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跟踪点评:消费电子和半导体新材料依然是重点关注的方向-230205

《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跟踪点评:消费电子和半导体新材料依然是重点关注的方向-230205(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跟踪点评:消费电子和半导体新材料依然是重点关注的方向-230205(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消费电子景气回暖下OLED产业链以及具有定制差异化技术的精细材料供应商投资机会更为明确,OLED产业链推荐OLED终端材料领域莱特光电、PI薄膜领域瑞华泰,建议关注OLED中间体领域万润股份、濮阳惠成、瑞联新材;精细材料供应商推荐粉体填料领域联瑞新材,建议关注纳米镀膜领域菲沃泰。2.据日经中文网和彭博社报道,日美荷三国“围绕尖端半导体的对华出口管制”进行了磋商,日荷将实施美国政府已启动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的部分内容,建议关注国产替代提升空间大的细分方向和具备海外供应能力的龙头公司,推荐光刻胶领域华懋科技、刻蚀用硅材料领域神工股份、零部件领域新莱应材、硅片领域TCL中环。3.风电行业招标旺盛带来海风零部件需求放量,风电领域建议关注二线海缆企业宝胜股份、起帆电缆、汉缆股份,塔筒桩基领域海力风电、泰胜风能,碳纤维领域中复神鹰和原丝吉林碳谷。
▍中长期成长逻辑的标的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2023年上半年有望进入业绩驱动小行情,建议提前布局相关龙头标的和弹性标的。以中信证券研究部新材料组跟踪的新能源&电力材料、半导体&电子新材料、高端制造&军工新材料、生物合成&消费类材料公司为范围,上周(1月30日-2月3日)上涨4.2%,高于万得全A指数0.9%的涨幅,成长风格明显。目前来看,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我们认为在疫情消退推动供应和需求双重修复下,有望进入业绩驱动小行情。目前部分中长期偏成长逻辑的标的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有较明确的投资价值,我们看好消费电子、半导体、海风、合成生物学、光伏等板块,建议关注OLED与半导体产业链、海缆、塔筒、轴承、生物类材料、光伏辅材、碳纤维、高纯石英砂等细分子行业,建议关注相关龙头标的与弹性标的。
▍电子&半导体新材料:看好景气回暖下OLED产业链投资机会以及具有定制差异化技术的精细材料供应商;看好半导体产业链限制加码压力下国产替代的持续演绎。
电子材料方面:2022年,在面板整体需求低迷及价格跌破成本线的压力下:1)面板厂商加大生产管控力度,稼动率维持在较低水平;2)面板的出货量及出货面积均回落到了2020年的水平;3)不同尺寸的面板价格已经出现了底部位置的拐点向上。我们认为在此低基数下,2023年面板出货的同比提升具备较大概率。参考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等面板公司的季度营收数据,Q1往往是收入较低的传统淡季,我们预计行业数据有望在2023年Q2、Q3出现明显的同比及环比改善。伴随下游需求的恢复,材料公司有望实现业绩和估值的同步提升。OLED产业链上游材料因其附加值相对高,盈利能力受原材料价格扰动更少,叠加国产替代的逻辑,具备更强的业绩弹性。重点推荐莱特光电(OLED终端材料)、瑞华泰(PI薄膜),建议关注估值水平已处于低位的OLED中间体公司万润股份、濮阳惠成、瑞联新材。此外,消费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更将进一步推升下游客户对差异化技术的需求,推荐联瑞新材(粉体填料),建议关注菲沃泰(纳米镀膜)。
半导体材料方面:据日经中文网报道,美国政府1月27日表示,已和日本、荷兰的政府高官在华盛顿“围绕尖端半导体的对华出口管制”进行了磋商。美国彭博通讯社1月27日报道称,在同一天的磋商中,日美荷三国已达成共识,日本与荷兰也将实施美国政府已启动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的部分内容。在美国对华半导体产业限制逐步加码趋势下,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对内需求重要性凸显,中长期来看,国产替代将成为半导体产业主线,半导体材料端建议关注国产替代提升空间大的细分方向和具备海外供应能力的龙头公司,重点推荐光刻胶板块的华懋科技,以及具备国产替代提升逻辑和海外供应能力的神工股份(刻蚀用硅材料)、新莱应材(零部件)、TCL中环(硅片)。
▍新能源&电力材料:开年来风电行业招标旺盛,建议关注受益海风放量的零部件环节;硅料价格超跌反弹,继续推荐受益需求放量及技术迭代的辅材环节。
