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全球支付行业专题报告:传统与科技结合重塑金融生态-230220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全球支付行业专题报告:传统与科技结合重塑金融生态-230220.pdf
大小:229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全球支付行业专题报告:传统与科技结合重塑金融生态-230220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全球支付行业专题报告:传统与科技结合重塑金融生态-230220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全球支付行业专题报告:传统与科技结合重塑金融生态-230220(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全球支付行业专题报告:传统与科技结合重塑金融生态-230220(45页).pdf(4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全球支付产业收入创下2.1万亿美元新高,其中商业支付和消费者支付约各占一半。2022年全球交易金额超175万亿美元,其中消费者支付和商业支付分别占38.59%和61.41%。消费者支付因更具壁垒而成为竞争高地。消费者支付后端底层建设由银行卡支付主导,其核心是支付清算组织。消费者支付前端创新由第三方支付引领,目前已成为主流支付方式。以支付为入口,通过传统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重塑金融生态是支付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建议重点关注具备生态构建能力的7家龙头公司——Visa、Mastercard、中国银联、PayPal、Block、蚂蚁集团和腾讯金控。
  ▍全球支付行业方兴未艾,消费者支付是必争之地。据麦肯锡2022全球支付报告,2021年全球支付产业收入创历史新高2.1万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CAGR为9%,其中商业支付和消费者支付约各占一半。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2022年全球交易金额超175万亿美元,其中消费者支付和商业支付分别占38.59%和61.41%。由于消费者支付更具竞争壁垒,因此是支付行业的基本盘,下文以消费者支付为研究对象。2022年全球消费者支付规模超68万亿美元,EuromonitorInternational预计2027年增至104.90万亿美元,5年CAGR为8.90%。
  ▍银行卡支付主导后端底层建设,数字钱包引领前端创新发展。据EuromonitorInternational,2021年银行卡支付占个人支付交易金额的67.38%和交易数量的36.21%,仍有大量高频低额的现金支付场景有待电子化。据Worldpay,2021年数字钱包/移动钱包在全球电商和零售点支付份额分别为49%和29%,市占率均较2018年提升13pcts。
  ▍全球各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①北美市场相对成熟,银行卡支付主导市场,同时现金替代空间大。②欧洲数字钱包兴起,卡支付依旧稳固。③亚太地区数字钱包渗透率引领全球,除中国内地外现金替代潜力巨大。④中东、非洲、拉美线上消费仍以信用卡支付为主,线下消费以现金为主。
  ▍银行卡支付:全球支付产业底层基石。银行卡支付的商业模式是基于清算组织网络实现价值交换。在银行卡支付生态上主要有五类玩家——清算组织、发卡方、收单方、支付网关与服务商和独立销售组织。
  清算组织:四方模式的核心+支付的底层架构。目前四方清算模式主导全球银行卡支付产业。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数据,2021年按交易笔数计算,Visa、银联(UnionPay)和Mastercard分别占比39%、34%和24%,合计占90%的市场份额。按交易金额计算,银联、Visa、Mastercard分别占比45.40%、24.40%和14.00%。其中,银联交易金额市占率从2012年的19.60%增至2021年的45.40%。
  收单机构:从痛点出发推动数字支付渗透率提升。海外收单机构可分为传统大规模收单机构(FIS,Fiserv,Global Payments等),以及通过垂直细分领域切入收单市场的新型收单机构(Block,Adyen,Braintree,Shopify等)。传统机构规模遥遥领先,新型机构则通过差异化服务实现快速增长。
  ▍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主流支付方式,与场景深度互动提升衍生服务价值是必然趋势。第三方支付机构以数字钱包为入口构建金融生态。2021年数字钱包在电商和零售网点的支付份额分别为49%和29%。预计2025年数字钱包和先买后付是唯二同比市场份额有增长的支付方式,数字钱包线上和线下份额有望增至53%和39%。支付场景是全球数字钱包渗透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从商业逻辑来看,资金流和信息流二流合一,符合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产业迭代趋势,金融生态成为护城河。未来看,通过数据洞察挖掘用户潜在需求,满足用户一站式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从而增厚数字钱包价值是发展必然趋势。
  ▍第三方支付与传统金融机构是竞争与合作关系。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通过三方模式,覆盖发卡、清算和收单职能,所以与清算组织和商业银行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但是,由于银行卡支付体系成熟,清算组织壁垒深厚且与时俱进,二者之间更多体现合作关系,自2016年开始的Visa与PayPal的战略合作就是典范。
  ▍展望未来:去除标签、合作共赢、构建生态壁垒。无论传统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都以提供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为目标。①效率是核心。②合作是前提。③科技是基础。④产品是抓手。⑤管理是保障。⑥生态是壁垒。放眼全球,包括PayPal和Block在内的支付公司正加速进行生态建设。
  ▍投资策略:重点关注具备生态构建能力的龙头公司。以支付为入口,通过传统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重塑金融生态是行业发展趋势。作为银行卡支付体系的核心的清算组织,以及具备金融生态壁垒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共7家公司值得重点关注。具体包括:①海外银行卡清算龙头Visa和Mastercard。②国内银行卡清算龙头中国银联。③海外支付生态龙头PayPal和Block。④国内金融科技龙头蚂蚁集团和腾讯金控。
  ▍风险因素:反垄断风险;监管风险;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导致费率下行超预期;宏观因素导致消费下行超预期;现金替代进程不及预期;数字钱包渗透率增长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