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美妆及商业行业2022E/2022Q4业绩前瞻:渡过凛冬,静候暖春-230120

《中信证券-美妆及商业行业2022E/2022Q4业绩前瞻:渡过凛冬,静候暖春-230120(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美妆及商业行业2022E/2022Q4业绩前瞻:渡过凛冬,静候暖春-230120(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受疫情、购买力疲弱等多因素影响,2022年尤其是12月化妆品销售表现不佳,优质美妆龙头表现优于行业,份额逆势提升。2022年行业整体和结构性的表现已在相关个股中充分反映,重点个股解禁/减持料也已过峰;市场关注点在2023年及中长期各公司的成长性,尤其是多品牌、集团化成长的能力。重点推荐华熙生物、珀莱雅、巨子生物、鲁商发展、丸美股份等公司。
▍2022年,疫情、购买力疲弱等多因素致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跑输社零额、首现负增长;线上美妆增长承压,优质美妆龙头增速优于行业,节奏前高后低。2022年,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3936亿元,同比-4.5%(2021A:4,026亿元);12月,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总额290亿元,同比-19.3%。根据“魔镜情报”和“蝉妈妈数据”:2022全年,淘系化妆品销售额2,806亿元,同比-13%;其中护肤2,103亿元/-9.8%,彩妆703亿元/-22.7%;抖音化妆品零售额在822~982亿元;12月,淘系美妆196亿元/-26%,抖音美妆零售额在60~100亿元。
▍重点美妆公司2022Q4/2022E业绩前瞻。华熙生物:12月护肤品受疫情影响较大,下调2022年营业收入预测至65.0亿元/+31.4%;维持2022年归属净利润预测10.2亿元/+30.5%(中性至乐观),对应2022Q4营业收入+12.7%/归属净利润+51.3%。珀莱雅:维持2022年营业收入+29.3%/归属净利润+31.7%的预测;对应2022Q4营业收入+25.2%/归属净利润+24.5%。贝泰妮:维持2022年营业收入52.4亿元/+30.3%、归属净利润10.6亿元/+22.8%(略保守)的预测。丸美股份:下调2022年收入预测至17.4亿元/-2.8%,下调归属净利润预测至2.0亿元/-17.6%;上调2023-2024年收入增速预测至+27.4%/+20.0%,上调归属净利润增速预测至+42.0%/+21.7%。
▍重点美妆个股解禁/减持料已过峰,成长性是核心关注点。截至2023/1/18(本段以下同)华熙生物:根据大宗交易等推算,本轮已减持一定比例,减持不再是股价关键影响因素;市场对华熙的核心关注点为功能性护肤品高增长的延续性、净利率水平的提升情况。贝泰妮:红杉/臻丽/重楼于2022年分别减持总股本的7.0%/1.0%/0.79%;2023年初持股分别为14.58%/4.91%/8.03%;元旦前后,臻丽/红杉分别公告拟继续减持3.0%/2.5%。从贝泰妮2022年各pre-IPO股东减持的情况及股价反映看,减持本身对股价冲击最大的时期已过,市场更为关注公司第二成长曲线的进展情况。珀莱雅:从以往减持过程看,公司稳定、良好的成长性对冲了联合创始人兼CEO等减持的影响;该特征有望得以延续。
▍风险因素:疫后复苏的力度、持续性等或低于预期;国际美妆促销对本土品牌的冲击或超预期;线上流量成本上升、新品试错成本上升、政策监管力度等或超预期。
▍投资策略:2022年,外资对重点美妆个股的持股比例上升;在疫后复苏,优质龙头继续提升份额的趋势下,2023年外资持股有望进一步上升。业绩中性预期下,珀莱雅/华熙生物/贝泰妮/丸美股份等个股的2023年PE均在45~50x,低于历史中枢。我们推荐:1)成长性明确,已初步具备多品牌、多品类、集团化趋势的华熙生物(研发驱动,四大品牌延续较快增长的同时,亦有口腔/日化等新品类初现爆款迹象)、珀莱雅(主品牌及彩妆品牌高增长的同时,洗护等品类亦快速增长);2)基本面有拐点、或第二成长曲线值得期待的丸美股份、巨子生物、贝泰妮;3)业绩有较大弹性的鲁商发展(地产业务剥离有序推进,聚集主业、激励改善、提效可期)、逸仙电商(受益于疫后彩妆复苏及自身品类结构优化)和上游企业嘉必优、嘉亨家化。