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证券-【粤开宏观】311个地市州政府债务全景(2022)-230226
《粤开证券-【粤开宏观】311个地市州政府债务全景(2022)-230226(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开证券-【粤开宏观】311个地市州政府债务全景(2022)-230226(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地方政府债务是除了转移支付以外弥补财政收支缺口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地方政府承担了过多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导致了财力与支出责任的缺口,推升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20号文部署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明确界定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由省级党委和政府负总责,基层“三保”责任要由“省级兜底”,市县级政府主要负责社会治安、市政交通、城乡建设、农村公路、公共设施管理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
2022年受到经济下行、大规模减税降费退税、土地出让市场下滑的冲击,我国财政紧平衡形势进一步延续,收支矛盾加剧,区县风险上升。特别是经济增长乏力、人口持续流出、造血能力不足的市县面临基层三保压力增大,负债率和债务率攀升,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紧迫性提升。
前期我们对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形势分省份做了梳理,详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势与应对》《31省份债务全景(2022):谁多谁少谁压力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2》,我国有333个地级行政区划(含15个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州、地区、盟,以下统称地市州),含293个地级市。本文对全国311个地市(数量占比93.4%)的政府显性债务的存量与风险指标做全面梳理,地区差异显著,体现在:一是华东地区地级市债务存量规模大、增速快,经济实力强、地方财力充裕,整体债务指标相对温和,但个别地市偿债压力加大。二是西南地区的云贵川、东北的辽宁地市州债务规模大,且债务风险较高,人口流出、产业单一的地市州偿债压力较大。三是西北地区地市州存量债务规模相对不大,但负债率和债务率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经济体量有限,造血能力不足。
风险提示:地市州财政预算执行数据不完整不准确;限于数据公布情况,本文只能覆盖333地级行政区划中93.4%的地市州;地方政府债务数据统计口径差异。



会员中心
开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