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山西证券-科德数控-688305-拟定增募资不超6亿,突破产能瓶颈、强化五轴整机及零部件实力-230206

上传日期:2023-02-06 12:43:18 / 研报作者:王志杰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山西证券-科德数控-688305-拟定增募资不超6亿,突破产能瓶颈、强化五轴整机及零部件实力-230206.pdf
大小:43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山西证券-科德数控-688305-拟定增募资不超6亿,突破产能瓶颈、强化五轴整机及零部件实力-230206

山西证券-科德数控-688305-拟定增募资不超6亿,突破产能瓶颈、强化五轴整机及零部件实力-230206
文本预览:

《山西证券-科德数控-688305-拟定增募资不超6亿,突破产能瓶颈、强化五轴整机及零部件实力-23020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证券-科德数控-688305-拟定增募资不超6亿,突破产能瓶颈、强化五轴整机及零部件实力-23020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3年定增预案,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智能制造项目、系列化五轴卧式加工中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项目、高端机床核心功能部件及创新设备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事件点评
  公司应用募集资金全力解决产能扩张问题,预估下半年产能明显释放,届时可支持年产1000台五轴机床产量。2022上半年,公司陆续采购卧加柔性制造线、龙门生产线,自制五轴加工中心、外购加工设备用于加强功能部件机加能力。功能部件的机加能力提升以后,可以提高装配环节的作业效率,同时为装配一致性提供保障。预估随着新购置三条产线的逐步落地及调试完善,能够支撑千台产量,2023下半年机加产线将投入使用,产能释放会有明显的提升。同时,公司会贴近市场需求,丰富产品布局,满足客户生产需求。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智能制造项目实施有助于公司深化主营业务发展,大幅提升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扩大龙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持续构筑并强化市场竞争优势。系列化五轴卧式加工中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将实现五轴卧式加工中心、五轴卧式翻板铣加工中心两类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规模化生产,满足下游领域应用需求。高端机床核心功能部件及创新设备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有助于公司扩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的自主生产和供应能力,保障公司高档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品质性能,获取成本优势,为高档数控机床业务发展提供支撑。此外,项目生产的小部分电主轴将实现对外销售,有助于公司扩大收入规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受益于销售单价和毛利率较高的大型机销售占比增加,预计公司盈利能力将有所提升。截至2022年9月末,公司在手订单的整机平均单价约为240万元/台,相对2021年末的均价185万元/台上浮约30%。公司在手订单中大型设备占比较高,随着毛利率较高的大型机订单陆续实现销售,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望实现回升。
  在手订单大幅增加,持续深耕航空航天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突破。2022前三季度,公司新增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过50%。其中,国内新增订单按照下游行业拆分,航空航天领域占比为59%,机械设备占比为12%,能源领域占比达到10%,汽车领域占比为6%,刀具的占比为5%。(1)航空航天领域:公司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可以针对飞机机翼、机身、尾翼的大中小型飞机结构件、起落架及航空发动机等核心关键零部件进行加工。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是公司在航空领域的典型合作伙伴,公司参与了第一台C919发动机生产制造,提供的多款五轴立式加工中心、五轴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主要用于C919大飞机发动机的叶盘等零部件的试制生产;公司于2022年推出的KTM120卧式镗铣车复合加工中心首推即与飞机起落架生产厂商建立合作;同时公司研制大、小规格翻板铣削产品用于航空领域的框梁等结构件加工。(2)新能源汽车领域:2022Q3公司新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订单,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机六面体壳体、减速器壳体等零部件加工,公司的五轴机床已有广泛应用,该领域尚未达到集中放量的阶段,预计未来几年会有较为明朗的前景。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3.7、5.7、7.8亿元,同比增长44.3%、56.4%、35.3%;实现净利润0.8、1.2、1.6亿元,同比增长13.2%、46.3%、34.5%;对应EPS分别为0.9、1.3、1.7元,以2月3日收盘价104.2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17.7、80.4、59.8倍,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行业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客户集中的风险;非航空航天领域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存货跌价风险;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导致的坏账风险;核心技术泄密与人员流失风险;新冠疫情影响的风险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