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化工新材料行业投资策略:新时代,自主可控,大有可为-230209

《长江证券-化工新材料行业投资策略:新时代,自主可控,大有可为-230209(10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证券-化工新材料行业投资策略:新时代,自主可控,大有可为-230209(107页).pdf(10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变革中掘金,亮点纷呈
新材料是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或产生新功能的材料,2019年全球新材料产业产值已达2.8万亿美元。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国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2021年产业总产值已达6.4万亿元,2010-2021年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3.1%,预计2022年将达到7.5万亿元,据工信部预计,202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万亿的规模,市场前景广阔。结合化工新材料市场空间、发展速度、技术壁垒、产业生命周期、国产化替代、政策支持材料自主可控等多个维度,我们看好以下几大方向。
半导体:自主可控下的国产化浪潮
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5950亿美元,未来5G及汽车电子化的发展,驱动半导体实现新的增长,预计2026年规模将达790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6%。2021年全球和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分别为643/119亿美元,相比2020年分别同比增长16.3%/21.9%。半导体产业东移,中国半导体材料成长更快;而技术壁垒高企,材料供给垄断在外资手中,国产化空间巨大。电子特气、光刻胶作为晶圆制造的关键材料,规模占比分别为13%/6%,进口依赖度极高。华特气体不断拓宽特气产品种类,彤程新材G/I线、KrF光刻胶已量产,ArF处认证中,正逐步实现替代,增长快速。
显示领域:终端需求拐点或现,新材料蓬勃发展
消费电子处于景气底部,库存见底,随着消费需求回暖,行业有望迎来转机。液晶电视平均尺寸不断提升,LCD面板出货面积保持增长。国内显示材料龙头万润股份及瑞联新材主要生产单体液晶,销售给混合液晶厂商。全球OLED材料的市场规模将由2019年的9亿美元左右快速增加至2024年的约26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到23.6%。万润股份、瑞联新材是全球领先的液晶单体、OLED粗单体供应商。聚酰亚胺性能超凡,是智能手机柔性显示的关键材料,国内企业逐步开始布局。光学膜产业,2021年全球OCA、MLCC、偏光片离型膜等三大高端应用领域市场空间合计达439亿元,目前主要被日韩等海外企业垄断,国产化替代空间广阔。东材科技、斯迪克正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
新能源:技术革新中挖掘机遇
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化工品同步受益。相关电池材料:复合铜箔(变革产品,市场或剧增)、导电炭黑(需求起势,替代外资)、芳纶(新应用在隔膜,市场或剧增)、胶粘剂(市场大,替代空间广)、钠电池正负极材料(新需求,市场或剧增);光伏材料:反射膜(新需求)、胶粘剂;风电材料:碳纤维(需求快增,替代外资);氢能材料:质子交换膜(新需求,成长快)。
环保材料:传统领域爆发新机遇
相对新兴产业,化工传统应用领域也存在升级或替代契机。分子筛,尾气脱硝、空气分离、化工催化领域国产化带来广阔空间,国内主要企业有中触媒、建龙微纳等。润滑油添加剂,国内复合剂市场主要被外资及合资企业所占据,而内资企业以单剂生产为主,瑞丰新材突破复合剂市场,全球化崛起。气凝胶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也是性能最好的隔热材料,建筑建造、新能源汽车带来新的增量市场,国内企业晨光新材、泛亚微透等企业纷纷布局。吸附分离树脂,金属提取、生命医药等高端市场打开未来发展空间,蓝晓科技多领域布局,迈入快速增长期。
风险提示
1、新材料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2、产业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