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银行业理财产品专题研究之十三:2022年银行理财回顾及展望,创新服务养老需求,推动行业规范发展-230206

《中信证券-银行业理财产品专题研究之十三:2022年银行理财回顾及展望,创新服务养老需求,推动行业规范发展-230206(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银行业理财产品专题研究之十三:2022年银行理财回顾及展望,创新服务养老需求,推动行业规范发展-230206(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理财行业全面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时代。在局部疫情反复、内外环境压力、底层资产表现较为低迷的背景下,理财市场砥砺前行。截至22年末,估算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约28.3万亿,累计31家理财公司获批,全年实现收益中枢约1.6%。理财行业肩负着助力养老第三支柱发展、创新服务养老需求的新使命,养老理财规模已超千亿,预计未来将在养老金融领域走出特色化发展之路。
▍监管政策:发展养老第三支柱,强化行业自律管理。2018年以来,秉承“资管新规”原则与方向,银行理财业务不断进行创新性探索。2022年理财市场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发展养老第三支柱,丰富产品供给,包括养老理财试点扩容、促进养老金融业务发展、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等;二是强化自律管理,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包括强化理财公司内控管理、发布理财业务自律规范、规范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等。
▍理财市场概况:估算22年末规模约28.3万亿,公募基金配置比例提升。2022Q4理财市场官方数据暂未公布,考虑底层资产波动及理财资金赎回的影响,估算22年末存续规模约28.3万亿。“资管新规”以来,理财资金资产配置的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债券类资产仍为最主要的配置方向,公募基金的配置比例呈上升趋势。
▍银行机构理财产品跟踪:截至22Q4,发行机构以城商行为主,占比60%;运作模式以开放式为主,占比72%;投资性质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占比98%;投资期限以6~12个月为主,占比27%。2022年期间,各类理财产品平均业绩基准大体上呈下降趋势。
▍理财公司理财产品跟踪:截至22Q4,累计31家理财公司获批,30家获准开业;发行机构以股份行理财公司为主,占比50%;运作模式以开放式为主,占比84%;投资性质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占比95%。2022年期间,受市场环境影响,理财产品业绩承压,“破净率”两度突破10%;全年来看,非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收益中枢约1.6%,其中固定收益类、混合类的收益中枢分别约2%、-2.1%。
▍热点关注:养老理财收益稳健,22年收益中枢约2.8%。截至2023年1月20日,存续的养老理财产品共51只,规模合计1005亿。产品具有长期性、稳健性、普惠性的特征。整体业绩表现较为稳健,2022年全年平均实现收益2.8%。引入收益平滑机制,能够起到降低波动的作用。当前阶段主要以股债恒定比例策略、组合保险策略、目标风险策略为主,正逐步探索目标日期策略。
▍结论与展望:创新服务养老需求,推动行业规范发展。2022年,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理财行业全面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时代。理财行业肩负着助力养老第三支柱发展、创新服务养老需求的新使命,预计未来将在养老金融领域走出特色化发展之路。
▍风险因素:1)相关政策制度的再调整;2)部分数据来源于第三方数据平台,由于统计口径差异,可能与后续官方披露结果存在差异;3)行业实际发展可能偏离主观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