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海通国际-宁德时代或推出“锂矿返利”降价机制,让利车企稳固市场份额-230221

上传日期:2023-02-21 20:22:34 / 研报作者:BarneyYao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海通国际-宁德时代或推出“锂矿返利”降价机制,让利车企稳固市场份额-230221.pdf
大小:94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海通国际-宁德时代或推出“锂矿返利”降价机制,让利车企稳固市场份额-230221

海通国际-宁德时代或推出“锂矿返利”降价机制,让利车企稳固市场份额-230221
文本预览:

《海通国际-宁德时代或推出“锂矿返利”降价机制,让利车企稳固市场份额-23022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通国际-宁德时代或推出“锂矿返利”降价机制,让利车企稳固市场份额-230221(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据36氪消息,宁德时代或面向部分车企客户启动“锂矿返利”计划,其核心条款为:未来三年,一部分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格以20万元/吨结算,由此产生的差价将返还车企,与此同时,签署合作的车企需承诺将约80%的电池采购量提供给宁德时代。
  点评
  动力电池降价的市场预期较为充分,龙头企业降价锁量巩固市占率。根据SMM统计,截至2月20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45.1万元/吨,较2022Q4高点回调显著,在终端需求尚未明显提振下,产业链博弈加剧,锂价延续下行趋势;正极、负极、PVDF、电解液等中游材料价格持续回落,根据鑫椤锂电统计,2023Q1剔除碳酸锂降价影响,其他材料价格对动力电池降本影响幅度约10%。叠加2023-2024年动力电池产能密集释放缓解供需紧张,市场对于中游让利下游车企的预期较为充分。我们认为,头部电池厂依托资源优势与一体化产业链布局,将稳步提升的碳酸锂自给率转化为成本优势,率先通过激进调价机制锁定未来长单采购,巩固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关系,稳固甚至扩大市场份额,挤占二三四线电池企业的市场空间。动力电池行业已经进入资源布局与化学技术壁垒比拼的竞争新阶段,降价趋势下板块盈利承压,竞争格局或进一步趋向集中。
  让利方案力度较大,释放车企盈利空间。根据报道,“锂矿返利”计划或于2023Q3开始实行,面向理想、蔚来、华为、极氪、阿维塔等战略客户,按照碳酸锂价格联动的方式采购电池,年底结算时,采购电池的50%按照20万元/吨价格计算,其余部分按照市价计算,差价返还给车企。同时宁德时代或向上游锂矿企业提出约10%降价要求。根据测算,单位碳酸锂价格每降低10万元,三元/磷酸铁锂电池成本边际降低分别60/70元/KWh,带电量70KWh的纯电动汽车电池成本相比锂价高位时降低0.85-1.5万元,带动整车BOM成本下降。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今年下半年碳酸锂价格将降至35万元至40万元/吨;为保证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较为合理的平衡价格区间为30万元至40万元/吨,锂矿返利机制反映了头部电池厂商对于中期碳酸锂价格中枢的预期。考虑到龙头电池厂采购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电池价格高于行业平均,叠加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其单位盈利普遍高于行业内二三线电池厂商,即便短期降价对利润有一定压力,公司亦可通过具体细则的调整对盈利形成一定支撑。
  产业链利润分配优化,有望推动新能源车消费超预期。新价格机制对于公司盈利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碳酸锂市场价格与联动设置价格、低锂价订单占比、自供碳酸锂规模、非锂材料价格等因素。动力电池降价有助于产业链利润分配趋向合理化,各个环节盈利情况呈现良性循环,帮助亏损车企穿越周期,有助于电动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望有效带动终端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下降,维持电动化进程高增速的持续。2月新能源终端销量预期开始修复,第二周上险量达到8.6万台,同增73%,环增23%,渗透率重返30%。主机厂降价、新车型发布、车展等催化或提振消费信心,带动新能源车销量超预期增长。
  风险
  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电池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