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泰君安-资讯汇总05期:【科技周报】新材料让光“负折射”实现晶体管功能-230214

上传日期:2023-02-15 07:11:41 / 研报作者:赵子健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国泰君安-资讯汇总05期:【科技周报】新材料让光“负折射”实现晶体管功能-230214.pdf
大小:110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泰君安-资讯汇总05期:【科技周报】新材料让光“负折射”实现晶体管功能-230214

国泰君安-资讯汇总05期:【科技周报】新材料让光“负折射”实现晶体管功能-230214
文本预览:

《国泰君安-资讯汇总05期:【科技周报】新材料让光“负折射”实现晶体管功能-230214(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泰君安-资讯汇总05期:【科技周报】新材料让光“负折射”实现晶体管功能-230214(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国实现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陈腾云研究组基于清华大学马雄峰研究组提出的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利用极大似然估计的数据后处理方法精确地估算出两个独立激光器的频率差用于参数估计,并结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团队研制的高效率单光子探测器,实现了实验室标准光纤百公里级、两百公里级、三百公里级以及超低损光纤四百公里级的安全成码,相较于之前的原始MDI实验,成码率有明显提升,且在三百公里和四百公里距离上较之前实验成码率提升了3个数量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
  发现新型结晶抑制剂。天津大学龚俊波团队与美国休斯敦大学等开展国际合作,首次发现了尿酸盐酮烯醇互变异构体可成为一种高效的“伴生抑制剂”。这种新型抑制剂能在特定浓度下产生“自抑制”结晶现象,可以控制甚至完全阻止晶体生长。这为尿酸盐结石预防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患者只需把尿酸浓度控制在特定范围内,就能长效抑制尿酸盐晶体生长,不再需要其他外来治疗药物抑制肾结石的形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液态金属新材料兼具拉伸性与气密性。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邓涛团队、尚文团队等设计制备了基于液态金属的复合封装材料,通过将常见液态金属镓铟共晶合金与弹性体材料复合,并巧妙利用微米玻璃球阵列作为支撑体,防止该封装材料在变形过程中塌陷而引起密封性能的衰减,开发了一种高气密性、可拉伸、能集成无线通信功能的封装材料。研究团队应用该材料对基于水系电解质的可拉伸锂离子电池进行封装和性能测试发现,在自然未拉伸状态下,封装的锂离子电池可逆容量为105.5mAh/g,经5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可保持72.5%的初始容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期刊。
  新材料让光“负折射”实现晶体管功能。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光子室研究人员与合作者设计并构筑了微纳尺度的石墨烯/氧化钼范德华异质结,实现了用一种极化激元调控另一种极化激元开关的“光晶体管”功能。为将技术应用于光晶体管设计,研究人员把目光锁定在石墨烯和一种氧化物上。这些都是纳米至单原子级厚度的层状材料,且两个材料间有互补的光电性质,有望实现预期的折射效果,还能把“控制结构”做得尽可能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期刊。
  研究揭示单原子合金催化二氧化碳电还原制一氧化碳机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肖建平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团队、电子科技大学夏川团队合作,研发出单原子合金催化剂Sb1Cu,实现了CO2高活性、高选择性还原制备CO,并探究了单原子合金催化剂Sb1Cu电催化CO2还原表现出高CO选择性的原因。该研究为设计高活性和特定选择性电催化材料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