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国际-香港房地产行业:融资问题被过分夸大-230216

《海通国际-香港房地产行业:融资问题被过分夸大-230216(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通国际-香港房地产行业:融资问题被过分夸大-230216(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领展房产基金的融资令市场恐慌
领展房产基金(823 HK)在2月10日(星期五)收市后宣布大规模的股权融资。详见2月12日发布的领展房产基金说明。投资者担心,香港房地产公司是否会掀起一波股权融资的新浪潮。一般而言,通常认为具有1)高杠杆,2)大规模扩张计划的公司有可能发行股票。
关于杠杆比率=>新世界发展、恒隆地产、希慎的杠杆比率相对较高;信和、长实集团保持净现金
在我们追踪的主要开发商中,新世界发展(NWD,17 HK)的净杠杆比率最高。截至2022年6月底,新世界发展的净杠杆比率(即净债务/股东权益)高达61%,明显高于同业26%的平均水平。我们估计,恒隆地产(HLP,101HK)、希慎的净杠杆比率在29%/28%左右。相比之下,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信和(83 HK)、长实集团(1113HK)保持净现金头寸。我们认为,杠杆比率相对较高的开发商更有可能利用股市。
关于股份买入=>信和、恒隆集团、长实集团最近几个月主动购入股份,不太可能发行新股。
我们还认为,有(公司本身)积极回购股份和(董事会)购入股份的开发商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利用股市。信和、恒隆集团(10 HK)和长实集团在过去三个月均有股份买入行为,我们认为他们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利用股市。
对蓝筹股开发商筹资的担忧被夸大。开发商的库存现金远高于房地产投资信托,其财务状况不太可能因几次收购就显著恶化。
与一直在积极寻找收购机会(进而承受更大的财务压力)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不同,香港的蓝筹股开发商总体上财务状况良好,有可观的库存现金。我们认为,这些开发商正在进行的一些收购(如有)不会对蓝筹股开发商造成实质性的财务压力。在过去几年,没有开发商仅仅因为收购就被迫入市。例如,恒基地产于2021年底以508亿港元(香港创纪录的地价)的价格收购了香港中环的一处商业用地,随后并未进行股权融资。我们认为,对股权融资的担忧被夸大了。
在我们研究的香港开发商和业主中,我们看好九龙仓置业、港铁公司、恒隆地产、信和置业和新鸿基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