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申万宏源-智联汽车行业系列深度28:毫米波雷达国产替代拐点已至-230220.pdf
大小:422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申万宏源-智联汽车行业系列深度28:毫米波雷达国产替代拐点已至-230220

申万宏源-智联汽车行业系列深度28:毫米波雷达国产替代拐点已至-230220
文本预览:

《申万宏源-智联汽车行业系列深度28:毫米波雷达国产替代拐点已至-230220(5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智联汽车行业系列深度28:毫米波雷达国产替代拐点已至-230220(52页).pdf(5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预计行泊一体5V5R方案占比提升+ADAS渗透率提升将带动中国乘用车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52亿升至2025年的204亿。毫米波雷达分为前雷达和角雷达(包括前角雷达和后角雷达),2021年中国乘用车前雷达、后角雷达、前角雷达的前装渗透率分别为34%、14%、2%,我们预计2025年渗透率将分别提升至70%、67%、45%。我们预计2025年普通前雷达单价为400元,4D成像雷达单价1000元,角雷达单价220元。由此计算预计2025年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为204亿,其中前雷达92亿(4D成像雷达占48亿),后角雷达67亿,前角雷达45亿。
  三因素推动毫米波雷达持续降本。MMIC工艺改进+国产突破+77GHz替代24GHz。
  雷达的两大难点:设计和量产。(1)设计:雷达设计能力核心体现在天线设计和软件算法两个环节。前者决定了方位角和俯仰角性能(视场角、角分辨率、角度精度);软件算法包括信号处理算法和数据处理算法。(2)量产:指生产制造能力,良率直接影响了产品成本,多家雷达厂商创始人都认为如何把雷达良率做高、成本做到足够低是最难的环节。
  竞争格局:前雷达和角雷达前五都是海外Tier1。前雷达集中度明显高于角雷达,门槛更高,CR3份额分别为80%(博世、大陆、电装)和60%(博世、海拉、安波福),CR5份额分别为98%和85%。前雷达市场的国产替代难度比角雷达市场更高,主要因为前雷达涉及到控制功能和功能安全。
  国内毫米波雷达市场由国外Tier1主导的根本原因:2015年之前雷达芯片对中国禁售,因此中国毫米波雷达起步时间比国外晚了近17年(国外车载毫米波雷达起步于1998年,国内毫米波雷达起步于2015年)。国外雷达历经24GHz、77GHz、4D雷达、4D成像雷达四个阶段,目前已经迭代到第五代;2018年国内少数几家厂商开始量产24GHz雷达,2019年量产77GHz雷达,在第五代成像雷达上仍然是追赶状态。
  我们认为从现在开始国产毫米波雷达厂商替代国外厂商的时机已经成熟,主要因为:(1)原因1:行泊一体成为趋势,这让国产系统厂商开始掌握行车系统话语权;如果行车系统仍由海外Tier1把控,那么和系统一起搭售的毫米波雷达是不可能用国产厂商的,必然会用海外Tier1自己的雷达。(2)原因2:国内雷达性能已经和国外大厂接近。(3)原因3:海外厂商较为封闭,不开放雷达原始数据。
  针对3D/4D毫米波雷达市场,中国本土厂商的竞争策略:(1)策略1:“价格优势+本地化服务优势”的打法(典型代表:绝大多数本土雷达厂商)。(2)策略2:前融合/中融合(典型代表:德赛西威、纵目科技、华为)。除了上述商业策略上的差异,“先发优势”和“战略决策的前瞻性”也是在竞争中能够突围的关键原因,典型如目前国内本土毫米波雷达Tier1中份额排名第一的森思泰克。
  针对4D成像毫米波雷达市场,不同厂商分化为两条技术路线:多芯片级联(大陆、博世、采埃孚、华为等)&单芯片超大规模虚拟阵列(例如经纬恒润)。路线二相较于路线一最大优势在于点云数量更加密集,但主要障碍在于价格偏高,2025年价格若能下降到150美金一颗,则路线二是更有性价比优势的方案。
  相关标的:上游——(1)芯片环节:英飞凌、NXP、TI三家占据了毫米波雷达芯片行业近90%份额,国内加特兰微电子随着中游国产雷达厂商崛起正加速替代海外份额。(2)PCB:罗杰斯(美国)、Schweizer(施瓦茨,德国)、Isola(美国)、松下电工、四会富社、沪电股份、生益电子。其中PCB上游高频覆铜板主要有罗杰斯、生益科技、AGC、松下、华正新材、Isola。(3)雷达专用塑料环节:laird、巴斯夫BASF、帝斯曼DSM、SABIC、宝理、东丽、南京聚隆、沃特股份、朗盛化学。(4)自动化生产设备:快克股份。中游——雷达整机:森思泰克(定点和量产数量在国内排名第一)、楚航科技、德赛西威、华域汽车、经纬恒润、纵目科技、福瑞泰克、保隆科技、苏州豪米波、川速微波等。
  风险提示:4D成像毫米波雷达技术路线变化风险;前/中融合对毫米波雷达竞争门槛产生变化的风险;降价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