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华创证券-【宏观专题】全息重大项目:多维摸清投向-230220.pdf
大小:230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创证券-【宏观专题】全息重大项目:多维摸清投向-230220

华创证券-【宏观专题】全息重大项目:多维摸清投向-230220
文本预览:

《华创证券-【宏观专题】全息重大项目:多维摸清投向-230220(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宏观专题】全息重大项目:多维摸清投向-230220(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重大项目看什么,怎么看?
  (一)看什么?看全息不看剪影:3个视角厘清4个维度
  两会前数据空窗期,稳增长重回市场视野,重大项目再成焦点:证券日报报道多地重大项目总投资额合计21.5万亿;该规模已超去年全年基建,市场困惑。
  市场为何困惑?概念始终不清,报道只是剪影。去年外媒报道就曾引发热议。怎么厘清概念?不看单侧剪影,要看立体全息。从风险、信披、资金3个视角可厘清4个维度:发改审核、地方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专项债、金融工具。
  (二)怎么看?按基建参考价值:发改审核>金融工具>专项债>项目计划
  1、发改审核定基调,政府重视是投资增长的大前提,排序最靠前;
  2、金融工具定上限,9成以上投基建,且是纯增量,较专项债边际意义更大。
  3、专项债定下限,约6成投基建,是近年项目资金的必要支撑。
  4、项目计划作验证,不到4成投基建,误区比用途多,建议仅作验证。
  二、发改审核定基调
  (一)基调积极:2022年发改审核后程发力→奠定2023年基建积极基调发改审核反映中央稳投资意愿,是全国基建的信号灯;下半年发改审核和次年基建历史对应较好。22H2总投资额同比增近4成,和前倾稳增长的22H1基本持平;投向而言,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等行业。
  (二)官方确认:2022年新开工、拟建项目高增→2023年投资增长潜力大
  三、金融工具定上限
  (一)看今年:大量实物工作量将形成,投资拉动从“半条鱼”变“两条鱼”
  2022年,金融工具创设并投放7400亿,但投放集中在下半年,当年只吃到了“半条鱼”:7400*10(撬动倍数)*20%(项目完成度)=约1.5万亿投资拉动。
  2023年,大量实物工作量将形成,投资拉动从“半条鱼”变“两条鱼”:一是去年开工的金融工具项目继续建设,拉动约7400*10*30%=2.2万亿;二是今年金融工具或再投放1万亿,可再拉动10000*10*30%=3万亿。
  投向而言,6大省占半数,9成用于基建、其中交通占7成。
  (二)看长期:基建从以收定支到以支定收,经济切换新一轮“高基建低地产”
  四、专项债定下限
  三大特征:1、前倾发力,Q1强度匹配去年同期;2、分配“金融工具化”,提前批更倾斜大省;3、投向扩围,力求更大拉动:此前约6成投向基建,其中半数是市政产业园;今年将扩围,或松绑土储。
  五、项目计划作验证
  三大误区:1、简单加总:各地口径不一;2、全是基建:产业占比过半,基建占比不到4成;3、能预判基建:基建重大项目投资额/基建投资额仍低。
  两大用途:1:测投资意愿→增速高公布早,验证稳增长靠前发力;2、划投资重点→产业聚焦战略新兴,基建聚焦新基建。
  具体看产业、基建项目投向,重点关注固投合计超全国4成的6个投资大省:山东、江苏、河南、广东、河北、四川。
  产业项目投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制造业项目倾斜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科技等领域。如广东重大制造业项目数量占比同比+6%、平均年度投资同比+22.5%;江苏高水平制造业项目数量同比+13%、河南力争2025年新材料产业规模占比材料行业超50%等。
  基建项目投向:聚焦新基建,重点推进5G基站、充电桩、大科学装置等建设。
  风险提示:稳增长不及预期,金融工具投放、专项债发行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