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3年第5期(总第460期):从中西比较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主要着力点-230201

上传日期:2023-02-01 08:28:04 / 研报作者:周景彤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3年第5期(总第460期):从中西比较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主要着力点-230201.pdf
大小:77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3年第5期(总第460期):从中西比较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主要着力点-230201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3年第5期(总第460期):从中西比较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主要着力点-230201
文本预览:

《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3年第5期(总第460期):从中西比较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主要着力点-230201(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宏观观察2023年第5期(总第460期):从中西比较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主要着力点-230201(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目标和内涵不断拓展和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是立足新时代我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升华和战略安排,具有重要的历史、理论和现实意义。未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特别把握发展、创新、开放、安全四大重点。
  中西方现代化发展的历程进程
  中国式现代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新中国建设时期——“四个现代化”目标逐步形成
  建国初期,工业化就成为我国现代化的主要目标。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1亿元和119元。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过半,工业体系以初级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为改变贫穷落后的农业国面貌,1954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要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四个现代化”目标逐步形成。在深入理解科学技术对促进生产力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我国于1964年首次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两步走”战略目标。在“四个现代化”目标引领下,我国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取得了多项重大科技突破,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腾飞打下了重要基础。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