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证券-“中美经济周期反转”月度跟踪第1期:宏观政策前置发力,强预期仍在-230212

《西部证券-“中美经济周期反转”月度跟踪第1期:宏观政策前置发力,强预期仍在-230212(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证券-“中美经济周期反转”月度跟踪第1期:宏观政策前置发力,强预期仍在-230212(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曾在年报中提出,“中美经济周期反转”是主导2023市场表现的宏观逻辑。2022年市场下跌的主要逻辑为“内强外弱”被证伪,2023年宏观因素的转折性变化将主导市场,中美经济短周期预计反转,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弱复苏,而美国可能步入衰退。年初以来中美经济均有超预期表现,我国消费持续修复,通胀回升但低于预期,新增贷款超预期,美国就业数据超预期,我们判断超预期因素短期利好A股不变,而中长期的上扬需要看到强现实。
短期A股风险偏好持续修复,信贷超预期,宏观政策前置,强预期仍在。
1.国内消费明显回暖,财政与信贷前置促进“稳增长”。国内经历首轮疫情冲击后,春节假期消费明显回暖,春节后地铁交通运输继续恢复,商品房成交面积农历同比降幅收窄,二手房成交量回升。1月发行专项债4911.8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844亿元;1月新增贷款4.9万亿元,明显高于市场预期及去年同期,1季度仍有降息可能,宏观政策前置。
2.美国就业数据超预期。1月美国非农超预期,失业率回落劳动参与率回升,提振美元指数,劳动力市场表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递增。
近期中美资产价格走势有所分化,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美经济周期反转,当下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利好因素不断累积,海外仍在经受流动性收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A股风险偏好继续修复,在经历了两周的震荡后,A股继续上行需要新的强预期。
A股中长期的上扬需要看到强预期变为强现实,需要观察。
1.过去三年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既有短期挫伤,也有长期“疤痕”。过去三年居民消费增长放缓受到居民收入、就业、居民储蓄率、房地产市场低迷多方面因素影响。而疫情给经济造成的负面冲击不仅影响当期居民收入,也造成居民未来收入前景更加不确定,从而采取预防性储蓄行为。储户对于未来收入信心和消费者信心较疫情前显著下降。
2.消费回升幅度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仍存。1)外需仍面临下行压力。2)房地产市场可能从底部回升,但全年能否实现正增长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中长期看,城镇住宅需求中长期拐点可能已经出现,房地产市场顶点可能已经过去。3)疫情反复可能给消费复苏幅度带来不确定性。下半年国内疫情仍有可能出现反复,可能意味着消费仍然难以回到疫情前的增长趋势水平。
未来主要关注:1)代表居民生活半径的餐饮收入同比增速是否会超预期复苏;2)地产松绑政策对于居民中长期贷款何时能够起到刺激效果。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超预期、外需下滑超预期、地产需求恢复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