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保险行业财险业开展风险减量服务意见点评: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和险企共赢-230130

《申万宏源-保险行业财险业开展风险减量服务意见点评: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和险企共赢-230130(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保险行业财险业开展风险减量服务意见点评: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和险企共赢-230130(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1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下称《意见》)。
风险减量是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本质是防灾减损,《意见》旨在通过财险公司的风险减量服务,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截至2022年末,我国财产险行业保费收入规模达1.49万亿元,过去5年cagr+7.1%,规模持续提升,为社会财产及相关利益提供全面风险保障。为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风险成本、彰显保险风险管理特征,满足社会公众、特别是安全生产领域高危行业对保险机构风险保障、风险管理的需求,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主要内容是鼓励保险公司创新风险减量服务,将风险减量服务嵌入企业管理生产链条,推动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应用,构建风险减量新模式。
拓展风险减量服务领域,将风险管理前置到企业管理和生产环节,有利于降低投保企业灾害发生概率和保险公司赔付支持,实现共赢。《意见》鼓励保险公司创新风险评估、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监测预警等风险减量服务内容;鼓励把风险减量服务嵌入企业管理与生产流程中,以风险减量服务为切入点,延伸至投保企业所在行业上下游产业,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方案或解决方案。我们认为一方面财险公司丰富的案例和经验可以帮助投保公司降低灾害发生概率,进而降低投保公司的财产损失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的赔付有望下降,真正实现防灾减损,同时投保企业上下游产业将为险企提供业务拓展机会,或将带来额外业务增量,实现投保企业和财险公司的共赢。
鼓励科技创新应用和基础研究,险企定价能力和风控水平有望继续提升。《意见》鼓励险企加强风险减量专业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定量分析技术、安全技术、防灾技术等研究,要求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融合。这与目前各头部险企发展思路一致,例如中国财险提出的“承保+减损+赋能+理赔”,使用的无人机勘察、声呐探测、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中国太保2021年打造的新能源风险减量平台“风光无险”等,显著提升了理赔效率、风控水平,险企定价能力、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有望进一步降低险企的展业成本和赔付支出,提高财险公司的运行效率。
投资分析意见:复工复产逐步推进叠加经济复苏预期增强,保险板块资负共振,估值修复可持续,维持保险行业看好评级。当前保险股资负共振明显,进攻属性强;1)资产端:国常会强化稳增长预期,叠加各地出行消费回暖,经济复苏预期增强,长端利率有望企稳上行。2)负债端:财险随消费和居民出行回暖,意健险、企财险等需求将持续提升,政策支持下农险、责任险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寿险开门红受春节提前影响有所承压,后续节日效应消除、线下展业全面恢复,负债端表现有望前低后高。截至1月30日,3大A股寿险23年平均PEV仅0.49倍,估值分位数在历史7%~15%,中国财险PB仅0.58倍,4Q22板块重仓比例仅0.43%,均处于历史底部,下行风险小。在行业23年NBV集体转正下,队伍质态更强、改善明显的公司有望负债端超预期。推荐排序:寿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友邦保险、新华保险;财险:中国财险、中国人保。
风险提示:1)保单销售不及预期;2)长端利率下行,资产再配置承压;3)权益市场波动,信用风险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