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百度集团-9888.HK-2022Q4季报点评:核心业务稳步复苏,AI大模型加速落地-230223

《中信证券-百度集团-9888.HK-2022Q4季报点评:核心业务稳步复苏,AI大模型加速落地-23022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百度集团-9888.HK-2022Q4季报点评:核心业务稳步复苏,AI大模型加速落地-230223(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虽然4Q22公司在线广告与智能云业务面临疫情压力,但整体业绩韧性依旧突出,同时随着线下经济的持续恢复,在线广告与云业务的复苏亦超预期。我们认为,公司已进入到逐季改善通道当中,核心业务将持续改善。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公司将在核心业务稳健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拓展AI业务,加速推进语言大模型的商业化。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在线广告业务有望实现正增长,智能云增速亦将超出行业平均水平。估值维度,公司当前股价基本反映了在线广告与云计算等部分业务的价值,但三月份文心一言产品的落地、五月语言模型在云平台的上线等都有望带来一定估值弹性。我们继续保持对公司的中长期乐观态度,继续维持公司港股、美股的“买入”评级。
▍业绩概览:四季度业绩超预期,复苏稳步推进。4Q22公司整体收入331亿元(+0%),Non-GAAP营业利润65亿元(+51%),Non-GAAP净利润54亿元(+32%)。其中广告收入196亿元,其他收入135亿元。分业务看,百度core收入为257亿元(-1%),其中在线广告收入181亿元(-6%),非广告收入76亿元(+11%),主要受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驱动。百度core Non-GAAP营业利润率21%(同比-5pcts),Non-GAAP净利润率19%(同比-4pcts)。在四季度的宏观经济逆风之下,公司仍展现了极强的业绩韧性。同时公司在财报后的业绩交流电话会议中指出,一季度在线广告与经济复苏明显,百度有望持续受益。此外公司发布新一轮5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有效期至2025年。
▍在线广告:最为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有望进入逐季改善通道。4Q22百度core广告收入下降6%,主要源自疫情快速过峰导致的广告主开支缩减。但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随着线下经济的逐步恢复,部分子行业如消费、医疗、招商加盟等逐步复苏,公司在季报会后的业绩交流电话会议指出,电商零售广告在春节后增长约20%,占公司广告比例超10%,显示复苏的趋势。运营层面,四季度百度APP在12月的MAU达到6.48亿(+4%),用户流量依旧稳定。此外,公司不断完善和丰富移动生态能力,百度托管页收入在百度core广告收入中占比达到45%,广告运营效率保持稳定。后续来看,随着健康医疗、旅游、生活服务和连锁店等行业线下相关广告的复苏以及后续游戏广告开支的改善,公司在线广告有望进入逐季改善通道,有望在全年实现正增长。
▍百度智能云:逆风环境下聚焦高质量增长,AI提供远期空间。4Q22百度core非广告业务增长11%,其中智能云增长4%,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后续随着线下场景的复苏,交付部署已经新签订单等工作有望加速推进。百度智能云继续加强在智能交通等领域推进,本季度按合同金额超1,000万元计,百度ACE智能交通已覆盖69个城市,同比增长34个。而在AI领域,公司此前宣布将在5月在智能云平台上提供语言大模型API接口,进一步提升AI的能力。开发者维度,根据通信产业网报道,截至目前加入“文心一言”生态圈的企业超过400家,根据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截至2022年底飞桨平台开发者数量达535万人,创建模型67万个,AI在智能云中的地位持续提升。
▍智能驾驶:Robotaxi运营规模持续增长,纯无人运营加速推进。Robotaxi领域,四季度萝卜快跑共提供56.1万次乘车服务,同比增长162%。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末,萝卜快跑向公众提供的乘车服务次数累计超过200万。2022年8月,萝卜快跑开始在武汉、重庆提供全无人驾驶服务,12月获准在亦庄地区开放道路提供全无人自动驾驶服务,而六代车后续的量产有望进一步缩减运营成本。智能驾驶领域,根据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百度计划后续将文心一言大模型的能力迁移至座舱,进一步提升智能驾驶的交互能力。
▍其他业务:爱奇艺连续盈利,AI长期价值凸显。爱奇艺4Q22季度收入75.93亿元(+2.8%),Non-GAAP净利润8.6亿,日均付费用户数1.12亿(同比增加1,460万,环比增加1,060万),月均单用户收入ARM 14.17元(YoY+0.1%,QoQ+1.9%)。后续来看,公司将继续坚持运营效率的提升。其他业务领域,智能硬件继续位于领先位置,小度在智能屏与智能音箱的市占率继续保持第一。AI领域,百度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形成全栈的AI产品能力,在百度的人工智能四层架构中,包括底层的芯片(昆仑芯等产品)、深度学习框架(飞桨框架)、大模型(文心系列大模型)以及最上层的搜索等应用;后续将持续与搜索、云计算等业务结合,拓展新的落地场景。
▍风险因素:国际经贸摩擦加剧风险;国内互联网监管政策持续趋严的风险;疫情影响超预期导致广告主业承压的风险;组织及人事改革导致业绩波动;爱奇艺亏损风险;AI、云计算及自动驾驶商业化推广速度不达预期等。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最为困难的时刻即将过去,进入2023年,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公司业绩有望进入逐季改善通道。而AI的持续落地预计将为公司打开远期空间。我们看好公司基本面复苏带来估值改善以及AI落地带来的估值弹性。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4年盈利预测、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为1314/1409/1500亿元(原2023-2024年收入预测1292/1407亿元),Non-GAAP净利润为222/256/279亿元(原2023-2024年预测212/251亿元)。基于SOTP(参考后附表格),考虑到公司AI产品的pipeline与后续的复苏进度,我们维持公司港股目标价153港元、美股目标价156美元,对应2023年17xPE(Non-GAAP),继续维持公司的“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