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上海港湾-605598-2022年业绩预增公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签订单有望加快落地-230131

上传日期:2023-02-01 01:33:38 / 研报作者:孙明新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上海港湾-605598-2022年业绩预增公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签订单有望加快落地-230131.pdf
大小:26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上海港湾-605598-2022年业绩预增公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签订单有望加快落地-230131

中信证券-上海港湾-605598-2022年业绩预增公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签订单有望加快落地-230131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上海港湾-605598-2022年业绩预增公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签订单有望加快落地-23013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上海港湾-605598-2022年业绩预增公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签订单有望加快落地-23013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净利润约1.45亿至1.65亿元,同比增长约136.39%至169.00%;预计2022年度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约1.40亿至1.60亿元,同比增长138.85%至172.97%。受益于2022年以来东南亚等各国疫情防控政策松动,短期公司订单已开启放量,中长期全球市场拓展空间亦相对广阔。考虑到公司短期订单逐步向收入转化,中长期发展步入快车道,且高质量运营,我们维持“买入”评级,给予公司目标市值60亿元,目标价35元。
  ▍Q4业绩符合预期,全年业绩维持高增。根据公告测算公司2022年四季度实现归属净利润约0.07-0.27亿元,扣非归属净利润约0.07-0.27亿元,而2021年四季度归属净利润为-0.06亿元,扣非归属净利润约-0.07亿元,同比均实现扭亏,在国内疫情干扰下,Q4经营总体符合预期。公司预计2022全年归属净利润与扣非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136.39%-169.00%与138.85%-172.97%,相较于前三季度的106.08%与101.39%仍维持高位增长。
  ▍2022年订单总量或超10.81亿元,今年有望加快落地。公司2022年半年报显示新签合同金额约5.17亿元,结合后续披露三项重大合同订单合计约5.64亿元,公司已披露合同额累计达到10.81亿元,远超疫情前2019年的5.08亿元。根据公司披露,其合同工期通常在半年至一年左右,考虑到疫情干扰及施工周期,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新合同大部分将在2023年转化为收入,推动公司收入、业绩加快释放。
  ▍技术+市场双重优势,轻资产高质量经营。公司通过二十余年发展,完成境内外大中型岩土工程项目100余个,尤其在自身首创的高真空击密法应用端积累经验较多,根据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在《高真空击密地基处理施工工法》中的描述,与常规工法相比,高真空击密法可节约造价约30%,节约工期约50%,具有施工环保,质量可控的优势,形成较高的隐形壁垒;市场方面,公司更早走出国门,早在国内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之前的2007-2014年便进军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技术、标准已获得东南亚等国家高度认可(目前正参与印尼地基处理国家标准制定),并积累了大量品牌工程;经营质量方面,相较于传统建筑企业,公司盈利水平更加突出,项目付款情况大幅领先,因此规模扩张并非依赖垫资驱动,具备“轻资产”属性。
  ▍海外工程持续放量,公司发展有望步入快车道。短期而言,东南亚疫情管控政策持续放开后,过去几年受压制的地基建设需求有望迎来加快释放,尤其是印尼首都搬迁等重大项目(预计总投资310亿美元)正加快推进,而近期国内疫情管控放开亦为公司人员跨境开展业务提供进一步便利。中长期来看,预计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将维持稳健增长,相应的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地基建设不可或缺,行业需求景气有望向上。
  ▍风险因素:全球疫情反复导致需求不及预期;重大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汇率大幅波动风险;低价竞争导致毛利率下行;应收账款无法收回风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短期而言,疫情管控逐步放松后公司主要市场东南亚地区地基处理需求快速放量,中长期而言,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经济逐步发展,地基需求景气有望向上,公司深耕海外市场,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其技术、标准、品牌均已获得较高认可,在“三步走”战略指引下,我们预计公司未来经营将步入车道。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2.2/2.91亿元预测不变,现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30/22/17倍。估值方面,横向而言,公司可比企业中化岩土、中岩大地、城地香江、海外上市龙头德国凯勒PE(ttm,剔除负值)分别为32.7、30.6、16.6、11.9倍,纵向而言,公司自2021年上市以来平均PE(ttm)为27.89倍,考虑到公司近年业绩迎来快速释放期,叠加经营质量总体优于可比企业,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30倍PE估值;另外考虑到公司上市以来PB平均在3倍左右,我们认为可给予公司3倍PB。综合PE及PB估值,我们认为公司合理市值在60亿元左右,对应目标价35元,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