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地方债数据点评:北京实现隐债清零,贵州拟发行置换债-230201

《海通证券-地方债数据点评:北京实现隐债清零,贵州拟发行置换债-23020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通证券-地方债数据点评:北京实现隐债清零,贵州拟发行置换债-23020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第一,截至1月31日,2023年地方政府债共发行119只,总规模6434.93亿元。
截至1月31日,2023年地方政府债已发行119只,总规模达6434.93亿元。具体来看,山东、湖北、江西发行数量最多,分别发行17、13、11只地方政府债;从发行规模来看,广东、山东、河南发行债券规模分列前三,分别为1351.30亿元、951.29亿元、811.45亿元;其次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发债规模在400亿元以上。
发行节奏来看,2023年地方债发行起步,1月净融资额较12月有所上升,总发行量达6434.93亿元,净融资额为6400.13亿元;相较于近三年同期来看,2023年1月发行供给与2022年同期走势相似,都是前置发行节奏,显著高于2021年同期水平,我们预计2月计划发行规模仍将继续增加,一季度或迎来发行高峰。
1月新增再融资债共5只,河北、北京、辽宁分别发行2只、2只、1只,发行规模为119.82亿元、38.56亿元、18.8亿元,发行数量及规模均低于去年同期;截至1月31日,2023年暂无用于偿还政府存量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发行。
新增专项债方面,1月新增发行93支专项债,主要用于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服务和社会事业。具体来看,新增专项债用于城乡、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服务和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金额分别为2156、2129、626亿元,分别占比49.9%、39.5%与10.8%;分省份来看山东、江西、河南、湖北发行数量在10只以上,广东省发行规模最大,达为1216亿元。
新增一般债方面,1月新增发行21只一般债。截至1月31日,地方政府一般债共发行21只,规模达1345.92亿元。湖北、四川两地新增一般债发行规模最大,分别为232亿元与227亿元,其次江西、江苏、广东、湖南等地发行规模较大,均在100亿元以上。
北京实现隐债清零。2023年1月15日,《关于北京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报告中提到:聚焦“稳”字,加快化解隐债,提前三个月完成中央提出的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任务要求;主动调控新增债务,化解存量债务,全市整体债务率控制在“绿”区内,区级全部退“红”,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北京成为继广东后第二个宣布隐债清零的省级行政区。
贵州省2023年拟发行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贵州省财政厅1月31日公布了《贵州省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中提到:通过争取中央支持、金融机构展期降息、盘活资源资产等方式,推动各地将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利息足额纳入预算……争取高风险建制市县降低债务风险试点等政策支持,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优化地方债务结构,降低债务成本。协调金融机构支持债务重组、展期降息,积极有序缓释债务风险……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专项监督协作机制,对违规新增隐性债务、不实化债、套取挪用专项债券资金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
第二,1月发行利差收窄,二级估值利差大幅收缩后反弹。
21年下半年开始,多期地方债与国债利差打破此前+25BP的隐形下限,22年浙江、江苏、上海经济强省地方债发行利差收窄明显,票面利率下限走低。2022年11月前后地方债的发行定价发生变化,11月15日发行的“22广东债59”首次参考“财政部-中国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设置投标区间设置,市场化定价稳步推进。
22年1月以来发行地方债的省市(自治区)中,新疆、内蒙古、辽宁及西藏发行利差均超过20BP,为第一梯队。2022年以来,一级利差中枢在15.95BP左右,发行利差最低的地区为上海(+9.84BP),而发行利差最高的地区为新疆(+24.51BP)和内蒙古(+23.25BP),其次是辽宁(+21.38BP)和西藏(+20.36BP);2023年1月,地方债平均发行利差为+10.22BP,较2022年12月(+13.44BP)大幅收窄,其中辽宁省利差压缩明显,由+20.08BP降至+14.73BP。
地方债整体二级估值利差收窄,1月下半月略有回调。计算各省市地方债平均估值利差(估值利差=地方债中债估值收益率-同期限中债国债收益率,平均利差以发行规模为权重)发现,截至1月31日,地方债整体估值利差中枢在15.70BP左右,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二级利差中枢(21.09BP)缩窄明显,但略高于2023年1月15日的12.89BP。
1月地方债利差先陡降后略升,回到去年11月底水平,性价比偏低。从地方债分期限平均利差来看,目前15年及20年地方债利差最高,分别为29.54BP和23.97BP;短端5年及3年的地方债利差最低,分别为7.61BP和11.10BP;整体利差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格局。分位数水平来看,5年期地方债利差处于2022年以来最低区间内,仅位于2.60%,距离期限内高点28.06BP,10年期降至2022年以来10.70%水平,距离期限内高点30.84BP,不同期限地方债利差分位数均较1月上半月前有所回升,但仍处较低区间,与去年11月底近似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