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二十八:基金在阶段业绩不佳后会调整激进程度吗?-230215

《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二十八:基金在阶段业绩不佳后会调整激进程度吗?-230215(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学海拾珠”系列之一百二十八:基金在阶段业绩不佳后会调整激进程度吗?-230215(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一百二十八篇,基金行业的年度业绩排名压力以及头部业绩基金才能大量吸引资金流入的特征使得基金经理每年的业绩排名竞赛非常激烈,文献比较全面地研究了美国基金市场中阶段性业绩不佳的基金会采取什么行动,以及对其业绩产生何种影响。回到国内基金市场,我们可以类似地研究基金经理在年内阶段性业绩不佳后会采取的策略,使用主动份额表征基金投资的主动激进程度,以识别基金经理主动程度的增加究竟是源于私人信息还是排名激励。
基金市场存在“激励效应”
基金投资者具有明显追逐历史业绩的行为,即同一分类中,相对业绩优异的基金在未来会吸引大部分的资金流入。因此,基金行业的竞争更像一场比赛,基金经理们在比赛中争取“名列前茅”,以获得“比赛激励”——投资者后续的资金流量。研究表明,中期落后的基金经理,其投资组合主动性的提高与中期业绩差距大小,投资者对基金相对业绩排名的资金流反应强度(激励效应强度)直接相关。具体来说,当基金在同类中的中期阶段表现(相对)不佳后,会增加其主动份额。
资金流敏感性高的基金更容易增加主动份额
对于成立较早和年限较久的基金来说,资金流对历史业绩的敏感性较弱,而属于激进成长或成长型的基金资金流对历史业绩的敏感性较强。分析表明,更高的资金流量-业绩敏感度为基金提供了更大的动力,在中期业绩不佳的情况下提高其主动份额。
增加主动份额的业绩结果
基金为应对中期业绩不佳而增加主动份额后,其特质性风险和下行风险会大幅增加。基金通过改变主动份额,也改变了风险状况,其提高相对排名的机会增加了,但主动份额的增加可能不是出于信息/能力的原因,排名提高的正面影响与下行风险提高的负面影响基本相抵消,平均而言,因排名激励而增加的主动份额并没有改善基金业绩。
风险提示
本文结论基于历史数据与海外文献进行总结;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