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猫眼娱乐-1896.HK-2022年业绩前瞻:疫情冲击下业绩承压,关注电影市场复苏趋势-230130

《中信证券-猫眼娱乐-1896.HK-2022年业绩前瞻:疫情冲击下业绩承压,关注电影市场复苏趋势-23013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猫眼娱乐-1896.HK-2022年业绩前瞻:疫情冲击下业绩承压,关注电影市场复苏趋势-23013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营收22.51亿元(YoY -32.3%),归母净利润1.06亿元(YoY -71.3%),局部疫情反复的影响下,公司2022年业绩承压。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放开,观众观影热情恢复,2023年电影市场有望逐步回暖。猫眼作为电影票务龙头,积极拓展宣发、出品等上游环节,业绩修复弹性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22.51亿元(YoY -32.3%)。2022年局部疫情反复对线下文娱消费造成较大冲击,影院营业率和上座率大幅下滑,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22年全年电影票房299亿元(YoY -36.7%),对公司业绩带来较大压力。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营收22.51亿元(YoY -32.3%),其中:1)在线娱乐票务收入10.42亿元(YoY -39.2%),主要系电影票房大幅下滑导致;2)娱乐内容服务收入10.45亿元(YoY -23.0%),公司积极探索影视内容投资和宣发服务,参与多部头部影片的出品发行,我们预计收入跌幅小于大盘;3)广告服务及其他收入1.65亿元(YoY -35.0%)。
▍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1.06亿元(YoY -71.3%)。我们预计2022年公司毛利率39.6%(YoY -15.8pcts),主要系内容制作成本提升;预计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7.0%/13.0%(YoY -3.2/+2.2pcts);2022年电影行业票房下滑、票补减少,我们预计当年公司销售费用将明显降低;公司积极推进人员配置优化,管理费用绝对数同比缩减。我们考虑到疫情对于电影产业链的冲击,预计公司2022年金融资产减值0.90亿元。我们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对应归母净利率4.7%(YoY -6.4pcts)。
▍票务与宣发龙头地位稳固,内容投资等多元化布局持续推进。近年来,公司占据国内电影在线票务超过60%的市场份额,业务覆盖影视娱乐全产业链,包括影视内容投资制作、宣发、票务服务、广告和衍生品服务等。2022年,宣发服务方面,公司借助大数据支持不断深化智能宣发产品体系,打造全网一站式宣发能力,实现业内领先的院线电影项目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宣发优势;内容投资方面,公司持续深耕和拓展内容领域,参与出品《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独行月球》、《明日战记》、《人生大事》等多部重点影片。
▍2023年春节档佳片云集,电影市场迎来开门红。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23年电影春节档票房67.58亿元(较2022年同期+11.9%),创下历史春节档票房第二的佳绩,实现电影行业复苏开门红。其中,猫眼主要出品和宣发的《满江红》春节档票房26.07亿元,位列2023年春节档票房榜首,此外公司还参与《流浪地球2》(联合发行)、《熊出没·伴我“熊”心》(联合出品)、《交换人生》(联合出品)等影片,业绩有望充分受益。展望2023年,我们预计随着疫情管控放开、线下文娱消费回暖、优质内容储备释放,电影市场有望逐步回暖,带动在线票务业务修复。公司储备中《平原上的火焰》(主投主发)、《检察风云》(联合出品)等影片有望贡献高口碑与热度,驱动娱乐内容服务业务增长。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和消费复苏节奏趋缓;局部疫情反复影响影院营业率和上座率;头部影片上映时间推迟;内容投资回报不及预期;短视频、剧本杀等娱乐形式分流影院观影人群。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随着疫情管控放开、线下文娱消费回暖、优质内容储备释放,2023年国内电影市场有望逐步回暖。我们看好公司在电影产业链的独特价值,以及向宣发、出品等上游环节拓展的潜在机遇。由于2022年下半年局部疫情反复超预期,我们下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06/4.76/6.49亿元(前预测值为2.71/5.34/6.5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93.3/21.4/15.5倍2022~2024年PE。我们参考国内电影出品及院线龙头万达电影与中国电影的估值水平(平均28倍2023年PE,Wind一致预期),考虑港股市场流动性带来的估值折价,给予公司2023年23倍目标PE,对应目标价13.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