风电材料方面:根据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数据,2023年1月风电项目招标已超过10GW,在去年全年招标高企的状态下,招标高景气状态持续。1)海缆:一线企业产能吃紧带来的订单向二线企业出现外溢,二线企业有望凭借性价比优势获取市场份额,显著增厚公司盈利能力。建议关注二线海缆企业宝胜股份、起帆电缆、汉缆股份。2)塔筒桩基:建议关注海风放量以及大型化趋势下,抗通缩能力较强的海力风电、泰胜风能。3)碳纤维:风电装机复苏的预期或将弥补该领域碳纤维低价竞争的负面影响,相关碳纤维企业的盈利弹性或因“量”的放大而走高,具有成本优势的供应商将更具有竞争力,建议关注T700-12K碳纤维龙头中复神鹰、原丝龙头吉林碳谷。
光伏材料方面:根据硅业分会数据,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致密料成交均价分别为21.75/21.52万元/吨,环比节前涨幅31.02%/31.22%;1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0.14万吨,环比增加4.9%。硅业分会预计1季度国内多晶硅月均产量在10.5万吨左右,根据目前上下游排产计划判断,1季度硅料供需相对平衡。排产回升过程中,产业链情绪也在持续回暖。推荐受益量增逻辑以及行业技术迭代的银浆、POE胶膜以及焊带环节,推荐宇邦新材、激智科技,建议关注聚和材料、苏州固锝、帝科股份。
▍生物类材料:看好合成生物学公司新产品落地和行业催化带来的短期业绩兑现。根据华恒生物2022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00-3.25亿元,同比增长78.32%-93.18%。随着华恒生物1.6万吨三支链氨基酸项目和7000吨β-丙氨酸衍生物项目建成投产爬坡,我们预计华恒生物2023年业绩增速有望达到50%以上且呈季度环比提升态势。奶粉新国标即将于2023年2月底正式实施,对应的增量需求早已从2022年Q4开始释放,预计嘉必优的募投项目将于2023年Q1投产,将充分受益于行业需求扩张。我们预计嘉必优2023年业绩增速有望达到45%以上且呈季度环比提升态势。2022年以来国内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长期看好技术进步、投资火热、政策驱动等多重利好共振下的行业高确定性成长,建议关注华恒生物、嘉必优、凯赛生物。
▍高端制造&军工新材料:军工全产业链关联销售提速推升航空航天材料需求;高端催化剂持续国产化。
1)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军工组,就部分已披露的2023年预计关联交易规模和历年数据分析而言,2023年军机产业链中的中直及西非方向或将出现较大改善,航发产业链有望保持稳健增长,从而带动上游原材料的放量,叠加国家供应链安全下国产替代的逻辑,我们持续看好碳纤维、高温合金等板块,建议关注军民融合碳纤维龙头光威复材、抚顺特钢(高温合金);2)自2018年我国征收环境保护税后,原料药低端产能出清进程加速,目前我国原料药正处于产业升级阶段,化学原料药和中间体的合成对贵金属催化剂的需求有望维持高速增长,建议关注凯立新材(贵金属催化剂)。
▍风险因素:局部疫情反复引起的区域性停工停产和物流限制;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扩产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
▍投资策略:1.消费电子景气回暖下OLED产业链以及具有定制差异化技术的精细材料供应商投资机会更为明确;据日经中文网和彭博社报道,日美荷三国“围绕尖端半导体的对华出口管制”进行了磋商,日荷将实施美国政府已启动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的部分内容,建议关注国产替代提升空间大的细分方向和具备海外供应能力的龙头公司。2.风电行业招标旺盛带来海风零部件需求放量;硅料价格超跌反弹,光伏领域继续推荐受益需求放量及技术迭代的辅材环节。3.合成生物学公司新产品落地和行业催化或将带来短期业绩兑现。4.军工全产业链关联销售提速推升航空航天材料需求;高端催化剂持续国产化。建议聚焦以下主线:1.电子&半导体新材料:OLED产业链推荐OLED终端材料领域莱特光电、PI薄膜领域瑞华泰,建议关注OLED中间体领域万润股份、濮阳惠成、瑞联新材;精细电子材料供应商推荐粉体填料领域联瑞新材,建议关注纳米镀膜领域菲沃泰;半导体产业链推荐推荐光刻胶领域华懋科技、刻蚀用硅材料领域神工股份、零部件领域新莱应材、硅片领域TCL中环。2.新能源&电力材料:风电领域建议关注二线海缆企业宝胜股份、起帆电缆、汉缆股份,塔筒桩基领域海力风电、泰胜风能,碳纤维领域中复神鹰和原丝吉林碳谷;光伏领域推荐宇邦新材、激智科技,建议关注聚和材料、苏州固锝、帝科股份。3.生物类材料:建议关注华恒生物、嘉必优、凯赛生物。4.高端制造&军工新材料:碳纤维领域光威复材;高温合金领域抚顺特钢;催化剂领域凯立新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