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新泉股份-603179-重大事项点评:发行可转债融资,产能布局进一步完善-230228

《中信证券-新泉股份-603179-重大事项点评:发行可转债融资,产能布局进一步完善-230228(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新泉股份-603179-重大事项点评:发行可转债融资,产能布局进一步完善-230228(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3年2月22日,公司发布可转债预案(修订稿),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1.6亿元可转债,主要用于上海及合肥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建设等,产能布局持续加速。公司是国内汽车内饰件领先供应商,客户不断向上渗透,进入特斯拉、比亚迪及造车新势力供应链,新能源车型放量有望持续增厚业绩。我们上调公司2022/23年EPS预测至0.96/1.46元(原预测为0.92/1.45元),维持公司2024年EPS预测为2.11元,给予公司2023年32xPE的估值,上调目标价至49元,维持“买入”评级。
▍拟发行11.6亿可转债,产能布局持续完善。2023年2月22日,公司发布可转债预案(修订稿),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1.6亿元可转债,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6年。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上海及合肥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其中,上海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5.08亿元,预计建设期2年;合肥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3.04亿元,预计建设期2年。我们认为,本次可转债发行将有助于公司完善上海、合肥地区整车厂客户的就近配套需求,提升公司的响应能力和服务质量。
▍汽车内饰赛道空间广阔,公司乘用车客户不断拓展。汽车内饰件市场空间广阔,根据我们测算,预计2025年全球乘用车内饰件行业空间约2,731亿元。公司作为优秀的民营汽车内饰企业,在下游新能源车企降本增效背景下,依托响应速度和性价比优势,有望实现市占率持续向上。客户拓展方面,公司凭借自身优秀的内饰件产品能力,目前已经实现为特斯拉、蔚来、理想等新能源车企配套,成长空间全面打开。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汽车内饰件平台型供应商,有望凭借自身系统化集成供应能力,持续提升乘用车客户的营收占比。
▍高价值量产品逐步放量,产能布局扩张加速。产品结构方面,公司的核心产品仪表板总成持续升级,根据年报口径测算,单车配套价值量从2017年的658元提升至2021年的876元,公司的产品品类较为全面,目前已经实现从仪表板到门内护板、立柱等内饰件及保险杠等外饰件的拓展,平台化供应能力渐成;产能布局方面,截至2021年末,公司生产线产能达2549万模次。同时,公司于2023年2月22日发布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新泉香港以5,000万美元增资墨西哥新泉,完成后新泉香港占其总股本99.75%。叠加公司于2022年10月28日公告设立的大连分公司,公司目前产能基本实现覆盖了国内主要整车厂客户的基地,叠加马来西亚、墨西哥工厂海外布局稳步推进,有助于公司持续提升全球市占率。
▍风险因素: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新产品和新客户扩展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汽车内饰件领先供应商,客户不断向上渗透,进入特斯拉、比亚迪及造车新势力供应链,新能源车型配套项目不断放量,未来有望进一步向上突破。公司已在马来西亚和墨西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开启全球化进程。考虑到公司目前产能投放加速,叠加公司新产品拓展顺利,我们上调公司2022/23年EPS预测至0.96/1.46元(原预测为0.92/1.45元),维持公司2024年EPS预测为2.11元,参考同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可比公司拓普集团、文灿股份、继峰股份2023年平均PE估值为30x,公司作为自主汽车内外饰龙头,结合公司未来三年较高的成长性,给予公司2023年32xPE的估值,上调目标价至49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