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香港)-汽车行业:新能源车份额之争或将显著升级-230223

《国信证券(香港)-汽车行业:新能源车份额之争或将显著升级-230223(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香港)-汽车行业:新能源车份额之争或将显著升级-230223(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新能源车行业延续超高增长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2全年,国内新能源车累计销量688.7万辆,同比大增93.4%。其中,纯电动车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插电混动车151.8万辆,同比暴增152%。渗透率方面,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2年12月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达31.8%,2022全年渗透率达25.6%,较上年提升12.2个百分点。另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2年全年,新能源车用车批发销量渗透率上升至27.7%,较上年提升12.3个百分点。
按照车型级别及动力类型来看,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2年全年零售销量增长最快的是B级PHEV车型,增速高达286.3%,主要得益于比亚迪唐DMi、AITO问界M5等车型的热销。其次是C级EV车型,全年增速201.3%。A0级EV车型增速高达174.8%,2022年全年份额也增加至近10%。2021年销量高增长的A00级车型于2022年增长相对乏力,全年增速仅21.5%,市场份额亦出现明显下降。受比亚迪相关超级混动车型的销量高增,A级PHEV车型全年零售销量增速亦录得157.7%的超高增长。
新能源车市促进政策仍维持一定力度
新能源车促进政策方面,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将延续至2023年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2023年不再延续。国补正式取消,不过部分地区今年以来陆续出台了一些促进新能源车消费的阶段性政策。
考虑到汽车消费对于拉动整体消费的重要性,我们认为2023年政策层面对于新能源车的支持,总体仍将维持一定力度。当然,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车领域所面临的政策刺激力度不断收缩,最后走向完全市场化,将是大趋势。
降价VS涨价
2023年初以来,受国补取消、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新能源车企上调了旗下新能源车型指导价。但也有部分车企主动且大幅调降价格。
我们认为,年初大部分新能源车企纷纷调升车型指导价,主要是受制于盈利压力。部分车企主动大幅下调指导价,主要目的可能是期望稳固或者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或者扭转产品销量颓势。在特斯拉大幅降价之后,销量最大的龙头车企比亚迪也针对畅销车型主动大幅降价,整个新能源车市价格体系或将受到一定冲击,后续或有更多新能源车企陆续加入降价队伍。这也预示着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可能将越来越激烈。
不同级别细分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综合考虑销量基数、细分市场容量、新增车型、潜在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我们认为2023年A0级、C级新能源车市场有望实现相对较高的增速;销量及市场容量最大的A级、B级新能源车市场有望实现稳健快速增长,其中PHEV车型将是带动销量增长的核心;A00级新能源车市场,则有望实现平稳增长。
PHEV车型有望实现较高增速
我们预计2023年,主流自主品牌将在PHEV领域进一步加大产品投放与推广力度。我们认为随着可选车型的迅速增加,以及配套产能的不断提升,2023年除比亚迪以外的其它车企之PHEV车型销量将有望迎来爆发。其中,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存在较大看点。总体上,我们认为2023年PHEV车型有望实现较高增长,其增速大概率将继续超越纯电动车
中长期来看,插电混动车型凭借其相当突出的适用性(可油可电、无里程焦虑、补能方式灵活),有望对大多数传统燃油车形成替代。2023年2月份,比亚迪明星车型秦PLUS车型降价,入门版车型价格降至10万元以内。这意味着插电混动车型与普通燃油车的购置成本差异进一步缩小甚至几乎无差异。我们认为比亚迪此举将进一步激活插电混动车型的潜在需求。同时,其它厂商为了在插电混动细分市场夺取一席之地,陆续跟进降价将是大概率。
新能源车出口有望继续高增
目前国内新能源车行业在技术储备、产品设计及迭代速度、产业链配套、生产成本等多方面,均已建立起较强的竞争优势,这是新能源车出口持续高增的基础所在。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车企加快布局海外市场,我们认为2023年新能源车出口销量或将实现高双位数的增长。
2023新能源车销量仍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在现有政策条件下,我们预测2023年新能源车批发销量有望实现25%的较快增长,达到860万左右的规模,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占比约95%。按照车型级别,综合市场容量与新车型推出情况来看,我们预计A0级,C级细分市场有望实现相对较高的销量增速,销量最大的A级、B级车市场,也有望在PHEV车型的带动下,录得较好的销售增长,而A00级市场的增速可能将偏低。按照动力类型来看,我们认为PHEV(包括增程式)车型将是2023年带动新能源车销量增长相当重要的力量,其增速或将继续显著高于纯电动车。按照地区来看,考虑到基数以及竞争优势,我们认为出口销售增速或将明显高于国内市场。
份额之争或将显著升级
2023年行业总体增长可能将显著降低,与此同时,各大厂商在争夺未来市场份额与行业地位上的投入一直在持续加大。我们预计2023年新能源车市的份额之争将显著升级。我们预计2023年新上市的新能源车型数量将显著超过2022年。其中,自主品牌厂商,将是推出新车型的主力。为了应对份额之争,2023年新能源车型售价整体下移将是大趋势。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市场份额或将是2023年主流车企最为看重的指标之一,新能源车行业竞争将日趋白热化。同时,我们预计自主品牌主流车企依靠自身强大的产品研发实力及较快的车型迭代速度,以及良好的产品性价比,在未来的竞争中,依旧将占据全方位优势,而中端合资车企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车企新能源车盈利能力仍面临较大压力
综合来看,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尽管成本端的压力2023年可能会有所减轻,但收入端和费用方面的压力目前来看非常显著。虽然厂商还可通过技术降本、规模效应来进一步降低成本,但对于绝大多数产销规模并不大的新能源车企来说,其对整体盈利能力的改善效果可能会比较有限。
投资策略及重点关注公司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仍有望实现较高增速,但行业内部竞争或将日趋激烈,主要车企之间的分化也将变得明显。预计港股汽车行业二级市场仍存较多结构性机会,传统车企向新能源加速转型、PHEV车型继续实现超高增长,或将成为2023年的重要看点。
维持跑赢大市之行业评级。建议重点关注新能源车销量全面加速、渗透率迅速上升的吉利汽车(00175.HK)(买入评级),PHEV车型有望爆发的长城汽车(02333.HK)(买入评级),2023年销量有望继续高增的比亚迪股份(01211.HK)(买入评级)。新势力车企当中,建议关注新车周期强劲,2023年销量有望高速增长的蔚来(09866.HK)(未评级),车型竞争力突出,销量持续走高且成本控制优秀的理想汽车(02015.HK)(未评级)。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各级政府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乘联会、上市公司公告、车企官网、汽车之家、Wind,国信证券(香港)研究部整理)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白热化。
促汽车消费政策力度及效用有限。
宏观经济好转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