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汽车行业造车新势力月报2023年2月:新势力销量阶段性承压,产品矩阵将继续完善-230203

上传日期:2023-02-03 21:22:39 / 研报作者:尹欣驰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汽车行业造车新势力月报2023年2月:新势力销量阶段性承压,产品矩阵将继续完善-230203.pdf
大小:94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汽车行业造车新势力月报2023年2月:新势力销量阶段性承压,产品矩阵将继续完善-230203

中信证券-汽车行业造车新势力月报2023年2月:新势力销量阶段性承压,产品矩阵将继续完善-230203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汽车行业造车新势力月报2023年2月:新势力销量阶段性承压,产品矩阵将继续完善-230203(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汽车行业造车新势力月报2023年2月:新势力销量阶段性承压,产品矩阵将继续完善-230203(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疫情频繁扰动、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蔚小理三家一线新势力销量增速有所下滑。主打性价比的二线新势力哪吒、零跑等上量,问界、极氪异军突起。2023年,新势力各家产品矩阵将愈加丰富,叠加渠道与客群两方面的下沉趋势,预计销量将迎来进一步抬升。我们推荐:(1)产品强势、品牌价值夯实、成本领先,从而在竞争中相对游刃有余,长期发展确定性强的公司:如比亚迪、理想汽车、长安汽车等;(2)阵痛后开启改革,有望获取市场份额的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等。
  ▍2022复盘:2022年蔚小理销量增速有压力,二线新势力快速起量。2022年蔚小理开启“第二轮出牌”,2022年初我们对蔚来ET5、理想L9、小鹏G9等产品寄予厚望,因为它们承载了最新的技术和产品理念。复盘来看ET5和L9较好完成了使命,小鹏G9发布暴露出了公司管理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销量层面,由于竞争对手增加、EV行业产能出现过剩,2022年头部销量阶段性承压,而二线的零跑、哪吒等主打性价比路线的品牌增速较快;2022年,蔚来、理想、小鹏、哪吒、零跑、极氪、问界年度累计销量分别为12.25、13.32、12.08、15.21、11.12、7.19、7.62万台,同比分别+34%/ +47%/ +23%/ +118%/ +158%/+1059%/ NA。此外,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智选品牌AITO问界月销快速上量,成为月销最快破万的新势力品牌,极氪首款车型极氪001底盘和操控良好的卖点逐渐被消费者认可,扭转2021年上市后减配等负面形象并得以快速上量。
  ▍2023年展望:1月终端消费者观望情绪较高。2023年1月,蔚来、理想、小鹏、哪吒、零跑、极氪销量分别为8506/ 15141/ 5218/ 6016/ 1139/ 3116台,环比分别-46%/-29%/-54%/-23%/-87%/-73%。环比下滑主要系1~2月为汽车销售的传统淡季、新能源补贴退坡使得部分23Q1需求前置到22Q4、竞争加剧下特斯拉开启降价使得部分消费者持币观望,23Q1新势力车企收单和交付均存在一定压力。当前时点,国内疫情已经过峰,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淡季过后有望迎来修复,考虑到当前行业处于预计2年维度的洗牌期,竞争加剧难以避免,在出清过程中坚持下来的公司,有望迎来份额集中的春天,我们推荐:(1)产品强势、品牌价值夯实、成本领先,从而在竞争中相对游刃有余,长期发展确定性强的公司:如比亚迪、理想汽车、长安汽车等;(2)阵痛后开启改革,有望获取市场份额的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等。
  ▍产品:各家新势力新车型陆续发布,产品矩阵逐渐丰富。一线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将在2023年继续完成第二代车型矩阵的布局:根据各公司2022Q3业绩会、官网微信公众号,(1)蔚来:2023年上半年将有5款新车型发布或交付(866改款、EC7和一个全新车型),NT 2.0平台全面贡献销量;(2)理想:首款五座SUVL7将在2023年2月8日正式发布,首款纯电车型W01定位MPV也将在2023Q4上市,有望打开新的市场;(3)小鹏:P7改款将在23Q1发售,基于F平台打造的G7(F30/G5)将主要承担二代车型周期的走量任务。其他新势力车企也将继续完善产品布局,极氪009、问界M9等旗舰车型值得关注。我们认为理想的首款纯电车型和小鹏XNGP有望成为2023年产品端最大的亮点。
  ▍结构性趋势:客群与渠道纷纷下沉,二线及以下城市将带来增量。随着新势力车企的品牌定位、产品卖点获得更广泛的受众,2022年蔚来、理想、小鹏客群与渠道呈现出下沉趋势。销量方面,2022年蔚小理在二线及以下城市合计销量占比由27%提升至37%,其中理想由30%提升至40%,蔚来由26%提升33%,小鹏由26%提升38%;渠道方面,2022年新势力车企的新增门店中,一线城市共新增177家,占比13%,二线及以下城市共新增792家,占比达59%,渠道下沉趋势显著。我们认为新势力车企在2021-2022年实现了品牌从0到1的打造,看好中长期从1到10的阶段把握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
  ▍风险因素: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疫情后汽车消费复苏速度低于预期;汽车行业竞争格局恶化超预期;原材料成本下降幅度低于预期;芯片供给紧缺加剧
  ▍投资策略:当前时点,国内疫情已经过峰,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淡季过后有望迎来修复,考虑到当前航宇处于预计2年维度的洗牌期,竞争加剧难以避免,在出清过程中坚持下来的公司,有望迎来份额集中的春天,我们推荐:(1)产品强势、品牌价值夯实、成本领先,从而在竞争中相对游刃有余,长期发展确定性强的公司:如比亚迪(002594.SZ)、理想汽车(Li.O、02015.HK)、长安汽车(000625.SZ)等;(2)阵痛后开启改革,有望获取市场份额的吉利汽车(0175.HK)、小鹏汽车(XPEV.N,09868.HK)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